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现状及进展,指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以“虚”与“瘀”“水”并重,治疗宜标本兼顾,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何将辨证施治与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分型结合起来,确立糖尿病肾病的证型特征及客观化的指标,创立有针对性的系列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现状及进展,指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以“虚”与“瘀”“水”并重,治疗宜标本兼顾,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何将辩证与糖尿病的分期分型结合起来,确立糖尿病肾病的证型特征及客观化的指标,创立有我对性的系列方防治糖尿病肾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久病入络”理论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尚无有效疗法,就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体系结合其现代病理生理学改变,以“久病入络”理论为主的学术观点,用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的药物,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普遍认可,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找到了新径,现论述如下。1“久病入络”的理论基础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1],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和血络等内容,又有阴络、…  相似文献   

4.
随着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中医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优势突出。通过对脾胰关系的论证,从中医脏腑五行辨证的推论,糖尿病肾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虚”,中医治疗该病应打破以往“从肾论治”的思维局限,提出“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5.
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非酶糖基化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益肾活血方”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益肾方煎剂,对肝肾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以及两种方法治疗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疗效均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方”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良好,中药益肾方煎剂治疗糖尿病肾病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尤其明显,说明经典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抗糖化产物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黄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 (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的特异性肾损害。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 ,高血压 ,进一步发展可形成氮质血症 ,尿毒症。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难点、热点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治疗。笔者治疗本病在常规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酌加大黄 ,获得满意疗效 ,现结合有关文献就大黄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体会略述如下。1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分析古籍中虽无糖尿病肾病之病名 ,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似与中医的“水肿”、“肾劳”、“关格”等病名相合。《圣济总…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伏毒内藏”,这里“伏毒”指的是“湿浊、痰毒、瘀毒、热毒”等,而虚尤其脾肾亏虚乃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因此,“扶正解毒”是本病的总体治则,“扶正”以脾肾为本;“解毒”应分清“伏毒”之特性,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清热解毒养阴等治法。从伏毒理论入手或许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更加有效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手段或方法,为科研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对中医药领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进行研究,挖掘隐藏在糖尿病肾病非相关文献间的隐秘联系,形成一个有价值的科学假设,对所获得的假设进行专家论证,从而引导并实现知识发现。结果:“抗炎药(中药)”被筛选出。结论:用抗炎药(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可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五匹马车”之首。通过合理的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控制血糖、血压在理想范围,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减的进度,减轻尿毒症症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因此.饮食指导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缺少专!世的营养师,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的地域、教育背景等其饮食习惯和对饮食教育接受程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是其发病基础,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病机的关键,瘀血内阻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病在络脉是糖尿病肾病的中心环节,也是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各医家提出了分型辨证和分期辨证的思路,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病名考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对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病名进行了辨析。指出糖尿病肾病与“肾消”关系密切,临床期以水肿为主证者,可诊断为“消渴病.水肿”,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者,则相当于中医“消渴病.肾劳”,糖尿病肾病晚期肾衰尿毒症者,则为“消渴病.关格”,总属“消渴病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8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的病理基础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该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消渴”、“水肿”、“眩晕”、“内障”等症范畴。糖尿病肾病预后不良,特别是进入尿毒症期更为严重。本组7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65例恢复正常,浮肿、蛋白尿消失。肾功能异常47例中,42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diabetes meuitus.DM)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据Anderson等统计:DM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约占全部DM患者的5%~10%。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选择透析方式是一重要问题。本文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HD)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89例患者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慢性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2000年美国统计,DN是所有终末期肾病导致透析的.最主要原因。我国近年来DN已占所有需透析治疗的肾病的第2位,目前较公认的DN根据肾功能和结构病变发展分5期。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对其预后有重大影响,笔者认为糖尿病早、中期(ⅠⅡⅢ期)肝肾脾气阴不足,中、后期(Ⅳ.Ⅴ期)“阴损及阳”、“阳虚水泛”、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需强调一个“早”字,如果在DN早期即进行干扰治疗,则可防止向大量蛋白尿发展及延缓发展速度,甚至可以逆转DN。故对DN做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防止并发症加重而导致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β2-m)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以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早期和临床期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对照组59例。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依那普利5至1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控制血压,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单位/次,3次/日口服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祛瘀通络方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异对照组。结论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有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延缓和阻止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该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严格调控血糖和血压的保守治疗。然而,这只能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恶化,仍会有部分患者继续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治疗靶点。研究表明自噬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途径。其中失调的自噬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变,这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本文以自噬和糖尿病肾病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总结现阶段自噬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自噬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探索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特点.方法:归纳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模型特点及造模成功后表现,筛选与临床接近的中医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分析代表性中药活性成分、中药、中成药及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点.结果:现有糖尿病肾病模型多为西医模型,缺少与临床接近的中医糖尿病肾病模型;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有疗效.结论:现有糖尿病肾病模型存在不足,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学在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从中医内治法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名老中医分期辩证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等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中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因高发病率及致残率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中药治疗介入糖尿病肾病早期可逆转病程发展,文章整理和总结辽宁省名中医专家马晓燕教授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病机分析,指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瘀血内阻是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始终的一种主要病理变化;而气阴两虚兼血瘀则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病变要妙。针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病机,又提出益气养阴活血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最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