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祛湿通络法在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颈性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加用祛湿通络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判定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祛湿通络法能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应用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为主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眩晕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因颈椎骨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体失稳等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使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以眩晕为主症的综合征.笔者近年来采用卧位推拿治疗本病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治疗眩晕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应用西比灵,治疗组应用化瘀通络汤,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60.66%),有效18例(29.51%),总有效率90.17%;对照组治愈28例(45.90%),有效17例(27.87%),总有效率73.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化瘀通络法治疗眩晕疗效明确,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10月~2002年10月,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原则,用自拟"化瘀通络汤"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5例,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联合自我牵引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灯盏花注射液20 mL,黄芪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5%GS或0.9%NS中静滴,同时联合自我颈椎牵引法治疗,对照组予皂苷钠注射液10 mg,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分别加入5%GS或0.9%NS中静滴,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络联合自我牵引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医化瘀通络法治疗眩晕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北京中医》2003,22(5):35-36
自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原则 ,用自拟“化瘀通络汤”为主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75例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中医病房、门诊和部分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 ,共计 10 0例 ,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75例 ,其中男 4 5例 ,女 30例 ;年龄 4 9岁以下 4例 ,5 0~ 5 4岁 9例 ,5 5~ 5 9岁 13例 ,6 0~6 4岁 2 2例 ,6 5~ 6 9岁 12例 ,70~ 74岁 10例 ,75岁5例 ;年龄最小 4 8岁 ,最大 75岁 ,平均 6 0 .4 2± 7.5 4岁 ;病程 :2个月~半…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实为血络瘀阻,脉道滞涩。自拟补髓通络丹融辛}肾益髓,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于一炉。治疗43例,痊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98.8%。补、养、化三法合用使气畅血调,上下贯通,滋水涵木而推动动脉通畅。  相似文献   

9.
清火涤痰、软坚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保林 《河南中医》2002,22(2):31-31
颈性眩晕因颈椎骨质发生退行性改变 ,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发生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痉挛 ,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导致眩晕等症状发生。本病好发于长期伏案或采取固定低头姿势操作者 ,也好发于嗜酒或有外伤史者。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笔者采取清火涤痰、软坚通络方治疗 6 0例颈性眩晕患者 ,并作随访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门诊病人中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在 38~60岁者居多 ;其中办公人员 18例 ,驾驶员 11例 ,缝纫工 4例 ,机器操作工 6例 ,长期从事农活者 14例 ,有外伤史者 3例 ,剩余均有颈椎劳伤史 ;…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西医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的疗法。笔者自2002~2008年采用通络止眩方治疗颈性眩晕10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13例,女34例,其中40岁~60岁32例,41岁~50岁24例,51~60岁8例,60岁以上15例。都以眩晕为主,伴有头痛,视觉症状、耳鸣、听力下降、记忆障碍、颈部板滞僵硬等症状,经X片、TCD、CT或MRI辅助检查,五官科排除美尼尔氏症,或其它疾病,确认颈椎病引起的眩晕。2治疗方法2.1魏氏伤科手法治疗2.1.1坐位手法(1)拿法与点揉法:拿肩并穴,点揉放松项肌、斜方肌、菱形肌等,以疏通经脉气血。(2)提阳法:头部上提,牵引颈部,此法可使颈椎间隙增宽,以理筋正骨,缓解肌肉痉挛。(3)拿风池穴:术者一手拇指与食指拿点风池穴位,有提神醒脑之功,…  相似文献   

12.
<正>我院糖尿病专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温阳、化瘀通络法治疗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DN)47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确诊为糖尿病。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2],选择符合标准的DN患者,连续3次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μg/min。排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酮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指颈部软组织包括肌肉、筋膜、颈椎及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所致慢性损伤性疾病。该病一般多伴有颈部肌肉僵硬及非旋转性眩晕,临床发病率高。我科自1998年来共收治100例,均以手法治疗及佐以中药熏  相似文献   

14.
益气活血法治疗颈性眩晕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 ,笔者用益气活血法内外合治颈性眩晕患者 36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中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40~ 5 0岁 8例 ,5 1~ 6 0岁 18例 ,6 0岁以上 10例 ,平均年龄 5 4岁 ;发病时间在 1年内 12例 ,1~ 5年 19例 ,5年以上 5例。均经 X线拍颈椎片检查 ,全部表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2 8例做脑血流图检查 ,17例重搏波隐约存在 ,11例重搏波消失 ;14例伴偏头痛 ,16例伴眼花 ,2 1例颈部僵硬感 ,2 9例记忆力减退 ,19例伴上肢麻木或酸痛。2 治疗方法2 .1 内服疗法 :黄芪 15 g,蔓荆子 10 g,升麻 9g,赤白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药定眩汤,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和阿斯匹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脑血流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定眩汤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自拟葛根通络饮治疗颈性眩晕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熄风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辨证为痰浊中阻型的颈性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60例,加味定眩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治疗,治疗组口服加味定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d,观察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及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20天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及TCD的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0天后无一例复发。结论化痰祛湿熄风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化瘀通络法治疗椎_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补益肝肾合化瘀通络的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眩晕停片和西比灵胶囊治疗,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冶愈16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 67 % ;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 33 %。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 05) ;治疗组椎_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从肝肾虚和血瘀论治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应用健脾利湿、化痰祛瘀法治疗本病5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发病率日益增高,对人们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影响,我科经过多年临床运用,总结出祛痰化瘀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