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及“儿童生长发育史问卷”对广州市1622名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感觉统合的严重失调率为12.94%,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孕期家庭内部压力大,经济状况差,母亲饮酒和咖啡及孕早期情绪不良;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和新生儿黄疸;婴儿期营养不良,行为退缩及未经过爬行,家长对子妇溺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现况及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化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整群抽取的北京市海淀区7所幼儿园1 81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816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6.4%,轻、重度分别为19.3%,7.0%.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感情差(OR=1.553)、主要照顾人文化程度低(OR=1.366)、家庭人均月收入低(OR=1.119)、人工喂养(OR=1.836)、没有经过爬行阶段(OR=1.470)、有过伤害(OR=1.660)的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风险增加.结论 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一些家庭相关因素可能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了解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PD)状况及其与周围生活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青岛市黄岛区4所幼儿园720名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儿童的生活环境情况,同时填写感觉统合量表.结果 儿童SPD发生率为36.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居室累计开窗通风时间<1 h的儿童SPD的风险高于>4 h的儿童(OR=1.94,95%CI=1.05~3.57),报道窗玻璃湿气的儿童SPD发生风险升高(OR=1.94,95%CI=1.19~ 3.14),不注意手部卫生的儿童SPD的风险升高(OR=2.01,95% CI=1.16~ 3.47),经常有喘鸣儿童SPD风险高于健康儿童(OR=3.67,95%CI=1.66~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另外,分娩时父母的年龄及父母的养育方法均表现出了与SPD的关联性.结论 学龄前儿童生活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湿度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均与感觉统合失调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市5所小学1629名8~1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及相关的环境影响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杏。【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总的检出率为26.33%,男女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分别为20.14%和6.02%。轻度前庭失衡与重度学习能力不足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亲文化程度高、担任学生干部、同伴关系良好、无违纪反社会行为对感觉统合失调柯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受到来自行为、家庭及环境多种肉素的影响,有必要提高家长老师的认识。早期开展筛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探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及“儿童生长发育史问卷”对广州市1 622名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感觉统合的严重失调率为12.94%,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孕期家庭内部压力大、经济状况差、母亲饮酒和咖啡及孕早期情绪不良;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和新生儿黄疸;婴儿期营养不良、行为退缩及未经过爬行、家长对子女溺爱等因素有关。提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孕期、围产期、婴儿期不良因素及家长育儿态度和方式不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儿童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大脑 ,经过组织和统合 ,对身体内部感觉作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 ,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 ,使身体与环境协调顺利 ,当这一体系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临床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前庭失调 ,触觉过分防御 ,本体感失调 ,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等 ,在不同的领域发病率各不相同。今就蚌埠市学龄儿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本市市区 7所小学智力正常儿童 ,共发调查表42 0 0份 ,在教师指导下 ,由家长填写。收回全部合格表 3 6 90…  相似文献   

7.
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玉溪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情况 ,为开展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对玉溪市三所小学校的 3915名在校儿童进行调查 ,输入自己编制的微机软件作统计分析。 结果 被调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 16 .91% ,其中轻度失调率 11.88% ,重度失调率 5 .0 3% ;男童失调率 2 1.2 4% ,显著高于女童的 12 .40 % ;城市、山区、半山区小学失调率分别为 13.92 %、18.76 %和 18.2 2 % ,城市低于山区、半山区 ,差异有显著意义 ;按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和其他民族等 5个民族统计 ,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 17.2 4%、14 .6 1%、17.0 1%、19.6 5 %和 12 .84% ,差异无显著意义 ;按被调查儿童学习综合成绩上、中、下三等统计 ,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 8.0 8%、15 .0 7%、42 .6 2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结论 感觉统合失调存在于各区域、各民族、各年龄组的儿童中 ,且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开展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拟的调查问卷对合肥市某小学933名智力正常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总发生率为34.7%,男孩发生率(42.3%)明显高于女孩(28.8%)(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和气氛、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母亲孕前的不良因素、儿童的疾病史和3岁前是否被寄养.结论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围产期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它可造成儿童学习与交往困难及行为障碍 ,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1] ,愈来愈受到社会有关领域的关注。作者通过抽样调查 ,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围产期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希望能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市实验小学、前进小学、北关小学、机关幼儿园、商业幼儿园 5~ 12岁儿童 6985名 ,其中男 3 892名 ,女 3 0 93名 ,男女比例为 1.2 6:1。1.2 方法 首先利用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教 ,然后举办儿童家长、教师培训班 ,使他们掌握…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6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城市学生3588名,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7.60%,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为主。其中男童为41.72%,女童为33.59%,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女童(χ2=25.26,P=0.0001)。