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阴交,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甲乙经》)为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之交会穴。古人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太阴脾经循内踝上直行,厥阴循内踝前交入太阴之后,少阴肾经循内踝后,交出太阴之前,故谓之三阴交。脾主中,肾肝主下,中  相似文献   

2.
姚俊丽  高志强 《新中医》2015,47(11):255-256
<正>肝经的走向及其在体表的分布在《灵枢·经脉》有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龙胆泻肝汤为治疗肝经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首载自元代李东垣《兰室秘藏》。笔者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根  相似文献   

3.
三阴交(San yinjiao) 归经 穴属足太阴脾经;交会穴之一,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定位 正坐或侧卧,在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刺法0.5-1寸,可灸;穴位注射;电针;皮下埋针。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理论早就认为肝是人体一个重要脏腑,前人称其为"五脏特使""将军之官".足厥阴肝经在体内循行分布最广,上至巅顶,下至足底,贯通上下,联系脏腑最多.<灵枢·经脉篇>日:"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日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相似文献   

5.
针灸题解     
十七、十二经脉起止循行路线是什么? 〔题解〕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出于拇指内侧端;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挟鼻孔;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安页)中……入中指内间(应作次指外间);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之端……注心中;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外侧)……至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至小指外侧;足少阴肾经起于小指之端……注胸中;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循中指出其端;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无名指尺侧)……至目锐眦(外侧);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入小指次指之间(足第  相似文献   

6.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合称足三阴。足太阴脾经主要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从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交于足厥阴肝经,沿大腿内  相似文献   

7.
三阴交穴又称承命、太阴 ,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前内侧面的下部 ,当内踝上缘上 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之凹陷中。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三经之交会处 ,而此三经在关元穴处又与任脉相交会 ,故本穴的主治证与肝、脾、肾三脏和任脉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应用极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该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 ,效果良好 ,现介绍验案 4则如下 :1 痛经朱某 ,女 ,1 7岁。 1 996年 5月 2 0日诊。行经腹痛 2年余 ,每遇考试或心情不舒则加剧。此次行经腹痛半天 ,经量少 ,色紫 ,夹有血块 ,伴恶心欲呕 ,舌质黯、苔薄白 ,脉弦数。取三阴交毫…  相似文献   

8.
足太阴脾经之脉,起於趾内侧爪甲根部,即足之内侧,上行第一蹠骨之内侧,达内踝之前,上行胫骨之内後缘(出厥阴之前),达膝关节之内面,出於大腿之内下端,上行内侧内央,经鼠蹊沟,出於下腹部(络中极、关元),属脾,络胃(下脘)上膈〈膈膜),由此上侧脇,经中府、挟咽、连舌本、散於舌下。其支别复别出於胃,上膈注於心中。隐白部位:在去趾内侧爪甲根部一分许处。取穴法:取於足之趾第二节之内侧,去爪角一分处。主治症:失神,下肢冷厥,月经过多、胃痉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阳痿从肝论治及其机理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对肝与性的关系、肝对性功能的调节机理却鲜有探讨者。笔者仅就肝与男性性功能的关系初探如下。1 肝与阴器相关肝经与阴器的关系: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肝之经脉名足厥阴经,《素问·举痛论》说:“厥阴之脉,络阴器,属于肝”。《灵枢·经脉》说:“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厥阴之别……循胫上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临床二十余载,常见各种阳萎,按辨证论治,均能取得显著疗效。介绍如下。阳萎一证早在《灵枢·经筋第十三》篇就有论述:“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一书,本撰用《素问》、《难经》、《本草经》之旨,并从“平脉辨证”中痛下工夫,而加以总结出来的。故其内容文字简略,意义深长,愚每从临床实践中往往可以得到印证,而加深领会,今将本此观点而谈谈对厥阴冷结证的体会。《伤寒论》厥阴篇云;“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宋本340条)。一、此证病名,余谓为“厥阴冷结证”者,因“足厥阴肝之经脉,起于大指(趾)丛毛之上,循足跗上廉,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  相似文献   

12.
<正>足厥阴肝经有14个穴位,起于脚大拇指内侧趾甲缘上,向上到脚踝,然后沿着腿的里面向上走,在肾经和脾经的中间,最后到达肋骨缘。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穴、止于期门穴,左右各14穴。循行路线从下向上走,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向上沿足背内侧,经离内踝1寸处上行于小腿胫侧,至离内踝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后上行膝腘胫侧,沿  相似文献   

13.
浅议三阴交穴在妇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诸晓英 《中国针灸》1997,17(9):554-555
浅议三阴交穴在妇科中的应用诸晓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杭州310012)主题词穴,三阴交,中医妇产科疾病/针灸疗法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阴经...  相似文献   

14.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阴经所主疾病,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就决定了三阴交为精血之穴,在临床上应用甚广。  相似文献   

15.
罗丹 《新中医》2015,47(4):329-329
笔者在急诊科工作期间,运用指压或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尤其是对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非甾体类药物禁忌患者均屡屡见效。三阴交穴源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系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交会之处,主治功能甚广,定位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大凡与脾、肝、肾三阴经相关疾病均能治疗。《金针王乐亭》曰:"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之要穴。"在《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中有"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理血"  相似文献   

16.
太白位于足大指本节后内侧,梅核样小骨下凹陷中,其处分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吻合支。该穴既是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的输土穴,同时因为阴经以输代原故,也是脾经的原穴不仅能够治疗脾经循行所过之处病变,同时太白作为脾经原穴可以治疗脾脏异常时所产生的疾病,而且对其余四脏疾患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角度看来,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故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对膝以下的远端穴位除此有局部治疗作用外,尚可治疗经络所系之脏器的病痛。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能治疗胃之疾患。  相似文献   

18.
足厥陰肝经     
足之厥陰肝經,起于(足母)趾之聚毛(亦謂三处,在(足母)趾之表面,有毛)經足背(足母)趾与二趾之間上行,自足內踝上行胫骨櫛之內侧骨面,于足踝之上八寸許出于足太陰脾經之后側,上膝膕窩之内侧,循股入于陰中,循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胆上貫膈,布于脇肋循喉嚨之后,犹上入咽头上連淚管(即目系)上而出额,会于督脉之巔。其支者自目系下頰环唇內。其一支复从肝別,貫膈而注于肺。  相似文献   

19.
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是历代针灸医家常用的有效穴。其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故名曰“三阴交”。别名“承命”、“太阴”(《千金方》)。此穴主治病证颇广,与他穴配伍应用也多,是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妇科疾患的要穴。本文拟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自己二十年来  相似文献   

20.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所谓太阴,系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旺盛之意,因其位于阴经之表,故从阴阳开阖枢而论,有“太阴为开”之说。太阴主脾和肺,并与胃、大肠相表里,属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下肢内侧前缘上行,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