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脓毒症病人的影响,为EN实施及管理提供合理依据,以提高病人耐受性及改善疾病预后。方法:抽样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入住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ICU A病区与B病区的诊断为脓毒症且行EEN病人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EN治疗,实验组据重症病人EN喂养流程实施EN。结果:EN一周后,实验组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不耐受例数与不耐受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2.33±2.83)vs (3.93±3.64),P 0.05]。实验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脓毒症病人采用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方案,不仅可提高病人耐受性从而保障EN顺利实施,而且可缩短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有效地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EN)耐受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EN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脓毒症病人85例,所选择的病人均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存在感染或高度怀疑存在感染同时,符合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项标准者,通过可能影响脓毒症病人EN耐受的因素分析,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脓毒症EN病人24至72 h内胃肠道的反应,探讨影响脓毒症病人EN耐受性的因素。结果:当病人使用镇静药和抑酸药、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血清清蛋白<35 g/L)、粪肠球/杆菌比例≥2∶8、APARCHⅡ评分≥15分和营养液渗透浓度≥330 mmol/L时,胃肠道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置入空肠营养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镇静药、抑酸药、机械通气、血清清蛋白水平、粪肠球/杆菌比例、EN途径、APARCHⅡ评分、营养液渗透浓度等对脓毒症病人EN的耐受性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回顾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中断的相关文献,分析肠内营养喂养中断原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关于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原因的横断面研究,采用定性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10篇。手术和影像学检查、喂养不耐受、护理及气道相关性操作占中断原因比例较高(涉及文献9、8、6篇)。结论 :肠内营养喂养中断原因主要与手术和影像学检查、气道及护理相关性操作、喂养不耐受、管道问题有关。为了减少滋养性肠内营养的喂养中断,多学科合作、执行更加规范合理的早期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干预时输注速度对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 ~2020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A组采取低递增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干预,B组采取中递增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干预,C组采取高递增输注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分级干预护理方案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符合标准的重症病人21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及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EEN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第4天、7天热卡达标率、喂养中断次数、喂养不耐受症状、营养指标。结果:干预组第7天热卡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喂养中断次数与喂养不耐受症状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肠内营养第7天营养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病人在EEN同时进行耐受性分级干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喂养中断、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并尽早达到目标热卡。  相似文献   

6.
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民民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3):148-150,153
目的:研究早期EN支持对危重症病人营养状况和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成标准EN(瑞素)组和采用高纤维素、高蛋白质EN(瑞先)治疗组,每组32例.观察病人EN支持第7和第14天后的营养状况、相关并发症和耐受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瑞先组治疗第7和第14天后,血清蛋白质水平、肌酐升高指数、氮平衡、淋巴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病人中的合理应用,以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将171例重症脑血管病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n=88)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83).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和2周的营养指标(TP、ALB、PA、TF)和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TLC)的变化,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康复时间,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均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改善重症脑血管病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脓毒症病例。EEN组病人于48 h内行肠内营养(EN)支持;肠外营养(PN)组病人给予PN支持。观察并记录病人28 d病死率、入住ICU时间、血糖最高值、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7 d降钙素原(PCT)值等。结果:使用EEN能降低脓毒症病人的入住ICU时间,改善APACHEⅡ评分,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高血糖风险,降低PCT值,但不能降低脓毒症病人的病死率。结论:EEN能减少脓毒症病人的并发症,但不能改变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治疗改善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方法:两年间收住于我院ICU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病人随机分针刺组(ATG)和药物组(DTG),每组各20例。ATG每日上午行针刺治疗,DTG予甲氧氯普胺10 mg Q8h静脉注射。床旁超声测喂养开始前、针刺前及30 min后胃窦收缩频率(ACF),收缩幅度(ACA),计算胃窦运动指数(MI),记录胃残余量(GRV),实际喂养量,计算喂养达标百分比,监测前白蛋白水平(PAB)。结果:ATG第1天针刺30 min后MI及ACF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 0.05);组内比较第3天MI、ACF较第1天显著增长。DTG组内比较第3天与第1天MI及ACF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ACF较第2天下降(P 0.05)。ATG第3天GRV的减少比DTG多(P 0.05)。ATG平均喂养增长率优于DT(P 0.05)。ATG喂养量与DTG无统计差异,PAB回升较DTG组更快。结论:针刺治疗能较迅速改善胃排空能力,与甲氧氯普胺相比作用更持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生元制剂联合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EEN)肠道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8例SAP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与实验组(n=39)。入院24~48 h内置入鼻空肠管进行EEN治疗。对照组给予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混悬液,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合生元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蔗果低聚糖)。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每日胃排空情况(胃残余量),干预7 d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症状、营养指标[血清运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每日胃排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7 d后,实验组腹胀、腹痛、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营养状况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升,且实验组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合生元制剂联合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混悬液...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病人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脓毒症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的耐受性管理措施.方法:将入住我科ICU诊断为脓毒症并行床旁CBP治疗的危重症病人23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18)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EN治疗;观察组(n=121)病人在入住ICU的24 ~ 48 h即开始给予EEN治疗. 结果:治疗后一周,观察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总蛋白(TP)、ALB、前清蛋白(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EEN耐受率达80.12%,入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o1). 结论:脓毒症病人CBP联合EEN的同时采取耐受性管理措施,不仅可保障EEN的安全实施,而且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指标,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有利于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热敏灸对胃癌病人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胃癌病人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按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实施肠内营养前30 min给病人进行热敏灸。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不耐受症状发生率、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道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为20.69%,对照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人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能降低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耐受症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率,热敏灸还能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10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处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治疗,疗程均为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及转铁蛋白(TRF)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gG、IgM、Ig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P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应用于SAP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2例重症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行EEN治疗,44例)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8例).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和2周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康复时间,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均较对照组快,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 结论:EEN可有效地改善重症脑卒中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重症患者由于禁食或不能进食,必须进行必要的营养供应以保证正常的机体需要,肠内营养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可靠的营养方法,为患者基础生命支持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在进行肠内营养时要把握好其适应症、禁忌症,做好基础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护理监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营养制剂及两种制剂混合的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的血清清蛋白、总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病人出现消化道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将200例使用EN支持的重症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A组(短肽型,n=67)、B组(整蛋白型,n=67)和C组(短肽型+整蛋白型,按1∶1配制,n=66)。观察比较三组病人EN支持第14天的血清清蛋白、总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病人出现消化道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三组病人血清清蛋白、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病人均出现消化道并发症,A组多表现为腹泻,B组多表现为胃潴留,C组出现消化道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和B组。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病人在入院初期优选短肽型+整蛋白型混合制剂给予EN支持,可提高病人对EN的耐受性,顺利完成EN治疗,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以及对病人营养状态、肠内营养耐受性、胃液PH值、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神内重症收治接受鼻饲饮食及机械通气治疗共72例脑血管病病人。其中,36例在发病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组),36例发病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7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治疗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治疗后28天存活率等临床指标变化,并分析入院时、入院1 d、3 d、7 d、14 d胃液PH值变化。结果 :早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脱机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胃液PH值显著升高。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病人预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胃液PH升高,能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严重创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创伤病人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现象,导致病人不能按时达到喂养目标,影响病人的临床结局.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将从病人病情、医疗护理及其他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  言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 ,胃肠内营养 (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而正确的实施和积极防治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并发症 ,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科从 1996年 4月以来应用能全力 (素 )对 181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