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2年收治的60例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体检,x线、B超检查及临床观察后均行手术治疗,治愈60例,术后并发症2例。结论对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应及早诊断,选择合理术式及时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小肠损伤在腹部损伤中较常见 ,是基层医院常见病、多发病 ,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特点。临床上若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常危及病人生命或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为了提高认作者单位 :2 7110 0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识 ,我们总结本院近 2 0年间诊治的资料完整的 32 0例 ,进行分析 ,供同道们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5 5例 ,女 6 5例 ;年龄 8~ 72岁 ,平均33.5岁1.2 损伤原因 :撞击伤 10 5例 ,坠落伤 32例 ,挤压伤 136例 ,打击伤 38例 ,锐器伤 9例。1.3 临床表现 :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  相似文献   

3.
周非  施金龙  顾志恺  陈建 《江苏医药》2007,33(5):533-533
严重下丘脑损伤通常发生在重型和特征型颅脑损伤后,一旦发生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1].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下丘脑损伤患者36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外伤性下丘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方法对实施各种保脾手术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经积极治疗治愈出院。结论脾损伤因病情轻重需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张磊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24-825
我院 14年来收治 35例外伤性直肠肛门损伤, 就其伤情特点和诊断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中男 28例, 女 7例, 年龄 16~66岁, 平均 37.3岁, 伤后 6小时内送入院 33例, 超过 24小时 2例。1.2 损伤原因:车祸伤 23例,高空坠落会阴部伤 8例,医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该院1995年1月至2013年7月的30例外伤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17例中,1例死亡,16例治愈,其中有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合并肠瘘1例,胰瘘2例,形成假性囊肿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非手术组13例中,1例因胸部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而自动出院;1例形成假性囊肿,后自行吸收;其余1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临床上胰腺损伤表现隐匿,早期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及时处理尤为重要;手术方式要根据胰腺损伤程度及合并症决定,充分引流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手术的关键;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非主胰管损伤的轻度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7.
复习2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手术结果,发现原发性小肠肿瘤术前确诊率低,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肝破裂3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筛选1990~2005年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依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确诊率100%,治愈率98.7%,其中手术治疗34例.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绝大多数应急诊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情况制订手术方案,但对轻症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亦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外伤性小肠损伤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22例。伤后至手术开始间为3~56h,以空肠近端及回肠远端多见,损伤24h后可发生腹胀、肠梗阻等症状。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伤后24h内症状不明显者出现腹胀、肠梗阻症状提示小肠损伤;B超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腹穿及灌洗术;适当延迟手术时机,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避免阴性探查。  相似文献   

10.
李勇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6):68-68
在腹部外伤中,十二指肠因其位于腹膜后的解剖特点,一般不易受伤,然而一旦损伤则诊断困难,处理较为复杂。我院近15年来收治36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外伤性基底节区损伤患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5至2006年老年外伤性基底节区损伤患者32例。结果老年患者中,外伤性基底节区缺血发生率高于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并且外伤性基底节区缺血常并发出血损害。结论根据老年外伤性基底节区损害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体会。方法对救治的40例创伤性连枷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因肺脏损伤严重合并感染,入院1周内死于ARDS外,39例治愈,住院时间7~28d,平均18.7d。结论连枷胸临床抢救注重固定的同时,积极治疗肺挫伤,可防止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脑纵裂血肿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情况.结果 治愈19例死亡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晚期脑疝).结论 大脑镰综合征是大脑纵裂血肿患者典型表现,纵裂间积血厚度>1 cm,可作为诊断参号标准,手术治疗以功能障碍或病情稳定与否来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手术7例,保守治疗19例。结果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评价治疗结果,良好15例,轻残4例,重残6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较复杂,预后差,临床上应充分运用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基底节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CT扫描显示基底节血肿量≥2mL的病例31例,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39.5岁。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确诊。复查CT 18例显著扩大。结果恢复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0例。结论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s)是急性颅脑损伤后血肿逐渐扩大的动态损害过程。本组总体预后不良。血肿大于30mL,血肿扩大,合并其他颅内损伤或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其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总结本院从1996-2006年间收治的8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析85例小肠破裂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改变,确定诊断的依据。单纯修补30例,肠部分切除49例,修补加肠减压6例,8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临床症状、体征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对外伤性小肠破裂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单纯修补和肠部分切除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小肠平滑肌肉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术中所见及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3例考虑为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考虑为空肠血管瘤;误诊为肠套叠1例,卵巢肿瘤2例,盆腔肿瘤1例;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根治性小肠平滑肌肉瘤切除术,其余3例因侵犯广泛而无法切除。4例术后2年内死亡,其余4例目前仍存活,无复发。结论小肠平滑肌肉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误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弥漫性轴索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48例DA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按GOS评分结果,治愈18例,中残12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0例,死亡8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采用高压氧及早期应用大剂量纳络酮等综合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24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0例,死亡4例,治愈率83.3%.死亡原因为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手术选择应以生理功能影响小、减少并发症为目的,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改良的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6-2004年尖间诊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1例,肠粘连3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3例。治愈83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为合并伤伴创伤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导致MODS。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的冲洗和合理的引流,早期应用抗生素,重视整体治疗等均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