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25mg,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均做患眼颢侧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30d。两组均联合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点滴共30d。以视力、视野、眼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各项主要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49.1%,两者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检验,X^2=20.140,p〈0.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的结果。方法 住院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4 2例 ,用 10 0 g.1- 1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加葛根素注射液 30 0 mg静滴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或双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 ;对照组 31例 ,用 10 0 g.1- 1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 l加丹参注射液 16 ml静滴 ,每日 1次。同时 ,2组均常规服用维生素 C、路丁、钙片及肌苷。结果 治疗组治愈 2 6例 (6 1.9% ) ,总有效率 4 0例 (95 .2 % ) ;对照组治愈 10例(32 .3% ) ,总有效率 2 1例 (6 7.7% )。经统计学处理 ,2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结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 ,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蚓激酶治疗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预后,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1-01/2014-04收治的早期RVO患者82例117眼,对照组41例59眼,应用蚓激酶治疗;观察组41例58眼,应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蚓激酶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观察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视网膜循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35/41),高于对照组68.3%(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4.6%(6/41),低于对照组31.7%(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4.8~5.0为53.7%(22/41),高于对照组41.5%(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4.3~4.7为31.7%(13/41),低于对照组41.5%(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为8.15±1.30s,低于对照组9.70±1.2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蚓激酶治疗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眼部直流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88眼),其中治疗组25例(48眼)应用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和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40眼)只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眼部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杭丽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141-2142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4例(3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24眼)、对照组12例(14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21d。以视力和视野作为观察和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4%。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徐海龙  李勇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2002-2003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血栓通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5例25眼CRAO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血栓通及葛根素注射液等相关药物治疗,根据视力恢复情况、视野缺损减少范围、视网膜血液循环改善状况等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经过复方樟柳碱联合血栓通及葛根素注射液等相关药物的治疗,25眼CRAO中治愈2眼,显效8眼,有效13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2%。

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血栓通及葛根素注射液等相关药物治疗CRAO是有显著疗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01/2021-12收治的RVO患者90例90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8例38眼采取静脉滴注血栓通+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52例52眼在此基础上行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mo。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3mo,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 vs 58%,P<0.05),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视网膜静脉相对直径、视网膜相对出血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RVO患者加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并治疗眼底病变,改善血流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联合氪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57例6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30眼采用和血明目片联合氪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28例30眼采用单纯氪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和FFA,全部病例随访6mo。结果:氪激光联合中成药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对照组视力改善明显,出血吸收快(P<0.05)。结论: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行氪激光光凝时联合中成药和血明目片治疗,能较好的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发病时间较长的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的时间窗。方法: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14例15眼连续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一病区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并分析治疗后7,14,30d视力结果及治疗前后视野结果。结果:患者13例14眼完成14d治疗,11例12眼完成30d治疗。治疗7d后15眼中有11眼(73.33%)视力改善,14d后14眼中11眼(78.57%)视力改善,治疗30d后12眼中有11眼(91.67%)视力改善。治疗7d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14d与7d比较(P<0.05)、治疗30d与14d比较(P<0.05)视力均有显著的提高。14例中12例完成视野检查,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较治疗前显著意义的改善(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有较好疗效,尤其对发病后视网膜水肿未消失之前治疗价值更高,同时治疗时机也不应拘泥在传统概念的发病3d内,或许更长,比如60d。  相似文献   

10.