结论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应根据各地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检索并纳入的12篇研究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一致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OR值95%CI。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父母文化程度(0.516,0.547)、父母职业(0.991,0.447)、亲子关系差(1.380)、父母关系差(1.199)、父母期望过高(0.954)、教育方式不当(1.025)、教育方式不一致(1.916)、打骂孩子(2.045)、性别(1.693)、居住条件差(1.610)、学习压力大(1.790)、城乡(0.566)、血铅值超标(14.771)。结论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父母关系差、亲子关系差、教育方式不一致、学习压力大、性别、打骂孩子、城乡、居住条件差、血铅值超标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城市儿童不同饮料行为的影响,为改善儿童饮料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4所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5%的城市儿童经常饮用含糖饮料,21.1%经常饮用牛奶。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饮料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建省城市儿童不良饮料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监护人的认知水平与儿童饮料行为显著相关,而家庭收入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13.
王媛  郭剑  王伟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94-695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科大学818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经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的回归系数较高。ξ2对心理卫生的影响最大,ξ6和ξ3次之。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况、生活规律、与他人交流情况等。结论结构方程模型不仅能提示各个因素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影响,而且对各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有了深入的、数理角度上的证实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Conners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809名农村学龄期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男生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项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平均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组得分较低。“留守儿童”心身障碍和焦虑因子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抚养儿童数少、儿童健康状况差、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羞辱孩子等是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农村学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存在某些行为问题。应针对其不同特征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社会干预措施,以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通市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南通市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南通市2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2529名2~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维生素A含量测定。结果儿童血清维生素A含量低于39.8μg/dL的占19.5%;血清维生素A缺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年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父母文化程度与是否食用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维生素A制剂是其影响因素。结论采取干预措施防治儿童维生素A缺乏,尤其是亚临床缺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部分儿童零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市儿童的零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合肥市3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儿童进行零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94.2%的儿童有吃零食的习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喜欢的零食种类基本相同,零食主要准备人是妈妈;儿童少年在家中、幼儿园/学校和其他场所吃零食前不洗手的比例分别为30.3%,45.4%和63.1%;儿童选择零食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口味、包装、营养、卫生、奖品、品牌和广告;零食奖励、家中常备零食、零食的口味和包装是促进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因素。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零食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和自制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湖北省黄冈市487名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总检出率为8.83%,男女学前儿童攻击行为分别为10.32%和6.80%,不同性别、年龄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级攻击性行为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的检出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有玩具或图书数量多、睡前讲故事、单亲家庭,而喜欢玩仿制枪玩具、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母子感情差、母亲孕期精神状态差等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学龄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改善和提高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儿科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PedsQLTM4.0)及自编“家庭环境调查表”,对广州市某小学一~六年级778名学生进行现况调查,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家庭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学龄儿童躯体评分、心理评分及总评分依次为(89.0±12.3)分、(80.1±13.1)分和(82.3±11.9)分。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条件下,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很耐心”、“较耐心”组相比,“不大耐心”组在情感、社交和角色功能3个维度评分上降低了(4.81±1.5)~(12.22±2.0)分(P<0.05)。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及父母关系在上述3个维度有类似联系。结论父母对子女耐心教育及家庭内成员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学龄儿童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2~6岁儿童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市2~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沈阳市5所幼儿园2~6岁儿童的家长129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每天夜里平均睡眠时间为(9.7±1.1)h。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7.40%,其中入睡困难为7.86%,易醒和早醒为4.39%,嗜眠为2.16%,梦呓为3.01%,磨牙为6.09%,梦魇为0.39%,打鼾为5.94%,夜醒为1.08%,夜间摇头、睡惊症和发作性睡病均为0.08%。不同性别儿童各种睡眠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社会环境以及睡前吃东西、喝饮料等对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沈阳市2~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家庭、社会环境对儿童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应针对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预防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