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后踝固定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后踝固定优良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后踝固定优良率6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13±10.75)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8.10±1.42)周,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45±10.03) min、骨折愈合时间(9.74±1.61)周,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为(98.13±8.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AOFAS评分(80.45±8.03)分,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后踝大块骨折患者的后踝固定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增强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甘肃省天水市四零七医院脊柱关节科治疗的66例后踝骨折患者。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21~63岁,平均39.6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钢板内固定33例(钢板组)和螺钉内固定33例(螺钉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患者获得随访:钢板组(24.7±11.3)个月,螺钉组(23.8±10.3)个月(t=0.338,P=0.736);手术时间:钢板组(77.8±13.9)min,螺钉组(67.8±14.6) min(t=2.850,P=0.006);术后住院时间:钢板组(6.6±1.7) d,螺钉组(6.4±1.8) d(t=0.464,P=0.644);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钢板组(9.2±2.1)周,螺钉组(10.8±2.2)周(t=3.022,P=0.004);骨折愈合时间:钢板组(11.6±2.7)周,螺钉组(12.5±2.9)周(t=1.304,P=0.197)。术后6个月随访时AOFAS评分:钢板组(89.5±6.5)分,螺钉组(82.3±6.4)分(t=5.731,P<0.001);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钢板组(91.4±6.3)分,螺钉组(91.3±6.7)分(t=0.0623,P=0.950);术后6个月随访时踝关节活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范围:钢板组(19.4±3.5)°、(38.6±5.7)°、(19.8±3.7)°、(24.7±4.4)°,螺钉组(17.2±4.6)°、(35.2±4.8)°、(17.2±3.2)°、(22.1±5.3)°;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范围:钢板组(20.3±4.3)°、(40.3±5.5)°、(21.2±3.5)°、(26.2±4.2)°,螺钉组(19.8±4.3)°、(41.3±5.5)°、(20.8±3.5)°、(26.8±4.2)°。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踝骨折,采用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采用钢板固定,患者可早期完全负重活动,早期(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更优,而螺钉固定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胫骨Pilon骨折不同时间窗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4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根据伤后至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C组,各38例。三组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A组手术时间为伤后6h内,B组为伤后6h~6d,C组为伤后7~14d。比较三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完全愈合率、复位满意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3年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A组与C组骨折愈合时间相当,分别为(11.55±3.24)周、(11.16±3.44)周,短于B组(14.20±3.68)周(P0.05)。三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组与C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53%与7.89%,低于B组28.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A、B、C组术后3年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9.47%、84.21%、8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Pilon骨折患者伤后6h内及7~14d软组织无明显肿胀,伤口张力小,该时间窗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利于骨折复位与愈合及并发症的减少,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3 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 82 例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微型钢板组 (41 例) 与克氏针组 (41 例), 微型钢板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克氏针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侧掌指关节屈曲活动度、握力相比健侧丢失度、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微型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克氏针组 (t =7.173, P <0.001), 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克氏针组 (t = 5.332、3.926, P 均 < 0.001), 术后 1?3 个月患侧掌指关节屈曲活动度明显大于克氏针组 (t =8.015、8.804, P 均 <0.001)、握力相比健侧丢失度明显小于克氏针组 (t =7.957、5.264, P 均 <0.001), 术后 3 个月患侧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 (χ 2 =3.998, P =0.046), 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克氏针组无明显差异 (χ 2 =0.213, P =0.644)。 结论 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 微型钢板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 提高手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与传统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1月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锁定钢板内固定疗组46例(锁定钢板组)与传统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组46例(传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56~68岁,平均62. 8岁;传统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57~66岁,平均61. 7岁。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对比术后第4周两组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吡啶啉(PYD)、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等骨转化生化标志物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93. 48%,显著高于传统组73.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传统组对比,锁定钢板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肱骨头内翻角度明显降低,分别为[(216. 56±42. 73) mL vs.(427. 31±67. 32) mL、(2. 76±0. 59)°vs.(4. 59±1. 12)°]。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86. 18±11. 42) d vs.(97. 88±13. 89) d、(9. 43±1. 33) d vs.(12. 78±2. 45) d、(3. 45±0. 52)周vs.(4. 68±0. 7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传统组对比,锁定钢板组患者PINP、BGP、BALP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95. 87±10. 42) ng/mL vs.(79. 68±8. 94) ng/mL、(9. 12±1. 0)μg/L vs.(6. 37±0. 86)μg/L、(75. 39±8. 97) IU/L vs.(67. 87±7. 66) IU/L]。PYD、CTX、TRAP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25. 92±3. 14) U/L vs.(32. 58±5. 94) U/L、(4. 63±0. 52) ng/mL vs.(8. 14±0. 76) ng/mL、(1. 33±0. 15) U/L vs.(3. 28±0. 42)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并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骨代谢,促进骨折端愈合,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骨一科收治115例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钢板内固定组(58例)和克氏针内固定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肘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评分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等指标,评价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双钢板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01.22±12.31)mL,手术时间为(88.91±18.09)min高于克氏针组(96.96±11.42)mL和(80.09±19.