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手足口病季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宁市手足口病为例,收集2006-2009年南宁市各乡镇、城区手足口病的新发病例数,利用流行曲线、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圆形分布法以及扫描统计量等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季节性趋势。结果流行曲线直观描述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月份集中在4-7月,12月和1月呈现小高峰。季节指数判断1月、4-7月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以5-6月份发生强度最大。圆形分布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日期为5月10日,高发时段跨度大。变异系数显示5-6月和9月的变异程度较低,为潜在的季节性月份。扫描统计量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到7月上旬之间,以5-6月份最为高发;高发时段的相对风险为非高发时段的1.33~1.85倍。结论不同统计方法在检测手足口病季节性规律时的侧重面、精确性和实际意义有所不同,探测到高发时段的价值和意义亦有所不同。变异系数描述疾病在某时段内流行强度的变异度,变异度高说明疾病流行强度的强弱交替,但变异度低可能意味着普遍高发或普遍低发。流行曲线、季节指数虽可直观描述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但缺乏统计推断,可能受随机误差的影响。圆形分布可定量探测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手足口病高发日期和高发时段,但可能因高发时段跨度较大,而失去实际意义。扫描统计量兼顾手足口病的时空信息,在校正单纯性时间变化趋势和周内效应后,可探测到更精确、稳定和更具实际意义的高发时段,在探讨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和分析2010-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索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整理录入,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2010-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手足口病各月发病数,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地区发病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9 622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67.8/10万。不同月份发病数、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均聚集成3类。北京市朝阳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高发时间、高发人群和高发地区;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1~3岁,城乡结合部为高发地区。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和地区性;应针对流行特点采取防控措施;聚类分析可以作为判定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重点探究该病的时空聚集性,为手足口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以县区为单位的手足口病数据,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利用SaTScan 9.4.2软件探测广西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并比较不同风险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半径的探测效果,从中选择最优模式。结果 广西2008-2015年各市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8年累计报告病例1 360 8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9.61/10万,以4~7月为发病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病例中0~5岁儿童占92.28%。不同风险人口数最大空间扫描半径得到的探测效果不同,选择最优模式进行分析(以10%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半径),南宁市和柳州市的各县区分别为主要的一类聚集区和二类聚集区,且聚集时间基本集中在每年的3~7月。结论 广西手足口病持续处于高流行态势,且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在高发时间重点加强南宁市和柳州市各县区的手足口病防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2008-2012年南宁市7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7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南宁市7岁以下儿童共报告手足口病1442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5.08/万,重症率为0.66%,死亡率为1.98/10万。西乡塘区年均发病率最高为857.30/万,横县(195.61/万)最低。4-7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85%。病原学监测以EV-71和CoxA-16隔年交替流行为主。结论 南宁市7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实际发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比以往报告均明显增高,而病死率较低。做好高发人群,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集中度值法、圆形分布法、聚类分析、季节指数、负二项分布、游程检验和扫描统计量7种疾病季节性分析常用方法。方法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荆州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病例数据,应用7种方法对发病季节性进行分析,比较7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集中度值法判断菌痢月发病无季节性;负二项分布法、游程检验法均得出菌痢月发病分布具有季节性(P0.05);聚类分析和季节指数法均得出菌痢月发病分布有季节性,且流行时间为5—10月;圆形分布和扫描统计量法通过统计推断均得出菌痢月发病分布有季节性(P0.05),且流行时间分别为4月22日—10月24日和5月13日—10月12日。结论游程检验计算简单,总体上判断季节性效果较好;圆形分布法和扫描统计量法进一步计算流行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特征,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收集整理山东省2005—2020年手足口病的每月发病资料,分别采用圆形分布法、集中度法、季节指数法等三种方法对其发病季节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共发病1 210 835例,定基增长速度为682.14%。2005—2020年手足口病疫情年集中度M合为0.59,季节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每年5—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圆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R = 0.60,平均角α为179.74°,流行高峰日为6月2日,发病高峰期为5月5日—8月1日,但各年的高峰日期有差异。集中分布法分析所得的M值与圆形分布法分析所得R值呈现高度相关性。结论 2005—2020 年山东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发病高峰期是每年的5—8月。在其流行季节及时采取有针对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松江区手足口病疫情的季节趋势,以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手足口病疫情的季节趋势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研究显示,近年来松江区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圆形分布分析显示,松江区手足口病整体疫情的R为0.3340,手足口病散发期(2005—2006年)R值为0.1604,手足口病流行期(2007—2009年)R值为0.3787。手足口病流行期季节性集中趋势更为明显,春夏季相对高发;而在手足口病散发期,季节性集中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济南市主要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济南市2004-2010年的10种主要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和布病的M值分别为0.590 2、0.552 1、0.607 6和0.440 5;用圆形分布法求得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和布病的发病高峰日分别为7月27日、9月7日、6月20日和7月18日。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9,P<0.001)。结论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布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应据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2009-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分析其季节性分布特点,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数据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公安分局,采用excel 2007软件,计算2009-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指标,采用Rayleig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统计分析2009-2012年发病数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2009-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分别为871,1973,2803,3102,3706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4.69/10万、168.73/10万、239.32/10万、264.85/10万、315.59/10万。总报告病例数中,5~7月份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8.3%。计算得集中度M=0.3314。圆形分布r=0.4376,平均角为α=183.0653°(109.4029°~256.7277°)(P0.01),即广州市越秀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时间为7月上旬,流行期为4月21日至9月17日,病例数与月降雨量、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流行期相吻合。结论 2009-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一定季节性,发病高峰时间为7月上旬。