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循环障碍既是疾病发生的基础,也是疾病的病理表现。本文观察418例眩晕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一、对象:经确诊为本病的我院门诊、住院病人为本组观察对象。在参阅历代医籍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功能障碍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对于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重要意义。甲襞微循环是人体微循环的一部分,其检测的结果常常能反映出入体疾病过程中的全部和局部改变。本组收集麻疹病人40例、对其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测、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我院住院的71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对象及方法 一、观察对象:所有71例患者均为大于60岁的老年肝炎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5.8岁。其中:急性肝炎42例,慢性肝炎29例。 二、观察方法:使用国产WxS—5型微循环显微镜配电视系统,专人观察患者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变化。根据田牛“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标准及使用要求,共测16项指标。 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34例雷诺氏病病人和4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同时以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田牛氏提出的“甲襞微循环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上述疾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特点。观察对象:雷诺氏病:女30例,男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女15例,男28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患者甲襞微循环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 探讨颈椎病与微循环的关系 ,我科对 10 0例颈椎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 ,并对 5 0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观察对象 :颈椎病组 ,本组 10 0例 ,为我院门诊、住院病人 ,其中男 6 4人、女 36人。年龄 35岁至 75岁 ,本组病例均符合临床骨科学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病程在 2至 10年。对照组 5 0人 ,为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男 38人、女 12人 ,平均年龄 5 0岁。1.2 仪器与方法检查仪器采用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STL 2型微循环检查仪。按常规要求对患者左手无名指进行观测 ,将其结果与同期甲襞微…  相似文献   

6.
甲襞微循环是全身微循环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态。甲襞管袢形态学,流态和袢周状态的变化与许多疾病有关。我们采用田牛氏“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法”对近二年来就诊的脑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进行甲襞微循环(甲微)的动态观察,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定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微循环在医学领域检查应用较多。基础医学用于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临床医学用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实践表明均有一定价值。目前临床微循环观测的部位有限,通常采用观察甲襞微循环的方法,间接推测全身状况。但甲襞微循环的检查又受很多因素影响,造成判断结果差异。为了尽量减少这些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是观察方法是否正确。本文着重讨论甲襞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蕲蛇酶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粘度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沈庆乐*李培英*林闽溪*张存琪*蕲蛇酶是福建武夷山尖吻蝮蛇毒中以凝血酶为主的提取物。我们采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50例,观察其对血液粘度和甲襞微循环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对象:本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妊高征孕妇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萍  许银平 《中国微循环》2002,6(3):174-175
目的探讨甲襞微循环在妊高征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襞微循环电脑综合定量分析仪对48例妊高征孕妇及20例正常孕妇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评分。结果妊高征孕妇甲襞微循环中管径变细、管襻缩短、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率增高 ,其变化程度随病情加重而显著 ,总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孕妇甲襞微循环中多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其变化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一致。采用甲襞微循环观察方法对妊高征孕妇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该法简便宜行 ,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癫痫病灶是脑微循环障碍的病理基础。甲襞微循环障碍和脑微循环障碍相关。我们观察117例健康中学生甲襞微循环及其综合积分值为0.965±0.968。观察66例健康老干部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为2.347±1.520,观察37例癫痫病人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为3.765±2.361,37例癲痫病人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与上述两组正常人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及P<0.01)。癲痫病人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支持脑部缺血、缺氧,脑微循环障碍是其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52例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的甲襞微循环连续动态观察,发现各期甲襞微循环障碍中,以管周状态改变最为显著,以少尿期甲襞微循环障碍最为严重.随病程的进展,其微循环障碍逐渐减轻.各期间微循环障碍程度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206例肝炎的甲襞微循环,其中急性肝炎75例,慢性肝炎95例,肝硬化20例,酒精性肝炎1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0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60例,女46例。年龄14~72岁,平均36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分型标准,酒精性肝炎的诊断结合病人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并且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者。2、观察方法:采用XG-5型甲襞微循环摄影摄像电脑综合检测仪,观察安静状态下,患者的左手无名指甲壁微循环的改变,以田氏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法进行分析。结果1、肝炎甲襞微循环积分:…  相似文献   

13.
小儿喘憋性肺炎的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喘憋性肺炎的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变化郑淑平辛淑华喘憋性肺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研究喘憋性肺炎患儿的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特点,我们对临床确诊的34例患儿进行了血液流变性、甲襞微循环观察。1资料和方法对象:经临床确诊喘憋性肺炎患儿3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光量子血液平衡疗法治疗老年病人观察其对血液流学及甲襞微循环影响作用。方法100例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均异常的住院老年病人 (65岁以上 )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相匹配。在常规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对照组使用血栓通治疗 ,治疗组则加用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比较 ,无差异性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差异性 (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 ,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变亦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比血栓通更明显 ,这是任何药物治疗都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白癜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癜风是一种局部黑素细胞破坏引起的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皮肤病。据报道[1] 我国人群患病率为 0 .1%~0 .2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病理生理变化涉及临床较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为此 ,我们对白癜风患者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 ,并对其结果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探讨白癜风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白癜风组 :本院白癜风专科门诊病人 30例 ,男 19例、女11例 ,年龄 4~ 5 0岁 ,平均 33.1± 13.8岁 ,病程 2个月~ 15年。临床分型[2 ] :局限型 14例、散发型 7例、泛发型 4例、肢端…  相似文献   

16.
洪建军  蒋萌 《中国微循环》1999,3(3):175-176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疾病甲襞微循环及该病出现脏器损害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对47例结缔组织疾病甲襞微循环观察,其中27例住院病人分类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健康组微循环形态、流态、管周状态等多项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15例脏器累及组与12例脏器未累及组进行比较表明:二者在流态、管周状态、总积分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缔组织疾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异常,并与脏器累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71例包括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5种传染病病人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分析,发现几乎所观察的疾病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与健康状态相比较,都有着非常显著差异(P<0.01)。表明疾病对机体甲襞微循环有着确凿的影响。所观察的5种疾病中,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4种疾病的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与除重型肝炎以外的病毒性肝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疾病进展期的检查结果与其处于恢复期的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相比较有着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疾病中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管周状态的单项积分值亦有差异。这都表明不同疾病和疾病的不同时期对甲襞微循环影响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对部分病人甲襞微循环的连续动态观察,还发现疾病过程中某一时期甲襞微循环障碍的程度与该疾病的预后及转归无明显的相关性,而可能与机体的免疫水平及当时机体所处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改善程度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甲襞微循环。方法 :对 15 0例 ~ 期肺癌病人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 :加权法评价 : 期肺癌积分值最低、 期肺癌次之 , 期肺癌积分值高于 期 , 期肺癌积分值最高。积分值越高 ,微循环障碍越重。结论 :甲襞微循环能反映疾病变化 ,肺癌分期与微循环障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正> 为探讨肿瘤疾病与甲襞微循环变化的关系,本文按照田牛提出的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对2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观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奉燕 《微循环学杂志》1992,2(2):22-22,31
<正> 我们对100例正常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测,现报告如下: 观察对象:我们对幼儿园3~6岁的100名学龄前健康儿童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其中男孩55名,女孩45名。均观察左手无名指,观察时室温16~20℃,指腹温度为18~25℃。设备及方法:(1)设备:所用显微镜为国产WX—753型微循环显微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