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膜后纤维化(retm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是由于腹膜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对本病目前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输尿管松解术、D—J管置入引流术及经皮肾造瘘术等治疗为主。我科1995年3月-2004年6月收治RPF患者14例,经治疗护理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病因不明、进展缓慢、较罕见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其特征是腹膜后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伴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压迫输尿管、大血管、胆管和腹膜后腔其他脏器.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指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增生,造成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属于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是由于腹膜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1].RPF是一种少见的疾病,1905年由法国Albrrrn首次报道,1948年Ormond对其详细阐述,并在1960年提出该病为独立的疾病.由于症状隐匿,缺乏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常致误诊[2].目前对腹膜后纤维化的治疗大多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方法,即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或抗纤维化药物加手术治疗[3].这种病例少见.最近我科收治1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病人,对其进行了周到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是由于腹膜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使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1].对本病目前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输尿管松解术、D-J管置入引流术及经皮肾造瘘术等治疗为主[2].我科1995年3月-2004年6月收治RPF患者14例.经治疗护理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医学》1996,(2)
石棉与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本文报道2例既往有石棉接触史者存在腹膜后纤维化并累及胸膜。1例51岁男病人做筑路工25年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腹部超声及磁共振扫描发现腹膜后纤维化伴有双侧输尿管阻塞,经用激素治疗后使输尿管梗阻很快减轻,肾功能恢复正常,胸片显示...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腹膜后纤维结缔组织发生广泛纤维化,并可压迫血管、神经、胃肠道和输尿管等而出现临床梗阻症状,其中以输尿管周围发生纤维化粘连,包绕压迫上尿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因其症状隐匿,缺乏特征性表现,临床上容易误诊。我们1997-09~2004-09共收治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输尿管松解、带蒂大网膜包裹的方法治疗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4例。结果:随访0.5~3年,4例患者肾功能正常,肾积水基本消失。1例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因肾积水严重,行患肾切除术,随访3年4个月,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逆行肾盂造影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带蒂大网膜包裹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管浅层涤纶套脱出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腹膜透析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管植入是保证腹膜透析得以顺利开展、进行的先决条件。慢性腹膜透析管有两个涤纶套,深层涤纶套固定于腹直肌,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浅层涤纶套置于距皮肤出口2厘米处的皮下隧道中,起到固定和保护隧道不被细菌侵入的作用。如果涤纶套脱出,细菌则易沿导管出口侵入隧道,引起隧道炎甚至腹膜炎。隧道炎和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严重并发症。隧道炎因其位置较深,不方便局部用药,感染不易控制9严重时需要隧道重建,甚至重新置管。腹膜炎时不仅会丢失大量的蛋白质,使患者的营养状态恶化,而且反复腹膜炎可以引起腹膜纤维化,缩短腹膜的寿命,严重时会导致拔管,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防治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腹膜纤维化所致的超滤失败是长期腹透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也是腹透患者退出腹透治疗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此,回顾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与中医药防治的实验研究结果,综述中医药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有效干预方法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1993—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中医药、防治”,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中医药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实验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非随机实验研究,查找剩余的文献全文,以是否为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作为纳入标准。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4篇关于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与中医药防治关系的随机和未随机实验,纳入12个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排除2篇。12个实验对象中10个符合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实验研究,2个为相关药物药理研究。治疗中药选用了单昧中药、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等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腹膜结构等的影响,对各种不同的抗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中药,进行了对照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资料综合:①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中医药疗法的探索主要有单昧中药、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等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腹膜结构的影响。黄芪可以增加心排血量,使腹腔血流灌注增加从而提高跨毛细血管超滤,增加腹膜有效透析面积,且可抑制由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的纤维连接蛋白产生。丹参能有效地提高腹膜溶质清除率和超滤量,丹参、黄芪对腹膜超微结构有良性影响。中药提取物主要为川芎嗪,有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作用,能显著改善腹膜透析中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腹腔的防御功能,预防硬化性腹膜炎,延长腹膜使用寿命复方中药主要有参麦注射液,肾衰口服液。②中医药防治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保护腹膜问皮细胞;抑制由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的纤维连接蛋白、纤溶酶原抑制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过度表达以影响腹膜间皮下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和降解;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改善腹膜透析中腹腔巨噬细胞功能以增强腹膜防御能力。 结论:具有扶正或活血功效的中药及其制剂如黄芪、丹参、川芎嗪等具有抗腹膜纤维化作用,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诊断,加深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方法 对7例临床收治的腹膜后纤维化病例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超声图像均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都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 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腹膜纤维化这一罕见病例,以引起医学同道的重视。方法:回顾1例腹膜纤维化病例。结果:病人不治死亡。结论:腹膜纤维化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其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3.
