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肝纤维化机理之异同。方法 :用CCl4 制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第 1天、第 5周、第 9周时分别加入上述三方制成的混悬液 ,用药时间均为 4周 ,处死取材后HE及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三方在肝纤维化不同时期对胶原Ⅰ ,Ⅲ ,Ⅳ的影响。结果 :小柴胡汤预防组及治疗Ⅰ组肝脏病理变化不明显 ,胶原Ⅰ ,Ⅲ ,Ⅳ阳性程度轻 ;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以大黄虫丸、鳖甲煎丸组病变程度轻 ,胶原Ⅰ ,Ⅲ ,Ⅳ阳性程度轻 ,但ridite分析治疗Ⅰ组大黄虫丸优于鳖甲煎丸 ;治疗Ⅱ组鳖甲煎丸优于大黄虫丸。结论 :小柴胡汤治疗肝纤维化当早期用药 ;轻度肝纤维化大黄虫丸疗效最优 ,亦可用鳖甲煎丸 ;较重的肝纤维化鳖甲煎丸疗效最优 ,亦可用大黄虫丸。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鳖甲煎丸由23味药物组成,文章阐述了《伤寒杂病论》所载疟疾应属"少阳病"且为现代所言疟疾的一种类型,因此《金匮要略》中疟母实则属少阳病范畴。阐释了鳖甲煎丸以小柴胡汤引药入少阳、鳖甲为君主软坚散结消;活血祛瘀药兼利水药助鳖甲消之功,配伍益气养血扶正药兼顾久病虚弱;清酒作引药,引诸药入血分。可谓集祛瘀、祛痰、行水、行气、泻下、滋阴于一方,立方严谨,病证结合。启悟鳖甲煎丸方证的含义,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如有纰缪,望斧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梳理《金匮要略》鳖甲煎丸的历代衍变情况、古今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现代的应用转化情况,一方面为鳖甲煎丸的二次开发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为经典名方的转化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与整理鳖甲煎丸的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对鳖甲煎丸的古代及现代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其源流、方义衍变及主治病证变化情况。结合市场调研,对鳖甲煎丸的市场转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研发过程及市场应用情况。结果:自《金匮要略》后,鳖甲煎丸在历代均有流传,但其变化不大,治疗疾病单一,为治疟母的专方。从药物剂量比来看,鳖甲煎丸中鳖甲和赤硝为主药,并重用虫类药。现代文献分析发现,鳖甲煎丸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均主要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调研发现,鳖甲煎丸在由经方转化为中成药时,其思路基本为"尊古",其组成、用量、制法等基本遵循了《金匮要略》中原方的记载。中成药制剂已被收录于多个疾病诊疗、用药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对比其他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鳖甲煎丸的临床应用较广,成本较低。结论:鳖甲煎丸在古代为治疗疟母的专方,现代则多用来治疗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疗效确切。此外,鳖甲煎丸已成功地转化为现代中成药制剂,并在市场上得到较好的反应,为其他经典名方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开"瘀血"证名,首创用虫类药治疗瘀血病证,如土鳖虫、水蛭、虻虫、蜣螂、蛴螬、鼠妇等,散在于抵当汤、抵当丸、鳖甲煎丸、大黄(?)虫丸、下瘀血汤等活血化瘀方剂中,主要用治蓄血证,瘀血内闭的经闭、腹痛、癥积、疟母,寒气凝结肝脉之阴狐疝气等,以达破血逐瘀、活血通经止痛、消积化癥、破结通利除疝等多重治疗目的,显示了虫类药独特的功效和应用,现探析如下。1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雌虫的干燥体,又名(?)虫、土元。药性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具  相似文献   

5.
仲景制方特点可概为立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药味少,易掌握。然统观《金匮要略》一书中201首方剂(4首有方名而缺药者除外),除众所公认的制方特点外,不难发观亦有用“大方”者(即方剂之大者,表现为药力猛,药味多,药量重),如列入正文的鳖甲煎丸、候氏黑散、大黄(庶虫)虫丸、薯蓣丸等,虽仅占百分之二,却体现了仲景的辨治特色,兹浅探如下。 鳖甲煎丸见于《金匮·疟疾篇》,主治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停于胁下而成疟母。其方由25味药物组成,鳖甲为主药,软坚散结,遵“坚者软之”原则,重用软坚散结之鳖甲,以达祛淤  相似文献   

6.
