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在体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患者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患者的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CD83的表达均明显上调,CD86的表达及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抑制;对IL-12的产生均显著性下降。结论复方中药对患者的DC的抗原递呈能力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IL-12的分泌起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 Th细胞向 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白介素 12(IL- 12)是决定免疫反应的性质和功效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1,2],它甚至可以使1已建立的 Th2型为主的反应向 Th1型转变 [3]。我们的实验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 IL- 12水平降低主要由单一核细胞分泌能力下降引起,而 IL- 10对单一核细胞功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报道 SLE患者单一核细胞和活化的 B细胞分泌 IL- 10的能力都是增强的,且 IL- 10在 SLE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4]。我们检测了 SLE患者血清 IL- 10水平,并分析其与体外 IL- 12分泌水平的关系。同时,在体外予…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和白介素18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各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FN-γ的表达变化。方法 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20例,红皮病性银屑病19例,脓疱性银屑病1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FN-γ表达水平;对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检测血浆中IL-18表达水平;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刺激下,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上清液中IFN-γ和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IFN-γ水平为8.91±2.65,红皮病性银屑病为10.19±5.93,脓疱性银屑病为17.96±10.44,各型银屑病患者均高于正常人(5.70±2.82)。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于正常人。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BMC在SEB刺激组IFN-γ和IL-18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IFN-γ与IL-18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5。结论 在银屑病的发病和进展中,检测IFN-γ的表达量,对早期判断银屑病病情进展、转归和治疗效果有指导意义。IL-18表达增高,推测IL-18可能也参与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4.
白介素-23与银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介素-23作为新发现的白介素-12家族细胞因子,由白介素-12p40及特有的p19异二聚体构成,其受体由白介素-12Rβ1和白介素-23R组成,在抗肿瘤、抗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作用。白介素-23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升高,并通过诱导朗格汉斯细胞增加、促进记忆T细胞产生γ干扰素和白介素-23/白介素-17轴促进了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梅毒发生、发展有关,且认为细胞因子在梅毒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1,2]。为了探讨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和白介素10(IL-10)在梅毒病程中的变化及其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50例二期梅毒患者和5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IL-12和IL-10进行了对比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IL-27)、白介素35(IL-35)及其共同亚基EBI3 mRNA的表达。方法 分别采集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22例)、静止期(20例)、消退期(2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竞争性免疫抑制ELISA法检测血清IL-27、IL-35表达水平,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EBI3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IL-27和IL-35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IL-27(226.72 ± 71.32 ng/L,160.80 ± 20.02 ng/L,181.93 ± 27.36 ng/L)表达与健康对照组(138.66 ± 33.93 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 0.01);进展期、消退期血清IL-27表达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消退期血清IL-35(355.78 ± 49.82 ng/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309.36 ± 36.10 ng/L)、静止期(299.14 ± 31.98 ng/L)、健康对照组(292.43 ± 36.2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1,< 0.01),进展期、静止期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单一核细胞EBI3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分别高20.15、16.17、19.74倍。 结论 IL-27、IL-35、EBI3作为抗炎因子可能参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L-35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IL-35 水平显著降低,进行期患者组显著低于静止期患者组(P<0.05)。IL-35 血清水平与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有相关性(正相关还是负相关?)(P<0.05)。结论:IL-35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12是抗肿瘤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其主要抗肿瘤机制为:促进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间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长并增强免疫记忆.皮下或瘤体内给予白介素12的单独应用即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其他免疫制剂联用其抗肿瘤效力增强.白介素12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局部的炎症反应以及全身反应.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白介素12疫苗佐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白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有拮抗IL-18功能,抑制干扰素γ(IFN-γ)的产生,以早期Th1细胞因子抑制剂的形式参与Th1反应的调控。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浆中IL-18BPa水平下降,这是否是由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存在分泌IL-18BPa的障碍,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未经药物治疗的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细胞亚群分布,白介素12、白介素18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方法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初发SLE患者、10例正常人Th1/Th2细胞亚群分布;ABI7700Real-TimePCR法同时检测38例患者和28例正常人IL-12、IL-18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初发狼疮患者Th1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5),但Th1/Th2无显着性改变.