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诊治经过。结果 12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8%(46,125),其中分流管梗阻24例、感染9例、颅内血肿4例、腹部并发症5例,其他4例。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的性质有关外,主要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对并发症以及引起的原因分析与讨论有助其预防。  相似文献   

2.
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诊治过程。结果:1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7/142)。其中分流管阻塞18例,感染12例,颅内血肿5例,癫痫2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性质有关外,还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因此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肾母细胞瘤术前化疗的优劣。方法 对35例手术治疗的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患者术前给予化疗。结果 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17例,出现明显化疗药物毒副反应15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4例、白细胞仍减少5例。结论 肾母细胞瘤术前化疗可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化疗方案的选择,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可有效预防化疗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次性手术完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4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病人一次性完成V-P手术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并与3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手术)之后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除2例病人因术后颅内压高,需要更换分流泵以外,两组病人预后无显著差别。结论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病人一般都可以一次性完成两种手术,术前需要测量好颅内压,根据颅内压选择合适压力的分流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0年间3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 36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包括胰瘘3例、胆瘘1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死亡率5.6%。结论 提出防治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1992年1月~2003年12月间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258例,选取性别、年龄、术式等指标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单因素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生并发症19例(20例次),发生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瘫痪情况和手术方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瘫痪情况是决定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瘫痪情况对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有显著影响,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改良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操作方法防治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采用经改良的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重度痔患者147例,分析其手术操作技巧与术后并发症的关联性。结果 术后所有脱出痔组织立即全部回缩,不同程度的腹胀不适、小便困难、疼痛、肛内坠胀便意感、火辣辣感是患者手术当天的主要痛苦所在,术后持续1~16d消失,36例术后第1~12d有间歇性便血,经保守治疗后消失。随访1~37个月无吻合口狭窄、肛门失禁及脱出复发。结论 改良PPH手术操作方法可以预防、减轻甚或消除术后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暂时阻断胆囊三角逆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困难性胆囊切除术56例,因三角区粘连致密、解剖困难,均采用暂时弹性阻断胆囊三角逆行胆囊切除术。结果 手术操作简化,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56例患者均未发生胆道损伤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结论 暂时阻断胆囊三角逆行胆囊切除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肺癌诊断过程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含量的变化、敏感程度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使用IRMA法测定92例肺癌及23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CA125、CYFRA21-1的含量,使用IRA法测定血清CEA的含量,并探讨CEA、CA125、CYFRA21-1含量与肺癌病理类型、肺癌分期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YFRA21-1在鳞癌组最高,腺癌组次之,鳞癌组与腺癌组及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腺癌组与其他组之间无差异。CEA在腺癌组中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肺癌各组中CA125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血清CEA含量间差异无显著性,而Ⅲ期的血清CA125、CYFRA21-1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Ⅳ期的血清CA125、CYFRA21-1显著高于Ⅲ期。结论 血清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并有助于肺癌的病理类型和分期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垂直间隔捆扎术治疗重度肥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例腹腔镜胃垂直间隔捆扎术,比较手术前后体质量等临床变化情况。结果 成功完成4例腹腔镜胃垂直间隔捆扎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4个月,体质量减轻超过了超重部分的50%。结论 腹腔镜胃垂直间隔捆扎术治疗重度肥胖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Lumboperitoneal shunt 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交通性脑积水128例,其中58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70例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经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研究,比较两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LP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79%,VP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1041,P=0.0077〈0.05)。此外,LPS组一次性成功率为94.83%,VPS组一次性成功率为8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8359,P=0.0279〈0.05)。结论 LPS在治疗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方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VPS,一次性成功率高于VPS。因此,在治疗外伤性交通性脑积水时,如无相应禁忌,宜选择LPS。  相似文献   

12.
