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作者分析了53例采用屏气多层快速小角度扫描序列进行肝脏 MR 快速成像,并与普通 SE T1加权和 T2加权序列相比较,前者的主要特点为:①较 SE T1加权序列省时10~15倍,从而提高了检查效率;②无呼吸伪影,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③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对病灶的内部结构如肝癌的假包膜、门静脉瘤栓及转移瘤中的靶征显示得十分清楚;④肝左叶轮廓及结构显示良好。作者认为采用屏气多层 FLASH 序列可使肝脏检查优化,可望取代普通 SE T1加权序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增强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及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在尺神经瘤扫描中的参数设置及图像分析,探讨VIBE FS和SPACE STIR在尺神经神经瘤扫描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5例尺神经瘤患者,行肘关节MR检查,平扫序列为冠状面T1梯度回波容积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序列(VIBE),冠状面T2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矢状面和轴位分别行T1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应用Gd-DTPA造影剂增强后,再次对肘关节行MR检查,增强序列为T1梯度回波容积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T2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及T1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对所得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平扫T1呈等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后TI信号增高,T2呈高信号,肿瘤和神经及其之间关系得到清晰显示.结论:增强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及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能清晰显示尺神经瘤及肿瘤和尺神经的关系,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320排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拟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每组30例。屏气组患者在行CCTA检查时配合屏气;自由呼吸组患者在行CCTA检查时可自由呼吸。比较两组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段处的CT值、图像信噪比(SNR)、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主动脉根部图像的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SNR和CNR,以及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由呼吸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屏气组(P<0.05)。结论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320排C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屏气困难或屏气后心率不稳的患者可选择行自由呼吸状态下CCTA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3.0 T MR NATIVE TrueFISP序列在肝门静脉成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14名健康志愿者通过NATIVE TrueFISP序列应用不同的血流抑制翻转时间(BSP-TI)分别进行肝门静脉成像.扫描后的图像由2名放射学诊断医师对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不同BSP-TI下肝脏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的对比信噪比(CNR)及信号信噪比(SNR).结果 14名志愿者均成功完成检查.BSP-TI设置值依次为800、1000、1200、1400 ms,随着TI增加,门静脉远端分支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在BSP-TI=1200 ms时,肝脏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的CNR及SNR最高.结论3.0T MRI NATIVE TrueFISP序列可以实现非对比剂肝门静脉血管成像,BSP-TI为1200 ms时成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磁共振(MRI)上腹部快速自动化扫描方案,初步探究该扫描方案在3T MR系统上的可行性。方法设置MR上腹部扫描流程:包括定位像、冠状位T2加权成像、横断位T2加权成像、单次激发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1000s/mm~2)、同反相位兼DIXON T1 VIBE平扫及增强压脂T1 VIBE,并设置自动视野(FOV)定位、自动屏气提示及自动造影剂团注监测。前瞻性招募上腹部3T MRI增强扫描患者36名,行上腹部增强MR扫描,记录扫描时间,两位观察者利用两分法评价各序列图像诊断质量。结果所有参与者皆可按照自动屏气提示完成检查,自动造影剂团注监测方法可以有效监测造影剂到达主动脉时间,整个扫描方案的平均检查时间为12mins(16±70)s,两位观察者评价所有患者图像质量皆可用于临床诊断。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自动FOV定位、自动屏气提示及自动造影剂监测的3T上腹部快速自动化MR扫描方案可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自由呼吸磁共振成像(MRI)序列(Starvibe序列)显示与观察胸部结节或肿块样病变特征的价值。方法按标准纳入胸部结节或肿块病例。MRI检查序列包括横断常规T1WI及T1WI-FS,Starvibe序列等,Starvibe序列主要参数重复时间(TR)3.05 ms,回波时间(TE)1.44 ms,Flip angle 5.0,层厚2.0 mm。将获取图像按扫描序列分为2组:T1WI-FS组与Starvibe组,采取主观评价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此外,计算2组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分析2组间图像评分、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的差异。结果符合标准患者23例,平均年龄(54±12)岁,共26个病灶,位于肺内18个(其中左肺10个,右肺8个),胸膜3个,纵隔5个。T1WI-FS组与Starvibe组间图像评分、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rvibe组的图像评分、SNR及CNR均高于T1WI-FS组。结论 Starvibe序列成像清晰稳定,更有利于胸部结节/肿块样病灶的显示、细节观察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精准频率反转恢复(SPAIR)和频率选择饱和(FS)两种脂肪抑制技术的肝脏T2WI序列(结合BLADE和呼吸门控技术)的图像质量,探讨更适合该序列的抑脂技术。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5例正常肝脏T2WI-BLADE-Resp/Trigger抑脂序列的图像,每例均用SPAIR和FS两种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其它参数一致。测量并统计腹部皮下脂肪的均值M、变异系数CV、肝脏的信噪比SNR、肝脏与脾脏及肝脏与脑脊液的对比噪声比CNR1,CNR2。