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扩弓加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1例,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扩弓加前方牵引,B组采用扩弓加前牵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的方法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分别做头影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矫治效果及疗程.结果 扩弓加前牵组与扩弓加前牵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组的疗程分别为(29.40±2.88)周和(21.00±2.14)周,前者显著长于后者(P<0.001).结论 扩弓加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是治疗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缩短该类患者的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用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结论 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可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有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配合快速扩弓,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矫治结束后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前牙反解除,患者凹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加1.37°,A点前移,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ANB角趋于正常。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由于生长潜力有限,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是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牙早期及恒牙早期两个不同矫治时机对治疗安氏Ⅲ类错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6个月,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上颌骨移位均有显著性变化,SNA增大2.2°±0.3°,A点前移3.3mm±1.3mm,上中切牙切端唇向移动3.8mm±1.2mm,其中替牙早期组表现更多的骨骼、更少的牙齿改变。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治疗装置,在替牙早期比恒牙早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05,25(5):289-290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年龄对于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5例3~15岁的骨性Ⅲ类错患儿分成3组,在矫治前、矫治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3组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个年龄组矫治后均发生了显著的硬组织变化,且这些硬组织指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年龄对于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矫治后上颌骨以及下颌骨的位置均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前后患者X线片变化,探讨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机制。方法选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5例采用0.56mm×0.64mm的直丝弓托槽系统治疗。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由于下后牙的远中直立,L6/MP,L7/MP平均增加了7.2°和7.6°,OP-FH平均减少4.23°,OP-MP平均增加5.64°。结论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主要通过下后牙的远中竖直,以及平面的改变来完成,而矫治前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与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颌面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30例8~13岁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使用前方牵引器与扩弓器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开始后6~12个月,治疗组Ⅲ类错(牙合)矫正,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上切牙牙轴唇倾,下切牙牙轴舌倾.结论在替牙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与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能刺激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的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变化,评价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的疗效。方法22例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每组11例,均先进行快速扩弓后再行前牵引,两组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快速扩弓后进行前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②下前牙的舌倾、上颌磨牙的伸长及下面高的增加在2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年龄较大组牙齿的变化比年龄较小者更明显。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在替牙早期进行可获得更多的骨骼变化,矫治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影响的三维变化。方法:选择53例伴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先采用 Hyrax 矫治器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然后前方牵引矫治。平均扩弓16 d,前方牵引平均5个月。分别于扩弓前(T0)、扩弓结束时(T1)及前方牵引结束时(T2)拍摄锥形束 CT 并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结果:扩弓结束时鼻咽段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处冠状径和鼻咽段容积显著增大(P <0.05);前方牵引矫治后鼻咽段4项指标与扩弓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大(P <0.05)。结论:上颌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可显著增加鼻咽段上气道容积。  相似文献   

14.
上颌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8~10岁的骨性Ⅲ类错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随机分为扩弓组和非扩弓组,扩弓组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快速扩弓1周,非扩弓组单独使用前方牵引治疗。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对前方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①扩弓组治疗时间19.2±3.2周,非扩弓组22.4±3.6周,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②治疗前后,扩弓组前下面高增加4.10±1.92mm,非扩弓组增加3.75±2.01mm,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前后,扩弓组上颌切牙唇倾度增加2.55°±2.68°,非扩弓组增加4.70°±2.74°,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单纯使用前方牵引治疗相比,使用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解除前牙反,减少上颌切牙的代偿性唇倾,但是会加重下颌骨的后下方旋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与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颌面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30例8~13岁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使用前方牵引器与扩弓器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开始后6~12个月,治疗组Ⅲ类错牙合矫正,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上切牙牙轴唇倾,下切牙牙轴舌倾。结论:在替牙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与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能刺激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的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Pitchfork分析法研究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的骨性和牙性矫治效果,为早期矫治的时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非治疗观察6个月后(观察期),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早期矫治6个月(治疗期),随后直接进入固定矫治器治疗.应用Pitchfork分析法对比观察期和治疗期功能性(牙合)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改变.结果 在功能性(牙合)平面上早期矫治造成磨牙关系改变了7.9 mm,包括骨性改变4.2 mm、牙性改变3.7 mm;骨性改变中上颌骨贡献了0.7 mm,下颌骨贡献3.6 mm,牙性改变中上磨牙贡献了1.5 mm,下磨牙贡献2.2 mm.结论 恒牙早期阶段开始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的早期矫治Ⅲ类错(牙合)可取得较大的牙(牙合)关系改善,但对上颌骨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变化,评价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的疗效。方法22例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每组11例,均先进行快速扩弓后再行前牵引,两组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快速扩弓后进行前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②下前牙的舌倾、上颌磨牙的伸长及下面高的增加在2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年龄较大组牙齿的变化比年龄较小者更明显。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在替牙早期进行可获得更多的骨骼变化,矫治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了解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病例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Johnston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矢状方向上,上颌骨相对颅底前移1.24mm,下颌骨相对颅底后移1.65mm,上下颌骨相对位置(ABCH)变化了2.89mm(p<0.001);上下磨牙及上切牙均明显前移,下切牙略后移,矫治后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分别改变了4.25mm(p<0.001)、4.49mm(p<0.001)。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使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能使上下颌骨和牙齿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以骨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H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He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He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He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1--↑1,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He,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口内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进行矫治。对照组口内直丝弓矫治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进行矫治。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开始后6~12个月,治疗组拔牙间隙关闭,安氏Ⅲ类错纠正,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下颌骨向前方生长抑制。SNA平均增加1.40°,SNB平均减少2.50°,ANB增大3.90°。对照组拔牙间隙关闭,上下颌骨无明显改变,SNA平均减少0.12°,SNB平均增加0.27°,ANB减少0.15°。Ⅲ类骨面型仍存在。结论在恒牙早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并矫治安氏Ⅲ类错能促进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向前方生长,可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