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7.01±1.31)周短于克氏针组(9.90±1.0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随访,双钢板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优于克氏针组,肘关节功能评价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克氏针组,中度和剧烈疼痛患者少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38%(53/58),高于克氏针组82.46%(4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为(86.55±9.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72.55±8.43)分(t=7.016,P<0.001);治疗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为优者29例、良者9例、可者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为优者19例、良者10例、可者11例(Z=-2.632,P=0.008)。其间,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2.5%(χ2=12.467,P<0.001)。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可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掌骨骨折后行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45例患者为A组,选择掌骨骨折后行克氏针治疗的50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AFS评分、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对其进行TAFS评分,A组患者优良率为86.7%(39/45),显著高于B组的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显著低于B组患者,手术时间、总主动屈曲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骨折处感染、炎症、伸肌腱断裂及骨延迟愈合,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9/45),显著低于B组的4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头加压螺钉与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掌、指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患者88例,按就诊顺序分成无头加压螺钉组和微型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掌指骨骨折患者共88例,术后随访6~9(8.2±0.64)周。比较两组的术前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患肢侧别、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周患指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骨折不愈合;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短(P<0.01),术后6周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微型钢板组(P<0.01)。微型钢板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头加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头加压螺钉与微型钢板均可实现掌指骨斜形、螺旋形骨折的良好固定,无头加压螺钉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更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空心螺钉微创固定对Tile B型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漯河市医专二附院收治的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心螺钉组和3D组,各62例。空心螺钉组应用空心螺钉微创固定,3D组在3D打印技术下进行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愈合时间、病死率、功能恢复时间。结果3D组优良率96.8%,空心螺钉组优良率80.6%,3D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空心螺钉组(P<0.05)。3D组手术时间(57.2±13.2)min、术中透视次数(28.1±3.1)次、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3.8±1.5)周,空心螺钉组手术时间(71.3±11.4)min、术中透视次数(35.9±3.2)次、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3.5±2.0)周;3D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空心螺钉组(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与空心螺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6.4%,显著低于空心螺钉组24.1%(P<0.05);3D组伤口愈合时间(5.1±1.8)d、病死率1.6%、功能恢复时间(4.6±1.5)个月,空心螺钉组伤口愈合时间(7.5±2.2)d、病死率8.1%、功能恢复时间(5.7±1.4)个月,3D组伤口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早于空心螺钉组(P<0.05),病死率低于空心螺钉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下对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1月间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3~61岁。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1)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桥接组):共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9~61岁,平均44.67岁。(2)锁定加压钢板组(锁定钢板组):共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3~60岁,平均45.19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肩关节Constant评分,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5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无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为一期愈合。桥接组中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锁定钢板组中有2例男性患者分别在术后28d及36d出现钢板断裂。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60±2.41)周,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的(24.07±3.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效果比锁定钢板更好,能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股直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6年5月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股直肌骨瓣移植手术治疗组(观察组,n=32)和单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28)。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6~55岁,平均40. 3岁;致伤原因:跌伤20例,道路交通伤12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17~25岁,平均41. 1岁;致伤原因:跌伤19例,道路交通伤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愈合、股骨头改变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股骨头塌陷2例,股骨头坏死1例;对照组患者中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2例,股骨头塌陷3例,股骨头坏死2例。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 4%,显著低于对照组(32. 1%,P <0. 05)。根据治疗后Harris评分,观察组患者中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 6%;对照组患者中优14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75. 0%,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股直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可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和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骶髂钢板组和骶髂螺钉组。其中骶髂钢板组74例,给予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髂螺钉组75例,给予经皮骶髂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以及Tile分类等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86.1±11.2)min,(16.7±8.5)m L,(1.7±0.6)cm和(8.7±2.7)d]均显著低于骶髂钢板组患者[(122.3±20.5)min,(516.3±118.7)m L,(15.7±1.5)cm和(17.7±4.8)d,P0.05];骶髂螺钉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和功能恢复优良率(97.3%和96.0%)均显著高于骶髂钢板组患者(79.7%和73.0%,P0.05);骶髂螺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骶髂钢板组患者(24.3%,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出血量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螺钉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治疗了90例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病人,45例采用经皮螺钉固定,4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通过统计骨折的类型、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内固定失败率、骨不愈合率、再次手术率以及功能恢复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83例,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8~26个月),7例失访。