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目的:为全面掌握新疆哈密市2019年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科学评估包虫病流行趋势以及高风险区域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剖检和ELISA方法对哈密市牛羊感染包虫病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果:2019年哈密市共剖检牛470头,阳性率3.62%,羊920只,阳性率5.22%;检测羊血清311份,阳性率为3.11%;检测犬粪342份,阳性率为1.46%。按区县统计,巴里坤县牛包虫病感染率最高,伊州区羊包虫病感染率最高。按地理环境统计,山北牧区比山南农区家畜感染率高。结论:与2018年相比,2019年哈密市包虫病感染率有所增加,说明哈密市在包虫病防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控制家畜包虫病感染率增高的趋势,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昭苏垦区77团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控后取得的干预效果。通过调查预防性驱虫药物发放,掌握驱虫规范程度。采用"粪抗原检测法"和"下泻法"调查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情况。通过屠宰场检查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2012年1月-2013年6月该团登记犬618条~653条,总驱治犬11,700余条次,投喂"驱虫片"15,000片,规范驱虫率达100%。2012年5月份、8月份两次开展的犬粪抗原检测,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4%(6/176)、1%(5/500)。2012年、2013年利用下泻法检查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均为0(0/14、0/19)。2012年家畜包虫病感染率8.9%(200/2248)。实践证明,通过每月对犬驱虫可从根本上切断包虫病病原循环链。  相似文献   

3.
正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又称包虫)寄生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病。棘球绦虫种类较多,曾先后报道16个种和13个亚种,目前公认的有4种,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E.m)、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E.v)和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rus,E.o)[1]。细粒棘球绦虫引起人囊型包虫病(囊型棘球蚴病),呈  相似文献   

4.
2011-2013年在新疆温宿县对家畜包虫病的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在定点屠宰场检查牛、羊包虫病感染情况;采集家/牧犬粪样在实验室用粪抗原夹心ELISA方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状况。表结表明2011-2013年家畜包虫病感染率分别为42.4%(336/793)、13.8%(30/217),11.5%(208/1817),平均感染率为20.3%(574/2827),三年家畜(牛、羊)的感染率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2.338,P=0.0000.01);2011-2013年犬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2%(30/250)、8.3%(20/240)和8.8%(21/240),平均感染率为9.7%(71/730),三年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63,P0.05)。三年调查结果表明家畜包虫病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犬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5.
6.
骨包虫病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包虫病的X线、CT及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所有5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骨包虫的骨质破坏表现为特征性的膨胀性、多囊性骨质破坏,其在软组织内的生长方式与肝、肺组织中生长方式基本相同,形成包虫囊肿.结论:影像学对评价骨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MRI在显示邻近组织病变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传统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区,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以检疫净化、免疫为主要措施的家畜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工作后,全地区在2000年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6年后家畜布病呈显著上升趋势。为掌握全地区家畜布病感染情况,2012年、2013年我们对全地区八县一市牛羊猪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两年共检测血清样品168 386份,总阳性率2.38%。其中牛53 985份,阳性358头,阳性率0.66%;羊112 121份,阳性3 643份,阳性率3.25%;猪2 280份,无阳性。羊的布病阳性率(3.25%)显著高于牛(0.66%)。两年共计检测328份羊流产胎儿,分离出菌株8份,都是羊型,其中羊Ⅰ型4份,羊Ⅱ型2份,羊Ⅲ型2份,没有牛型。  相似文献   

8.
1病历简介 患者,女,63岁,内蒙古牧民。因双下肢行走无力,胸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近1个月不能行走,腹部及肋弓以下皮肤感觉迟钝,大、小便困难来诊。体检:神志清楚,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胸背部有广泛压痛,叩击痛,但以第五胸推棘突为明显,双下肢肌张力3级,无肌肉萎缩,剑突以下皮肤痛觉、温觉减弱,触觉存在,深感觉正常,膝腱及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彬斯基氏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Hb130g/L, WBC 5.7。 10~9/L, RBC 4.2 × 10~12/L,肝功能正常。 CT检查:第五胸椎椎体左侧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2岁。左上腹肿物10余年,增长缓慢。近一月余发觉肿物增长较快,进食后腹胀痛,生长于牧区,有牛羊接触史。体检:心肺无异常,左腹部触及一肿物,约25cm×15cm×10cm大小,其内缘过腹中线达右侧约5cm,下极于左锁骨中线达脐下约5cm,质...  相似文献   

10.
刘玉红  郭宁霞  相冰 《人民军医》2003,46(2):122-12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2 8岁 ,藏族。左侧腰痛、左下肢麻木无力 4年 ,加重伴右腰痛、右下肢麻木无力 3月 ,于 2 0 0 1年 2月 2 2日入院。 1997年 7月 ,左侧腰区出现 2 0cm× 7 0cm× 4 4cm肿块 ,半年后肿块增大为 7 0cm× 15 5cm× 7 5cm ,质硬 ,活动度差。 1999年 4月 ,在某医院手术切除后 ,于 2 0 0 0年 11月出现右侧腰痛 ,夜间明显 ,并感右下肢麻木无力 ,行走困难。患者居住牧区 ,有疫情密切接触史。查体 :血压12 0 / 6 7kPa,心、肺、腹无异常 ,颅神经 (- ) ,脑膜刺激征(- ) ,两上肢肌力V级 ,左下肢肌力III级 ,右…  相似文献   

