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与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2013年3月应用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和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87例,其中应用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7例,应用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0例,对两组分别就其平均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两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3个月。大粗隆入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5)min,梨状窝入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6±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1.9%;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较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置入位点对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1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收治IFF患者122例,男性85例,女性37例;年龄60~79岁,平均70.1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定位点内移组(63例)和PFNA组(59例).PFNA组行传统PFNA进针点置入髓内钉,定位点内移组则由传统PFNA定位点内移0.5~0.8cm置入髓内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髓内钉一次置入成功率、术中透视次数,随访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首次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点内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PFNA组[(63.55±17.81)min vs.(82.74±20.66)min、(41.22±12.69)mL vs.(63.58±14.59)mL、(5.13±1.77)次vs.(7.26±1.58)次、(4.12±1.33)个月vs.(5.14±1.27)个月,P<0.05].定位点内移组导针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显著高于PFNA组(96.83%vs.84.7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93.65%vs.94.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点内移组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髋内翻、骨折移位等并发症比例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FNA术中将传统定位点内移0.5~0.8cm能够提高髓内钉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避免术中多次透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干骨折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4月—2017年6月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98例,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弹性髓内钉组(50例)和锁定钢板组(48例),弹性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处理;锁定钢板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VAS评分、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77.04±12.67)min vs.(117.76±17.64)min、(6.56±1.12)d vs.(7.93±1.27)d、(14.19±1.67)周vs.(17.42±1.98)周、(16.89±2.24)周vs.(19.45±2.64)周,P<0.05;弹性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98.67±12.74)mL vs.(211.84±2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术后2、4周弹性髓内钉组VAS评分(4.34±0.36)分、(3.65±0.34)分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5.17±0.49)分、(4.6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髓内钉组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81.25%(P=0.006);弹性髓内钉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64.58%(P=0.00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效果显著,且其能显著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LCP)和股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解剖型锁定钢板,n=60)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n=6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7.0±1.1)cm、(70.2±10.2)min、(136.3±43.2)m L和(160.3±50.2)m 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3.7±1.3)cm、(98.5±15.3)min、(185.3±64.3)m L和(240.4±64.3)m L],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早期锻炼时间[(10.3±2.3)d、(10.4±1.2)d、(10.4±1.0)d和(6.3±2.3)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1±3.2)d、(28.3±4.3)d、(14.1±1.2)d和(11.4±5.3)d],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6.7%)优于对照组患者(88.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患者(20.0%),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A型与C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0年1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骨科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A型和C型(AO分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87例,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分为A型骨折组和C型骨折组。A型骨折组46例,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18~60岁,平均38.1岁;道路交通伤21例,高处坠落伤12例,摔伤9例,重物砸伤4例。C型骨折组41例,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18~60岁,平均39.6岁;道路交通伤25例,高处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等指标,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18~24个月,平均20.3个月。A型骨折组与C型骨折组平均手术时间[(92.3±18.7) minvs.(96.0±22.0) min]、出血量[(162.39±66.07)mLvs.(174.10±69.68)mL]、HSS评分[(94.4±4.7)分vs.(94.6±3.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为胫骨髓内钉置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男性42例,女性16例;年龄19~73岁,平均50.3岁。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按手术入路分为髌上入路(SPN)组和髌下入路(IPN)组,各2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膝前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定期电话及门诊随访13~20个月,平均15.6个月。SPN组手术时间(100.66±6.78)min短于IPN组(110.07±8.92)min;SPN组与IPN组相比,膝前疼痛程度较轻(VAS评分1.07±1.00 vs.1.66±1.40),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Lysholm评分96.28±4.08 vs.93.93±4.62,Oxford评分53.28±3.96 vs.51.17±3.55),P<0.05。SPN组与IPN组在出血量[(79.31±11.00)mL vs.(83.10±11.37)mL]、骨折愈合方面(RUST评分27.03±2.34 vs.26.72±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组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9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45例;年龄24~63岁,平均41.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37例,道路交通伤37例;骨折部位:T1123例、T1222例、L127例、L227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48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3,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和B组(n=46,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功能改善、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81.6±5.3)min vs.(102.8±4.8)min]、住院时间[(8.1±1.4)d vs.(11.1±1.9)d]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52.8±4.1)mL vs.(66.6±3.1)mL]少于A组(P<0.05);B组术后1、3、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3.6±0.4)分vs.(4.6±0.4)分,(2.4±0.4)分vs.(3.5±0.4)分,(0.9±0.2)分vs.(1.8±0.2)分,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A组[(25.1±3.3)分vs.(33.2±3.9)分,(16.9±2.4)分vs.(23.7±3.7)分,(9.2±1.1)分vs.(15.8±2.2)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A、B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0.87%,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月采用加长PFNA或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依据采用的髓内钉不同分为重建组(50例)和加长PFNA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加长型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均高于重建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型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均优于重建钉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股骨重建髓内钉,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术中创伤较大、出血量及透视次数较多,但固定牢靠,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稳定型(Evans分型1组及Ⅰ型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LP组(21例)和PFNA组(1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骨折愈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短于PFLP组[(10.80±2.93)周vs.(15.14±2.10)周、(5.33±3.24)周vs.(8.38±2.6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PFNA组少于PFLP组[(206.67±62.18)m L vs.(296.67±98.9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达7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PFNA与PFLP均是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优秀内固定选择,但PFNA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更快,更适用于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带锁髓内钉(LMN)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8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治疗83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采用LCP治疗52例,采用LMN治疗31例。