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要通过体温的测量来了解患者是否发热或体温不升,大多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时体温进行监测,因为一般体质的患者,在术中体温升降1~2℃对机体虽有干扰,但可耐受,不致造成伤害,然而对于病情较重,尤其是老年人或小儿体温过高或过低对机体不仅有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围手术期有必要对体温进行监测,随时了解体温变化,并及时加以调整,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以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手术中期轻度低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手术中期轻度低温的产生原因和对老年人机体的影响以及术中低温的预防措施。方法本院2003年1~10月间所施行的全麻手术中,随机抽查20例老年患者术前、术中(1—6h)、术毕和复苏后的室温(℃)、鼻咽部体温(℃)、血压值(mmHg)、氧饱和度(%)、肢端温度(℃)、心电图变化、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在室温、氧饱和度、肢端温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其中有14例患者体温下降至35℃以下,其麻醉苏醒时间延长,血压下降。结论对大多数手术患者应施行体温监测,术中体温应维持在36℃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的灌注液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探讨适合患者机体代谢的灌注液温度。方法:将8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室温组各40例。加温组的灌注液于术前1 d放入可调式恒温箱中,温度调至36~38℃;室温组的灌注液放入室温环境中,室内温度由室内空调设定在22~24℃。分析两组不同温度灌注液患者手术过程中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30,60,90,120,150 min及手术结束后体温变化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使用36~38℃加温灌注液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体温的散失,维持机体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4.
全麻患者手术期体温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机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和体温的再分布,易造成低体温的发生。日本的高桥指出:手术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全身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2004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观察了患者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探讨了手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的临床研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冬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20-1121
目的:探讨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保持机体正常生理代谢功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术前体温正常、手术时间≥1h的患者术中采取保暖,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对静脉输注的液体、血液及术中体腔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严格掌握麻醉剂的用量等,维持体温恒定,并进行体温监测。结果:1例2岁和1例4岁患儿术中体温分别下降0.5℃和0.3℃,1例88岁老年患者术中体温下降0.8℃,其余57例患者术中体温恒定。结论:加强患者术中体温监测,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是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手术患者手术中实施电温毯保温的效果观察。方法200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室温下或在使用电温毯保温的情况下施行手术,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体温在实施体腔探查后开始下降,至手术结束患者回病房时,核心体温均维持在36℃以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不明显,手术开始至结束时几乎全部维持在正常体温(36~37℃)水平。观察组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寒战的发生率仅为10%。结论术中采用电温毯保温,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核心温度的正常范围在36.5~37.5℃,通常将核心温度在34.0~36.4℃时称之为轻度低体温。正常情况下,体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2个过程的动态平衡。在麻醉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围手术期机体的产热过程被抑制,散热增加,体温调节机制被破坏,导致患者普遍存在体温下降现象,轻度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70%。有研究发现,在常规手术中,患者的体温往往低于36℃,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温度灌注液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应用不同温度灌注液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63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加温组33例,常温组30例,两组均在相同的室温下进行手术。加温组使用温箱加温到37℃的灌注液,常温组使用室温22℃下放置的灌注液。观察两种方法患者术中和术后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基础体温相比,常温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60 min、90 min1、20 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显著下降(P<0.05),加温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无显著差别。结论术中使用加温灌注液可使经皮肾镜手术患者保持正常体温,避免术中及术后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5岁,体重46kg,因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入院准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平素体质一般,无器质性疾病,术前胸片检查中发现左上肺炎,但无咳嗽,胸闷气急表现,日体温在37.5~38.2℃之间,经抗炎补液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36.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胸腔镜铺助下行胸腔肿瘤摘除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方法 对57例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体温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本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体温均低于入室时.结论 关注患者术中体温变化,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术中保温对老年开胸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老年开胸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保温组患者术中控制室温22~24℃,输入的液体加温至37 ℃,并选用加温至37℃的灌洗液进行胸腔冲洗;对照组患者术中仅控制室温,不采用任何保温措施.测定术前及术后核心体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收缩压、心率、体温变化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保温组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稳定,手术前后体温、收缩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在人室时、消毒时和手术中1 h及手术结束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术前及保温组比较,术中体温显著下降,收缩压、心率波动明显(P<0.01);而保温组低温(<36℃和<35℃)、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开胸患者术中保温可维持患者体温的稳定,有效预防术中低温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1],而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经常发生低体温,据文献报道大约50%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2],对人体这一恒温机体而言,轻度低温(34~36℃)是一种不良刺激,机体会作出一系列应激反应[3,4]。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故在围手术期婴幼儿的低温发生率很高[5],对人体生理功能和术后康复影响大。1低体温的原因分析1.1 麻醉引起低温全身麻醉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受抑,代谢下降,而散热增加,加上肌松药的应用使肌肉丧失作为产热器官的功能,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莉莉 《上海护理》2006,6(1):39-40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手术期低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在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而忽视了它对机体  相似文献   

14.
