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L-肉碱对肥胖模型大鼠体重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L -肉碱 (L -Carntine)又称肉毒碱 ,或称维生素BT。它是 1种与机体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化合物 ,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脂肪酸的 β氧化 ,具体是作为载体以脂酰肉碱形式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外运至膜内 ,将脂肪代谢为能量。外源性肉碱对机体脂肪代谢的影响报道不一 ,多数认为肉碱可增强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 ,促进脂肪氧化 ,降低体重和血脂水平〔1,2〕,但Askew〔3〕认为外源性的肉碱供给对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的氧化并无明显改变。本研究通过对肥胖模型大鼠摄入高脂饲料的同时 ,经口灌胃给予L -肉碱 ,观察L -肉碱对其体重增长及血脂等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长期高脂饲料对机体能量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第12周末,间接测热法检测小鼠的总能量消耗及物质代谢情况。多排定量CT扫描仪检测小鼠全身脂肪含量和分布。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血样和肝脏组织,进行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小鼠能量摄入增多,全身和内脏脂肪含量增加,脂肪酸氧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肝脏和血清中的脂肪酸含量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线粒体受损。结论长期高脂饲料能导致机体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出现明显腹部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045 共轭亚油酸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在反刍动物的肉和乳制品中发现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近些年研究发现CLA有许多生理学功能,具有减少脂肪累积和改变脂肪代谢的功能,能够抑制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幼鼠生长.CLA有两种重要的异构体,即顺-9,反-11CLA和反-10,顺-12CLA,研究发现两种异构体有各自的生理学功能,并且通过不同的生理学机制来实现它们的功能.顺-9,反-11CLA与抑制肿瘤发生、刺激幼鼠生长关系密切.而反-10,顺-12 CLA对于脂肪细胞有特殊的作用,能够减少体内脂肪累积,改变脂肪细胞代谢,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脂肪的摄取和抑制脂蛋白脂酶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等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轭亚油酸(CLA)是在反刍动物的肉和乳制品中发现的-种不饱和脂肪酸。近些年研究发现CLA有许多生理学功能,具有减少脂肪累积和改变脂肪代谢的功能,能够抑制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幼鼠生长。CLA有两种重要的异构体,即顺-9,反-11CLA和反-10,顺-12CLA,研究发现两种异构体有各自的生理学功能,并且通过不同的生理学机制来实现它们的功能。顺-9,反-11CLA与抑制肿瘤发生、刺激幼鼠生长关系密切。而反-10,顺-12CLA对于脂肪细胞有特殊的作用,能够减少体内脂肪累积,改变脂肪细胞代谢,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脂肪的摄取和抑制脂蛋白脂酶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等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不同脂肪乳剂对人体内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外营养支持(PN)的广泛开展,特别是葡萄糖-脂肪观能源的普遍使用,有关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以及脂肪酸代谢的研究显得愈来愈重要。现对正常人、病人使用不同脂肪乳剂时体内脂肪酸代谢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源性短链脂肪酸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只3~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分成4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高脂饲料以及分别添加丙酸和丁酸的高脂饲料喂养4个月。喂养过程结束后,心脏采血,取性腺周围脂肪、肩胛骨下脂肪和肝脏。检测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浓度,观察脂肪和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同时检测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脂肪酶(hsl)、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肉碱脂酰转移酶(cpt)及解偶联蛋白1(ucp1)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饲料喂养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小鼠体重、血浆TG和TCH水平、肝脏脂肪聚集均显著增加(P<0.05);而高脂饲料中添加丙酸和丁酸则抑制了小鼠体重的增加和肝脏脂滴聚集,同时降低了血浆TG和TCH水平(P<0.05)。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检测显示,与正常饲料组小鼠相比,高脂饲料组小鼠性腺周围脂肪组织和肝脏中atgl、hsl、cpt1c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性降低,而dgat2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高脂饲料中添加丙酸和丁酸提升了性腺周围脂肪组织和肝脏中agtl、hsl、cpt1c基因mRNA的表达,而抑制了dgat2的表达(P<0.05)。肩胛骨下脂肪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几乎未受到饲料丙酸和丁酸添加的影响(P>0.05)。