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普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普胸手术中对循环、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每组1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切皮时、关胸时、气管拔管时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清醒、气管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对照组MAP、HR在插管后及术中显著升高,至气管拔管时达到高峰,与麻醉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同期研究组与麻醉前比波动不明显(p>0.05);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多于研究组。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病人普胸手术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气管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躁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功率谱分析,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Ⅰ)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Ⅱ),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后、麻醉后、切皮后及拔管后测取心率功率谱、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麻醉诱导后及麻醉后两组LF,LF/HF,TP显著降低;插管后、切皮后及拔管后,Ⅰ组LF,LF/HF及TP显著升高,而Ⅱ组未见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显示上述各指标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显著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交感/迷走均衡性和植物神经总张力;在临床上可监测心率变异性以调节麻醉用药,保证围麻醉期病人的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道癌三野根治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将3 0例ASAⅠ~Ⅲ级食道癌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 (GA +EA ,15例 ) ;B组为单纯全麻 (GA ,15例 )。B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 ,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 ,分别监测A、B两组插管后、术中、拔管后MAP、HR、CVP、PETCO2 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A组MAP下降、HR减慢与麻醉前比 (P <0 .0 5 ) ;B组MAP、HR上升 (P <0 .0 5 ) ;A组MAP、HR、CVP、PETCO2 均低于B组 (P <0 .0 1)术中、术后ECG异常变化B组均大于A组 (P <0 .0 5 )。结论 食道三野手术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较单纯全麻稳定 ,但应注重血容量补充。  相似文献   

4.
黄波 《中外医疗》2009,28(34):54-5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20例。GEA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术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术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40例.GEA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术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术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 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胸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静吸全麻组(Q组)和静吸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Y组),分别于术毕符合气管拔管条件时吸痰,拔管,测定拔管前5min到拔管后10min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李亚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12-1213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下胸科手术对全麻用药量、麻醉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先行硬膜外麻醉后同时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分别观察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术中及拔管时的SBP、DBP、HR、SpO2及PETCO2。结果:Ⅰ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波动明显,术中全麻药用量大,拔管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应激反应强烈。Ⅱ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麻药用量小,拔管及时。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又利于胸科术后患者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阻滞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时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应,并与单用全麻者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硬膜外阻滞组(B),每组20例。A组单行静吸复合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用药,阻滞效果确切后加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硬膜外阻滞完善后(T1)、诱导用药后(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术中探查时(T5)、拔管时(T6)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变化。结果A组术中MAP、RPP明显增加(P〈0.05或P〈0.01),S-T段下移幅度也显著增大(P〈0.05);而B组术中MAP较稳定,HR、RPP显著降低(P〈0.05),S-T段下移幅度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更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且可降低心肌氧耗,改善供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术中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 ,选取食道癌根治术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 ,观察术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 ,并在术中不同时间测定血糖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结果 ,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30min和气管拔管时静吸复合全麻组患者的MAP、HR、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变化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P <0 0 1) ,认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是食道癌根治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A+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T4~5或T5~6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同控制在T2~4~T8~10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探查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清醒、气管拔管时间及全麻药的用量。结果GA+EA组各项指标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P>0.05),而GA组则显著升高(P<0.01);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GA+EA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A组全麻药的用量明显多于GA+E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术中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循环功能相对稳定,麻醉用药量减少,苏醒快,缩短苏醒、气管拔管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I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II组)。结果:2组的血压、心率的比较:I组插管即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同诱导前无显著性差异切皮后1分钟、气腹后5分钟、术毕拔管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诱导前,II插管即刻、切皮后1分钟、气腹后5分钟、术毕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诱导前,2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比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降低高血压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开胸手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胸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复合组 )和单纯全麻 (对照组 )各 2 0例 ,监测其在插管前、诱导后、插管时、插管 1、2、3、5 min、切皮、探查、拔管时和拔管后 3 min等各时点HR、SBP、DBP和 MAP的数值 ,观察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心血管反应剧烈 ,HR、MAP的变化在插管、拔管期 ,切皮、探查等多时点与基础值和复合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 .0 1 )。复合组心血管反应轻微 ,各监测时点的 HR、MAP变化均较对照组低且平稳。结论 :复合组在胸科手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平稳 ,能有效调控应激反应。更是合并心脑疾患的病人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对循环应沏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40份择期开胸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GEA)和单纯全麻组(GA)各20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GEA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结果:GA组、SBP、DBP、HR在插管后及术中显著升高,至拔管时达高峰,与麻醉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GEA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GA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开胸手术施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麻醉效果确切,机体反应明显减轻,循环稳定,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快,拔管早,躁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吸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在胸科手术中无优势。方法:在胸科手术中采用静吸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并与静吸全麻比较,监测插管后5、60min及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氨氟醚吸入浓度、芬太尼用量,以及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纳络酮使用例数。结果:两组SBP、DBP、芬太尼用量及术毕恢复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静吸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减少麻药用量,术中麻醉平稳,术毕恢复更及时。  相似文献   

15.
