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控制临床输血输液反应。方法采用鲎试验方法对采购的一次性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进行了热原检测。结果经对108份一次性使用输血器、输液器和注射器以及医院再生玻璃注射器等检品中,检出热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8.33%。热原阳性包括:1份输液反应后余液,2份反渗水和6份输血器。结论医院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在热原阳性,有必要进行批次抽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注射器最佳洗涤方法,提高洗涤质量。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对三效热原灭活剂、二氧化氯和过氧乙酸等三种去热源制剂清洗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玻璃注射器经去热源制剂浸泡1 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冲洗干净。用含有效氯800 mg/L三效热原灭活剂浸泡245副注射器,分别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60副和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85副,内毒素检测全部阴性。用50 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245副注射器,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60副内毒素检测全部合格,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85副内毒素检测阳性率有4.7%。用5000 mg/L过氧乙酸浸泡245副注射器,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60副内毒素检测全部阴性,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85副内毒素检测阳性率14.1%。结论三效热原灭活剂浸泡洗涤玻璃注射器并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注射器用于皮下注射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50例皮下注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体对照单盲法,将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用于奇数次注射的病人设为A组,将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用于偶数次注射的病人设为B组,注射后问卷调查痛觉差异,疼痛减轻为阴性,疼痛未减轻为阳性;两组注射器用后随机各取40支,用遗液测量仪进行残液测试.结果 A组阳性率89%,B组阳性率61%;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药液损耗率31.1%,胰岛素注射器药液损耗率1.01%.结论 胰岛索注射器用于皮下注射痛觉减轻,药液损耗少,用于微量药液皮下注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两种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68例血气分析检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对照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分别对采血所需要的时间、穿刺成功率、自动回血及血标本中混杂空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论 玻璃注射器采血组较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组,耗时少,穿刺成功率高。建议临床上做血气分析检测时最好使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5.
鲎试剂灵敏度对玻璃注射器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考察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对玻璃注射器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影响,本文采用10EU/ml、1EU/ml、0.5EU/ml及0.25EU/ml等四种灵敏度的鲎试剂对487批的本院供应室采集的玻璃注射器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除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检出5批阳性(1.03%)之外,其余均为阴性。表明采用高灵敏度的鲎试剂可提高玻璃注射器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在转运危重患者时,常常会用到氧气袋,而氧气袋导管与一次性鼻导管之间一般采用玻璃接头将其连接.但在临床使用中,玻璃接头存在着安全隐患,它易摔碎且伤及患者和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常为此而烦恼.鉴此,我科2012年以来,采用1 ml一次性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将其连接,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将1 ml一次性注射器的活塞抽出,去掉针头,剪掉注射器针筒尾端,将注射器空筒连接在一次性鼻导管与氧气袋导管之间即可.  相似文献   

7.
李燕 《天津护理》1998,6(3):107-108
作者使用玻璃注射器与一次性注射器对64人次行动脉穿刺进行比较,随机分为玻璃组与一次性组各32人次。结果表明:一次性注射器涩滞,针头进入动脉血管,血液不易自动吸出。而玻璃注射器其表面光滑,针头进入动脉血管,血液自动吸出。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一次性注射器。建议行动脉穿刺使用玻璃注射器。  相似文献   

8.
膀胱冲洗管通常是由玻璃接头将橡胶管与尿管相连进行膀胱冲洗。笔者发现:一次性5ml、10ml、20ml、50ml注射器针头帽规格相同(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洁瑞牌无菌注射器),将其改进后,应用于膀胱冲洗连接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吸氧、吸痰是常见的急救操作,临床上一直采用玻璃接头作为吸氧、吸痰的连接管,接口处有可能出现不紧密、不相匹配、不密封或漏气的现象.我科自行设计连接管接头,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于2008年12月开始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两种方法各使用46例次,发现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玻璃注射器因其使用灵活方便而适合于高原部队的基层卫生保障需要。为了提高高原部队的卫勤保障质量,我们对地处海拔3200~4800m的驻地卫生用品玻璃注射器进行检测,以了解高原地区的热原污染情况,及适合地域特点的热原灭活方法。方法:设常规清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干烤超声清洗的方法为观察1组、观察2组,通过鲎示剂热原监测法观察灭活效果。结果:对照组热原监测结果全部阳性,干烤观察组和超声清洗观察组不同的时间、温度条件下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结论:高原部队的玻璃注射器同平地一样受到热原的污染,而干烤和超声清洗在高原地区能够灭活热原。  相似文献   

11.
<正> 临床输液反应中,危害最大发生率最高的是热原反应。输液当中热原逐渐进入体内,当超过患者耐受量时,便可发生热原反应。它虽与患者体质(内在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大量热原输入的结果。要克服热原反应,显然要从热原污染来源上着手,而不应当强调患者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调查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与唐山市57所乡村医疗单位,43所采用压力蒸汽对玻璃注射器灭菌,但仅65.1%(28/43)操作完全正确;其余医疗单位用煮沸法消毒。经检测,注射器HBsAg检出率为2.0%(5/251)。  相似文献   