②与正常人组相比,SLE组患者IL-12、IL-18mRNA及其受体表达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值均<0.05);③面部红斑组患者Th1/Th2、IL-12P35较正常人组降低(P均<0.05);④RNP阳性组患者IL-12P40较正常人组升高,IL-12P35、IL-18较正常人组降低(P均<0.05).结论 SLE是一种以Th1细胞下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源于诱导向Th1细胞分化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减少和细胞因子间失衡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急性社会心理应激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在社会应激测试(TSST)前10 min和测试后1、10、20、60 min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和IL-18的含量.结果:TSST测试后20 min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急性社会心理应激可引起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18的增加,这可能是社会心理应激使银屑病发生和加重的部分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mDCs)表面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的表达水平。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mDCs表面CD47及CD4+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上清液IL-23、IL-17和TNF-α浓度。结果:共检测46例患者和46名健康对照,患者组mDCs细胞CD47表达水平为32.8低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mDCs细胞CD47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负相关(r=-0.651, P<0.05);患者组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IL-17和TNF-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外周血mDCs表面CD47及Treg细胞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介素12B(IL-1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6887695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性别)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ABI 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对57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403例健康对照的DNA样本进行IL-12B基因多态位点rs6887695的基因分型。使用SPSS14.0分析软件,χ2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不同临床表型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性。 结果 IL-1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6887695三种基因型(GG、GC、CC)频率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分别为42.61%、45.39%和12.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4.42%、47.83%和17.75%;等位基因频率(G、C)患者组分别为65.30%和34.7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8.34%和41.6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31和16.54,P值均 < 0.01),在慢性斑块状(543例)和急性滴状银屑病患者(32例)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1和12.19,P值均 < 0.01)。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在患者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在斑块状患者中的频率高于滴状患者。少儿发病组(35例)与成人发病组(540例)、家族史阳性组(102例)与家族史阴性组(440例)、男性患者组(341例)与女性患者组(234例)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IL-12B(rs6887695)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易感性相关联,特别是与斑块状银屑病相关,但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及性别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近20余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祖国医学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急性社会心理应激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在社会应激测试(TSST)前10 min和测试后1、10、20、60 min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TSST测试后20 min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TNF-α的含量均升高,与测试前10 min相比,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社会心理应激可引起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6和TNF-α增加,这可能是社会心理应激使银屑病发生和加重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正逐渐受到大众重视,现代医学对本病已有一定认识。中医药对本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治疗上表现出一定优势,机理研究取得相应进展。本文主要从文献研究角度探讨该病的中医渊源、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现代研究情况等,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全血培养细胞中IL-10和IL-12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SLE患者和10名正常人,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分为空白组、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组、植物血球凝集素/脂多糖(PHA/LPS)刺激组和PHA/LPS TSA组作体外全血细胞培养,分离培养液上清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0和IL-12分泌水平。结果:SLE患者的外周血全血培养细胞IL-12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但IL-10却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SA对SLE患者IL-10的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对IL-12则有明显上调作用(P<0.01),但对正常人IL-10和IL-12分泌水平无明显影响;而且SLE患者IL-10和IL-12的分泌水平分别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IL-10分泌水平上调和IL-12下降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SA对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多途径激活后的IL-10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IL-12具有上调作用,HDAC抑制剂可能是治疗SLE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香蓝驱毒颗粒对扁平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2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扁平疣患者给予香蓝驱毒颗粒30 g,每日2次,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扁平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数为32.25±1.83、CD4~+/CD8~+比值0.79±0.26及IL-2水平为2.24±0.68,治疗后上述3个参数分别为39.89±1.25、1.68±0.21和4.44±0.62,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香蓝驱毒颗粒能增强扁平疣患者的免疫功能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