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只注意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对体温在36℃以下未加重视,而手术后体温偏低会增加手术伤口的感染率,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如四肢末梢循环障碍、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出血量增加等,甚至诱发心脏病。现将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士与普通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机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和体温的再分布,易造成低体温的发生。日本的高桥指出:手术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全身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术科病区(以下简称术区)护士对是否有必要在接手术时测量术后患者体温的认知状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接手术时对术后患者体温的监测情况,探讨影响其未监测的原因;同时调查妇产科术后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一天体温的变化规律,以针对护士是否需要在接手术时监测体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某两家三甲医院术区100名护士,用自行设计问卷法对其进行调查,同时期对该两家医院妇产科病区120位术后患者进行术后体温的监测以及分析总结体温的变化趋势.结果 86.3%的护士认为有必要测量接手时患者体温,其中62.1%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有测量体温,而37.9%的护士在接手术时未测量手术患者的体温;120例患者术前体温T0为(36.62±0.23)℃,接手术时体温T1为(35.95±0.3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2例患者在接手术时体温T1<36℃,占总体的51.7%.结论 体温异常对术后患者恢复影响大,调查显示术后低体温患者占比例相对高,因此对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接手术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加强护士对术后患者体温监测的重视,以期达到针对异常体温能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是指非心脏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的非计划性的体温低于36℃,其中35~36℃为轻度低体温,34~35℃为中度低体温,34℃以下为重度低体温[1]。体温作为人体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是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显示,普通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70%[2]。多项研究[3-4]表明,在临床采取措施对低体温进行预防的大背景下,护士对非计划性低体温的知信行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40例年龄〉60岁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常温组各20例。保温组采用控制室温22-26℃,冲洗液、输注液体和血液等加热至37℃的保温措施;常温组不实行保温干预。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保温组患者在入室时、术中、离开手术间时的体温比较无显著变化,而常温组患者体温波动明显。保温组患者寒战、低体温(〈3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对老年患者术中采取有效的保温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体温是衡量机体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体液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即使外周环境温度发生改变,但中心体温(体核体温)却能维持在37℃左右。中心体温的稳定对于保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机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有报道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36℃)相当常见,特别是一些手术时间长,失血多且没有进行体温保护的病人,术中轻度低温发生率为50%~70%。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后3d内体温变化规律,分析体温变化的影响因素,总结肝移植术后有效的体温监测及护理措施,为制定规范的肝移植术后护理程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记录147例肝移植术后转入ICU的患者术前、术后返ICU后即刻,及术后4、8、12、16、20、24、48、72h时间点的中心温度(肛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后3d内的总体体温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术后转入ICU时,体温降低明显(P〈0.01),66.67%的患者出现低体温。人ICU后4h总体体温迅速回升至术前水平,8h后体温较术前持续升高,以术后20h升高最为明显,直到术后24h体温开始回降;术后4~24h内,体温〉37.5℃的患者大幅增多(P〈0.01),至48h后体温基本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体温变化幅度大,体温异常者所占比率高。为避免异常体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应加强肝移植患者术后体温监测,给予预见性护理,使肝移植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