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乳酸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新文  金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68-3368,3374,I003
目的:观察种植在聚乳酸材料上的皮肤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其在人工真皮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接种到聚乳酸膜上,观察细胞在膜上的粘附、增殖,形态结构。结果:接种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在聚乳酸膜上有较高的粘附率,并且增殖良好。HE染色明显可见细胞在膜上所形成的复层化结构。结论:聚乳酸可以支持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正常生长,在皮肤组织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骨粉/聚乳酸内固定材料的细胞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骨粉/聚乳酸内固定材料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做前期准备.[方法]应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骨粉/聚乳酸内固定材料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浸提液中的形态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膜上细胞的黏附.[结果]骨粉/聚乳酸材料浸提液没有细胞毒性,成纤维细胞能在复合材料上黏附.[结论]骨粉/聚乳酸内固定材料无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和染色体倍性;将培养的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在本培养体系下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细胞染色体倍性检测结果均为二倍体细胞。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体外复合培养细胞可生长增殖。结论:此实验方法可以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4.
背景:成纤维细胞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主要效应细胞,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可为体外研究瘢痕疙瘩提供基础.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体外研究瘢痕疙瘩提供平台.方法:应用组织微粒贴壁法,对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及复苏,观察二者的生长增殖情况及差异.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差异,二者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大致相同;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液氮中冻存后,细胞复苏状态良好,接种后绝大部分细胞存活,与冻存前无明显差异.说明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无明显差异,且均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相似文献   

5.
立体培养条件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韩军涛  陈璧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29-1430,W001
目的 观察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立体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增殖及代谢情况。方法 以人纤维蛋白凝胶为载体,将人皮肤细胞中的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其中,以单层培养为对照,观察细胞对纤维蛋白胶的作用及其在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方面的生物学变化。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正常的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并能引起纤维蛋白凝胶的明显收缩。结论 该培养系统可用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且能较好地模拟其在创面愈合中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立体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增殖及代谢情况。方法以人纤维蛋白凝胶为载体,将人皮肤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其中,以单层培养为对照,观察细胞对纤维蛋白胶的作用及其在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方面的生物学变化。结果成纤维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正常的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并能引起纤维蛋白凝胶的明显收缩。结论该培养系统可用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且能较好地模拟其在创面愈合中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人羊膜与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来观察成纤维细胞在 HA上的生长特性,以及胶原原纤维产生情况,为使人羊膜成为组织工程皮肤的载体打下基础.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成纤维细胞种植于人羊膜上进行共培养,观察细胞在人羊膜细胞外基质(HA-ECM)的生长、排列以及细胞的粘附和胶原原纤维产生情况.结果 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在 HA-ECM上生长良好,放射状或平行排列;组织切片发现 HA-ECM上有较多梭形细胞附着,细胞排列紧密;电镜下见成纤维细胞胞膜基底部向 HA-ECM内伸出数个突起,细胞与羊膜基质粘附相当牢固,胞外有较多胶原原纤维堆积.结论 种植于 HA-ECM的成纤维细胞有一个最适宜的细胞浓度 3.5× 109L-1; HA-ECM具有支架和渗透作用,成纤维细胞在其上生长、粘附良好,胶原合成、分泌旺盛, HA-ECM是一种较理想的成纤维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8.
刘德伍  李国辉  邹萍  刘德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439-1441,T00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和染色体倍性;将培养的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在本培养体系下人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细胞染色体倍性检测结果均为二倍体细胞。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体外复合培养细胞可生长增殖。结论:此实验方法可以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9.
人羊膜与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清义  李起鸿  许建中  杨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84-1586,T006
目的:通过人羊膜与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来观察成纤维细胞在HA上的生长特性,以及胶原原纤维产生情况,为使人羊膜成为组织工程皮肤的载体打下基础。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成纤维细胞种植于人羊膜上进行共培养。观察细胞在人羊膜细胞外基质(HA-ECM)的生长、排列以及细胞的粘附和胶原原纤维产生情况。结果: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在HA-ECM上生长良好,放射状或平行排列;组织切片发现HA-ECM上有较多梭形细胞附着,细胞捧列紧密;电镜下见成纤维细胞胞膜基底部向HA-ECM内伸出数个突起,细胞与羊膜基质粘附相当牢固,胞外有较多胶原原纤维堆积。结论:种植于HA-ECM的成纤维细胞有一个最适宜的细胞浓度3.5&;#215;10^9L^-1;HA-ECM具有支架和渗透作用,成纤维细胞在其上生长、粘附良好,胶原合成、分泌旺盛,HA-ECM是一种较理想的成纤维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10.
