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98例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2-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和1.3天、3-7天采集血样,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并以体检正常健康人38例为对照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和1-3天、3-7天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率分别为78.6%、80.6%、98.0%、99.0%和95.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更宽的诊断时间及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以同期体检正常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2~6 h、6~12 h、12~24 h、1~3 d、3~7 d采集血样,检测两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6 h、6~12 h、12~24 h、1~3 d、3~7 d,血样测定结果表明心肌肌钙蛋白I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2.41%、82.41%、98.15%、99.07%、96.30%。结论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高,诊断时间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56例AMI患者于胸痛发作0~4h、8h、12h、24h、48h、3d、5d和7d的血清,以及对照组48例的空腹血清同步进行cTnI与Mb的动态检测。结果AMI组血清cTnI、Mb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的早期0~4hMb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TnI;而8h以后cTnI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Mb。结论CTnI、Mb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1例AMI病人的同一血标本,同时检测cTnI和CK-MB,然后进行两者比较。结果 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K-MB,其敏感性分别为96.7%和80.6%,P<0.05;特异性分别为94.4%和77.7%,P<0.05。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A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设9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6例,观察AMI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血清cTnI和CK-MB变化。结果:观察组cTnI和CK-MB在早期升高,至中期达高峰,晚期有所下降,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发病后的3个时间段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TnI比CK-MB升高倍数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K-MB相比,cTnI对于AMI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AM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清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比较2组cTnI的敏感度。结果观察组cTnI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nI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第一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有利于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异常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AMI患者46例,发病后分别于7、10、14d采血测定血清cTnI,将患者分为A组28例,血清cTnI变化符合AMI正常规律;B组18例,血清cTnI变化异常,延迟下降或下降后又升高,随诊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血清cTnI异常变化可预测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肌钙蛋白(troponin)是横纹肌的结构蛋白,存在于肌原纤维的细丝中,细丝中包含有三种蛋白,即肌钙蛋白复合物、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钙蛋白复合物由三种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亚单位组成,包括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T(TnT)自29世纪90年代以来,TnI与TnT已被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首选的血清标志物,并且在疾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方法 连续搜集了急性胸痛的患者 12 1例 ,其中 AMI患者 6 3例 ,非 AMI患者 5 8例 ,对上述病例进行血清 c Tn 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 ,观察其变化规律 ,分组比较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发病 6 h以内 ,Mb首先升高 ,敏感性达 87.1%。发病 18~ 2 4 h,c Tn I敏感性达 10 0 .0 % ,且于发病第 5日仍维持敏感性达 6 1.1%。入院即刻 Mb敏感性 92 .1% ,高于 c Tn I 5 5 .6 %和 CK- MB 5 7.1% ;Mb特异性82 .8% ,低于 c Tn I96 .7%。入院次日晨 c Tn I敏感性 96 .8% ,高于 Mb6 1.9%和 CK- MB77.8%。AMI患者入院即刻 c Tn I增高组与正常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2 .9%和 3.6 % (P<0 .0 5 ) ,校正基线特征等多变量因素后 ,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OR值 1.171(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诊断AMI的良好指标 ,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得到最佳体现。c Tn I亦有助于中后期 AMI的诊断。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五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行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五项联合检测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检测阳性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五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68例,分别于确诊及确诊后24 h内取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阳性组(13例)及阴性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及24 h血清cTnI水平,同时采用Gensini积分和SYNTAX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别记录、比较两组于确诊7 d及随访18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评价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远期的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确诊时cTnI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24 h cTnI阳性组水平[(13.57±7.38)μg/L]明显高于阴性组[(7.37±9.24)μg/L](P〈0.01);两组中多支病变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阳性组Gesini积分(85.54)、SYNTAX积分(15.73)明显高于阴性组(Gesini积分52.73,SYNTAX积分9.99)(P〈0.01),PCI术后7 d与180 d两组患者的左室重构指数、LVEF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可能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cT-nI的浓度,并导致cTnI峰值的延迟;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阳性往往提示患者血管病变较重,心肌梗死时累及范围较广,梗死面积较大。远期随访结果提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释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 2 4例AMI患者进行动态血清cTnT测定。结果 AMI患者cTnT峰值显著升高 ,最大峰值曲线呈早期双峰 ,后期双峰及单峰三种类型。最大cTnT浓度与最大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有相关性 (r值为 0 73和 0 78,P均 <0 0 0 1)。cTnT最早升高时间约在AMI后 3小时 ,可持续 2周或更长时间。结论 检测血清cTnT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cTnT呈早期最大峰值双峰曲线的变化与梗死后血清cTnT第 14小时与第 38小时浓度比值 (PV14/ 38)对判断冠状动脉有无再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钙蛋白Ⅰ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105例AMI患者在入院时取静脉血作血清cTnI浓度检测,按急性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的不同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内存活与死亡病人的血清cTnI浓度。