LCP组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73.8±8.2)岁;LMN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74.1±7.7)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临床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骨性愈合时间[(14.1±1.8)周vs.(13.9±2.5)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0.3±5.4)mL vs.(96.3±9.5)mL]、手术时间[(137.9±5.6)min vs.(108.6±8.6)min]和术后住院时间[(7.6±1.8)d vs.(4.2±1.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在术后3个月[(57.2±3.8)分vs.(65.3±3.3)分]、6个月[(69.5±3.8)分vs.(74.4±4.4)分]、12个月[(81.1±3.5)分vs.(84.1±2.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6%vs. 3.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LC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LMN治疗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5例。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股骨颈骨折5个月,股骨干骨折6个月。无髓内钉及锁钉断裂、股骨头坏死、感染及脂肪栓塞,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可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减少出血,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amma-3钉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治疗的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5~82岁,平均(58.4±10.8)岁。其中20例行PFNA内固定手术,16例行Gamma-3钉治疗,术后对两组手术临床指标、功能评分和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PFNA组手术用时(63.5±21.4)min、透视次数(8.5±4.4)次、出血量(120.4±21.5)m L,结果显著性低于Gamma-3钉组的(79.6±15.8)min、(10.8±3.5)次、(180.9±56.6)m L;PFNA组切口长度为(7.3±2.4)cm与Gamma-3钉组的(6.6±2.1)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组骨折的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0.9±3.1)周和(88.6±11.4)分,与Gamma-3钉组的(12.2±1.9)周、(84.5±1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均未出现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及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无再次骨折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Gamma-3钉内固定术相比,PFNA内固定术具备固定可靠、术中射线暴露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进行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92例,均具有股骨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指征。按照置入方法的不同分为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组(EM组)和徒手髓内钉远端锁钉组(FH组),EM组40例,采用磁力导航(Electromagnetic)交锁髓内钉治疗,即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FH组52例,采取徒手远端锁钉技术。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评价指标:远端2枚锁钉锁定耗时、术中X线片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等;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断钉、骨折不愈合、肢体短缩、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Lysholm评分。结果 EM组远端2枚螺钉锁定时间为(7.74±2.02)min,术中X线透视时间(17.58±5.76)min,失血量(210.84±63.28)mL,一次性锁定成功率为95.00%,均显著优于FH组[(20.21±5.18)min,(42.28±15.24)min,(375.36±94.27)mL,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组骨折愈合时间(16.66±1.84)周,与F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M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优良率为95.00%,与F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8%,94.23%,P0.05)。结论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髓内钉远端锁定技术,拥有锁定时间短、一次性成功率高、术中失血量少、X线片透视时间少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长柄弯止血钳辅助复位股骨近端骨折移位骨块,使髓内钉更容易进入正确的髓腔位置,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6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2~81岁,平均56.4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5例。道路交通伤6例,坠落伤5例,摔伤11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长柄弯止血钳辅助复位分为两组,各11例。A组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并于术中使用长柄弯止血钳的前端顶住小粗隆,以股骨前群肌的张力为支点,撬起止血钳尾部,纠正股骨近端骨折块并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B组采用单纯牵引床牵引复位并用PFNA固定。术后按照Baumgaertner等股骨近端骨折复位评定方法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术后骨折复位质量,A组良好9例,可2例;B组良好8例,可1例,差2例。A组术后骨折移位(2.75±1.36)mm,B组(4.03±0.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A组手术时间(49.18±7.90)min,B组(57.09±5.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组术中失血量(201.18±20.87)mL比B组(162.73±20.54)mL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88.82±2.68)分,B组(79.18±4.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B两组术后股骨近端颈干角、前倾角、侧位成角、骨折愈合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因髓内钉偏前而出现骨折畸形愈合1例。结论采用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中使用长柄弯止血钳辅助复位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技巧,可以使近端移位骨块获得良好复位。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We report the unorthodox use of a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via antegrad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a subtrochanteric pathological femur fracture in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oxa vara. No similar use has been documented previously in literature. Methods: A standard approach to the proximal right femur was performed and standard antegrade technique used to introduce a guide wire into the proximal femur after which the femoral shaft was reamed. A 38-cm long 10 mm diameter retrograde nail was attached to the retrograde insertion and targeting device as if to perform a left sided retrograde femoral nailing. The nail was then inserted antegrade into the proximal right femur and locked. Results: The patient made a good recovery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was followed up regularly at the clinic until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fracture. Conclusion: We believe that a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inserted antegrade, enabling proximal locking with screws passing into the femoral head, provides a mechanically sound fixation of a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where a reduced neck-shaft angle precludes the use of a standard cephalo-medullary nai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Gamma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Müller AO/OTA31-A1/A2)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65~88岁,平均(72.18±5.23)岁。其中使用Gamma短型髓内钉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3.21±6.24)岁],Gamma加长型髓内钉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8.88±7.61)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术日输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加长型组出血量(149.11±87.31)m L,手术时间(73.80±17.40)min,术后1d血红蛋白(101.13±1.21)g/L,输血15例(65.2%),住院时间(14.12±0.23)d,术后1年Harris评分(90.20±1.70)分。短型组出血量(93.25±61.26)m L,手术时间(53.30±15.70)min,术后1d血红蛋白(102.47±1.32)g/L,输血12例(36.4%),住院时间(13.38±0.97)d,术后1年Harris评分(88.90±2.31)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日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AO/OTA31-A1型和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功能恢复上无差异,术后随访短型髓内钉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钢制和钛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股骨干新鲜骨折108例,应用钢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52例,与钛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56例进行对照研究。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相同。结果钢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的52例均在术后4~6个月临床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6例出现锁定失败,其中2例发生远端锁钉松动;钛制髓内针组延迟愈合12例,不愈合4例,锁定失败10例,其中锁钉松动6例。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钢制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可以明显减少锁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