无细胞真皮支架与同种细胞相容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无细胞真皮作为真皮替代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皮肤缺损的修复,能否将其应用范围扩展使其作为真皮支架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呢?目前国内外对这一方面都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目的:动态评价同种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细胞相容性,验证其作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10/2008-03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试验中皮肤样品源自武警山西总队医院行包皮环切术的健康儿童切除的包皮。方法:采用高渗盐-SDS-胰蛋白酶法制备同种无细胞真皮,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成纤维细胞,使其接种于支架材料上,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贴附、生长、增殖以及迁移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同种无细胞真皮基质的形态结构。②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细胞相容性。结果:同种无细胞真皮基质肉眼观察为乳白色,柔韧有弹性,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扫描电镜显示表皮以及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细胞以及细胞成分已经完全去除,且真皮的胶原网状支架保留完整;接种该支架材料上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活跃,不仅能够在其表面贴附、生长、增殖,并沿细胞间隙向真皮内部浸润生长,穿过乳头层达到网状层,而且分泌细胞外基质,填充细胞间隙形成膜片样结构。结论:通过高渗盐-SDS-胰蛋白酶法制备的无细胞真皮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真皮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周静  邓蔡  张进锋 《中国临床康复》2013,(25):4715-4720
背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属于口腔修复膜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区引导牙种植骨再生的效果。方法:以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显微结构和细胞相容性,评价应用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的可能性。对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骨再生的牙种植修复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评价成骨效果以及对缺损软组织的影响,并与Bio-Gide生物膜以及博特医用胶原膜等其它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显微结构显示其有基底膜面和组织面,基底膜面可见指突结构和毛囊孔,组织面为鳞片状结构,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活力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无影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临床研究显示在牙种植中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骨再生能够获得良好的骨再生效果,与Bio-Gide生物膜以及博特医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并且用于修复骨增量后软组织的不足同样能够获得较好的骨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真皮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的角度认识EGF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加入50mg/L的EGF培养SD大鼠的真皮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来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结果MTT检测(加药前0.37±0.011,加药后0.55±0.008)、流式细胞仪结果(加药前9.1,加药后14.7)都显示50mg/L的EGF能显著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者一致,加药后阳性明显增强。结论50mg/L的EGF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促进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增强,细胞G1期变短,增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作为软组织支架使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在其中增殖,并最终成为宿主组织的一部分.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修复行即刻种植患者15例,使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行骨组织引导再生,种植体植入后,测量术中、植入后6,12个月唇侧骨壁厚度,同时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6个月后均完成最终修复,无感染及明显并发症.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有效关闭了即刻种植位点的软组织创口,6个月内逐渐与种植体周软组织发生整合.植入后6,12个月种植位点唇侧骨壁厚度与唇侧骨量高于术中测量值(P < 0.05),植入后6,12个月组间骨壁厚度及骨量变化不明显(P > 0.05).说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能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降低即刻种植术中关闭创口的难度,短期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背景毛囊在伤口愈合,肿瘤发生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由于其在活体内影响因素较多,故难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机制.目的利用培养的毛乳头细胞观察体内外条件下诱导毛囊形成的可能.设计非随机非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对象为正常人头皮中获取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毛囊上、下段及球部细胞.干预将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毛囊上、下段上皮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重建,用游离细胞混合移植于裸鼠,组织学观察毛囊形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毛囊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对分段毛囊上皮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毛囊间表皮细胞、毛囊上段上皮细胞、下段上皮细胞和球部细胞在间质细胞凝胶上均可形成双层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在真皮鞘细胞胶原凝胶上毛囊的上、下段上皮细胞形成了毛囊结构,移植于裸鼠后毛乳头细胞胶原凝胶诱导毛囊上、下段细胞形成了毛囊.低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囊上皮细胞混合移植形成了数量较多、结构典型的毛囊,并有肉眼可见的毛发纤维产生.结论毛囊的真皮成分细胞即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通过与毛囊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毛囊形成.  相似文献   