11.
腹腔包虫病的CT诊断(附八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腔包虫病的CT诊断(附八例报告)赵振国青科张拓塞贾广志郁志龙腹腔包虫病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的2%[1]。笔者报道经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腹腔包虫病,结合文献分析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材料与方法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16~58岁。8例...  相似文献   

12.
病人,男,藏族,26岁。驼背跛行15年。有羊犬接触史。2001年初腰部出现疼痛,逐渐加重,伴左下肢跛行。当年6月因右腹股沟“脓肿”在县医院切开引流,切口不愈合。自治区某医院诊断为“腰椎结核”。2005年因腹股沟窦道流出粉皮样包虫囊壁而在我院作腹股沟包囊摘除术。窦道用10%甲醛溶液冲洗,切口愈合。鉴于患者腰痛加重,腰骶部明显后凸,2007年请地区人民医院骨科会诊,并作腰骶部病灶清除术。术中见皮下有数十个葡萄粒样大小包囊散在;腰4、5椎板,腰5椎体,腰骶椎间隙和骶椎两侧见直径1~3cm大小包囊数个,骨质被包囊压迫破坏。  相似文献   

13.
椎体包虫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脊椎包虫病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其MRI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椎包虫病的X线及MRI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结果 :包虫的寄生生长方式决定了其膨胀性、多房性生长的影像特点 ,MRI上具有特征性。结论 :MRI对评价脊椎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在显示脊椎包虫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韩莉   《放射学实践》2013,(10):1093-1093
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生活于牧区30年,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乳外上限可触及一核桃大小的肿物,活动度好,质地硬,无压痛无红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2年05月至2014年06月兵团第十三师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兵团第十三师包虫病进行三间分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十三师抽查了4个团场的13019人,其中阳性人数25人,阳性率0.19%;团场中阳性率以黄田农场最高,阳性率为0.33%;包虫病感染人数中,男性15人,女性10人,男女性别比为1.5∶1;抽查中儿童(年龄6-12岁)2287人,阳性人数0人;包虫病感染发病人数职业分布上牧民13人,占52%.结论:应继续加强对包虫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更有效地预防包虫病的发生,逐步建立和完善包虫病的防控体系,开展综合防治措施,制定监测防治方案,降低流行范围.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60岁.腰痛、双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8个月,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腰4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巴彬斯基征( ),双侧踝阵挛( ).曾于7年前做过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肝脏B超:肝右后叶见一不均质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肝右后叶包虫术后残腔并复发. MRI检查所见:腰3椎体下缘至骶2椎体上缘水平椎管内见多房性有分隔的长T2长T1囊性异常信号,分隔于T2WI呈低信号,T1WI呈相对稍高信号(图1,2),增强扫描不增强.病变沿腰5~骶1左侧椎间孔、骶1~2左侧骶前孔向盆腔内生长,骶1、2椎体有骨质破坏吸收(图3).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家畜     
1980年,首次报道了用DNA显微注射法成功地获得转基因鼠的实验(Gordon等,1980),从此建立了单一离体基因转移的方法。利用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利育种的基因可以进行分离、测序以及同调控结构重组,并在体内和体外检测其表达能力。虽然这一基础方法在动物育种领域刚刚起步,但未来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已建立的基因转移技术和家畜基因转移现状。 基因转移技术 基因转移是指将体外重组基因结构导入动物体的技术,当基因结构整合到动物基因  相似文献   

18.
19.
圆形.病变可累及椎管、附件和邻近软组织.囊性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T呈高信号.囊性病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子囊影,并在T2WI上见低信号的包虫囊壁.T2脂肪抑制序列及脊髓水成像技术对病变的显示具有优势.增强扫描可呈轻度强化.灌注成像中呈现中等灌注改变.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椎体、椎管、附件及邻近软织的包虫囊肿,对脊柱包虫病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心包包虫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5 1岁 ,藏族牧民。因进行性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 2年就医。体检 :心尖搏动不明显 ,心率 84次 /min。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音弱。CT片示 :心影左后区见一大小约 11 2cm×7 2cm椭圆形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影 ,边缘清晰锐利 ,并见厚度约 0 8cm厚薄基本一致的钙化影 ,其内还可见更高密度的斑点状不规则钙化影 (图 1)。MRI示 :在左心耳水平至横膈心脏左后方心包腔内见一巨大略短T1 、短T2 信号 ,包膜呈长T1 、短T2 信号 ,病灶内信号不甚均匀 ,与左心室壁分界不清 ,左心室受压变形 (图 2 )。CT及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