《神农本草经》收录虫类药28种,记载水蛭、蛰虫、蛴螬、木虻、蜚虻、蜚虻及鼠妇有治疗"恶血""瘀血""月闭"等作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多种虫类药,创立大黄虫丸、抵当汤(丸)、下瘀血汤、鳖甲煎丸等方治疗"瘀血""癥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综述了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为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虫类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多集中于“下品”类,共载有28种,占动物类药物的41.8%,足见其重要。仲景所著《全匮要略》的262方中,有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庶虫)虫丸、蜘蛛散、下淤血汤、土瓜根散等六方,用了水蛭、虻虫、(庶虫)虫、蜂巢、蜣螂、鼠妇、蛴螬、蜘蛛,堪称《本草经》中一些虫类药物的最早验证者。笔者仅就《金匮要略》中仲景所用虫类药之功用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1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鳖甲煎丸组(12只)和生理盐水组(2只)。鳖甲煎丸组给予鳖甲煎丸6 mg/(kg·d)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5天。末次给药1 h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腹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用含不同浓度的鳖甲煎丸血清(含5%、10%、15%、20%、30%、40%)培养基培养,并设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血清),共培养10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微血管生长图像,计算微血管出芽面积;将培养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高倍视野中平均微血管密度。并将血管环新生微血管密度与鳖甲煎丸含药血清浓度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15%、10%、5%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微血管出芽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30%、40%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微血管出芽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出芽面积最少,明显低于5%、20%、30%、40%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P0.01),但与10%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浓度≤15%时,随着浓度增加,对血管环新生血管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血管环新生微血管密度逐渐减少(r=-0.637,P0.05)。结论鳖甲煎丸对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且以15%浓度含药血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一、酒煎服药法疟病篇中用鳖甲煎丸治疗疟母,其中用清洒煮鳖甲“纳药煎丸”。清酒,指澄清的米酒。米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破癥坚邪气”。疟母为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日衰,疟邪则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用清酒“着鳖甲于中”,取其温散,既能行药势,又能“去瘕癥积血”,发挥软坚散结、消痞除  相似文献   

10.
朱美香  吴小明  连建伟 《新中医》2006,38(12):76-77
《金匮要略》262方中,运用虫类药有7方,即下瘀血汤、抵当汤、土瓜根散、鳖甲煎丸、大黄廑虫丸、滑石白鱼散和蜘蛛散。涉及虫类药物有土鳖虫、虻虫、水蛭、鼠妇、蛴螬、蜣螂、露蜂房、蜘蛛、白鱼(即衣鱼,又名蠹鱼,乃衣帛、书纸中蠹虫)。所用虫类药物不过9味,但剂型有丸、散、汤剂,制方有大、小、缓、急,可谓选药准确,配伍精当。其中张仲景选用的鼠妇、蛴螬、蜣螂、白鱼、蜘蛛等药,或因价格昂贵或因药源稀缺,已少有医家采用,但其方配伍严谨,功效卓著,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现将《金匮要略》虫类药方配伍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鳖血柴胡作为江西的樟帮特色炮制饮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从鳖血柴胡的历史溯源,概述了鳖血柴胡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并对鳖血柴胡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鳖血柴胡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东汉张仲景 ,是我国著名医学家 ,被后世奉为医圣 ,其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则被奉为经方 ,其所列方药 ,备受后世尊崇 ,习用常取捷效。在经方所用药物中 ,其用酒者计 2 2方 ,用酒之法分为 5种 ,有酒煎药 (方有下瘀血汤、红蓝药酒、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 ,酒水合煎 (方有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芎归胶艾汤 )、酒送服 (方有薯蓣丸、肾气丸、九痛丸、赤丸、大黄虫丸、天雄散、侯氏黑散、土瓜根散、当归芍药散、当归散、白术散 )酒浸药 (方有防己地黄汤 )、酒洗药 (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经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Meta分析鳖甲煎丸对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PCⅢ、LN)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NKI及Pub Med数库中有关鳖甲煎丸治疗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实验。依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评分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经过筛查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鳖甲煎丸vs丹参,鳖甲煎丸+常规护肝降酶药vs常规护肝降酶药,鳖甲煎丸+恩替卡韦(ETV)+常规护肝降酶药vs ETB+常规护肝降酶药。所纳入的研究均为随机设计实验,均没有描述分配隐藏的方法和盲法。