结果 SPAIR抑脂序列图像的腹部皮下脂肪均值M(30.58±8.05),变异系数CV(0.46±0.11)分别小于FS抑脂序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的信噪比SNR(69.20±16.75)、肝脏与脾脏的对比噪声CNR1(81.60±17.86),肝脏与脑脊液的对比噪声比CNR2(181.90±39.80)分别高于FS抑脂序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IR抑脂序列图像的脂肪抑制程度、均匀性好,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高,是肝脏T2WI-BLADE-Resp/Trigger抑脂序列的首选抑脂技术。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病肝实质超声显像不同级别的肝叶比例变化。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科检查的277例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肝脏超声声像图。提取患者肝脏形态学超声测量值及其相关病史资料,计算每例患者肝右叶最大斜径/左叶上下径及右叶最大斜径/左叶前后径,另取124名健康者做对照。(④结果健康组与血吸虫病肝实质超声显像不同级别的肝右叶最大斜径/左叶上下径、肝右叶最大斜径/左叶前后径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血吸虫病肝实质超声显像不同级别之间比较发现:肝叶比例变化与血吸虫病肝实质超声显像级别正相关,以肝脏右叶最大斜径/左叶前后径变化显著。④结论超声测量肝脏左、右叶大小,计算比值,有助于诊断血吸虫肝病及判断血吸虫肝实质级别,也为评估血吸虫肝脏病变程度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s,EAML)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EAML的MRI表现。1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CT检查。结果 12例肝EAML均为单发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7例位于肝左叶,4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尾叶;MR平扫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T1WI信号减低不明显;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型:动脉期8例病灶可见"早期引流静脉",3例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假包膜"征,9例在动脉期和2例门脉期可见"中心强化血管"征。结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肝EAM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比较自由呼吸(FB)与屏气(BH)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实性脏器运用中的差异。方法 纳入128名接受腹部MRI检查的患者,均接受FB DWI和BH DWI序列扫描,测定正常腹部实性脏器(肝脏、胰腺、脾脏和肾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信噪比(SNR)值。结果 腹部实性脏器的ADC值在FB DWI和BH DWI序列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SNR在两序列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FB DWI比BH DWI序列的SNR高(P<0001)。结论 FB DWI不仅对腹部实性脏器ADC值的测量无影响,而且能降低图像噪声并能提高信噪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TMR腹部弥散加权成像(DWI)最佳成像参数;比较两种背景抑制方法的影像学特点,获取最佳腹部弥散检查方案。方法使用西门子Veri03.0T超导型MR扫描仪。20例志愿者使用Epse—DWI序列在其他参数不变情况下,调节不同的参数b值、TR、NEX、呼吸方式分别进行腹部扫描,以ADC值、质量指数、信噪比(SNR)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0例腹部肿瘤患者使用两种背景抑制方式对比扫描,获取腹部最佳弥散检查方案。结果(1)Epse—DWI序列中,①随着b值增大,图像的ADC值、信噪比、质量指数均变小;但b值=200、400、600时图像质量指数差别相对800、1000较小,且后者信噪比明显降低。②随TR增大,图像的ADC值、信噪比、质量指数变化较小。③随NEX增大,图像的信噪比、质量指数有显著性差异。④呼吸门控较平静呼吸图像的信噪比、质量指数差异明显。(2)IR翻转恢复背景抑制图像背景抑制效果好,可以进行3DMIP重建,但图像结构显示差;SPAIR脂肪抑制图像与前者相反。结论3T腹部Epse—DWI序列,选取b值:600、TR=2500、NEX=4、呼吸门控能获得高质量的DWI图像;在肿瘤筛查时,首选IR背景抑制Epir—DWI序列进行肿瘤大范围筛查;针对病变部位杰常期.腹部枪杳时.诜用SPATR脂肪抑制Ense—DWI序列扫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腰骶神经根受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腰背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患者7例,健康志愿者8例,行常规MR检查及DTI横轴位扫描。常规MR检查包括T2WI、T1WI矢状位扫描、T2WI横轴位扫描,在DTI图像测量神经根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利用专用后处理软件,采用设置感兴趣区的方法进行腰骶部神经根纤维束成像。结果 健康志愿者2侧神经根的FA值分别为0.314±0.021(左L3)、0.305±0.018(右L3)、0.343±0.055(左L4)、0.330±0.055(右L4)、0.347±0.016(左L5)、0.338±0.028(右L5)、0.338±0.027(左S1)、0.343±0.032(右S1),同一节段的左右2侧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束成像可清晰显示所有受试者的神经根走行。7例患者共有9个受压神经根,受压神经根的FA值低于未受压神经根的FA值,所有患者的受压神经根侧别均与症状侧别一致,而常规MR检查与症状的相关性则较差。结论 与常规MRI相比,纤维束成像更能反映出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的受压神经根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两种平扫T1mapping的成像方法(自由呼吸Look-locker序列和屏气B1-correctedVFAvariable-flipangle(VFA)序列)在上腹部组织(脾脏、胰腺、双肾皮质及髓质、腹直肌及竖脊肌)所得T1值的定量特征,并评价其变异度。方法对66名患者行Look-locker序列和B1-correctedVFA序列;测量两种序列在上腹部组织所得T1值,并比较所得T1值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 variation,CV)来评价两种成像方法的变异度,采用Bland-Altman法对两名医师间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名阅片者采用两种序列所得T1值得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24,P值<0.001。两种序列在双肾皮质、髓质所得T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肾皮、髓质之间所得T1值存在差异(t=10.27、13.45、12.44、17.24;P<0.05)。脾脏、胰腺、双肾皮髓质、腹直肌及竖脊肌所得T1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oklocker序列在腹部组织所得T1值的变异系数低于B1-correctedVFA序列。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Look-locker序列测定的f值分布相对更集中。结论对腹部各组织采用Look-locker序列和B1-corrected VFA序列所得T1值是不同的,采用Looklocker序列测量的T1值一致性评估变异度小,稳定性高,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用1.0Tesla超导MR仪,体外圈技术,对46例志愿者进行2DturboFLASH和/或3DFISP肺释MRA成像共113次,分4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Gd-DTPA增强后的2D和3D-TOF MRA信噪比明显高于未使用Cd-DT-PA的MRA信噪比(P〈0.01);2D-TOF MRA增强后所显示的左、右肺动脉分支数量(险左叶舌段)明显多于增强前(P〈0.05);3D-TOP MRA增强后  相似文献   

15.
