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升高外,多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须先经过氧化修饰才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泡沫中堆积,可见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观察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OX-LDL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OX-LDL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升高外,多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须先经过氧化修饰才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泡沫中堆积,可见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观察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OX-LDL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除引起糖代谢紊乱外,常合并有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并发冠心病等。据报道全球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达72.3%。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死亡率为非糖尿病的2。4倍。本文观察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有冠心病患者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变化。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晓云  王兵平 《护理研究》2004,18(8):1445-1445
糖尿病(DM)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2%~3%,并以每年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而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其原因除遗传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也与其密切相关。如何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旨在探求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6例经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作病例组与98例排除糖尿病的健康体查者作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HCY浓度,患者组同时测定叶酸、维生素B12、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血清HCY浓度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胰岛素呈负相关,与血清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相关。结论高血清HCY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叶酸、维生素B12补充疗法可降低血清HCY,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HCY血症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利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实验者血脂含量。结果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3项数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数据中HDL-C、ApoA1、TG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高于健康人群,应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预防高脂血症带来的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邓永贵  曾静波  苏胜偶 《临床荟萃》2005,20(21):1224-1225
对氧磷脂酶(PON-1)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性酶,它与HDL的载脂蛋白A-1紧密结合,能保护低密度脂蛋白(LDL)免受氧化修饰,降低体内氧化LDL的水平[1],减小氧化LDL中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溶血磷脂的量[2].目前已知氧化LDL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还可致微血管病变(肾小球病变)[3,4].据此可以推测PON-1活性下降,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些实验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体内氧化LDL明显增多,PON活性明显降低[3].本实验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PON-1的活性,来探讨PON-1的活性变化与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以期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52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0例)进行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严格监测其血脂水平,从而预防延缓心血管病、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人群DNA氧化损伤的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尿样DNA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 尿样DNA中的8-OHdG水平显示,长于半年病程2型糖尿病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分别为22.37±5.62 ng/mgGr和23.80±7.58 ng/mgGr,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5.74±6.10 ng/mgGr (P<0.05).结论 长于半年病程2型糖尿病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的DNA氧化损伤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对于预防和监测2型糖尿病病人,测定尿样中8-OHdG含量是一个简单、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李花  陈娥 《护理研究》2007,21(9):2472-2473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这一。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之一,在运动疗法中,医疗步行被推荐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基本运动疗法之一,它不仅能使体重减少,而且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安全、简便易行的优点,容易被病人接受。我们对2003年2月-2006年1月收治的36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医疗步行的指导和护理。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上升趋势。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任忠法  薛现中  李恒英  宋永涛  郭宏 《临床荟萃》2009,24(22):1998-1999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急剧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早、程度重和预后差,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斑块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进行干预可逆转其对组织的损伤,阻止或者延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已跃居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死亡原因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又是引起Ⅱ型糖尿病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Ⅱ型糖尿病患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约占糖尿病人死亡原因的70%以上[1].本对Ⅱ型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造影特点和支架植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继心血管病和肿瘤病后成为人类第三大非传染病。WHO1997年报道全世界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以上。我国糖尿病人数已接近4000万,居世界第三,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据报道,T2DM患者80%会发生或死于心血管病等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LDL在高血糖的状态下,经非酶糖化形成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ycosylat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GLDL),由于糖化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产生,使GLDL或LDL更易氧化为OXLDL,而GLDL、OXLDL均可使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本研究通过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OXLDL、GLDL等含量的测定,探讨OXLDL与GLDL的关系及其在DN中的作用。1研究对象和方法1.12型糖尿病及DN患者为我…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胰岛素抵抗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方法:测定35例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观察其变化及相互关系,并与42例不伴胆石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组与不伴胆石症组相比较,前者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其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全球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1.5万人以上,其中2型糖尿病占85%,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通过严格控制高血糖,包括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等,但都不能使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能避免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和进一步加重。胃转流术是2型糖尿病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具有满意疗效。我院完成4例2型糖尿病的胃转流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其中骨质疏松症即是其慢性并发症之一,并成为长期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0%~60%),其发病原因多样化,因此我病区近几年共对97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运用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snursing,EBN)的模式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2-糖蛋白I/氧化低密度脂蛋白(β2-GPI/ox-LDL)复合物水平.方法 以抗人β2-GPI抗体为包被抗体、酶标记抗apo B为检测抗体的血清β2-GPl/ox-LDL ELISA检测法,对42例T2DM患者和4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检测分析.用ELISA方法检...  相似文献   

19.
从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团队的组成、教育模式、教育内容(2型糖尿病的危害、预防、饮食、运动、心理、药物及血糖监测的护理)及效果评价概括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提高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作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参与血管性炎症和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调脂外抗炎症作用可能足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目的:验证氟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8/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购自美国ATCC公司.氟伐他汀原粉购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按以下方法处理:①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细胞(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 mg/L).②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巾和抗体干预后,再加入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③以核因子κB抑制剂PDTC干预后,再加入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④以不同浓度(0.01,0.1,1 μmol/L)氟伐他汀干预后,再加入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蚩白干预.⑤空白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榆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各剂量组(25,50,100 mg/L)均可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在25~50 mg/L剂量范围内旱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预先分别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中和抗体和核因子K B抑制剂PDTC干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均下调.予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干预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结论:氟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独立于降脂外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