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TCS患儿52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圆锥位置与B型超声、MRI一致,椎管内脂肪瘤、皮样囊肿等与MRI一致。采用显微手术脊髓栓系松解治疗并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可疗效提高,减少并发症。结论 B超、MRI是检查诊断TCS的最好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及神经能使大部分TCS患儿症状减轻或治愈。改进手术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或脊髓栓系手术疗效因素,为该疾病的预后进行科学的估计和评判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TCS和TC患者的手术时机、病理分型、手术松解程度与手术后效果关系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手术后总有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松解越彻底,疗效越好,脂肪瘤型疗效明显低于非脂肪瘤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松解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较多,不能靠单一因素对预后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的价值。方法 对36例患儿的病史、临床症状、X线片、MRI资料、手术病理所见、随诊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原发性者均有腰骶部包块或皮肤凹陷和毛发,继发性者均有腰骶脊膜膨出或腰骶部包块手术史;2)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一致;3)早期正确手术治疗者治疗效果较佳。结论 MRI检查是早期诊断首选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柱、脊髓畸形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特征及与脊柱、脊髓畸形的相关性和治疗适应证。方法1989年10月~2003年7月收治脊髓栓系综合征321例。应用Kendall等级相关检验分析手术年龄与术后功能改善的关系。比较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术中所见和随访结果。结果321例患者中,294例合并有腰骶段脊柱裂,85例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弯,114例合并硬膜内或外脂肪瘤,76例合并脊髓空洞,63例合并脊髓纵裂,4例合并双重脊髓。主要术式包括:椎板切除、脊髓及神经根粘连松解、终丝切断、脂肪瘤切除、纵隔切除、硬膜重建。对先天性脊柱畸形同时行脊柱后路植骨融合加内固定78例,未行内固定而单纯行植骨融合34例。结论神经症状改善程度与手术年龄相关,年龄越小,改善越明显;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上神经源性膀胱和脊柱变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而下神经源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足部畸形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治与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33例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与并发症处理的结果:方法33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有:12例后背或腰骶正中皮肤异常;29例下肢畸形、感觉及运动障碍;11例括约肌功能障碍。32例经X线检查脊柱有畸形;6例CT检查显示骨性脊髓纵裂、脂肪性异常增粗的终丝;11例MRI检查显示有脊髓病变,33例MRI检查均显示有低位脊髓、圆锥位于L3~S1和终丝增粗。33例根据术中病理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法:(1)切除位于低位圆锥附近的骨性病变,如脊髓纵裂予以切除;(2)松解对硬脊膜和脊神经组织的粘连与压迫;(3)借助放大镜,尽可能切除椎管内脂畴、纤维瘤组织;(4)靠近骶尾部将增粗终丝的止点处结扎、切断。结果30例随访1~12年,平均5年。6例效果好,25例有效,2例效果差。术后并发症:脑脊液漏4例,采取俯卧位、局部加压包扎,或伤口再次缝合治愈。结论MRI结合CT检查,有助对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评估,手术部位及方法根据病理变化而定,单纯增粗的终丝手术切断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Spiral CT、SCT)在小儿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经手术确诊的脊髓纵裂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35例,对其术前S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ner reformation,MPR)的影像学特点与X线、MRI、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5例患儿术前SCT显示脊髓纵裂者33例,其中Ⅰ型纵裂23例,与手术所见100%符合;Ⅱ型纵裂10例,符合率83.3%;2例显示不够清楚。结论SCT/MPR诊断脊髓纵裂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是诊断脊髓纵裂的又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影像在脊髓栓系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映良  唐毅  夏佐中  梁平  翟暄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52-1253,I005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45例TCS患儿的超声声像图,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记录脊髓末端圆锥血流速度,对术前及术后血流速度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超声不仅与CT一样能提供TCS解剖和病理改变的图像,且能显示TCS在超声检查中的特征表现,即脊髓远端动态脉跳搏动消失。利用彩超检测脊髓远端的血供情况,术前脊髓末端圆锥血流速度(0.047±0.012)m/s,术后血流速度(0.158±0.029)m/s,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对术前诊断TCS有实用价值,对手术前后评估脊髓远端血供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IN-SEP)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Keypoit4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TCS小儿PIN-SEP。将记录电极放置于同侧腘窝、腰3棘突、胸12棘突及头顶,分别记录腘窝电位(PF)、马尾电位(CE)、腰髓电位(LP)及皮层电位(P40)。对检测结果按年龄和病因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IN-SEP检测脊髓段电位显著异常(x2=134.06;P<0.05),其中LP异常率为98%。异常形式主要为诱发电位波形消失,提示TCS主要导致神经元轴索损害。结论PIN-SEP检测对于TCS的定位诊断以及TCS时脊髓神经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与小儿外科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总结我院近3年收治25例先天性畸形的超声检查与临床资料。畸形包括消化道9例(36%),泌尿系7例(28%),腹壁4例(16%)和其它系统5例(20%)。结果本组25例中24例经手术或产后超声证实了产前诊断,特异性为96%。1例终止妊娠;16例经手术(急诊手术11例)治疗的患儿中13例治愈,2例因合并其他畸形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药物注射治愈胸壁淋巴管瘤1例;7例泌尿系畸形均在随诊观察中: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宫内先天性畸形的首选和重要手段。我国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的水平及范围还很不平衡,本组诊断水平较高与地域有关。多数畸形适于早期手术治疗,而大部分泌尿系畸形需随诊观察。小儿外科医师应积极参与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和围产期管理,使患儿得到及时、妥当的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先天性畸形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在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在磁共振(MRI)脊髓栓系综合征(TC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10年来收治的336例TCS病人的情况,结合患儿MRI诊断分析手术前后病情变化情况。结果MRI可详细了解脊髓圆锥位置、终丝、椎管内外脂肪瘤、脊髓脊膜及脊柱等各种病理变化。结论MRI可为TCS的病因、诊断和手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96例中获随访83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9例,无明显变化的62例,症状加重者12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需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大多数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仅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电生理技术,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功能改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TCS患儿组及对照组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查及阴部神经感觉传导检测。结果TCS患儿组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波幅增加,时程延长,多相孜增加,出现纤颤波、正锐波,阴茎背神经感觉传导减慢。结论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及阴茎背神经检查对了解TCS神经损害程度、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1986年6月~1994年6月手术治疗的46例患儿进行分析。临床凡有排尿、排便障碍,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足畸形等症,体检发现隐性脊柱裂、显性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或曾行脊膜膨出手术的患儿均可疑为该病。磁共振(MRI)和Metrizamlue脊髓造影CT检查可确定诊断。本组术后随访1~8年,手术有效率52%。该病一经确诊即应尽早行脊髓拴系松解术,以缓解症状,减少神经系统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