13.
B-D胰岛素注射器重复使用的方法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塑科一次性胰岛素注射器重复使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本舟绍重复使用B—D胰岛素注射器近千副的体会及注射器使用后的细菌观察结果。具体方法是每位患不论每天注射几次,凡用满2d后均更换一副注射器。注射后用酒精棉签擦拭消毒针头,再重新套上针尖帽套。全部注射均由护士执行,并观察记录有无注射部位的红、肿、硬块形成及痛觉加重。接受治疗的55例糖屎病患中,在2d内重复使用4次24例.共1960次;重复使用6次25例.共3190次;重复使用8次6例,共344次,均无1例出现过皮肤红肿、发痒及皮下硬结等。对其中8例重复使用各1~7d后的注射针头和针管作细菌培葬,均无细菌生长。因此.作认为2d内重复使用4~6次是十分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XG1-N型环氧乙烷灭菌器对聚丙烯制一次使用性注射器有良好灭菌放果。在环氧乙烷650mg/L,相对湿度为60±20%。温度为38℃时,需作用10小时,而当温度为54℃时;仅需作用3小时。自动补药系统可使灭菌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注射器(注射器)最有效的洗涤、灭菌方法。方法 (1)注射器洗涤:按不同消毒剂浸泡分成三效热原灭活剂组、绿先锋组和过氧乙酸组。(2)注射器灭菌:每组注射器洗涤后分别采用2种灭菌方法:即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方法和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方法。(3)洗涤灭菌效果监测采用细菌培养;细菌内毒素检测和隐血试验。结果 共随机检测注射器480副。其中三效热原灭活剂组115副采用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和45副采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经细菌培养、细菌内毒素检测和隐血试验全部阴性;绿先锋组和过氧乙酸组每组各115副采用脉动真空蒸汽灭菌,经细菌培养、细菌内毒素检测和隐血试验全部阴性,此2组各45副采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细菌培养和隐血试验全部阴性。而经细菌内毒素检测分别有2.2%(1/45)和11.1%(5/45)阳性。结论 三效热原灭活剂组采用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和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绿先锋组和过氧乙酸组采用脉动真空蒸汽灭菌都能有效地杀灭细菌,清除细菌内毒素和残留血迹。  相似文献   

16.
玻璃球囊洗疮器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 3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玻璃球囊洗疮器表面血迹和病毒阳性物质的清洗效果 ,筛选出效果最好的方法。方法 :将 3件 (每件 15 0次 )临床使用过的沾染血迹且经检测乙肝病毒阳性的玻璃球囊洗疮器 ,随机使用用 3种不同方法清洗。第 1组为传统清洗组 ;第 2组为 1%三效热原灭活剂浸泡法 ;第 3组为液酶洗液加 1%三效热原灭活剂浸泡法。清洗完成后 ,检测所有洗疮器表面的血迹、病毒和细菌内毒素的残留情况。结果 :第 3组的血迹阳性率为 0 .67% ,病毒阳性率和内毒素阳性率为 0 ,明显好于其他方法 (P <0 .0 5 )。结论 :液酶洗液加 1%三效热原灭活剂浸泡法清洗玻璃球囊洗疮器的效果最好 ,建议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容积注射器放射性残留量对患者核医学检查效果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取1mL、2mL、2.5mL和5mL各20支,每个规格的注射器各抽吸放射性锝(99mTcO-4)淋洗液25mCi20次,再将99mTcO-4淋洗液全部注回99mTcO-4淋洗液量杯内,测量注射器残留放射性活度,比较各规格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活度。结果不同规格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活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mL﹥2.5mL﹥2mL〉1mL。结论核医学科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选择小规格的注射器;采用静脉注射后回抽血再注射,可以降低注射器残留放射性活度,保证剂量准确性,确保核医学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一次使用性注射器及输液器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多孔微球填充柱气相色谱外标顶空进样法,对部分一次使用性注射器及输液器上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用环氧乙烷灭菌当天,产品上环氧乙烷残留量达2015~4396μg/g;放置14天,其残留量下降99%,放置30天者下降999%,但残留量仍有16~29μg/g。  相似文献   

19.
14例输液发热反应病例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查明14例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对输液、输液器及有关物品、工作人员手的细菌污染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据检测,从残余输液、使用的输液器中检出产气肠杆菌、丝状真菌,输液器检出热原阳性,未使用的输液、输液器细菌与热原检测均为阴性;操作台与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83%与91%; 病人血标本、无菌棉签均未检出细菌;室内空气与消毒液细菌总数均未超标准。因此,可能是使用中造成输液、输液器被细菌污染,引起输液时的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