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32例重型乙肝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组均采用葡萄糖、甘利欣、支链氨基酸、促肝细胞生长素、人血白蛋白和冰冻新鲜人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膦甲酸钠静脉滴注,2次/d,连用2周后改为1次/d,连用2周,28 d/疗程。2组进行对照。结果32例重型乙肝中,27例(84.38%)患者HBV-DNA水平下降,17例(62.96%)HBV-DNA阴转,9例(47.38)HbeAg阴转,存活27例(84.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膦甲酸钠能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及调节细胞免疫,可以改善肝功能,阻断肝炎发病进程,促进恢复,可用于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GF)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常规疗法联合HGF与常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疗法联合HGF比常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提高。结论:HGF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10/2009-11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于常规氧疗、抗感染、平喘、对症等治疗.而治疗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氯化钠250 ml治疗,于治疗10~14 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我院收治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样抽取20例进入单用组(复方甘草酸组),20例进入联合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胸腺肽组)。单用组(复方甘草酸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80~10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1次。2周后减为隔日1次,静滴治疗4周后使用口服片剂,每次75mg,每日3次,连续服用5个月,共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基础上使用胸腺肽肌肉注射,每次40mg,每周3次,3个月1个疗程。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患者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后,ALT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HBeAg转阴率40%,HBV-DNA转阴率6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临床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996-2003年住院的乙型重型肝炎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好转率43%,其中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者好转率74%,好转的病例均为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早期和中期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的早期病例。结论 加用拉米夫定的综合治疗措施对重型肝炎早期甚至是中期病例有制止病情进展,促使衰竭的肝功能得到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替比夫定组加用替比夫定600 mg/d,口服。疗程为12 w。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HBV-DNA并记录患者症状。结果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有所改善,替比夫定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其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患者TBIL、ALT、AST及PTA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替比夫定组治疗后血清HBV-DNA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重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基础综合治疗措施联合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林秋菊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76-1077
目的探讨系统性治疗措施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 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率、TBil(总胆红素)、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B(白蛋白)及HBV DNA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生存率80.0%,对照组生存率60.0%,治疗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TBil、ALB及PTA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与基础内科治疗联合的系统性治疗措施应用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加快肝功能好转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膦甲酸钠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结果认为:可耐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明确;能明显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将60例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 mg,每天1次口服,同时使用激素。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的HBV DNA水平,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12周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0.0%(9/30)、80.0%(24/30)、83.3%(25/30),对照组分别为0、3.3%(1/30)、10.0%(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PT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Tbil、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 20/30),对照组为40.0%(1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早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快速强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PFA)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另加用PFA注射液3.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应用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病死率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HBeAg阴转、HBV-DNA水平下降程度、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FA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降低病死率,可成为临床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4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1.9%)高于对照组(40.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TBIL、PT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下降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下降水平,PTA上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PTA升高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对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且毒副作用较少,可作为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收治的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显效率相比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心理治疗、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适于溶栓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溶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及心理治疗,观察血管再通指征.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5.5%和64.4%(P<0.05),病死率分别为3.8%和9.4%(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特殊类型,病情凶险,进展快,并发症多,疗效及预后差.在我国主要由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并以慢性重型肝炎(CSH)为主,且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并采取了多种办法治疗,疗效不佳.因此,正确分析慢性重型肝炎的致病机制,早期发现、准确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时有效地治疗甚为关键.现就我院2002-10-2009-10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6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慢性重型肝炎患者76例,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能很好耐受。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安全,确能改善肝功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耐受,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重症肝炎114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60例,2组均采用重肝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并检测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观察临床症状及预后。结果2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3%和37.0%,其中又以重肝早期和中期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分别为87.5%和76.5%。结论血浆置换可提高重型肝炎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8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液生化和病毒学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7%,高于对照组53.4%(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和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以及PTA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3.8%和1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洪霞  陈丽敏 《中国校医》2012,26(10):776-77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及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平均肺动脉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右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各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PE治疗组33例,在常规护肝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并发肝昏迷的存活率;对照组30例常规护肝治疗,对2组的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PE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T-B il、TBA、ALT较治疗前下降(P<0.05),A、CHO及LDL较治疗前上升(P<0.05),2组病人存活率比较,PE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治疗能显著降低体内的毒性物质,提高肝脏的合成功能,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变、肝癌。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非常困难。博尔泰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强有力的抗HBV作用。拉米夫定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细胞的再感染。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