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道无孔斜隔综合征误诊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2 0岁 ,因原发性痛经 ,诊断为双子宫单宫颈 ,右侧子宫积血 ,行右侧子宫次全切除术后阴道流脓 4年 ,于 1995年 12月 4日入院。患者曾于 1991年 5月 2 0日因 1年前月经初潮即出现痛经 ,并逐渐加剧。门诊行B超检查显示 :子宫大小 4 0cm× 2 9cm× 2 2cm ,内膜线清晰 ,子宫右前方有一 13 4cm× 9 0cm× 8 3cm的低回声包块 ,边界清楚。初步诊断为盆腔囊性占位病变 (疑为畸胎瘤 )收入院。检查 :体温36 6℃ ,脉搏 6 0次 ,呼吸 16次 ,血压 10 5 / 75mmHg(1mmHg =0 133kPa)。患者发育良好 ,心肺未见异常 ,腹软 ,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15例,Ⅱ型15例,Ⅲ型1例,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术后随访1年~6年。结果:Ⅰ型患者就诊年龄为(13.07±1.58)岁,86.7%于初潮半年内就诊,均以痛经为首诊就诊原因;Ⅱ、Ⅲ型患者平均就诊年龄(25.20±7.09)岁,54.5%在性生活后半年内发病,62.5%以阴道流血流液流脓为首诊就诊原因。所有患者均有阴道壁囊肿,Ⅰ型直径大于Ⅱ、Ⅲ型患者;93.5%的患者合并肾脏缺如,以右肾为主。超声诊断率93.5%,磁共振诊断率100%。31例患者均采用阴道斜隔切除术,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流液、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无阴道粘连发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71.4%成功受孕。结论:不同分型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各异,肾脏缺如可对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起到提示作用,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阴道斜隔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保护患者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行阴道斜隔手术切除引流术,术中见右侧阴道壁囊性包块,切除同时见另一宫颈,其中间见一针眼大小孔。术后恢复可。术后诊断:1.阴道斜隔综合征Ⅲ.型;2.子宫畸形:双子宫。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易漏诊,配合辅助检查能提高诊断率,且切除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阴道斜隔综合征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89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了9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为临床上一类罕见的生殖道畸形,其诊断、分型及治疗国际上尚未形成共识。OVSS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诊断的难度。手术治疗是OVSS惟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月经期,早期识别和治疗OVSS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泌尿系畸形,以肾缺如多见。此种生殖道畸形并非罕见,文献报道此病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人院手术病例的3.7%,占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病例的7.4%。目前尚无统一命名,国内称其为阴道斜隔综合征或先天性阴道斜隔。由于患者有一侧通畅的宫颈和阴道,月经初潮和周期正常,临床表现各异,且冈临床医生对此病缺乏认识,常被误诊。早期和正确的诊断对避免不必要的处理和并发症十分重要。现将1986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院诊治的37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阴道斜隔后子宫妊娠二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发病率较低的先天性生殖道畸形 ,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 ,且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 ,因其罕见 ,而更易被基层临床医生忽视及误诊 ,尤其是在隔后子宫妊娠时 ,容易导致反复行人工流产术。我院于 2 0 0 0年~ 2 0 0 1年收治 2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  2 1岁 ,因停经 4 5d ,要求行人工流产而于 2 0 0 0年10月 2 5日入院 ,末次月经 2 0 0 0年 9月 10日 ,平素月经规律 ,无阴道流血及流脓。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 ,阴道通畅 ,宫颈稍小 ,右侧穹窿稍浅 ,未见小孔眼 ,双子宫 ,右侧子宫…  相似文献   

8.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的病因、分型、诊断和治疗。OVSS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增加了诊治的难度。年轻、盆腔包块、原发痛经、伴有一侧肾缺如者,应高度怀疑OVSS。切除斜隔引流积液是基本治疗方法。术前正确诊断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阴道斜隔并单侧肾缺如1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病例回顾接受手术治疗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在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中,阴道右侧斜隔占66.7%、双子宫占86.7%、患侧肾缺如占93.3%,1.1型和2.1型都是40.0%;全部接受阴道斜隔切除术,无二次手术患者。文献复习记录了979例患者,其中右侧斜隔占58.7%、双子宫占89.4%、患侧肾缺如占97.1%,1.1型和2.1型分别占40.1%和45.3%;94.3%的患者接受了阴道斜隔切除术,阴式手术占62.0%。文献复习提示内异症的发病率10.2%,二次手术概率1.9%,术后妊娠概率59.7%。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最常见的畸形是阴道斜隔、双子宫和患侧肾缺如,以1.1型和2.1型最多见。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内异症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阴道斜隔切除术可去除症状并改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应尽早开展。无性生活的女性建议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双宫体、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泌尿系统畸形,以肾脏缺如多见。