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晓清  施永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54-4354
[目的]调查某医院接诊8名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患者发生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采集剩余可疑食物2份、病人呕吐物1份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3份样品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份食物及1份病人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引起。  相似文献   

2.
李继清  卢海雄 《现代医院》2011,11(12):155-156
目的通过对一起油轮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调查食物中毒原因,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探讨加强远洋船舶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保障船员职工的饮食安全及生产安全。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对爆发点进行发病情况和现场情况调查和处理,并对集体食堂的剩余食物、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从1份剩菜和3份病人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作肠毒素分型检测,结果从3份呕吐物和1份剩菜中检出菌型一致的B型肠毒素。结果该起事件为一起船员进食受污染菜式所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加强对船舶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健全船舶食品卫生制度,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规范船舶食堂食品操作加工流程,是有效杜绝食物中毒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两种病原菌引起食物中毒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两种病原菌引发食物中毒的检测鉴定。方法:采集食物中毒学生粪便2份;剩余食物3份;厨师手涂抹物3份;厨刀、案板涂抹物各1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GB/T4789.4.5.6.10—2003和WS/T9—1996进行检测。结果:2份学生粪便,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变形杆菌,占50%;3份剩余食物中2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7%,其中1份检出肠毒素,2份检出奇异变形杆菌;3份厨师手涂抹物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占33%;厨刀、案板涂抹物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占100%,其中案板涂抹物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查方法,对1起突发的散在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分别在2个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病人家中的剩炸卤鸡爪,熟食店中的炸卤鸡爪和熟食店中砧板涂拭5个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其肠毒素均为A型。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饮食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镇一村民办喜宴就餐者集体中毒事件进行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参照GB-4789.10-2010分别对剩余食物、厨师手涂抹液、病人呕吐物及病人肛拭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12份剩余食物标本中有7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名厨师有1名手上涂抹液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2份病人呕吐物及肛拭标本有2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因和来源,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方法]按照食物中毒调查规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实验室相关检测. [结果]该起食物中毒集中发病在3月26日,涉及本市3所幼儿园,共119名儿童发病,罹患率为19.6%(119/608);症状以呕吐为主,病情轻;患儿均暴露于某品牌同批次杯装高钙牛奶饮品;检测剩余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鉴定阳性,型别为SEA;患儿呕吐物、车间员工手部皮肤破损涂抹样和生鲜乳分离出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菌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索. [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是饮用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乳制品,来源是生鲜乳受污染.建议企业加强原料管理,尤其是奶牛场及生鲜乳的消毒、冷藏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及员工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中毒食物、患者呕吐物的实验检测.结果 有24名进餐者在餐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采集样品29份,其中6件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检出率21 %.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中毒食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 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从1份剩余食物卤猪头内和1份中毒患者的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另1份剩余食品和3份腹泻物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结论综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判定是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明发生在某幼儿园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搜索所有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并逐一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幼儿园的饮用水、患者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及食物留样检测致病菌,分析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共搜索到13例疑似病例,均为教职工,教职工罹患率为46.43%。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4月13日19:00,可疑餐次为其发病当天的食堂午餐,可疑食物为卤牛肉(P0.001)。临床表现以腹泻(100.00%)、腹痛(92.31%)为主,无发热病例;平均潜伏期为11.5 h,与产气荚膜梭菌A型所致的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一致。食堂留样食品和水样的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均阴性,患者粪便、肛拭子标本的诺如病毒、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均阴性。结论该疫情是一起疑似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食用长时间放置且未经加热的卤牛肉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一起建筑工地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部分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有19人发病,平均潜伏期为10.7h;从食品原料海兔、食品加工器具及3份呕吐物、4份病人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结论本起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污染食物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食物中毒原因,对可疑食物及呕吐物进行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按照GB4789.10-2010、GB4789.14-2014、WS/T80-1996和WS/T82-1996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从中毒病人吃剩的机制面皮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及葡萄球菌肠毒素,从4份呕吐物标本中检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及WS/T80-1996和WS/T82-1996,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混合污染食品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凋查及中毒食物、患者呕吐物的实验检测。结果有10名进餐者在餐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采集样品15件,其中3件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检出率20%。结论该起食物中毒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中毒食品为大米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分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GB4789.4-2010、GB4789.7-2013、GB4789.10-2010的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可疑样品进行目的菌的分离鉴定。依据GB14934-94对采集的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2份患者粪便检出猪霍乱沙门氏菌;2份厨师手棉拭子涂抹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水产类食品及患者粪便均未检出副溶血弧菌;9份餐具检出大肠菌群。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证实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不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的样本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验,确定该起疾病的致病菌。方法采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和剩余食物样本,依据GB 4789和WS/T 9—1996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肠毒素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是否为同源菌株。结果在剩余食物和3位患者的粪便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LISA结果表明剩余食物与所有患者的粪便样本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类型相同,为A型、D型、E型肠毒素。剩余食物与3号患者的粪便样本检出的奇异变形杆菌PFGE图谱相似,具有同源性,与另两位患者有差异。结论该起食源性疾病由金黄色葡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共同引起。PFGE方法可有效应用于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桐庐县发生1起7户家庭因食用熟食卤味导致食物中毒,现场采集了患者和加工人员粪便(肛拭)、呕吐物、熟食卤味及加工用汤料,经实验室检验,分别从患者粪便和呕吐物、加工人员肛拭样品、熟食卤味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葡萄球菌肠毒素,从卤味加工用的汤料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菌株可引起食物中毒,且以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为最多见。我们报告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A、C二种混合型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检测结果。 1.材料与方法:标本为剩余食物(凉拌菜、三明治蛋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口岸区域内再次发生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对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采集确诊病例呕吐物、肛拭子,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以及发病前一天早、中、晚餐和当天早餐食物留样以及可疑食品生河粉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临床诊断,28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食物中毒。所有食物留样和生河粉样品以及病例呕吐物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生河粉样品的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13×107cfu/g。从业人员肛拭子中2份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份检出大肠埃希菌,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这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口岸辖区内的企业职工食堂存在食物中毒隐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将其作为食品卫生监督的重点,加强管理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食物中毒原因.方法:参照GB/T4789-2003[1]方法对病人粪便、肛拭、剩余食物、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原料猪肉及1份患儿腹泻粪便中均检出宋内志贺菌,武威市人民医院和武威市凉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在患儿的45份腹泻粪便中同时也检出宋内志贺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一起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心卫生院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粪便、留样食物和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等21份标本检测常见致病菌,对该事件的致病原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发现12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26.67%。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100.00%)、腹痛(100.00%)、恶心呕吐(33.33%)、头痛(16.67%)和头晕(8.33%)。1月21日15:30发生首例病例,22日2:40发生末例病例,平均潜伏期为11.88 h。21日食堂午餐为中毒餐次,共有45人就餐,12例患者均食用了肉皮冻。肉皮冻和6份患者粪便标本均检出产气荚膜梭菌,肉皮冻产气荚膜梭菌计数为7.2×106 CFU/g,家兔肠袢试验出现肠毒素阳性反应。结论该事件为一起因食用被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肉皮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投诉案例进行原因调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并结合采集患者呕吐物及相关食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表明患者是在进食了快餐店的食物后出现呕吐并伴有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排除化学性因素后经微生物学检测 ,从患者呕吐物和患者家中、快餐店、供货的食品公司仑库的可疑食品中共 8份样本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 ,除 6份样本的菌株为毒素阳性 (肠毒素分型均为C型 )外 ,其余菌株和所有的阳性样本都呈阴性。结论本起食物中毒可能与相关食品污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