集中度指标和圆形分布及气象因素结合可用于手足口病季节流行特征的描述,较能准确、定量反映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和流行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宝鸡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不同类型地理环境条件下人群发病水平,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2009-2011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描述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运用X^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具有季节性发病特征,发病高峰在5~7月,流行毒株以EV71和CoxAl6交替出现,CoxAl6流行时发病高峰月份偏早,峰值较高;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秦岭南麓山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占65.73%;重症病例中84.31%为EV71感染,1-2岁儿童占70.59%。结论秦岭南北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存在差异,流行毒株和流行时间也有不同,秦岭对冬夏季风的屏障作用引起的气候差异,是导致秦岭南北流行特征不同的主要因素。EV71和CoxAl6的间隔交替流行是造成手足口病流行强度难以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9~2011年安徽省淮北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北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淮北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为平稳,年平均发病率143.63/10万;呈现个别地区高发表现;季节性高发明显,4~6月出现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6.98%(8427/8689),其中1岁组最多,占总病例数的52.60%(4570/8689),而且重症病例出现比例高。所有重症病例均发生在5~7月份。结论淮北市手足口病流行存在季节性高发,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9 - 2015年西安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的流行情况和季节分布特征。方法 统计2009 - 2015年西安地区RSV的阳性标本资料,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RSV流行的集中趋势,并计算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 西安地区RSV阳性率为9.57%,住院病例检出RSV 93例、男性病例检出87例,3岁以下年龄组高发(84例)。西安地区RSV的M值为0.559,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高发。圆形分布R值为0.558,推测发病高峰日为12月2日,发病高峰期为10月1日 - 2月3日。2种型别交替出现流行。结论 西安地区RSV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趋势明显,秋冬季高发,应当加强监测工作及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5-7月为其高发季节,为了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在天门市的流行特征,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对2012年10周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2010-2012年南宁市良庆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该城区2010-2012年所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信息,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个案调查表及死亡病例调查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南宁市良庆区手足口病病例8026例,重症病例57例,重症病例占发病数的0.71%;重症病例的高发月份为3-7月,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大沙田经济开发区为高发区,以散居儿童居多,3例死亡病例均存在延误治疗时间的因素,治愈病例和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测EV7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05).结论 需进一步加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加强乡村医生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培训,对广大群众普及手足口病知识,最大限度控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和分析江苏省200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库,统计2009年江苏省手足口病各月发病数,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地区发病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9》所提供的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社会经济因素相关资料,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2009年手足口病不同月份的发病数、15岁以下年龄组的发病率、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及社会经济影响均聚集成3类。结论:江苏省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以及地区性;聚类分析可以作为判定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13年丹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丹阳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丹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734例,不同年份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主要分布在云阳镇、界牌镇和开发区,占总发病数的50.43%;手足口病高发于1~3岁的儿童且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份,7月达高峰;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出生月份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95,P<0.01);病原学分布以EV71和Cox A16感染为主(分别为71.9%和16.8%)。结论 丹阳市手足口病发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具有明显季节性以及人群性;出生月份对于手足口病的暴发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TLS)季节性特征。方法 FTLS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应用集中度、季节指数和圆形分布法分析FTLS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4年,信阳市共报告FTLS病例2 901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Z=23.822,P<0.001)。2009-2014年各年度FTLS集中度M〖WTBZ〗值分别为0.564、0.557、0.636、0.645、0.561和0.566,平均值为0.585。不同月份和季度的季节指数均不相同。5月份季节指数最大,为292.04%;2月份季节指数最小,为0.41%。第1-4季度各季度季节指数分别为5.24%、213.03%、142.71%和39.02%。2009-2014年信阳市各年份FTLS发病均存在集中趋势(雷氏检验P值均<0.05),6年间信阳市FTLS流行高峰期为4月27日-8月25日。应用Watson-Williams检验对不同年份的平均角α进行检验,F=7.036,P<0.05,不同年份FTLS发病高峰日不完全相同。实际流行高峰期与圆形分布拟合的流行高峰期开始时间基本一致,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但持续时间延长,最长持续至10月上旬。结论 信阳市FTLS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第2季度,可用圆形分布法来粗略估计其流行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5—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婴幼儿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传染病信息来源于中疾控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人口数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采用Excel 2019整理计算数据、绘制图表,疾病顺位和流行趋势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季节性特征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计算方法。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婴幼儿法定传染病以手足口病为主,占85.56%,其余为水痘、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感冒;2005—2021年,婴幼儿传染病流行高峰出现在6—11月份(雷氏Z<3.00,P<0.05),按婴幼儿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占发病人数比例计算,17年中具有一定季节性的有8年(集中度M值在0.3~0.5),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有2年(M值在0.5~0.7);按婴幼儿发病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计算,具有一定季节性的有5年,没有具明显季节性特征的年份。结论夏秋季是婴幼儿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仍然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最主要的法定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陕西省2009-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索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判断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使用时空扫描方法对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域进行探索.结果 2009-2018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6-2017年焦作市手足口病流行病现状,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6-2017年上报的手足口病数据及病原学监测结果,对疾病的人群(性别、年龄)、时间(月份)、地区分布等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16-2017年焦作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790例,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8:1);2016年手足口病高发的地区为:山阳区、武陟县,2017年高发地区为武陟县;其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7月份;2016年疫情主要以EV71型为主,2017年疫情主要以CA16型为主,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型病毒引起。结论手足口病夏秋季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儿童高发,应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知识宣传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