黄伟  刘翔  李逢培 《黑龙江医学》2012,36(6):427-429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S)与传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分析2006-03~2011-03间,我院收治的144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资料,其中:LPS组52例。VPS组92倒。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术后随访4~60个月,平均21个月±13个月。LPS组临床有效49例(94.2%),无效3例;VPS组有效79例(89.5%),无效13例。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而LP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VPS组为1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7)。结论采用LPS与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LPS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成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非肿瘤性成人脑积水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其中并发分流管阻塞9例,感染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室管脱出1例。本组病例占同期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的23.5%(16/68)。作者认为术后产生的并发症,除了病员身体状况和疾病性质外,也有医源性人为因素,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讨论,并充分认识,某些并发症也许可得到预防和避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脑积水的病因及其疗效。方法对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脯积水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复发脑积水致病原恻为非先天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9例,致病原因为分流术后脑脊液蛋白增高分流管堵塞2例,通过脑室系统注入敏感抗生素与适当调整分流装置高度控制室内压联合治疗,9例拔除脑室引流管,头CT检查提示复发脑积水消失,达到临床治愈,2例恼积水无改善,继续行对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全部病例2年随访无复发,临床有效率达81.8%。结论非先天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是造成脑积水复发主要原因,采用脑室系统注入敏感抗生素与适当调整分流装置高度控制室内压的联合治疗方法,可达到较好临床效果,是目前值得提倡的既经济义简单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Lin J  Zhang N  Sheng HS  Yin B  Wang HO  Wang M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88-2490
目的 探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至2010年间30例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患儿,采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6例,其中Ⅲ级5例,Ⅳ级1例;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9例,Ⅱ级6例,Ⅲ级3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比较术后脑脊液变化、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6例经治疗后4例4~6个月内拔除外引流管,外引流管最长留置时间6个月,未发生颅内感染及与外引流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问、预后等方面与脑室腹腔分流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重度梗阻性脑积水有效且较为安全,部分患儿经治疗脑积水缓解,避免了分流装置长期留置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外科在脑室 腹腔分流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利用腹腔镜将脑室 腹腔分流管末端固定于肝膈间隙 2 5例 ,常规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 32例。观察术后颅内压、脑室前角指数和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变化、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 :常规手术及应用腹腔镜技术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应用腹腔镜技术和常规手术的腹腔端梗阻率为 12 %和 2 1.8% (P <0 .0 5 ) ,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4 %和 3.1% (P >0 .0 5 ) ,Karnofsky评分分别为 6 9.3± 11.3和 5 7.5± 10 .5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技术具有腹部切口小 ,创伤轻 ,手术操作空间大、分流管末端固定可靠 ,粘连及阻塞的几率明显减少等优点 ,是今后脑室 腹腔分流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和常规剖腹VPS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下VPS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6例腹腔镜辅助下VPS和234例常规剖腹VP分流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常规剖腹VPS组234例中6例出现腹腔端梗阻、移位,5例出现术后感染,2例儿童患者出现分流管腹腔端穿破直肠脱出肛门。腹腔镜辅助下VPS组2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13例采用右肝膈间隙分流术,13例采用盆腔分流术,除1例发生术后感染外,无腹腔端梗阻、移位或穿破腹腔脏器发生者,且无与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可靠,具有定位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Sophysa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治疗交通性脑积液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Sophysa可调压分流管对2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液患者手术治疗,评价LPS分流手术与传统VPS分流手术的优越性。结果随访3~12个月,20例患者脑积液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头颅CT检查脑室系统均恢复正常大小,无硬膜下积液、分流过度或分流不足表现,未出现感染、癫等并发症。结论可调压分流管行LPS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液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处理经验。结果:术前发生的肝功能不良、凝血机制障碍和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需要积极处理。12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6%),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8例(1.25%),近期复发上消化道出血21例(3.29%),感染32例(5.00%),脾静脉血栓39例(6.10%),肝功能不全25例(3.91%)。住院期间死亡7例(病死率为1.1%)。主要死亡原因:复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肝功能衰竭(3例)。结论: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应注意:(1)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2)合理的把握手术时机;(3)术中完全彻底的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