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伤寒论》煎药溶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妍 《北京中医》2006,25(5):278-280
中药汤剂煎服法是辨证施治的重要部分,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环节。正如李时珍所说:“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饮,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仲景对药物的煎法有独到见地,提出了多种煎药方法,其中对于煎药溶剂的选择就相当谨慎。溶剂又称溶媒。物质溶解于溶剂中,即得该物质的溶液。水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溶剂,酒精、汽油、苯等是现在常用的有机溶剂。溶剂的适当与否,与所制成的药剂的质量、有效成分、使用价值和疗效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们的普遍忽视,导致中药煎煮方法的过于简单化、公式化,已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有人曾对105例中药汤剂服用无效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煎不得法者25例[1],占无效总数的20%以上.自古以来,药物的煎法就深受重视,如《炮制大法》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医圣仲景对此尤为重视,他虽未曾对此直言评论,却身体力行,所以《伤寒论》中关于这一内容的记述极其丰富,应用亦颇为灵活.本文对《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中方药的煎煮方法探讨如下,盼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兑服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但它们常常被忽略,影响到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煎煮方法,由于人们的普遍忽视,导致其方法过于简单化、公式化,已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有人曾对105种中药汤剂服用无效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煎不得法者25例[1],占无效总数的20%以上。自古以来,药物的煎法就深受重视,如《炮制大法》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煎药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冶的基础。《伤寒论》对中医煎药、服药方法以及服药后护理的论述,也是中医护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住中医临床实践中,存在煎药技术粗糙、服药方法单一、服药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伤寒论》中汤剂的加水量、先煎与后下、煎煮火侯及时间,汤剂的分服、顿服,延长或缩短服药时间,药量的调整,服药后的调养和禁忌等的探讨,认为《伤寒论》对汤剂的煎煮和用法的论述,具有科学的认识及较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故《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和用法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医药工作者切莫忽视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药物煎煮时间与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比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方的不同煎煮方法发现:《金匮要略》中葛根汤的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如此处理能使药性更加峻猛,迅速祛除邪气;《伤寒论》中茵陈蒿汤煎煮时间较《金匮要略》中更长,如此处理能缓和药性,防止药物损伤津液;《金匮要略》中吴茱萸汤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药物轻煎可使药性轻清偏上,振奋胸阳;《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采用麻沸汤浸渍的煎煮方法与《金匮要略》中采用水煎的煎煮法有所不同,如此处理可使药性清扬偏上,达于上焦。  相似文献   

8.
传统煎药与煎药机煎药对比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汤剂煎煮麻烦、耗时,部分患者受条件限制无法煎煮中药,或不懂煎煮中药,从而影响了中药的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中药煎药机清洁卫生,可一次煎煮分袋包装,多次服用,故近年使用越来越多,很多医院、药店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煎药方法而被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煎药机与传统的手工煎药方法,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缺点,进而呼吁医药器械研制者尽早研制出满意的煎药设备。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以来,中药煎药还是沿用传统的手工煎药方式,整个煎煮与灌装过程都是在开放状态下进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药煎药机的问世不仅大大改善了老式煎药的环境,同时使用了健康卫生的包装形式——袋装汤药,既便于携带,又利于服药,为广大的患者带来了方便。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相比有下述优点:  相似文献   

10.
闫妍 《北京中医药》2006,25(5):278-280
中药汤剂煎服法是辨证施治的重要部分,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环节.正如李时珍所说:"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饮,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仲景对药物的煎法有独到见地,提出了多种煎药方法,其中对于煎药溶剂的选择就相当谨慎.溶剂又称溶媒.物质溶解于溶剂中,即得该物质的溶液.水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溶剂,酒精、汽油、苯等是现在常用的有机溶剂.溶剂的适当与否,与所制成的药剂的质量、有效成分、使用价值和疗效均有密切的关系.在<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溶剂是水,在水这一溶剂的使用中,仲景除了运用一般的常用水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水溶剂,如甘澜水、潦水、麻沸汤、清浆水等,根据不同的方剂药物,分别选择应用.除水之外,仲景还使用了其他一些溶剂,如酒、醋、蜜等.下面以<伤寒论>为据,对以上溶剂试加分述.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最早论述杂病辨证施治的专著。列方约二百余首,用药约155味,计10余种剂型。该书不仅对药物炮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还十分重视煎煮及服药方法。笔者结合学习体会,对书中药物的煎煮方法作一粗略归纳探析,不足之处,还望同道斧正。1先煎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性和病情需要,对方中的部分药物先煎。如葛根汤中的麻黄、葛根;酸枣仁汤中的酸枣仁;栀子豉汤中的栀子;茵陈蒿汤中的茵陈;大承气汤中的枳实、厚朴等。一些药物先煎是为了缓其性,如书中凡用麻黄的方剂均要求麻黄“先煮两沸去上沫”;…  相似文献   

