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与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MP感染(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64例(34.4%),其中年龄〈6个月13例(20.3%),~2岁51例(79.7%),冬春发病38例(59.4%),夏秋26例(40.6%)。对照组122例,其中年龄〈6个月78例(63.9%),~2岁44例(36.1%),冬春发病112例(91.8%),夏秋10例(9.2%)。两组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难,与对照组比较,MP感染组中高度发热62例(96.9%)、肺部x线片状阴影48例(75%),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RP、白细胞总数(WBC)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MP感染组18例(28.1%),对照组19例(15.5%),P〈0.05。结论以中高度发热,且持续时间较长,肺部x线有片状阴影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疑为MP感染及时进行MP抗体的检查,早期作出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王素梅等(安徽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33004);《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2):132—133[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流行特点、与年龄、季节、性别的关系以及MP感染后的首发症状。方法:对1999-2004年门诊和住院14岁以下部分患儿的血清,用被动凝聚法检测MP特异IgM抗体。结果:MP-Ab阳性率有一定规律;一年四季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女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多见于学龄前儿童(32.24%)和学龄期儿童(40.63%);近年来,NIP感染引起的肺外症状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MP感染的流行与年龄、季节、性别有密切的关系,MP感染引起的肺外损伤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乡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蛲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城区2所、郊区3所幼儿园,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于上午7:30~9:30对99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蛲虫感染情况调查,以检获虫卵者为阳性,计算感染率,感染率的比较采用x2分析。结果受检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93%(49/994)。男童感染率为4.71%(25/531),女童感染率为5.18%(24/46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岁组感染率为3.17%(17/536),4~6岁组感染率为6.99%(32/4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1,P〈0.05);郊区感染率为5.77%(14/387),城区感染率为3.62%(35/60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乡市学龄前儿童的蛲虫感染率为4.93%,儿童蛲虫感染率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流行现状分析。方法:收集2014-01-2014-12住院的20 6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核酸,并对患儿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 6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MP核酸阳性4 386例,阳性率为21.26%,春、夏、秋、冬四季的MP阳性率分别为19.44%,25.83%,20.41%,18.88%,以夏季阳性率最高;发病患儿年龄集中于3~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和发热,少数有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症状和皮肤损害为主。结论:武汉地区MP感染率与季节及患儿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明辰  李传秀 《山东医药》2007,47(10):50-51
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观察组)和3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RI,对照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IgM,对CVA并MP感染者给予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MP感染15例(占39.5%),对照组4例(占1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1)。CVA并MP感染患儿总有效率为86.7%,随访6~24个月,仅3例有轻度咳嗽发作。提示CVA与MP感染有密切关系,MP感染可诱发CVA并影响其发生发展,对CVA并MP感染患儿检测MP,阳性者予以抗MP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五指山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1 5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MP-IgM),同时收集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MP-IgM 检出率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P-IgM总检出率为25.05%; 0~1 岁、~3 岁、~6 岁、> 6 岁患儿的 MP-IgM 阳性率分别为6.70%、30.80%、36.90% 和43.40%;男性 27.54%,女性阳性率21.78%; 春、夏、秋、冬四季阳性率分别为22.95%、35.91%、28.89% 和17.07%;以上年龄、性别、季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月平均气温、月总雨量与 MP-IgM 检出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MP为五指山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为易感人群,不同季节MP感染率不同,夏秋季节为高发期,高气温、高雨量是促进 MP感染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7.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选旺  马兰英  陈卉旖 《山东医药》2009,49(37):112-112
研究证实,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5岁以上儿童肺炎中MP感染率达66.7%。由于MP无细胞膜,加上其感染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故实验室检测对其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现对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永峰  王永芹 《山东医药》2011,51(35):78-7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感染儿童咽拭子及血中MP—DNA拷贝量,并与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与微量颗粒凝集法在检测MP上无显著性差异;咽拭子和血清MP—DNA阳性率及拷贝量在不同种类标本差异有显著性(t=3.43,P〈0.01);重症MP感染患儿其血MP—DNA的拷贝量较轻症者明显升高(P〈0.01);MP感染患儿急性期MP—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MP感染急性期采取咽拭子荧光定量PCR法MP—DNA和血MP—IgM相结合检测,诊断决速、准确,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儿童蠕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对全省中签的18个县52个调查点内的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蠕虫总感染率为39.18%,不同地形阊的蠕虫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蛔虫以平原地区显著为高,钩虫以丘陵地区最高,鞭虫和蛲虫则以盆周山区最高。钩虫和蛲虫在川西高原地区没有查见感染者。男、女蠕虫总感染率分别为38.29%和柏.2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22.53%)、女(25.10%)蛔虫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查见7种蠕虫,其中线虫4种,吸虫1种,绦虫2种。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3.68%、6,35%、9.73%和14.91%。华支睾吸虫、带绦虫及长膜壳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06%、0.10%和0.02%。0岁~(36.07%)、5岁~(41.92%)及10岁~(37.53%)3个年龄段的蠕虫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年龄段蠕虫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蛔虫和蛲虫感染率以5岁~年龄段最高,而钩虫和鞭虫则在1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四川省儿童蠕虫感染率较10年前有大幅度下降。蛔虫、蛲虫仍是今后我省儿童寄生虫防治工作的主要虫种,5岁~及10岁~儿童应作为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10.
