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营养状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病人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EN),避免了因术后肠外营养不足而导致肠外瘘,胰胆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认为术后24小时病人已度过最严重的手术应激反应,血液动力相对比较稳定,胃肠功能已逐渐恢复,术后24小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是比较理想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1年6月间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EN组11例,术中空肠造口,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PN组21例予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EN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PN组为短(25d比36.3d),平均费用少于PN组(28368.71元比40494.29元),均有显著差别(P<0.01)。EN组并发症发生率虽少于PN组,但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窦超  刘红  李舰  苏惠芳 《护理研究》2013,27(24):2637-2638
胃潴留、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可导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甚至威胁病人生命。我院2010年1月对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在术后使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肠内营养管的护理、营养支持,防止和减少胃潴留、胰漏的发生,较对照组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好。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早期常出现胰瘘、胆瘘、胃滞留等并发症,并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不同度的营养不良.此类患者手术后机体处于一种以分解代谢为主的高代谢状态,通过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此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肠外营养(PN)支持,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逐渐发现PN的一些不足.近年来,本所肠内营养(EN)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价值日益得到重视[1-2].本文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EN的效果与临床意义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早期常出现胰瘘、胆瘘、胃滞留等并发症,并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不同度的营养不良。此类患者手术后机体处于一种以分解代谢为主的高代谢状态,通过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此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肠外营养(PN)支持,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逐渐发现PN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正>本院对85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85例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予肠内营养。男44例,女41例,年龄36~78岁,平均57.6岁。其中胰头癌52例,胆总管末端癌21例,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7.
王维  周藜蔾  龚姝 《华西医学》2012,(3):104-10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12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顺利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除7例患者分别发生堵管、咽炎、腹胀、营养液返流等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置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良好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 将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26例)和肠外营养支持组(26例).肠内营养支持组:手术中同时放置空肠造瘘管,术后早期(第2天)即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支持(EN),连续7~10 d.可经口进食后,逐渐减少肠内营养液输入量.肠外营养支持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外营养支持(TPN),TPN液均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连续7~10 d.开始经口进食后,肠外营养液逐渐减量.结果 病人大多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组病人体重恢复与肠外营养支持组基本相当;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组;术后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组.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琦  丁飚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50-451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外科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增加手术的耐受力,可以提高免疫力及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同时管饲安全方便,易于护理.我院2004年6月~2005年12月对52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患者术中置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现将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方法 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r检验及t检验。结果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对50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第2~9d实施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结果:术后第9d淋巴细胞计数、IgG、IgA、CD4、CD4/CD8及HLA-DR的表达较术后第1d显著回升(P<0.05)。结论:肠内免疫营养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安全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护士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15日。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 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281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5篇Meta分析,从早期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安全性评估、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途径的选择以及目标营养需要量管理4个方面汇总11条最佳证据。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管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医护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选择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1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第3~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术后第7、12天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1:2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切实可行,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的影响,并与肠外营养作对比研究,旨在了解食管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疗效,为胃及食管疾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0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及肠外营养组各40例。比较术前及术后7 d体重、总蛋白、白蛋白、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病人住院费用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病人术后7 d体重、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降低,术后排气、排便较早,降低营养费用,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肠内营养减少或避免因胃肠功能不良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营养不良、感染、吻合口瘘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营养药物的应用。结论:肠内营养完全可以做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有肠外营养所无法达到的一些优势,并可推广应用于所有需禁食的胃肠道疾病,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4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40例,术后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7 d营养指标状况等。结果:EN组肺部炎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PN组、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EN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7 d营养指标状况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机体营养状态,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机体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78例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通过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消化道症状的表现、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对两种营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营养指标优于肠外营养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结论 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可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总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纤维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行手术治疗的4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后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本组47例患者无死亡,发生轻度腹泻7例,经对症处理后无1例中断肠内营养支持,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使用纤维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有利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秀华  马秀平  闫松 《护理研究》2005,19(13):1171-1172
[目的]探讨胃食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163例胃食管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5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与传统治疗68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比传统治疗组病人肠蠕动恢复快,术后体重减轻少,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胃食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要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