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3例老年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老年人NUD)患者胃窦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及消化不良症状的调查,旨在探讨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人NUD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慢性胃炎在老年人NUD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但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时,可引起老年人NUD消化不良症状,HP感染可引起部分老年人NUD症状,腹胀、嗳气与HP感染密切相关。并就其发病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沈阳铁路局总医院(110032)周吉民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临床十分常见,人群中的患病率在20%~40%之间,就诊病人中2%~3%为NUD,占胃肠疾病就诊者的20%~40%。NUD病人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达4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液体排空及消化不良症状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用实时B超法测定35例NUD患者(HP阳性患者24例,HP阴性患者11例)的胃液体排空,并对消化不良症状进行积分(如上腹痛、腹胀、早饱等),以8例健康人(HS)作为对照组,记录他们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1/2)。通过胃镜活检胃窦粘膜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检查以判定HP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大鼠乙酸性溃疡性结肠炎(UC)时清除氧自由基(OFR)的特性.方法SASP灌胃治疗大鼠乙酸性UC后,检测肠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评价其炎症指数,并与生理盐水(NS)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SASP组和NS组SOD含量(U/g)分别为7998±3441和6364±2455.SASP组和NS组MDA含量(nmol/g)分别为2156±208、3524±448.NS组和SASP组炎症指数分别为165±519、630±125.SASP组SOD含量显著高于NS组(7998±3441对6364±2455,P<001),SASP组MDA含量明显低于NS组(2156±208对3524±448,P<001).NS组炎症指数明显高于SASP组(165±519对630±125,P<001).结论SASP为氧自由基清除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通量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高通透性聚砜膜F60滤过器进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血透患者小分子溶质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清除作用及对血浆蛋白、血脂的影响,并与常规血液透析(CHD)进行对比。方法:将规律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HPD组)采用F60滤过器,每周透析3×4h,CHD组每周透析3×5h,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KT/V、TAC及透析前、后血BUN、Cr的下降率差异不显著;HPD、CHD两组血磷下降率分别为55.330±14.080%、42.525±17.897%,P<0.05;CHD组透析后血β2M较透析前增高25.408±14.354%,而HPD组透析后血β2M较透析前下降44.570±14.333%,P<0.001;HPD组透析一年后血清β2M较实验开始时下降11.898±3.141%;HPD一年后甘油三酯较前下降24.81±10.93%,P<0.05;CHD组一年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较前升高,分别升高19.57±8.25%、20.42±9.62%,P<0.01。结论:HPD对磷的清除优于CHD,并能有效清除β2M,改善脂蛋白代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53例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消化不良症状的调查,旨在探讨慢性胃炎、HP感染与老年人NUD的关系。结果提示:非活动性慢性胃炎在老年人NUD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活动性慢性胃炎可引起老年人NUD症状;HP感染可引起部分老年人NUD症状,腹胀、嗳气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DU)再出血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人DU并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用洛赛克、德诺和羟氨苄青霉素根除HP,B组单独用洛赛克治疗。4w后停药随访18个月。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0%、96.7%,无显著差异(P>0.05)。A组HP根除率(85.0%)显著高于B组(16.6%)(P<0.05)。18个月后,A、B两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94%和28.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根除HP对老年人DU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线粒体t R N A Leu( U U R) 基因3243 位点 A→ G 突变是糖尿病的致病基因之一。本研究是为了了解该基因的突变在中国1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情况以及与自身免疫导致1 型糖尿病有无关联。方法 对116 例随机收集的1 型糖尿病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作该点突变的筛选;82 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谷氨酸脱羧酶( G A D) 抗体的测定。结果 发现1 例该点突变(0 .86 % ) ,48 例 G A D 抗体阳性(58 .5 % ) 。线粒体t R N A Leu( U U R) 基因突变携带者 G A D 抗体阴性,其家系成员糖尿病有不同的发病方式,但均表现为胰岛素缺乏。结论 线粒体t R N A Leu( U U R) 基因异常所致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缺乏可能与自身免疫胰岛炎无关,而是一种独特的糖尿病亚型。  相似文献   

