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ang T  Hu JG  Yin BL  Zhou XM  Liu LM  Li JM  Yang JF  Liu F  Song FL  Zhang W  Song GB  T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93-1495
目的总结心肺联合移植术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围术期经验。方法对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艾森曼格氏综合征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术。采用改良St.Thomas心脏停搏液和改良LPD液保护供体心肺。小心去除患者心、肺,胸腔及纵隔彻底止血后,置入供体心肺,采用双腔静脉术式,依次吻合气管,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积极防治排斥反应和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气管吻合口狭窄,经气管袖式切除后改善。目前2名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良好的心肺保护,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处理是心肺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003年7月24日,我院为一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的33岁女性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手术(CHLT)。随访至今,该患者仍然正常生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JY  Zhang QG  Jing ZH  He YJ  Zheng MF  Zhu YH  Hu C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165-1168
目的探讨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5例先天性心脏畸形伴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ES)患者,其中先天性心脏畸形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2例,均进行了心脏畸形修补及同期右肺移植;另有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采用介入房缺封堵后发生全心功能衰竭,紧急行心肺联合移植。结果4例心脏畸形修补同期单肺移植中有1例术后20d死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23d因原发性移植物失功死亡。3例患者康复出院,现已分别存活5、8、2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患者术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明显。结论心脏畸形修补同期单肺移植能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畸形伴艾森曼格综合征,匹配的供肺、良好的供肺切取和保护、完善的术后处理是患者术后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24日,我院为1例终末期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伴艾森曼格氏综合征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至今存活3年余,心功能Ⅰ级,生活质量良好,日常操持家务劳动.现就患者术后3年期间的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用上、下腔静脉,嘛动脉吻合,气管于隆突上吻合。术后积极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感染、加强利尿、密切监测排斥反应并及时治疗近、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结果供体心肺缺血190min,患者于术存活。术后无严重感染并发症,至今已存活368d,心功能Ⅱ级,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选择适合的受体、良好的心肺保护措施,成功的手术处理及正确的围手术其处理是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医学》2007,30(Z1)
目的总结连续5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于2003年7月至2006年8月,共为5例终末期肺心病患者进行心肺移植术。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Eisenmenger综合征4例,COPD合并右心衰竭1例。全部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24.65岁(19-35岁)。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3例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例为单心室。全部4例患者均合并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艾森门格综合症、心功能Ⅳ级。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2例。PRA均低于10%。供体均为男性,年龄20-32岁,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未发现心肺系统疾病。手术在全麻、中低温、全心肺转流下进行。心脏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术后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吻合口情况,吸去气管内分泌物和积血。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赛尼派诱导,然后FK506、骁悉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三联用药。结果5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经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等一系列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术后气管插管拔出时间平均17.75 h。患者术后没有严重出血和感染情况发生。全部患者中有3例发生排斥反应,其中2例患者为轻度排异反应,其中1例表现为胸片上双侧轻度肺浸润,另1例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白细胞增高以及胸腔积液,按感染处理效果不佳,后经胸腔穿刺检验,胸水中淋巴细胞占95%,考虑为排异反应,应用甲基泼尼松冲击疗法3 d,上述症状消失。此外,1例患者出现“再植反应”,经强力利尿后症状缓解。远期死亡2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20 d发生严重血管性排异反应,经各种抗排异治疗无效,术后35 d死亡,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发生严重的多发病毒感染、败血症死亡。其余患者目前健康存活,生存时间20-46个月。结论选择合适的供、受体,加强心肺的保存,以及重视围术期的处理,可挽救终末期心肺疾病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汪泉 《中外医疗》2014,(34):193-195
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以及心肺手术的进展,传统被认为仅能保守治疗的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ES)目前已经有了诸多有效治疗手段,延长了患者的生存年限和生存质量。该文总结了近年来靶向药物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合并外科手术的进展,为内外科治疗艾森曼格综合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多年来,随着心内、心外科诊治水平的提高,风湿热的减少,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首位[1]。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中供体心肺的切取和保护经验及体外循环(CPB)方法。方法:2004年12月行心肺联合移植术1例,供体心脏采用4℃St.Thomas和UW液灌注,肺脏以4℃HTK液灌注,同时注意左、右心的减压,应用肺血管舒张药物。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269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5 min,心脏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离CPB。供体心肺移植后功能良好,术后循环稳定,肺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未发生明确的感染。结论:取供体心肺时注意心脏减压、止血;以4℃St.Thomas和UW液灌注保护心脏,以4℃HTK液灌注保护肺脏是可行的。术中体外循环与手术的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笔者医院与解放军第 10 6医院合作于 2 0 0 1年1月 15日为 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及手术经过平稳 ,术后存活 4 5d。现就围麻醉期的处理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受体男性 ,32岁。因长期活动后  相似文献   

11.
笔者医院与解放军第106医院合作于2001年1月15日为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行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及手术经过平稳,术后存活45d。现就围麻醉期的处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川  程金川 《西部医学》2012,24(12):2370-237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ES)危重患者的术后综合监护治疗。方法对2012年7月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危重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强心、利尿、扩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等综合监护治疗。结果 1例患者术后一直昏迷,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14小时后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为肺梗塞;1例在ICU经密切监护与综合治疗,1周后转出ICU。结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婴死亡率高,术后应进行密切监护,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强心、利尿、抗凝等综合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4.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会诊与转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指一种复合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转位、右心室肥大及正常或扩大的肺动脉,患者有发绀,与法洛氏四联征的不同仅在于无肺动脉狭窄。广义指凡有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产生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而出现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5.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存活已仅仅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初步目标,其终极目标则是患者身体的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1].术后密切随访,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疗效[2].为此我们对1例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了10多年的长期随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与随访资料,该病人具有多发性神经病,皮肤变黑、浮肿、低热及浆细胞增生等特点,并于左股骨头处发现一溶骨性病灶。治疗上最后采用了局部放疗,使病程逆转,病人逐渐恢复。经6年随访,病情无反复。据此认为,凡诊断为POEMS综合征的病例,应作系统的骨骼X线检查,如能发现局灶病变,则采用局部放疗,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种治疗手段的进展,心肺移植已成为一种治疗晚期心肺疾患的有效方法。2003年7月24日,我院为一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成功施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术后1小时病人完全清醒,38小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术后第3天。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术后6天拔除胸管,术后1个月内能生活自理,从事简单的体育锻炼活动。术后5个多月康复出院,生活状况良好,现将这次手术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肺联合移植是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心肺联合移植术远比单纯心脏移植或肺移植复杂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术期的监护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于2004年12月24日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术,现将其围术期的监护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斌  熊波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8):468-469
对259例脑损伤病人进行随访,分脑震荡组与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记忆力减退(61.6%)、头昏(52.9%)、头痛(52.1%)、注意力不意中(42.6%)。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组记忆力减退、头痛明显高于脑震组;心慌、多梦的发生率脑震荡组高;头昏、失眠、性功能减退、肌痉挛、多汗、耳鸣发生率两组无差别。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类型。为了解心肌梗塞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保健工作提供有益资料,我们对94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了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