结果: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指标LN、HA、PCⅢ的疗效优于丹参,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对肝纤维化指标HA、LN的疗效鳖甲煎丸+常规护肝降酶药优于单纯常规护肝降酶药,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对肝纤维化HA、PCⅢ、LN指标的疗效鳖甲煎丸+ETV+常规护肝降酶药优于ETV+常规护肝降酶药,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鳖甲煎丸有良好的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鳖甲煎丸方抗肿瘤研究日渐增多,药味数为仲景方中之最,但其配伍谨遵仲景组方用药之本意,并非杂乱无章。故本文基于中医肿瘤特征共性,从肿瘤病因病机及治法分析鳖甲煎丸组方用药特点,认为鳖甲煎丸具有善用虫类药,活血化瘀、丸药缓图,扶正祛邪、多方合用,配伍精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小鼠血管生成及新生血管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32只,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小鼠腹壁Matrigel种植体方法进行血管生成实验,Matrigel与b-FGF,肝素混合后植入小鼠腹壁正中区域皮下,将小鼠随机分成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12,6 mg·kg~(-1)),正常组,内皮抑素组(5 mg·kg~(-1)),每组8只,在Matrigel种植前3 d,各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实验药物,连续给药8 d,第8天取出Matrigel,测量Matrigel种植体中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微血管计数(MDC),并观察微血管结构特征及发育阶段。结果: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及MDC均低于正常组,且鳖甲煎丸低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及MDC较高剂量组低;HE染色显示鳖甲煎丸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可见散在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数量较正常组少;CD34免疫组化显示鳖甲煎丸组内皮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减少,且血管结构模糊、内皮细胞着色变浅,且鳖甲煎丸低剂量组细胞数低于鳖甲煎丸高剂量组。结论:鳖甲煎丸对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有关,低剂量鳖甲煎丸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强于高剂量鳖甲煎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寻《金匮要略》方治疗肝硬变的方剂运用规律。方法:检索文献获取《金匮要略》方治疗肝硬变的优势方剂谱,并使用已拟定的文献评价标准对临床研究文献及个案报道文献进行评价,进而获得肝硬变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中医证型。结果:明确《金匮要略》方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研究文献有106篇,个案经验文献有113篇,常用方剂为大黄虫丸、鳖甲煎丸、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及下瘀血汤。结论:大黄虫丸、鳖甲煎丸、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和下瘀血汤的证型很可能是肝硬变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17.
鳖甲煎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可能性,为进一步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奠定基础。方法:查阅近10年鳖甲煎丸组成的单味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药化研究。结果:鳖甲煎丸组成单味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论:鳖甲煎丸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可能为扩大经方鳖甲煎丸的应用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报告   鳖甲煎口服液系采用《金匮》鳖甲煎丸原方所载药物及用量,用现代制剂新技术和新方法制成的口服液新剂型。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该方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则,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当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鳖甲煎丸具此功效,但目前对该方的研究仅限于临床病案报道,其药理、药效缺乏现代科学依据,妨碍其推广运用。因此,有必要用现代制剂技术将古方鳖甲煎丸加以剂型改革进行实验研究。 1材料 1.1动物 选用 wistar大白鼠 24只,雌雄各半,体…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鳖甲煎丸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2%、4%、6%、8%、10%、12%、14%、16%)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BAX、Bcl-2、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分别处理SMMC-7721细胞24、28 h,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作用肝癌细胞24 h后,细胞总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随浓度增加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甲煎丸含药血清(10%、15%)上调BAX mRNA表达(P0.05),而BAX蛋白表达不明显;除5%含药血清鳖甲煎丸组Bcl-2 mRNA外,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下调Bcl-2、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并能抑制STAT3磷酸化,升高BAX/Bcl-2比值(P0.05,P0.01)。结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影响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广泛运用大黄,巧妙配伍。桃核承气汤和下瘀血汤突出大黄下瘀血、血闭,荡瘀逐血之功;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运用大黄破癥瘕、积聚;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己椒苈黄丸侧重大黄逐留饮作用;三承气汤利用大黄涤荡肠胃、推陈出新;茵陈蒿汤巧用大黄通利水谷;大黄甘草汤调中化食;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用大黄泄热消痞、安和五脏;大黄牡丹汤泻热通腑以清热解毒。张仲景还特别讲究使用大黄时的煎服炮制方法,生用突出泻下之力,多用于攻下,且入汤剂多后下;先煎以减缓泻下作用;渍用亦属后下,较后下作用弱之;酒制大黄以强化活血化瘀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