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胰头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胰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胰头癌患,均行螺旋CT双期扫描,层厚3—10mm,螺距为1.0,注射造影剂后25s行动脉期扫描;60-70s行门脉期扫描。结果CT平扫13例肿瘤病灶为低密度,5例呈等密度,螺旋CT双期扫描均呈低密度改变,同时14例胰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8例胆总管扩张,5例血管周围脂肪内浸润。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胰头癌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对小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可做出准确的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证实、同时具备CT和MRI影像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其中MRI检查包括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梯度回波反相位或钆-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增强T1加权成像.对20例患者行螺旋CT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盆部横纹肌肉瘤的CT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1行增强动脉期扫描,4例同时行增强三期扫描。结果 3例发生于腹腔,2例发生于盆腔,3例边界均模糊不清,2例可见假包膜形成。CT平扫显示5例均为不规则巨大软组织肿块,瘤内可见带、团状低密度区,1例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灶。5例肿瘤在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均表现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在静脉期显示肿瘤强化程度增高,平衡期强化度减弱,假包膜未见强化。5例周缘均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结论若出现腹盆部巨大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CT三期增强以静脉期强化明显,横纹肌肉瘤应纳入鉴别诊断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腺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细胞腺瘤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的病理特性分为脂肪变性型、炎细胞浸润伴血窦扩张型、异型细胞型和不典型肝细胞腺瘤4类亚型,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肝细胞腺瘤的CT及MR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脂肪变性型共4例,其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扫描,1例同时行CT加MR扫描.CT平扫1例,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均为低密度;MR平扫2例,T1WI正相位均为等信号,T1WI反相位均为低信号,T2 WI均为中低信号;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为低信号.炎细胞浸润伴血窦扩张型共2例,均行MR扫描,1例行CT扫描;CT平扫为低密度且CT三期动态增强均表现为高密度;MR平扫2例,T1WI 1例为等信号、1例为低信号,T2WI均为中高信号,MR增强扫描,2例三期动态增强呈不均匀渐进性持续强化,均为高信号.异型细胞型共3例,CT平扫2例,1例为均匀低密度、1例为均匀等密度;CT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均为高密度,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2例为高密度、1例为等密度),延迟期密度进一步减低(2例呈略高密度、1例呈略低密度);1例同时行CT及MR扫描,MR平扫T1WI为等信号,T2 WI为中高信号.不典型肝细胞腺瘤共3例,1例同时行CT和MR扫描,2例仅行MR扫描.1例CT平扫为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期为等密度,延迟期为略高密度;3例MR平扫,T1WI为2例为等信号,1例为中高信号(1/3例);T2WI为中高、中低、等信号各1例;增强扫描2例,动脉期均为高信号,门静脉期呈中低、中高信号各1例,延迟期呈等信号和中低信号各1例.结论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特征与其病理组织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CT、MRI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IMT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7~79岁,平均46.7岁.1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仅行CT平扫,7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9例中15例为单发病灶,4例多发,共26个病灶,位于肝左叶4个,肝右叶22个.组织学分型包括黄色肉芽肿型15例:CT平扫低密度12例,等密度3例;1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例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强化10例,平衡期轻度强化4例.4例行MRI检查,T1WI呈等信号1例,低信号3例,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4例动脉期均无强化,门静脉期或平衡期轻度强化.浆细胞肉芽肿型3例:CT平扫呈稍低密度2例,等密度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无强化,门静脉期或平衡期轻度强化;行MRI检查2例,增强扫描呈壁结节强化.硬化型1例:CT平扫为等、低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呈均匀强化,平衡期病灶密度减低.MRI平扫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明显.26个病灶中4个有假包膜.结论 CT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HIMT组织学变化特点,但对不同类型病变的CT、MRI鉴别诊断仍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6.