李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82-1883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 ROV)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08例112眼,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观察组为和血明目片口服(55例55眼),对照组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53例57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
  结果:观察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2%。出血较对照组吸收快。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较好的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6/2017-03期间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4例64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患者40例4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患者24例24眼,均于玻璃体内注射0.5 mg的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在注射后的第5~7 d给予577 nm的激光光凝治疗.同时期42例42眼单纯采用577 nm激光光凝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重复注射的平均次数为1.71±0.79次,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患者重复注射的平均次数为2.11±0.80次,所有需要重复注射的患者注射时间间隔均>30 d.治疗1 mo后随访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患者中无视力下降者,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患者中出现视力下降者6例6眼,单纯激光治疗组14例14眼;三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分别为0.87±0.60、0.57±0.48和0.54±0.32,均显著优于治疗前(1.26±0.53、0.86±0.39、0.76±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分别为683.24±211.83、557.39±128.29、545.82±129.76μm,均显著高于各组治疗1 mo后随访时的CMT(412.09±257.38、356.29±133.02、322.78±109.5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结膜下出血6例6眼,眼压升高至25 mmHg的患者2例2眼,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结论: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治疗视网膜阻塞合并黄斑水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樟柳碱和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1例(31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分为治疗组18例(18只眼)和对照组13例(13只眼)。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654-2、醋氮酰胺、复方丹参和水蛭地龙治疗,同时输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应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药物外,另予复方樟柳碱作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全身应用尼莫地平治疗。以视力、视野、眼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樟柳碱和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多波长氪激光配合中药在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菁 《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177-1178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激光配合中药治疗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108眼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过多波长氪激光及中药治疗,并随访0.5a。结果:本组108眼中,治愈101眼(93.5%),无效7眼(6.5%)。治愈眼均为光凝1次后,视网膜脱离范围局限,视网膜下积液逐渐吸收后再予补充1~2次光凝,病情稳定后常规0.5a复查,均未复发。无效眼均采用冷凝联合巩膜外垫压手术治愈,术后在视网膜变性区周围补充光凝,108患眼均配合中药治疗。结论:波长氪激光配合中药治疗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沈勇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45-1647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眼底形态学影响。方法: 选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85例85眼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3例接受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接受丹参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底形态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黄斑水肿消退率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静脉相对直径和视网膜出血相对面积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升高,但实验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网膜静脉相对直径和视网膜出血相对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或缩小,实验组治疗后的视网膜出血相对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以有效促进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恢复和视网膜出血面积缩小,效果优于丹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36眼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联合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观察组15例17眼,对照组15例19眼,治疗1~2a。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底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行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益气引水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引水消肿方,所有患者根据病情行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治疗后6mo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中黄斑荧光渗漏情况和黄斑水肿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BCVA(LogMAR)为0.92±0.26,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58±0.18、0.60±0.27、0.62±0.28,中西医组治疗前BCVA(LogMAR)为0.94±0.31,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56±0.20、0.50±0.25、0.51±0.21;对照组治疗前CMT为461.62±84.26μm,治疗后1、3、6mo CMT为299.92±43.18、290.60±39.36、311.10±42.78μm,中西医组治疗前CMT为455.74±83.89μm,治疗后1、3、6mo CMT分别为288.96±40.20、265.86±32.55、270.38±31.60μm,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CVA和CMT均有所改善(P<0.05)。在治疗后1mo中西医组与对照组比较BCVA和CMT无差异(t=0.539、0.739,P>0.05),在治疗后3、6mo中西医组BCVA和CMT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t治疗后3mo=2.891、2.992,P治疗后3mo=0.004、0.021;t治疗后6mo=3.733、3.643,P治疗后6mo<0.01、0.005),在治疗后6mo中西医组黄斑水肿复发率更低(χ=4.344,P<0.05)。结论:益气引水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治疗DME可以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水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丹参注射液治疗外伤性玻璃体浑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加入5%~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14天或隔日1次连续30天,用于治疗外伤性玻璃体浑浊22例22眼。结果 22眼中治愈16眼,好转4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l%。结论 中药丹参注射液治疗外伤性玻璃体浑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5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符合标准的患者235例430眼,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组,观察组110例216眼,予以复方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125例214眼,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患者治疗3mo后,依据视力、眼底情况等方面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0.3% (195/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2.9%(156/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显效率为22.2% (48/216),显著高于对照组16.4% (35/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PDR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周边视网膜裂孔伴浅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7例246眼视网膜裂孔伴浅脱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行激光治疗同时应用中药口服; 西医治疗组单纯行激光治疗。治疗2mo后观察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治愈率为87.7%,西医治疗组总治愈率为7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对周边视网膜裂孔伴浅脱离患者疗效确切,尤其是脱离范围〉1PD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