结论 丙酸和丁酸可能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和氧化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的体重增加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为防治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发生提供新措施。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6周末高脂组随机分为高脂组、LA干预组(LA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LA进行腹腔注射。4周后测量大鼠体重、内脏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体重、内脏脂肪含量、血糖、胰岛素水平、血清TG和LDL水平均升高,肝、肾系数和I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组比较,LA组体重、内脏脂肪含量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肝、肾系数和血清HDL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能显著降低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的体重和内脏脂肪含量,升高血清HDL水平,降低胰岛素水平,能明显改善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评价其降糖疗效、对体重及全身各部位体质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本收治的15例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用艾塞那肽皮下注射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数、腰臀脂肪比率及内脏脂肪区域,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上肢、下肢、躯干及全身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肌肉及骨矿物盐含量,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HbAlc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1);腰围、臀围及腰臀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及内脏脂肪区域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号量意义(t体重=4.424,P〈0.01;0体重指数=4.337,P〈0.01;t体脂百分比=4.426,P〈0.01;t内脏脂肪区域=4.025,P〈0.01);腰臀脂肪比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肢、躯干、全身脂肪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肢脂肪量=4.008,P〈0.01;t躯干脂肪量=2.914,P〈0.05;t全身脂肪量=3.474,P〈0.01);下肢、躯干、全身脂肪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下肢脂妨百分比=2.405,P〈0.05;t躯干脂肪百分比=2.756,P〈0.05;t全身脂肪百分比=2.281,P〈0.05);上肢脂肪量及脂肪百分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及骨矿物盐含量无明显改变;治疗后体重下降幅度与躯干和全身脂肪量下降幅度高度相关(r=0.860、0.819,P〈0.01);治疗后全身脂肪量下降幅度与下肢和躯干脂肪量下降幅度高度相关(r=0.834、0.955,P〈0.01)。结论: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减轻体重,减重以脂肪量减少为主,主要减少下肢、躯干脂肪,对肌肉和骨矿物盐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POP)对小鼠脂肪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OP干预肥胖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健康清洁级小鼠,每天在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奥利司他(30mg/kg·d)和玉竹多糖(400 mg/kg·d),期间跟踪小鼠能量摄入量和体质量变化,8 w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脂肪和肝脏湿重,测定血清血脂含量,采用q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玉竹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降低Lee’s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脂肪和肝脏系数、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P0.05);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渡(P0.05),对能量摄入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减少肝脏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脂蛋白脂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mRNA表达水平(P0.05),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P0.05),但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玉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脂肪氧化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加,从而有效预防小鼠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三酰甘油中的n-6与n-3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组分及其比例与代谢综合征患者核磁共振测量的腹腔内脏脂肪面积(MRI-IAF)的关系.方法 比较在体检中新发现的代谢综合征和健康人群的代谢和体脂指标的差异,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三酰甘油脂肪酸谱各组分与MRI-IAF等体脂参数的相关性,并且以相关的血清脂肪酸谱组分为被筛选变量,逐步回归分析以上变量对MRI-IAF、腰围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的各项体脂及代谢指标均较对照组差,其中MRI-IAF差距较大[(108.3±13.3)cm2 vs.