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关于阴阳概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有关阴阳概念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认为阴阳既指有形实体 ,又指无形之气 ,还指其抽象属性 ;由指具体的实体到指抽象的属性 ,反映了阴阳概念的哲学化进程 ;阴阳是一个抽象的、相对峙的、特殊矛盾范畴的概念 ,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与矛盾概念有着重要的区别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是相对的 ,又是绝对的 ;物质与功能不可分称阴阳。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系统的概念引入了阴阳学说中,指出不同系统中,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形式及内在机制不同。提出:在封闭系统中,阴阳消长的形式是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并存在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过程;而在开放系统中,阴阳消长的形式还有同消同长,其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也更为复杂。文中还探讨了将系统概念引入阴阳学说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将系统的概念引入了阴阳学说中 ,指出不同系统中 ,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形式及内在机制不同。提出 :在封闭系统中 ,阴阳消长的形式是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 ,并存在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过程 ;而在开放系统中 ,阴阳消长的形式还有同消同长 ,其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也更为复杂。文中还探讨了将系统概念引入阴阳学说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9.
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主要是以反馈控制的形式进行的。反馈控制包括正反馈控制和负反馈控制,其结构为控制部分、受控部分、感受装置和比较器组成的闭环系统。以中医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以生理学等现在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阐释中医阴阳理论在人体反馈控制系统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基因中的阴阳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领域,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古代医籍以及现代中医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有较多的记载和研究,但是总的来说MCI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多以脾肾虚为主。标实多指痰浊、瘀血、邪毒阻滞清窍所致。而现代中医对于MCI的治疗也多从益气健脾化痰、补肾、活血为主要的治疗原则。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气机通畅则血气和调,脑清神聪,魂化则可主司内在思维。若肝失疏泄会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功能失调,导致MC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体质学说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以王琦、盛增秀等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出版为标志,中医体质学说从此自成体系。近20年来,随着对该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体质学说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思路 1.1 勤求古训,博采前人之长 古籍中有大量关于体质的论述,如《周礼·地官·司徒》载:“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民皙而瘠,五曰原湿…其民内丰而痹。”这是关于生态体质学的论述。《内经》对体质的论述最详细。分类方面,它从五… 相似文献
13.
经筋理论是中医学术中,研究经筋的分布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和康复的理论。临床上颈肩腰腿痛为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界历来将该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归纳“骨伤科”范畴,而其实更应属于“软组织损伤”范畴。本文应用现代解剖学论点,阐述经筋理论中的软组织损伤,并且总结了目前应用经筋理论进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做一概括。 相似文献
14.
15.
中医理论的层次逻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次逻辑是贯穿于中医理论及临床各领域、各方面的基本逻辑结构。中医理论的层次包括自然层次、生理层次、病因病理层次、诊断层次及治疗预后层次等。中医层次逻辑是中医理论建立和规范的一个依据,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17.
吕爱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4):249-250
中医证候理论,由于其历史原因,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缺乏客观标准作为参照,而参照的客观性原则是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医证候研究应该引入客观参照系.作为客观参照系,客观性是第一位的.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对象和目的是相通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我国人民健康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从现代医学的研究内容上寻找中医证候客观参照系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疾病是现代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现代医学赋予其许多客观内容的载体,应该可以作为中医证候研究的客观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哲理与医理的角度,横贯古今,纵论中外,就中西医学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与研究,结论是中医学总的优势明显优于现代医学,其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