15.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性。目的:制备载荷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控释载药系统用于组织工程皮肤。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冷冻干燥法制备载有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扫描电镜、倒置显微镜、纳米粒度分析仪、紫外分光及ELISA法对微球评价其特性。结果与结论:纳米微球载药量为(14.05±0.56)%,包封率为(59.86±2.38)%,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活性保留率(78.26±5.63)%,体外释放30d的累积释药率达75%以上,微球形态规则圆润。微球形态规整,在脱细胞真皮表面分布均匀,与其联接良好。毛囊干细胞群在荷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囊脱细胞真皮上生长活跃,细胞形态良好,并呈克隆团生长。说明实验用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工艺合理,材料相容性好,可用于构建新型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以简便快捷的方法获得大量最佳生长状态的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以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方法用2.5 g/L胰酶、35 g/L热溶素和9.0×103U/L Dispase分别在A,B,C不同条件下处理皮肤标本,观察表皮与真皮的分离情况,并分别培养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观察比较细胞的贴壁率和克隆形成率,通过MTT和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并分别用不同方法获得的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结果A,B,C 3种方法角朊细胞的贴壁率(%)分别为8.7±0.2,12.1±0.2,15.9±0.4;成纤维细胞的贴壁率(%)分别为20.2±2.4,30.5±1.8,38.3±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06,t0.05/2.18=2.101,P<0.05).角朊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0.110±0.025,0.260±0.026,0.370±0.0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75,t0.05/2.18=2.101,P<0.05).在各种条件下,Dispase处理组获得的细胞数量、细胞贴壁率和克隆形成率均优于其他消化液处理组,细胞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用其他方法获得的细胞生长状态相似,都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结论使用9.0×103U/L Dispase可以简便快捷的获得大量生长状态良好的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以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合适的消化方法、时间和温度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代细胞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Porous scaffolds for dermal tissue engineering were fabricated by freeze‐drying a mixture of chitosan and gelatin (CG) solutions. Different crosslinking agents including glutaraldehyde, 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mide hydrochloride (EDC), and genipin were used to crosslink the scaffolds and improve their biostability. The porous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scaffolds.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fibroblasts in the scaffolds was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EDC crosslinked scaffolds had the greatest amount of cells after four days. EDC crosslinked CG scaffolds had tensile modulus in a dry state and compressive modulus in a wet state similar to commercial collagen wound dressing. They also showed appropriate pore size, high water absorption, and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 during cell culture. When human fibroblasts were seeded on acellular porcine dermis (APD), acellular human dermis (AHD), and CG scaffolds for 3D cell culture, they were well‐distributed in the centre of the CG scaffolds but stayed only on the superficial layer of APD or AHD after seven days. A gelatin‐based bioglue was applied to the CG scaffolds where the keratinocytes were seeded to mimic epidermal structure. After 14 days, the bioglue degraded and keratinocytes grew to form monolayers on the scaffold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CG scaffolds crosslinked by EDC and seeded with human fibroblasts could serve as dermal constructs, while the bioglue coating seeded with keratinocytes could serve as an epidermal construct. Such a combination could help regenerate skin with integrated dermal and epidermal layers and a have potential use in tissue‐engineered ski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异种去细胞真皮基质在体内转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研究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在体内的转归。方法 经曲通(Triton)X-100、胰蛋白酶处理得到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后,将其包埋于SD大鼠皮下,于术后1、2、4、6、8、12、16、20和30周观察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的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制备的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去细胞成分,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膜结构完整。大体观察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原始形态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模糊.组织学观察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1周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以后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逐渐增多,真皮胶原排列逐渐规则、致密。结论 异种(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可在体内作为支架长期存在,并可诱导自身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有序长入。  相似文献   

19.
20.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诱导功能.目的:评价人脂肪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与传代培养,传至第3 代,将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体外培养3,7 d,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分布均匀,24 h内细胞开始伸展、黏附,二三天完全伸展变形,以梭形为主,呈网状排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人脂肪干细胞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5.03%,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表明支架对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与人脂肪干细胞复合后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