(63.0±7.1)cm2,t=18.28,P<0.05)],代谢综合征组血清三酰甘油的n-6/n-3 PUFA比值高于对照组(10.1±3.3vs.7.2±2.1,t=8.564,P<0.05),而C18∶3 n-3[(1.4±0.4)%vs.(1.7±0.6)%,t=-3.295]、C20∶5 n-3[(0.2±0.2)%vs.(0.6±0.6)%,t=-3.611]、C22∶6n-3[(0.9±0.5)%vs.(1.2±0.6)%,t=-2.920]及n-3PUFA低于对照组[(2.5±0.6)%vs.(3.7±1.2)%,t=-7.034](P均<0.05),所有n-6 PUFA及C22∶5 n-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6/n-3 PUFA、n-3 PUF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均与MRI-IAF (r=-0.377~0.565,P=0.024)相关,n-6/n-3 PUFA还与腰围(r=0.400,P=0.016)和BMI相关(r=0.357,P=0.033),而n-6 PUFA与各体脂参数不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提示n-6/n-3PUFA比值与MRI-IAF、腰围、BMI的相关性较强(校正的R2=0.102~0.299,P=0.033).结论 血清三酰甘油n-6/n-3 PUFA比值和n-3 PUFA与代谢综合征患者MRI-IAF等体脂参数相关,补充膳食n-3 PUFA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避免n-6 PUFA的过量摄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常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膳食摄入情况,为孕妇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确诊的GDM孕妇133例为调查组,孕周为24—28周,选取同期产检的、年龄相近、孕周相同的正常孕妇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24小时回顾性膳食调查(3天),比较两组孕妇膳食能量和膳食结构区别,特别是蛋白和脂肪结构。结果GDM组平均每日能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明显升高。其中GDM组平均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量(15.73±7.75)g,高于对照组(12.53±4.44)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GDM组动物蛋白(59.08±19.58)g摄入量高于对照组(48.71±12.93)g,GDM组动物脂肪(40.02±14.37)g摄入量高于对照组(29.15±10.53)g,GDM组豆类蛋白构成比(7.16±6.29)%较对照组(12.83±7.42)%明显低,GDM组动物脂肪构成比(40.86±10.68)%高于对照组(36.68±9.91)%,GDM组植物脂肪构成比(59.13±10.68)%低于对照组(63.32±9.91)%。GDM组单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12.65±3.23)%、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10.47±2.90)%,低于对照组(13.474-3.23)%和(11.95±3.21)%。以上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GDM孕妇孕期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多、蛋白质中豆类蛋白构成比的减少、脂肪中动物脂肪的构成比增多、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多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成年男性腹壁脂肪厚度(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SFT)与身体成分(体脂肪率、脂肪质量、内脏脂肪率)的关系,了解超声评估腹部脂肪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358例空军地勤及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晨起空腹,应用频率为7 Hz的超声线阵探头测量SFT,根据SFT值将被测者分为低、中、高值3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测定.计算和比较腹部脂肪厚度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SFT平均值为(1.22±0.55)cm,与低值组比较,中、高值组体脂成分明显增加(P<0.01),SFT与体脂肪率(r=-0.680,P=0.000)、脂肪质量(r=0.699,P=0.000)和内脏脂肪率(r=0.769,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采用B超、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身体脂肪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测量SFT具有简便准确、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体脂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SW480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胸苷酸合成酶(T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BALB/Cnu/nu裸小鼠建立SW480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8只),并给予含有不同比例(ω-3PUFA的饲料:基础饲料组(总脂肪5%,含03—3PUFA0.3%)、ω-3对照组(总脂肪20%,含ω-3PUFA0.3%)、低ω-3组(总脂肪20%,含60—3PUFA2.9%)和高ω-3组(总脂肪20%,含ω-3PU—FA4.8%),每3d给予35mg/kg的5-Fu注射,饲养21d,测定肿瘤重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裸小鼠血清中ω-3PUFA含量,并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DPD、肿瘤TS蛋白表达量。结果移植肿瘤块后,32只裸小鼠一般情况良好且建模成功。ω-3对照组、低ω-3组和高ω-3组的肿瘤重量分别为(0.73±0.15)、(0.51±0.15)、(0.36±0.17)g,高ω-3组低于ω-3对照组(P〈0.01);高ω-3和低ω-3组裸小鼠血清中的的ω-3PUFA含量分别为17.13%、12.26%,均高于ω-3对照组(3.10%)(均P〈0.01);高ω-3组、低ω-3组DPD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0.61,均低于ω-3对照组(表达量为1)(P〈0.05,P〈0.01);随着饲料中ω-3PUFA含量的增加,肿瘤重量下降(R^2=0.53)、血清中ω-3PUFA升高(R。=0.79)、肝脏中DPD的表达降低(R^2=0.71)(均P〈0.01)。高ω-3组和低ω-3组的游离型TS表达量分别为0.40、0.36,均比ω-3对照组(表达量为1)低,结合型TS表达量分别为0.42、0.25,亦低于ω-3对照组(均P〈0.01)。结论ω-3PUFA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DPD和肿瘤细胞TS蛋白的表达来促进5-Fu抗结直肠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兆峰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34-1037