双体位CT扫描在进展期胃癌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双体位CT扫描在进展期胃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将85例进展期胃癌病例分成二组单体位组(即单纯行仰卧位CT扫描)30例,双体位组(即采用仰卧位与补充体位行CT扫描)55例。口服水作对比剂行CT检查,分别行术前CT分期与手术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双体位组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89.09%,单体位组仅为6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Ρ<0.05)。结论双体位CT在对检出病变、确定病变范围和判断肿瘤对毗邻器官的侵犯方面明显优于单体位组,因此双体位CT有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CT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15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l例患者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19例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侧肾上腺者14例(73.6%),左侧肾上腺者5例(26.3%)。病灶最小者为2.0cm×2.0cm,最大者为10cm×7.0cm。肿瘤边界清楚,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组织,CT值20~30HU,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2例(10.5%)肿块边缘见点状钙化。5例行MRl扫描的病例中,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l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并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11例均接受超声检查,8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超声显示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 5例呈实性,无包膜; 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有少量至中量血流。同时行CT检查的患者,CT平扫显示5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3例为实性,2例显示钙化,动脉期实性部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壁结节及包膜进一步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技术对诊断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34例疑有左房血栓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检查,第一期(心脏充盈期)扫描延迟时间以探测的循环时间为准,第二期(心脏延迟期)扫描延迟时间为90 s.13例患者同时做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第一期扫描显示左房低密度充盈缺损患者14例,其中6例第二期扫描仍表现为充盈缺损诊断为左心房血栓,8例第二期扫描时充盈缺损消失诊断为"血栓前状态".其中2例左心房血栓和3例左房"血栓前状态"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与CT一致.另20例患者CT检查无异常,其中8例同时也做了TEE检查,结果未见异常.23例(67.6%)CT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管腔狭窄达50%以上者10例(43.5%).结论 64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正确诊断率,同时还能兼顾观察冠状动脉有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MRI表现。术前仅行CT检查9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6例。结果:18例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表现为腹膜后或腹腔内软组织肿块。腹膜后肿块以浸润性生长呈不规则形、爪形多见;腹腔内肿块以膨胀性生长呈圆形、类圆形多见。CT检查15例中,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1例,等密度4例,病灶内未见坏死、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强化最明显,其中9例病灶周边及内部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稍低密度区。MRI检查9例中,T2WI病灶均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5例,呈稍低信号4例;脂肪抑制T2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病灶在各序列中均见有条带状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结论: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直结肠癌转移在CT上的表现类型,进而确定盆腔CT对该病诊断价值,作者对共1119例的3073份CT片直结肠癌患者进行了CT追踪研究。 所有病例均行腹部和盆腔CT扫描,且其病理结果均为腺癌。其中493例Duke's分期A期为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价值。方法选取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XGC 14例,同时行增强CT检查的9例,分析图像特点,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14例病灶胆囊壁均增厚,13例伴囊腔内结石,1例伴胆总管结石。超声造影4例病灶增厚的囊壁动脉期出现小灶性不增强区,9例胆囊黏膜线完整清晰,6例浆膜线完整清晰,4例胆囊旁肝实质有减退区。增强CT组与超声造影组囊壁动脉期强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超声造影(64.3%)诊断正确率较增强CT(44.4%)高。结论超声造影对胆囊病灶动脉期增强特点的观察更具优势,对XGC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月1月~2006年4月,我们对由于甲胎球蛋白(AFP)升高而螺旋CT三期扫描未见明确肝癌17例,行CTHA/CTAP检查,并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肝动脉灌注碘油与化疗药物,4~6周后行肝CT平扫。