12.
对<伤寒论>中去渣再煎、泡服、先煮去上沫、特殊溶媒等煎煮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意在从煎药方法上探索如何提高方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汤剂制备时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效和治疗效果,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的:“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而目前汤剂大多数是患者各自在家中制备,其法多有谬误,加之不正确的服用方法,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汤剂的疗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历代医家将其方药用于临床,其效显著。唐·孙思邈运用《伤寒论》中方药施治病家,取得了,“行之以来,未有不效”之灵验。近代名医岳美中说:“配伍是组织方剂的基础,是前人积累经验的结晶,研究中医临床应从方剂入手,探索其药物配伍规律。”还进一步强调指出:“他(指张仲景)的配伍规律,应当很好钻研。”笔者仅就《伤寒论》中药物配伍规律做一初步探讨。一、相辅相成的配伍组成方剂的药物性能基本相同(或有别),配伍后协同发挥作用。 1.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可互相增强疗效。如麻黄与桂枝配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的煎药效果、劳动力节省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煎药人员于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1日进行煎煮的156付复方药物,本次实验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按照煎煮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将运用中药煎药机进行煎煮的78付复方药物作为观察组。同时将运用传统煎药方法煎煮的78付复方药物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复方药物经煎煮后每付平均加水量、每付平均煎煮时间、同类型疾病患者服药总次数、每付药所需成本等。以此来具体探究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的煎药效果、劳动力节省情况。结果:运用中药煎药机进行煎煮的观察组的每付平均加水量为(600.34±12.65)ml、每付平均煎煮时间为(4.53±0.98)min、每付药所需成本为(4.84±0.84)元等情况明显少于应用传统煎药方法的对照组(P0.05)。运用中药煎煮机观察组的同类型疾病患者服药总次数为(15.95±1.74)次,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54±2.43)次(P0.05)。结论:运用中药煎煮机煎煮中药能够显著减少煎煮药物所需要劳动力人数,增加生产效率,减少用水量。但是运用中药煎煮机的患者服药次数比运用传统煎药机的患者较多。在高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发扬其便利性,也要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煎煮的溶剂(种类,用量)、火候,时间,煎取的药量,特殊煎法(先煎,后下,浸渍,浓缩、空煮)等方面分析了《伤寒论》中汤剂的煎法,并指出了汤剂煎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伤寒论》中药物特殊煎煮方法,以指导现代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方法:查阅《伤寒论》全文,参阅《金匮要略》,对其中药物的特殊煎煮方法及其目的进行研究,探索这些药物特殊煎煮方法的作用。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的煎煮方法,或可减轻毒副作用,或可增强疗效,或可拓展功能,或可养护胃气等。结论:《伤寒论》中药物特殊煎煮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静 《光明中医》2010,25(3):362-363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全面而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医学典籍。张仲景不仅创立了六经辨证的辨证纲领,而且对于方药的临床应用也有独到之处。本文就《伤寒论》中药物煎煮应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载方112首,用药90余种,因其组合有度,结构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而被誉为"经方之祖"。其煎服法亦甚讲究,本篇就《伤寒论》中的服药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方后医嘱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勇 《河南中医》2006,26(5):6-7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经典著作,书中载方112首,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医方之圣”。每于方后附有“医嘱”,对药物的处理和炮制、煎煮、服法、护理及禁忌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蕴含着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临床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现就《伤寒论》中有关方后的医嘱特色窥析如下,愿同道指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