目的探讨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and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I/R组、I/R+DPQ(PARP抑制剂)组、I/R+DMSO(二甲基亚枫)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心脏I/R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PARP的表达、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在大鼠心脏I/R损伤中PARP表达增加,应用DPQ后,PARP表达显著减少(5.04±1.25VS2.334-0.65,t=1.35,P〈0.05);抑制PARP的活性能使大鼠心脏左心室内压(LVD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和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显著增加,改善心脏功能。抑制PARP的活性能使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从(34±6.2)%显著降低至(23±3.8)%(t=2.25,P〈0.05)。结论在大鼠心脏I/R过程中,PARP的表达明显增加,并加重心脏损伤。应用药物抑制PARP的表达可以减少心脏损伤,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90岁以上长寿干部人群血脂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岁以上住院干部105名作为长寿组,60~80岁住院干部85名作为普通组。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对两组人员的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以及体质指数(BMI)等各项指标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问基础疾病患病情况和应用降脂药物的情况。结果长寿组的TC、TG、LDL—C、apoB和NHDL—C水平均较普通组显著偏低[3.90±0.89VS4.36±1.06;0.89(0.57)VS1.16(0.69);2.35±0.72vs2.70±0.88;0.68±0.19VS0.75±0.22;2.69±0.79vs3.18±1.00],HDL—C/TC、HDL—C/LDL—C显著高于普通组[0.32±0.084vs0.28±0.082;0.52(0.22)VS0.43(0.28)]。长寿组Lp(a)水平高于普通组,尢统计学意义。长寿组体质指数明显低于普通组。长寿组中至少合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四项中三项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普通组(24.8%vs43.5%),差别主要来源于血脂水平以及体质指数的差异。结论90岁以上干部人群血脂整体水平偏低,但血脂中代表抗动脉粥样硬化成分的比例(HDL—C/TC,HDL—C/LDL-C)较普通组显著偏高;长寿组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的人群明显少于普通组,差异主要来源于血脂以及体重,而这两方面均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消耗及能量贮备状态。方法共入组129例血液透析患者,男性62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56.33±14.14)岁。将其分为〈40岁、40~59岁、60~69岁以及I〉70岁等年龄组。根据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肌酐、体重指数(BMI)、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并采用多频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瘦肉及脂肪质量,以8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人体组成改变。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与对照组相比,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液透析患者中38%的患者BMI高于正常高限,BMI低于18.5kg,/m^2者占6.2%,〈40岁、40-59岁、60—69岁、/〉70岁各组低体重者分别占各年龄段患者的0、6.2%、4.8%和11.1%。t〉70岁组nPCR(1.46±0.28)∥(kg·d)较40—59岁组(1.54±0.28)g/(kg·d)明显降低(P=0.004),肌酐(834.08±184.96)μmol/L较40~59岁组(976.24±186.86)p,mol/L明显降低(P=0.037),前白蛋白(272.65±79.78)mg/L较40—59岁组(332.07±73.03)mg/L明显降低(P=0.026)。血液透析患者人体细胞质量(22.81±8.12)kg较对照组(29.95±6。73)kg明显下降(P〈0.001)、瘦肉组织质量(40.16±11.90)kg较对照组(47.22±9.84)kg明显下降(P〈0.001),瘦肉质量指数(14.75-±3.57)kg/m^2较对照组(17.57±3.10)kg/m^2明显下降(P=0.001),脂肪组织质量(17.45±8.83)kg较对照组(13.66±7.28)kg明显增加(P〈0.001),脂肪质量指数(8.86±4.53)kg/m^2较对照组(6.93±3.67)kg/m^2明显增加(P=0.001)。印~69岁以及≥70岁组人体细胞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6,P〈0001),〈4JD岁患者瘦肉质量指数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与瘦肉成分相反,脂肪含量〈40岁组与60岁以上各组,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同对照组比较,〈40岁组(P=0.013)、≥70岁组(P:0.039)脂肪质量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69岁组(p=0.