董荣荣  丁伟  吴箫 《山东医药》2023,(30):69-72
目的 总结2020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地区7 006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血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7 00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的IgM抗体。结果 7 006例患儿中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者2 767例(39.49%,2767/7006)。IgM抗体检出率居前三位的呼吸道病毒依次为MP(27.72%)、IFB(18.66%)、IFA(11.08%)。与男性比较,女性患儿MP IgM抗体阳性率高(P<0.05)。与其他年龄比较,0~12月患儿血清RSV IgM抗体阳性率高,3~6岁患儿血清IFA、PIV、ADV的IgM抗体阳性率高,7~12岁患儿血清IFB、MP的IgM抗体阳性率高,13~16岁患儿血清CP、LP的IgM抗体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中的细菌感染情况。方法ALRI患儿1220例,于入院当天或次日取其鼻咽深部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放入细菌鉴定仪行细菌鉴定。结果获得阳性标本279例(22.8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250株(89.61%)、革兰阳性球菌(G^+)29株(10.39%),前6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珠菌。1岁内与1岁后患儿细菌感染率分别为28.46%(222/780)、12.95%(57/4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昆明地区儿童ALRI细菌感染率为22.87%,以G^-杆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封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原学数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1275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采用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早期特异性抗体Ig M: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对病例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季节、等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12755例患儿标本中有3636例阳性,阳性率为28.5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依次为:MP 15.03%、ADV 11.13%、IV 7.76%、RSV 3.03%、CP 1.24%、PIV 0.4%;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春、夏季节相对较高;4-6岁组阳性率最高,1岁组感染率最低。结论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以MP及ADV为主,其次是IV,其感染有季节、性别、年龄差异性;病毒混合感染中以MP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采集住院肺炎患儿鼻咽部分泌物,≥2岁患儿采集痰标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应用ELISA测定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CP)特异性IgM。结果 574例住院肺炎患儿中呼吸道病毒感染185例(32.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151例(26.3%),副流感病毒(PIV)感染24例(4.1%),腺病毒(ADV)感染6例(1.0%),流感病毒(IFV)感染4例(0.7%)。呼吸道病毒感染多发生于2岁的患儿,共148例(40.9%)。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08例(18.8%),其中MP感染76例(13.2%),CT感染21例(3.6%),CP感染11例(1.9%);≥2岁患儿MP感染率30.5%,2岁患儿MP感染率为3.0%。结果表明,儿童呼吸道病毒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以RSV和MP多见,不同年龄段患儿各种病原体感染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血清IL-1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MP感染所致CVA患儿20例、普通CVA患儿3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IL-10、sIL-2R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MP感染所致CVA组IL-10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CVA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MP感染所致CVA组和普通CVA组患儿sIL-2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治疗后MP感染所致CVA组患儿sIL-2R下降不明显,普通CVA组患儿明显下降(P〉0.05)。MP感染所致CVA组的咳嗽缓解情况显著优于普通CVA组,但住院时间长于普通CV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2R增高显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IL-10在MP感染所致CVA患儿低水平,显示机体免疫失衡,与疾病恢复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快速方法对成人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检测,评价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呼吸内科的296例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鼻、咽部分泌物流感病毒A、B(FluA、B)抗原,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9种呼吸道常见病原体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GICA法检测Flu抗原、快速培养法检测MP抗原与IFA法检测同一患者相应的IgM抗体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呼吸道病原体抗原阳性率为28.7%,混合阳性率为0.7%;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42.2%,混合阳性率为7.5%,其中以MP最为多见;冬季FluAIgM抗体阳性率为22%,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01),其它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季节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组、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GICA法、快速培养法与IFA法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16~22岁新兵中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部新兵248人进行一般状况及胃肠疾病等情况的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中毒力菌株幽门螺杆菌抗体(CagA—HP-IgG)。结果16~22岁新兵中毒力菌株阳性检出率为46.8%,饮用地下水者(感染率43.3%)与饮用河湖/池塘/沟渠水者(感染率59.2%)之间存在差异(P〈0.05);不吸烟者(感染率37.2%)与吸烟者(感染率51.1%)之间存在差异(P〈0.05);有胃肠道症状者(感染率53.5%)与无胃肠道症状者(感染率37.7%)之间存在差异(P〈0.05);有集体生活史者(感染率55.9%)与无集体生活史者(感染率38.8%)之间存在差异(P〈0.01)。结论新兵中毒力菌株感染率较高,可能与饮用水源、吸烟、胃肠道症状及集体生活史有关。提示净化水源、控制吸烟、改善居住条件有助于降低部队毒力菌株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在全省原63个流行县(市)按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结果全省调查9个县(市)27个点13876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42%,平均克粪虫卵数(EPG)为359。有8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平均感染率男性18.92%,女性13.89%,差异有显著性(x^2=616.7,P〈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感染率19.38%~27.42%)。职业分布以渔民和商人感染最重(感染率32.69%)。结论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480例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结果。结果 1480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检出415例,阳性检出率为28.04%。不同年龄组患儿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5)。结论 MP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易发季节为冬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自然人群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取分层多级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对其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病毒性肝炎各感染标志物。结果广州市自然人群HAV、HBV、HCV、HDV、HEV、HGV感染率分别为74.47%、64.10%、0.65%、0.13%、1.69%和0.65%;HAV、HBV和HEV的感染率在老城区、新城区和郊市区中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而HCV、HDV和HGV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BV感染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HCV感染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HAV、HDV、HEV和HGV的感染率则无性别差异(P〉0.05);HAV、HBV、HCV、HDV、HEV、HGV最低感染年龄分别为2岁、2岁、20岁、31岁、5岁和13岁,最高感染年龄分别为90岁、86岁、46岁、67岁、74岁和71岁;HAV、HBV和HEV感染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P〈0,01和P〈0.05)。结论广州市自然人群各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其中HAV和HBV的感染率较高,HCV、HDV、HEV和HGV的感染水平则较低。  相似文献   

20.
我国某村0—7岁儿童2000—200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出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中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我国中部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