比较两组中骨折分类和受伤严重程度评分无差别(P>0.05),经皮螺钉固定组比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出血少,手术创伤小(P<0.01),术后功能恢复较好(P=0.01)。两组在固定稳定性(P=0.32)、内固定失败率(P=0.39)、畸形愈合率(P=0.15),再次手术率(P=0.27),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P=0.20)以及内固定取出时间(P=0.12)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除了医源性损伤率较低以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外,其固定强度接近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微型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Mutch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Mutch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9~61岁,平均35.4岁;摔伤17例,道路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微型钢板组(14例)和空心螺钉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记录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及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CSS)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12~32个月(平均17.4个月)随访.两组手术时间[(45.9±8.2)minvs.(44.1±8.8)min]、术中出血量[(58.2±8.5)mLvs.(52.7±12.1)mL]、切口长度[(4.4±0.5)cmvs.(4.7±0.5)cm]及骨折愈合时间[(9.6±1.6)周vs.(10.1±2.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锁定钢板组无严重并发症.空心螺钉组有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行非手术治疗,4个月畸形愈合,功能可;2例复位丢失,再次行手术治疗,恢复较满意.两组关节活动比较(微型钢板组vs.空心螺钉组),前屈上举[(156.4±13.1)°vs.(127.1±17.1)°、外展(128.2±11.7)°vs.(117.9±10.0)°、后伸(43.9±11.1)°vs.(32.1±14.5)°],微型钢板组优于空心螺钉组(P<0.05).微型钢板组CSS评分高于空心螺钉组[(85.7±8.9)分vs.(72.7±8.1)分],P<0.05.结论 与空心螺钉相比,微型钢板治疗Mutch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3种固定材料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129例(158处),随机分为AO微型钢板内固定组、微型外固定架组和克氏针内固定组,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2±1.8)个月.按照TAFS的评级标准对各组指间及掌指关节功能、感染情况和骨折愈合等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AO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21~61岁,平均38. 8岁;道路交通伤53例,碾压伤37例,高处坠落伤1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B组给予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优良率以及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B组换药次数[(2. 05±0. 61)次vs.(6. 46±1. 68)次]、创面感染发生率(6. 00%vs. 24. 00%)和创面愈合时间[(17. 42±2. 48) d vs.(26. 15±3. 05) d]、住院时间[(21. 75±2. 79) d vs.(28. 45±3. 48) d]、骨折愈合时间[(5. 98±0. 63)个月vs.(6. 74±0. 75)个月]明显低于A组,B组愈合优良率(96. 00%vs. 80. 00%)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1. 85±0. 35)分、(1. 02±0. 2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4. 62±0. 51)分、(4. 65±0. 53)分],但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可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缓解疼痛症状及提高创面、骨折愈合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干骨折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4月—2017年6月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98例,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弹性髓内钉组(50例)和锁定钢板组(48例),弹性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处理;锁定钢板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VAS评分、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77.04±12.67)min vs.(117.76±17.64)min、(6.56±1.12)d vs.(7.93±1.27)d、(14.19±1.67)周vs.(17.42±1.98)周、(16.89±2.24)周vs.(19.45±2.64)周,P<0.05;弹性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98.67±12.74)mL vs.(211.84±2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术后2、4周弹性髓内钉组VAS评分(4.34±0.36)分、(3.65±0.34)分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5.17±0.49)分、(4.6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髓内钉组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81.25%(P=0.006);弹性髓内钉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64.58%(P=0.00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效果显著,且其能显著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均经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20例,院外正规随访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7~70岁,平均45.7岁。结果术后3d 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无台阶,踝穴正常)11例,复位良好(胫骨远端关节面移位1mm,踝穴增宽1mm)3例,复位优良率93.3%。对15例患者进行3~36个月(平均16个月)的正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12~17周),完全负重时间17~24周(平均22周),依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平均(95±3)分。术后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后外、内侧联合入路加用合适的支撑钢板,可以较安全而容易地对后Pilon骨折分离移位骨块进行复位并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Ⅰ~Ⅲ型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8月江油市903医院骨科收治90例Schatzker分型Ⅰ~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50例采用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钢板固定组),40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位固定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伤口软组织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钢板固定组的手术时间、留置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82.56±12.54)min、(18.23±5.67)min、(3.35±1.24)d、(83.56±10.37)d]短于复位固定组[(112.38±15.82)min、(36.61±6.15)min、(5.52±1.45)d、(95.15±9.64)d],术中出血量(115.22±11.25)m L少于复位固定组(160.54±21.51)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固定组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少于复位固定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为(117.2±7.5)°,大于复位固定组(110.2±8.7)°;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25.52±3.21,高于复位固定组20.54±2.68;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高于复位固定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分型Ⅰ~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