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各年龄段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40岁以下青年和70岁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尽管BM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明显人体成分变化,蛋白消耗、脂肪组织贮备增加是血液透析患者普遍的营养状态改变,此改变于40-59岁年龄段最轻,70岁以上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对高血压伴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血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血压伴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运动锻炼,对照组药物治疗同前,并保持平静生活方式:结果通过6个月的运动锻炼,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68±7)、(72±8)]kg;收缩压[(135.4±5.1)、(140.9±5.2)jintoHg(1mmHg=0.133kPa)、舒张压[(81.1±4.0)、(84.7±4.6)]mmHg;纽约心脏学会分级(1.4±0.3)、(1.8±0.4);N-端B型钠尿肽原[(526±126)、(741±189)]ng/L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62.9±6.7)、(59.0±5.6).E/A(1.1±0.3)、(0.9±0.3)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运动锻炼明显降低高血压伴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压、体重,同时改善心脏功能,是简单易行的健康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的中长链游离脂肪酸(FFAs)水平,为NAFLD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至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高甘油三酯(TG)患者125例,依据肝脏B超诊断分为伴NAFLD者64例(HF组)和不伴NAFLD者61例(H组);另选择邯郸中心医院同期查体健康人员63名为健康对照组(N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长链FFAs。比较3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腹围、血压、空腹血糖(FBG)及血脂水平,包括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H组与N组比较,BMI[(25.24±1.41)kg/m2比(24.32±1.12)kg/m2,P=0.004]、腹围[(84.72±1.34)cm比(77.33±0.89)cm,P=0.010]和舒张压[(77.35±1.21)mmHg比(75.21±1.61)mmHg,P=0.014]显著升高,血清TG[(2.86±0.55)mmol/L比(0.93±0.27)mmol/L,P=0.000]和TC水平[(4.56±0.66)mmol/L比(4.36±0.47)mmol/L,P=0.000]也显著升高;血清中肉豆蔻酸(C14:0)[(0.49±0.04)%比(0.36±0.01)%,P=0.011]、棕榈酸(C16:0)[(18.36±0.47)%比(15.97±0.30)%,P=0.000]、棕榈油酸(C16:1)[(1.00±0.12)%比(0.58±0.02)%,P=0.001]及油酸(C18:1)水平[(18.20±0.70)%比(12.23±0.37)%,P=0.000]均显著增高,而硬脂酸(C18:0)[(7.52±0.22)%比(8.15±0.28)%,P=0.012]、二十碳二烯酸(C20:2)[(0.61±0.07)%比(1.03±0.17)%,P=0.000]、二十碳三烯酸(C20:3)[(1.77±0.15)%与(2.49±0.18)%,P=0.002]及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水平[(1.44±0.08)%比(1.67±0.09)%,P=0.014]均显著降低。HF组与H组比较,体重[(85.76±3.10)kg比(71.45±2.88)kg,P=0.003]、腹围[(96.30±2.05)cm比(84.72±1.34)cm,P=0.000]、收缩压[(117.12±1.15)mmHg比(113.23±1.25)mmHg,P=0.009]和舒张压[(79.54±1.42)mmHg比(77.35±1.21)mmHg,P=0.016]均显著升高,FBG、TG、T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中棕榈酸(C16:0)水平显著上升[(19.54±0.30)%比(18.36±0.47)%,P=0.000],二十碳二烯酸(C20:2)水平较N组降低但高于H组[(0.78±0.09)%比(1.03±0.17)%,(0.78±0.09)%比(0.61±0.07)%,P均=0.000]。结论血清中棕榈酸增加可能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饮食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防治NAFL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胺酮预处理对先天陛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n=12):对照组(C组)和氯胺酮干预组(K,组和K2组)。在劈胸骨时、主动脉插管时和主动脉开放前5min,K1、K2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和1.0mg/kg,C组注射等量0.9%NaCl溶液。于上腔静脉插管时(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和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取适量心肌组织,应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心肌中iNOS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T1比较,三组T2和T3iNOS mRNA均升高(P〈0.01);与C组(2.85±0.48、4.49±0.86)比较,K1、K2组T2和T3iNOS mRNA均显著降低(2.33±0.31、3.76±0.61和1.92±0.12、3.12±0.39);K2组与K1组比较,T2和T3iNOS mRNA均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预处理能显著降低心肌iNOS mRNA的表达量,减少血浆心肌酶的漏出,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