9.
熊脱氧胆酸促进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对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PH)后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70%肝部分切除组(N-PH)、胆道梗阻2周70%PH组(BDO-PH)、BDO—PH UDCA治疗组及BDO—PH生理盐水治疗组。观察肝组织学改变,检测70%PH后肝细胞BrdU标记、肝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Met mRNA表达。结果 UDCA治疗能促进胆道梗阻后肝功能好转并减轻肝组织学病变;UDCA治疗组大鼠70%PH后肝内HGF/Met mRNA高峰表达值均高于BDO—PH组(P < 0.05),肝细胞 BrdU高峰标记指数(59.39±10.82)%高于 BDO—PH组肝细胞 BrdU高峰标记指数(36.22±8.37%(t=4.149,P<0.01),而与N-PN组肝细胞BrdU高峰标记指数(68.64±11.2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1.451,P>0.05)。结论 UDCA通过缓解胆道梗阻后肝组织损害并上调70%PH后肝内HGF/Met mRNA表达,从而促进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水平及其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67例NIDDM患者用紫外法测定SACE水平。结果NIDDM全组SACE为(339±124)U/L,明显高于正常人[(28.1±5.7)U/L],P>001。其中超出正常范围(395U/L)者18例,占27%;糖尿病肾病(DN)者(30例)SACE更高[(426±10.6)U/L],而无DN者[37例,(269±5.7)U/L]与正常人无异。结论NIDDM患者SACE升高与病程、DN、视网膜病变(DR)、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有关。为临床应用ACE抑制剂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检测31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及9例健康人(HS)空腹体表胃电图与胃液体排空功能,并观察了西沙必利对NUD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与胃液体排空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UD患者半排空时间(T12)显著高于HS组(P<001);胃液体排空延迟的NUD患者(NUD2组)FP值较胃液体排空正常的NUD患者(NUD1组)及HS组明显减低;NUD2组正常慢波百分比也较NUD1组及HS组显著减少;而且所有检查者的T12值与体表胃电图的FP值及正常慢波百分比值呈良好的相关性(P<001)。NUD2组服用西沙必利后FP值和正常慢波百分比值均恢复正常,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及胃液体排空功能显著改善。体表胃电图的AP值3组之间无差异(P>005),NUD2组服用西沙必利后AP值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2.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之铮  张德中  萧树东  陈颖  胡运彪 《胃肠病学》1999,4(4):234-236,239
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不加用任何抗酸或抑酸药物)观察十二指肠溃疡(DU)的愈合率。方法:115例Hp感染的D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7天铋剂三联治疗。A组口服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0mg和胶体次构橼酸铋220mg各每日2次,疗程7天,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奥美拉唑每日20mg,疗程4周。服药前和停止抗HP治疗后4周作胃镜检查及~ (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07例患者完成治疗和复查,8例失访。A、B两组的DU愈合率分别为92.5%(95%可信区间为85.4%~99.6%)和96.3%(95%可信区间为91.3%~100%);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3%(95%可信区间为88.1%~100%)和98.1%(95%可信区间为94.5%~100%),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0.05)。服药1周内上腹痛缓解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05)。两组方案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Hp感染的DU患者经根除HP治疗,溃疡能自行愈合而不需使用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能迅速减轻或消除DU患者的上腹痛症状;本治疗方案具有Hp根除率高、疗程短、依从性好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用基因诊断技术在207例无亲缘关系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筛查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2,2例基因诊断阳性。本病在具有不常临床表现的NIDDM亚群中占2.4%-11.1%。对2例阳性者的家系进行临床及基因分析,检测26个家系成员中,10个基因诊断阳性,提出于起病早、对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需改用胰岛素治疗、有胰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消瘦、神经性耳聋、有糖尿病及/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溃疡(DU)的胃镜下和组织学愈合是否受球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方法对70例活动期DU(A)和40例瘢痕期DU(S组)患者溃疡边缘粘膜活检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姬姆萨染色检测Hp,并对粘膜固有层内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浸润状态进行观察。结果S组和A组Hp阳性率各为600%和714%,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和A组中Hp阳性者PMN浸润率和PMN计数(各为917%;203±0.51和1000%;234±0.40)分别明显高于(P均<001)其Hp阴性者(各为563%;067±0.29和650%;111±0.32)。在Hp阳性者,S组PMN浸润率和PMN计数均与A组相近(P>0.05);在Hp阴性者,S组仅PMN浸润与A组相近(P>0.05),其PMN计数则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DU的胃镜下愈合可不受球部Hp感染的影响,但后者与溃疡边缘粘膜活动性炎症密切相关从而使DU的组织学愈合质量明显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又称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综合征。因其患病率高、病因未明、发病机理不清.治疗颇为棘手。目前研究报道亦大多为胃动力学改变和西药对症治疗。近来我们以胃康方和胃降逆、消痞散结治疗NUD11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病例118例中男69例,女49例;年龄17~78岁,平均36.7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3.9年 118例均符合1987年芝加哥国际性专题工作会议确立的NUD诊断命名标准:①具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胸…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临床应用研究(11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法应用国产尿激酶不同剂量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1)对1023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7万U(2.2万IU)/kg]539例和高剂量组[2.3万U(3.0万IU/kg]484例。两组血管再通率别为67.3%和67.8%,4周病死率分别为9.5%和8.7%,各种严重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两组疗效相似,出血并发症在高剂量组略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值得指出的是,在高剂量组有2例发生了致命性脑出血。认为1.7万U(2.2万U)/kg是安全有效的剂量.(2)延迟治疗的效果。发病后6~12小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5例[应用尿激酶2.0万U(2.6万IU)/kg]与发病6小时内用药组相比:血管再通率低(40.0%对67.5%;P<0.001),4周病死率较高(13.9%对9.1%,但P>0.05);重度心力衰竭发生率也较高(13.0/对6.6%,P<0.02)。说明延迟治疗组疗效明显低于发病6小时内治疗者。  相似文献   

1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炎性肠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炎性肠病(IBD)中的发生率、其针对的靶抗原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6例溃疡性结肠炎(UC)、36例克隆病(CD)及210例正常者进行ANCA的筛选测定,用ELISA检测ANCA针对的不同靶抗原。结果 76例UC患者中血清ANCA阳性者占71.1%,均为核周型染色,明显高于CD患者ANCA的阳性率(8.3%,P〈0.001)  相似文献   

18.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将70例发病12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分钟加速静脉溶栓组(4例)及UK200万U/30分钟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加速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轻度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率,SK加速溶栓组分别为12.5%(5/40),7.5%(3/40),2.5%(1/40);而UK溶栓组分别为13.3%(4/30),3.3%(1/30),6.7%(2/3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分钟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分钟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70例发病12h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min加速静脉溶栓组(40例)及UK200万U/30min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min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min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急剧恶化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65例尿毒症(CRF)患者的急剧恶化因素,对治疗转归等进行了观察。恶化因素以感染占首位(55.38%),高血压(舒张压>16.5kPa)占第2位(15.38%),心血管及水、电解质紊乱占第3位(各占9.23%),其次为药物的肾损害及大量高蛋白摄入(各占3.08%),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输血后(各占1.54%)。26例接受了血液透析(HD),透析率40%。39例为非透析(UD)治疗。总有效率43%,病死率29.2%,HD组好转率占69.2%,UD组好转率占26%,2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合文献讨论了恶化因素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