肠系膜腹脂炎(MP)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为肠系膜脂肪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随有局部脂肪坏死及纤维化形成。MP发病原因小明,绝大多数为特发性,还可能与自身免疫、腹部手术、外伤、感染、溃疡及局部缺血、恶性肿瘤、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及Weber Christian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而长期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纤维化,导致腹膜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是患者放弃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是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工具,在腹膜纤维化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和维持;药物通过抑制导致腹膜纤维化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CT诊断腹膜后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CT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价值. 方法 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9例腹膜后纤维化的CT表现.9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 技术行后处理. 结果 所有患者CT平扫表现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形软组织病变,包绕腹膜后大血管,6例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增强扫描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 结论 CT能很好显示腹膜后纤维化病变的各种表现,当腹膜后病变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合并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时应考虑到本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价值。方法:对47例临床拟诊腹膜后纤维化的患者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并引导腹膜后病灶穿刺活检。结果:所有患者最终病理证实腹膜后纤维化32例,排除15例。其中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确诊30例,占93.7%,排除12例。因肠气干扰、无理想进针路径等因素放弃穿刺的5例,行外科直视手术确诊2例,排除3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4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腹膜后病灶Adler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分布位置以双肾动脉起始以下腹膜后间隙部位为主。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致上尿路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从1995年2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1例腹膜后纤维化并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9例术后肾脏功能有明显改善,6例静脉肾孟造影提示术后肾脏积水明显好转.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病例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加重,病情稳定或无变化.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重要手段,输尿管松解加大网膜包裹或腹腔移位术、输尿管镜腔内手术等联合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赖诺普利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赖诺普利对腹膜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6~8周龄,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NS)组:每日腹腔内灌注生理盐水15ml,作为正常对照;模型(PDF)组:每日腹腔内直接注射4.25%含糖透析液15ml,并在第7、14、21、28天加入红霉素6.25万单位,建立腹膜纤维化模型;赖诺普利(LIS)治疗组:与PDF组同样方法建立腹膜纤维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每日每只大鼠灌胃赖诺普利胶囊0.8mg/100g体重进行治疗。上述各组大鼠均于腹腔注射35d后处死;并取壁层腹膜(沿腹中线两侧中部避开注射部位)和脏层腹膜(肠系膜)组织观察其血管计数及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的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组织形态学上,PDF组中腹膜组织明显增厚,炎细胞浸润,纤维样物质增生,而LIS治疗组腹膜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LIS组大鼠腹膜血管计数较PDF组明显减少[(4.17±1.11)vs(7.33±1.61)个/视野,P<0.05];免疫组化分析,LIS组FN的表达率[(56.21±3.05)%vs(71.51±4.76)%,P<0.05]及TGF-β1的表达率[(48.77±2.68)%vs(66.74±2.47)%,P<0.05]较PDF组均明显减低。结论赖诺普利可下调腹膜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FN的积聚,改善腹膜纤维化,发挥保护腹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少见病,1905年由法国医院Albarran第一次提出,1948年Ormond对该病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病以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为特征,主要包括腹主动脉,髂动脉,下腔静脉,输尿管等结构,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病因不明,或与药物,肿瘤,感染,外伤或手术等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IgG4-RPF),是一种最新认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主要特征是腹膜后纤维组织增生,伴有血清IgG4升高及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分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PF)和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sRPF)。sRPF有明确病因,iRPF占RPF的70%左右~([1]),发病率不高。本文报道1例iRPF IgG4-RPF,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加深对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认识,避免误诊或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