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逆散加味在胃脘痛临床中的应用庄日喜彭松林薛瑜锋(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524001;河南省修武县人民医院,河南454350)主题词胃脘痛/中医药疗法四逆散/治疗应用四逆散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少阴病的一个方剂。后世医家以四逆散加减化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载于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318条,其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  相似文献   

3.
医圣张仲景所创的四逆散,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少阴病四逆证,通常表现为四肢逆冷,无热恶寒,身疲,下利清谷,脉沉微细,舌质淡等。周明爱主任医师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四逆散调和肝脾调畅气机的作用,在治疗干燥综合征疾病的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是东汉张仲景为靠“少阴病四逆”而立。《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条》。四逆散方:甘草(灸)枳实(破水,渍,灸干)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宋本《伤寒论》318条记载"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四逆散证治及组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逆散为<伤寒论>少阴病篇首载,后世对该方的研究颇多.一方面,四逆散是公认的疏肝理脾行气之祖方,但这种功效并不能阐明其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由于<伤寒论>原始方证的论述仅见于第318条,治法与冠首"少阴病"不符.因此在研究中产生了种种争议,从而导致<伤寒论>四逆散组方证治理论与临床运用长期得不到统一,也阻碍了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的深入.本文拟对张仲景立方论证之旨作出探讨,以期为<伤寒论>四逆散方证的认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实则属仲景的六经辩证中的少阴病方,多理解为因少阴阳虚、少阴邪热内郁或少阴枢机不利。然而教科书中多对其病机解释为肝胃不和,并由此测其治法为疏肝理脾。余认为其与仲景本意之间有难以解释的地方,故试用八法之外之"通法"释四逆散之法。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治疗外感热厥王晓燕郑州市中医院(450007)主题词四逆散/治疗应用四逆散见于《伤寒论》之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虽然冠名少阴病,但与心肾阳虚阴盛的厥逆根本不同。乃为肝气郁...  相似文献   

9.
林朴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6):138-138
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在消化科病证辨证治疗中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以下病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四逆散首载于《伤寒论》原书指征:少阴病,四逆,其人或  相似文献   

10.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冠以少阴病四逆.历代医家或宗少阴病;或云四逆散主治的少阴病系少阳病之误[1];或云四逆散主治是阳明少阳药的"表里并治之剂"[2];或云四逆散是主治气郁而厥的方剂[3];四逆散主治可内可外、可攻可补,遣药组方之玄妙可见一斑.笔者以为,柴枳得勺甘,疏泄而不伤阴,勺甘得柴枳,养阴而不滞气,木达土舒,缓急止痛,临床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病颇验,现举例一二.  相似文献   

11.
历代医家对四逆散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病位、病因病机和方义分析等方面。关于病位,主要有少阴说、厥阴说、少阳说;病因病机方面,主要有热邪、阳气内郁、脾胃不和、阳虚寒盛等不同认识;而由于各家方义分析的不同,四逆散又归属于清解剂、轻下剂、和解剂等不同范畴。然相关文献及研究基本证实四逆散证的病位在少阴经,病机为阳气郁闭,主攻少阴阳虚轻证。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证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逆散出于张仲景之<伤寒论>,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基础方剂之一.历代医家对于原文所述四逆散证治的认识一直有很大分歧,现代中医学者的观点也各有不同.<伤寒论>原文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浅谈     
<正> 四逆散证见于张仲景《伤寒论》318条少阴病的少阴类证。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证是由于肝郁不舒,气机不宣,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末,由于气郁致厥的证治。其咳是由于肝郁不舒,气机不宣,水饮内停,犯肺则咳,凌心则悸。或因气机失宣,水道通调失常而小便不利。或因木横侮土,脏气虚寒而见腹中痛。或因肝气郁滞,而见泄利下重。治则以疏  相似文献   

14.
柴胡疏肝散一方原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散之方。四逆散之方在《伤寒论》中,主要是用在少阴病四逆。原文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但后人应用此方,更多地是用在肝郁气滞肝脾失调等症。而由四逆散化裁来的柴胡疏肝散,其疏肝理气祛滞止痛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被认为疏肝行气之祖方,始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原文用治少阴病传经热邪,阳郁不伸的四逆证。而今临证运用四逆散已不仅仅以六经辨证为主,大多时候以病机为本,结合临床症候,凡有郁滞之象,皆能用四逆散加味运用,其效突出。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证病机新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逆散证病机新解刘新生,丁应钧(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关键词伤寒论,四逆散,病机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8条。原文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历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本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四逆散证的症状,方药配伍,药物剂量,服用方法,治疗或然证时的药物加减及临床运用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四逆散的立方本旨。认为该方为少阴病中,阳气虽虚而不甚,阴寒内困而不盛之时,外邪传入少阴,致使少阴之枢不利,阳气被郁不能正常达于四末,出现四肢逆冷轻证而设的方剂。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少阴病篇评述(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子汤证的两条经文各有重点 ,同样是一方多证 ;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是阴虚热盛 ;少阴病篇中吴茱萸汤证、四逆散证是与少阴病四逆汤证进行类证鉴别 ,而非少阴病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的少阴病篇第318条,原文即:"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近世方书却将其列入和解剂中,作为调和肝脾之方加以阐发,认为四逆散功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为汉代张仲景所拟定,见于《伤寒论》,原用于治疗少阴病四逆(四肢发凉,并有精神不振、嗜睡、脉弦细),后人根据方内四药的性能.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肝脾失调而引起的胁腹胀痛(尤其是胁痛)、纳少胃呆、情绪抑郁或烦怒、大便溏泄等症状,本方能通过疏解肝气郁滞,改善肝和胃肠的功能,从而达到舒肝、醒脾、健胃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