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血宁Ⅱ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表现为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是一种顽固的难治性贫血.1996年6月至1999年12月,笔者采用中药复方白血宁Ⅱ号治疗MDS 2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plastic Syndrome,MDS)是由于全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的一组克隆性、异质性造血干细胞病。临床以病态发育的血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异常,外加在多数病例中有原始细胞数不同程度的增多和血细胞减少的存在为主要特征。MDS的造血干细胞显示增殖增强的同时,细胞却保持一定程度的分化。一系或多系血细胞显示病态发育,所有三系S期细胞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主要特征是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对治疗反应较差,有明显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李平亮  严鲁萍 《中医杂志》2011,(Z1):121-12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以外周血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多呈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可以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一类异常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贫血、出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发育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简称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患者最后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与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造血干细胞凋亡异常,骨髓微环境改变,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缺陷的克隆型疾病,可累及骨髓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或二系细胞,并使之出现病态造血.主要临床特征是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它好发于中老年人,治疗反应差,并存在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的高风险.MDS目前治疗有细胞诱导分化、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应用造血细胞因子等.本文主要就造血因子中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MD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 /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 ,临床以骨髓病态造血 ,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系、白系、巨核系任一系或一系以上 ,从而引起周围血细胞减少 ,并由此导致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特征。MDS常呈多态性变化及延续性发展过程 ,因其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增殖 ,并有不成熟细胞生长 ,其发展及预后与白血病关系密切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骨髓肿瘤性疾病。目前MDS主要依赖于骨髓细胞形态学与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 ,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是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数增多。支持疗法、诱导分化、联合化疗、免疫抑制剂、刺激造血组织药物及骨髓移植等可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分别选用。但到目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MDS是长期积累的多重突变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形成的异常克隆造血(克隆性造血)逐步替代正常造血(多克隆性造血)的结果.大约50%患者可以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有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其克隆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正常细胞,但大部分患者的核型为正常与异常并存的嵌合体.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 /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 ,临床以骨髓病态造血 ,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系、白系、巨核系任一系或一系以上 ,从而引起周围血细胞减少 ,并由此导致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特征。MDS常呈多态性变化及延续性发展过程 ,因其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增殖 ,并有不成熟细胞生长 ,其发展及预后与白血病关系密切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骨髓肿瘤性疾病。目前MDS主要依赖于骨髓细胞形态学与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 ,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是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数增多。支持疗法、诱导分化、联合化疗、免…  相似文献   

10.
5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证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简称MDS,是指一组与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的造血功能异常或造血功能紊乱症候群。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有时有感染和出血现象;血象多数系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或正常,但三系细胞的增生异常;有细胞异形、原始细胞或早幼粒细胞增加等病态造血现象,临床上大多按法、美、英(FAB)协作组的分型标准对本病进行诊断、治疗。目前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解本病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探讨更有效的辨证论治途径,现将我院附院近5年来资料较完…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以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1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细胞形态学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观察116例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病因,为87例(75%),主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AA)33例(28.4%),急性白血病18例(1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6例(18.1%),非造血系统疾病29例(25%),主要疾病有病毒性肝炎、结缔组织病和转移性肿瘤.结论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很多,临床诊断思路不仅要考虑造血系统疾病,非造血系统疾病也不能忽视,骨髓细胞学检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的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呈恶性克隆生长,导致血细胞无效生成和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其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常伴有感染和出血,少数病人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增多。本病病程长,应用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我院自1990.2002年6月收住院治疗10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再生方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病态造血和无效血细胞形成。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老年低危MDS,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老年低危MDS患者36例,均为本院住院患  相似文献   

15.
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的临床和血象酷似再障 ,但观察其细胞形态 ,发现它有两个主要特征 :原始细胞增多 ,或病态造血明显 ,这又是不同于再障的要点。近年来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已引起医界的关注。本文报道 1 8例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般资料分析及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患者均系本院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的初诊病例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2 3~69岁 ;分型 :难治性贫血 ( RA) 1 1例 ,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 RAEB) 7例 ;临床表现 :1 5例有头晕、乏力 ,4例有出血 ,2例有低热…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可伴有肝脾肿大.世界卫生组织(WHO)从循证医学角度于2001年新修订了MDS分类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抑制性克隆性疾病,以病态造血高峰现象往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无效性造血,难治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出血或感染等症状。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输血、排铁、血小板粒细胞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中医以清热解毒凉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按全国通用标准对急非淋白血病、MDS及非血液系统疾病三组的骨髓片进行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的观察。结果 发现各系统病态造血的比率在急非淋为粒系 >红系 >巨核系 ,在MDS为红系 >粒系 >巨核系 ,对照组中少数病例也有病态造血表现。结论 原粒 +早幼粒不能代替Ⅰ型 +Ⅱ型 ,原始细胞增多是最具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 ,而单独ANC计数优于ENC计数比例 ,按FAB标准诊断的MDS ,再用国内标准进行分型 ,30 %患者提高了 1个分型级别  相似文献   

19.
戴海萍  沈群 《河北中医》2004,26(12):957-95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odromes,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异常克隆性疾病,常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引起一至三系血细胞的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及出血。本病具有转化为白血病的高危险性,临床治疗有相当的难度。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将MDS按照预后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现将对这两组MDS的中、  相似文献   

2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 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高度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以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外周血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临床疗效差,可高风险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徐瑞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病及恶性肿瘤三十余年,在疑难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中西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徐教授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