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是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的首选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及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功能,影像学表现更具特征性。手术是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最根本的手术方式是阴道斜隔切除术。手术要点在于确定阴道斜隔部位和斜隔孔。手术时机以月经期为宜。阴道斜隔要切除充分,并保证引流通畅,防止阴道切口粘连、狭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不仅可以明确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分型,也可同时准确的治疗。阴道斜隔侧子宫尚有妊娠可能,应尽量避免切除,以提高患者的受孕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婴幼儿阴道斜隔综合征(OHVIRA)的成因及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及经会阴扫查的方式,对子宫、阴道和肾脏进行评估。结果 3例婴幼儿均为胎儿时期诊断一侧肾缺如或发育不良,第3例因阴道流液就诊,其余两例为出生后超声复查肾脏时发现盆腔内异常包块。3例均诊断OHVIRA。结论 超声检查在诊断婴幼儿OHVIRA中具有重要价值。婴幼儿OHVIRA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其超声图像具有特征。当怀疑女性婴幼儿泌尿或/和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时,超声检查为重要、便捷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道斜隔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多有双宫体、双宫颈,有一隔膜始于两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患侧宫颈掩盖其内,患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多伴有闭锁侧的先天性肾脏缺如,斜隔与宫颈的空隙称为隔后腔。该病真正的发生率目前并不清楚,有报道发生率在0.1%~3.8%。国外最早于1922年报道这一生殖道畸形。至1976年根据Yoder等的总结,全世界文献中仅报道41例。我国直至1985年卞美璐等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并报道此病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入院手术病例的3.7%,占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病例的7.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其发病率约0.1%~3.8%。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斜隔侧妊娠者可致胚胎停育、人工流产困难或难产。由于该病的发病率低,临床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阴道斜隔综合征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2005年我院收治的8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行阴道斜隔切开术,2002年前仅1例患者术后6年切缘粘连、复发。2002年后均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主要由隔后腔积血、积脓、引流不畅、梗阻而诱发一系列症状。只要正确认识本病,诊断不难。阴道斜隔综合征一旦确诊,首选阴道斜隔切除并引流术。术后生育功能同正常妇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双子宫阴道斜隔综合征(HWWS)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21例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21例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平均年龄(21.8±7.5)岁,月经初潮年龄(12.3±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ogenital vaginal reclined septum syndrome,CVR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1例怀疑阴道斜隔的未婚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在B超检测下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斜隔的3例,Ⅱ型斜隔的7例,Ⅲ型斜隔的1例。术后随访4.5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能直接观察阴道斜隔的类型,及早诊断治疗CVRS,损伤小,诊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21岁,G0P0.因双子宫左侧子宫切除术后1年,月经期后下腹疼痛伴低热10月于2005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1年前患者因月经周期不规律伴下腹疼痛4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子宫畸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右侧子宫发育较好,左侧子宫发育不良,行左侧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予抗感染治疗后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收治的10例直肠阴道隔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年龄36—47岁,平均40岁;肛门坠痛6例,性交痛3例,痛经8例,慢性盆腔痛5例;三合诊时均可触及直肠阴道隔结节,平均直径3cm。血清CAl25水平升高者2例。阴道或腹部超声检查均末检出异位病灶。术前4例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3.75mg/28d,共3次的治疗,可短期缓解疼痛,2例病灶体积减小。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开腹手术7例、阴式手术1例、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2例。切除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阴道隔内异症。随诊最长时间5年,完整切除病灶者预后良好,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病灶持续存在。结论 直肠阴道隔内异症以肛门坠痛、性交痛为主要表现,必须进行三合诊检查。B超的辅助诊断意义不大,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分期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图像特点及正确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图像特点为:双宫体,双宫颈,患侧阴道斜隔内积血和患侧肾脏缺如。妊娠期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有一定难度。结论: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图像特点明显,超声可作为诊断该病首选且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