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腔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腔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腹腔开放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Ⅰ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每组各300例。记录麻醉诱导、复苏时喉罩置入及退出,气管插管及拔管即刻及其前、后5min HR、MAP波动幅度,麻醉维持中HR、MAP,麻醉诱导、维持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结果Ⅰ组诱导、复苏HR、MAP的波动幅度远远低于Ⅱ组(P〈0.01),两组麻醉维持中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诱导、维持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术毕清醒明显早于Ⅱ组(P〈0.01);Ⅰ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腔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优于气管内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16.
熊国强  谢小玲  甘敏 《广东医学》2005,26(6):808-809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方法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胸腔镜微创手术术中需单肺通气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50例患者入室后先做T5~6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上置管4cm。B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两组病例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Clumenendobronciltube,DLT),用纤维支气管(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生命体征等。结果A组整个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拔管快于B组,FOB检查能准确定位DLT位置,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利于胸腔镜手术的开展。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应用FOB检查定位DLT位置是单肺通气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合理应用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肺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张劲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489-489,488
目的 比较观察老年胆管手术病手术时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能否减轻在围插管期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胆管手术患者,每组20例,Ⅰ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为全麻组,两组患者入室后,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Ⅰ组患者全麻前行T8-9硬膜外麻醉起效后,开始诱导插管,Ⅱ组患者直接行静吸复合全麻。结果Ⅰ组患者插管后1-5min及拔管时HR、MAP较麻醉前低p〈0.05,II组患者比麻醉前高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1-5min及拔管时HR、HAP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减轻老年患者存胆管手术中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肺癌根治术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静吸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B组:静吸复合全麻。监测全麻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两组全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清醒、拔管时间。结果A组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B组;A组用药量(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是肺癌根治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景桂霞  朱耀民  叶平安 《医学争鸣》2002,23(15):1389-139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中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安氟醚吸入组(Ⅰ)和安氟醚吸入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组(Ⅱ),每组20例,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后、麻醉后、切皮后及拔管后心率变异性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麻醉诱导后及麻醉后两组LF,LF/HF,TP显著降低;插管后,切皮后及拔管后,Ⅰ组LF,LF/HF及TP显著升高,而Ⅱ组未见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显示上术各指标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显著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交感/迷走均衡性和植物神经总张力;并显著降低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利于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Ⅱ一Ⅲ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5例。2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T7-8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监测2纽患者入室时(T0)、全麻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和拔管后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IK),并记录2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结果Ⅰ组Tn及T4时的MAP和HR较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Ⅰ组T1~T3时的MAP明显低于Ⅱ组(P〈O.01),HIK明显慢于Ⅱ组(P〈0.05或P〈0.01);麻醉维持期间Ⅰ组异氟醚吸入浓度及丙泊酚、卡肌宁用药量均显著少于Ⅱ组(P〈O.05或P〈0.01)。Ⅰ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Ⅱ组(P〈0.01)。清醒质量优者Ⅰ组为80%,Ⅱ组为40%,I组无术后镇痛不良者,Ⅱ组有3例术后追加哌替啶镇痛。2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直接送回病房,术后情况良好,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少术中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相对稳定,减少麻醉用药量又能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和完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