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对照增强CT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B)PRETEX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超声在PRETEXT分期中的准确率,并对HB治疗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病理证实的HB患儿37例,分析其超声及CT特点,对其进行PRETEXT分期,比较超声与CT分期的一致性,并根据CT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采用超声结合CT复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超声PRETEXT分期:I期4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Ⅳ期5例;CT增强扫描的PRETEXT分期:I期5例,Ⅱ期21例,Ⅲ期8例,Ⅳ期3例,超声与C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04,P<0.05)。HB患儿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肝内混杂回声包块,部分肿块内可见钙化灶及小囊状液化坏死区,肿瘤内可见血管穿入。10例根据CT PRETEXT分期直接手术;23例超声监测化疗后瘤体缩小,行手术切除;4例瘤体破裂行急诊手术,其中3例复发。34例随访未发现异常。结论 超声影像能够对大部分HB正确进行PRETEXT分期,根据CT PRETEXT分期结果指导治疗,为HB手术时机的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6例肾上腺节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 6例肾上腺节细胞瘤均为体检或其它合并疾病就诊发现,CT表现2例为水滴形,2例为椭圆形,1例圆形,1例分叶状不规则形;4例行CT平扫+增强,1例仅行CT平扫,1例直接行CT增强,平扫时病灶均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增强后1例不强化,3例延迟强化,其中1例边缘强化较明显,直接增强的1例也可见实质期及延迟期较动脉期CT值有所上升。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加深对它的认识可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CT和MRI特征,以提高对这种罕见病变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 6例,其中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单独行CT或MRI检查的各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及特点.结果 单发5例,多发1例.CT平扫呈稍低密度4例、等密度1例;MRI成像T1 WI呈低信号1例、等信号4例,T2 WI呈低信号3例、等或高信号各1例.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不均匀轻度强化并随着时间推移呈渐进性延迟强化和早期不均匀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的病灶各3例,延迟期上述病灶均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信号).结论 SH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MRI的T2 WI,对SH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CT和MRI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HAML的CT和MRI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8例均为单发混合型HAML,CT平扫均表现为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混杂低密度,灶内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密度,CT值-40~40HU.4例MRI平扫表现为稍长T1(含短T1)、稍长T2混杂信号,T1WI上高信号在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后完全消失.CT与MRI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病灶均呈显著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6例CT、3例MRI病灶呈持续或渐进性中重度强化,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2例CT、1例MRI病灶轻中度强化;3例HAML见假包膜,且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有轻度强化.结论 CT和MRI能显示混合型HAML的特征性表现并可在术前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进展期胃癌手术可根治性的CT估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评估进展期胃癌手术可根治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进展期胃癌病例术前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用盲法根据CT表现分为宜手术治疗和不宜手术治疗2组,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宜手术治疗组102例,有97例成功实行根治术,CT准确率为95.1%;不宜手术治疗组56例,仅6例成功实行根治术,50例行非根治术,CT准确率89.3%,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行常规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P患者的CT和MRI征象.所有患者均行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平扫检查,1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肿瘤单发,边界清楚,大多为类圆形,位于胰头5例、颈5例、体4例、尾7例;3例为实性肿瘤且瘤体较小,18例为较大的囊实性肿瘤;CT显示5例钙化,2例出血,5例包膜显示清楚.MRI发现1例钙化,8例出血,14例包膜显示清楚.动态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均为乏血供,均无胰管扩张,较大肿瘤压迫周围结构但未见受侵.结论 SPNP具有较为典型的CT和MRI表现,MRI在SPNP特征性征象的显示方面较CT更具优势,MSCT和MRI检查对该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两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术前往往难以对乳腺癌的侵及范围作出准确判断,当受累淋巴结直径<1.0cm时,CT上难与正常淋巴结区别。作者对35例Ⅱ、Ⅲ期乳腺癌的女患者(年龄38~70岁)进行了前瞻性研究。CT上以腋窝淋巴结≥1.0cm定为异常,除非淋巴结内完全为脂肪浸润时。将CT诊断结果与体检及病理所贝对照。35例均行乳腺活检,其中20例行腋淋巴结清扫。35例中病理诊断为乳腺癌30例,脓肿2例,淋巴肉瘤、神经原性肉瘤和管内乳头瘤各1例。20例乳腺癌行腋窝清扫者中,17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乳腺癌;另10例和1例淋巴肉瘤行化疗,1例神经原性肉瘤和3例良性病变者未行腋部手术。CT上全部病人的腋窝淋巴结均显示,即使未注射造影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