结果 0~3、~6、~12小时组内死亡病例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P值均<0.05)。结论 较高的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提示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组(29例)、中型组(37例)、重型组(24例),按病灶大小分为小病灶组、中病灶组、大病灶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间血清IL-18水平的差异及与病灶大小、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大、中、小病灶组的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288.4±59.3)、(237.5±58.0)、(186.9±50.6)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47.2±42.8)ng/L(均P〈0.05),大病灶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中、小病灶组(均P〈0.05),中病灶组的血清IL-18水平高于小病灶组(P〈0.05);重、中、轻型组的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284.9±57.3)、(233.4±55.9)、(184.5±48.3)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型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中、轻型组(均P〈0.05),中型组的血清IL-18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IL—18可能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冯淑芝  孙雯  邓彦  任晓阳 《河北医药》2001,23(8):568-569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氧化酶法和聚乙醇测定 3 8例AMI患者及 3 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和血脂水平。结果 A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分别为 ( 17.89± 2 .2 4) μmol/L、( 5.82± 1.0 1)mmol/L、( 2 .61± 1.82 )mmol/L ,( 3 .51± 0 .2 3 )mmol/L ,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 10 .80± 0 .99) μmol/L ,( 4 .89± 0 .57)mmol/L ,( 1.15± 0 .3 3 )mmol/L ,( 3 .12± 0 .2 8)mmol/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而AMI患者高密度脂蛋白 (HDL)较健康对照组低 ,分别为( 1.2 6± 0 .14 )mmol/L和 ( 1.45± 0 .13 )mmol/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Hcy与Tc、Tg、LDL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13 (P <0 .0 1)、0 .52 9(P <0 .0 1)、0 .645(P <0 .0 1) ,而与HDL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562 (P <0 .0 1)。结论 老年AMI患者血浆Hcy及Tc、Tg、LD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 ,而HDL降低 ,且血浆Hcy和血脂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及其与血糖、血脂以及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初诊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正常人5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FGF-21水平,比较不同人群血浆FGF-21水平,分析初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FGF-21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SUA(血尿酸)、血脂[三酰甘油(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门冬氨酸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等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伴有2型糖尿病组BMI、TG、BUN、SCr、SUA、Hs-CRP、AST、FBG、HbA1c、FGF-2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C、HDL-C、LDL-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未伴有2型糖尿病组BUN、SCr、SUA、AST、FBG、HbA1c、FGF-2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C、HDL-C、LDL-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伴有2型糖尿病组年龄、BUN、SCr、FBG、HbA1c、BNP、CKMB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未伴有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FGF-21水平与TG呈正相关(r=0.627,P=0.000).健康人群中,血浆FGF-21水平与TG呈正相关(r=0.318,P=0.0016).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HbA1c、FGF-21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损伤时,患者血浆FGF-21存在代偿性的分泌量增加,可能在心肌保护过程中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59-16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血清内的Cys-C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血清C组和正常血清C组,其中正常血清C组有100例患者,高血清C组有10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Killip分级水平、2周之内左心室射血分数、3个月内血管时间的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心肌梗死存活患者近期的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高血清C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正常组患者的,同时高血清C组患者心梗病史例数明显大于正常组患者,且高血清C组患者c Tnl峰值、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组患者2周内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3个月内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高于正常血清C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是心肌梗死存活患者3个月内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OR=5.396,P=0.021。结论 Cys-C是急性心肌梗死存活患者近期预后的有效预测因子,抑制Cys-C的升高对于降低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 T)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y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AMI患者(AMI溶栓再通组44例、溶栓未通组42例)进行血清cTnt、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血清cTnT、cTnⅠ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同时期CK和CK-MB的阳性检出率;溶栓再通组cTnⅠ、cTnT峰值较未通组显著增高,且峰值时间提前(P<0.05).再通组cTn Ⅰ、cTn T 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提前于未通组(P<0.05,P<0.05).结论:cTn Ⅰ、cTn T检测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K、CK-MB;溶栓后动态监测血清cTn Ⅰ、cTn T浓度、峰值时间,对于正确判断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及进一步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强 《药品评价》2008,5(11):529-532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已位居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首。近年来研究显示,AMI患者并发高血糖症,无论既往是否伴有糖尿病,都显著增加AMI的病死率,非糖尿病患者AMI后合并高血糖症将增加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严重影响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应激性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病死率增加相关,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价值。AMI后的血糖监测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