用 1 0Tesla超导MR仪 ,体外圈技术 ,对 46例志愿者进行 2DturboFLASH和 /或 3DFISP肺部MRA成像共 1 1 3次 ,分 4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Gd DTPA增强后的 2D和 3D TOFMRA信噪比明显高于未使用Gd DTPA的MRA信噪比 (P <0 .0 1 ) ;2D TOFMRA增强后所显示的左、右肺动脉分支数量 (除左叶舌段 )明显多于增强前 (P <0 .0 5) ;3D TOFMRA增强后所显示的左、右肺动脉分支数量 (除左叶舌段 )也明显多于增强前数量 (P <0 .0 1 )。提示Gd DTPA可明显增强肺MRA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光谱CT的腹部实质器官碘浓度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腹部光谱CT增强患者的静脉期无水碘图图像,测量肝左叶、肝右叶、肝尾状叶、脾脏、胰腺及双肾皮质碘浓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及Bland-Altman法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分析。结果 观察者内肝左叶、肝右叶、肝尾状叶、脾脏、胰腺、左肾及右肾的ICC值分别为0.938(0.894,0.965)、0.932(0.884,0.961)、0.939(0.895,0.965)、0.947(0.909,0.970)、0.912(0.851,0.949)、0.946(0.906,0.969)及0.907(0.842,0.946),可重复性等级均为优;观察者间ICC值分别为0.947(0.909,0.970)、0.927(0.875,0.958)、0.943(0.902,0.968)、0.956(0.924,0.975)、0.934(0.887,0.962)、0.927(0.875,0.958)及0.892(0.818,0.937),可重复性等级均为优。Bland-Altman法分析提示观察者内肝尾状叶、脾脏、胰腺及双肾两次测量差值点均超过95%位于一致性界限内,观察者间肝尾状叶、脾脏及右肾两次测量差值点均超过95%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结论 基于光谱CT的肝尾状叶及脾脏碘浓度测量具有稳健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的信噪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核磁共振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序列参数与信噪比的关系,分析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所得测试体模的图像计算信噪比,改变视野、层厚和激励次数等扫描参数,应用于SE、FSE等五个常见扫描序列,分析图像质量。结果获得了视野、层厚和激励次数与信噪比的关系以及不同序列中参数对信噪比的影响程度。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参数直接关系到信噪比等图像质量因素,且影响程度受序列形式影响,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合理选取扫描参数,以使图像达到最优从而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流动敏感反转恢复序列(SSFSE-FAIR)与平面回波-流动敏感反转恢复序列(EPI-FAIR)
所测量的健康肾脏的相对血流量值(rBFV),评价两种动脉自旋标记(ASL)序列在正常肾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
分析4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的rBFV。采用3.0T 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按3 种方式采集图像:EPI-FAIR 屏气法、
SSFSE-FAIR屏气法及SSFSE-FAIR自由呼吸法。结果SSFSE-FAIR自由呼吸法可定量区分肾脏皮髓质。皮质rBFV:111.48±
9.23;髓质rBFV:94.98±3.38;SSFSE-FAIR屏气法及EPI-FAIR不能定量区分肾脏皮髓质。EPI-FAIR皮髓平均rBFV为178.50±
17.17,95%置信区间:167.59~189.41。结论SSFSE-FAIR屏气法及EPI-FAIR空间分辨率低,无法区分肾脏皮髓质,可粗略评
价肾脏灌注情况。SSFSE-FAIR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可区分肾脏皮髓质结构,可初步评判肾脏皮髓质的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19.
Tl--weighted(TlW)sequencesareconsideredtobeanintegralcomponentofacomprehensiveMRexaminationoftheliver.TheTlWSEsequenceiscurrentlyperformedinconventionalMRexaminationoftheliverfordetec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focallesions.However,conventionalSEMRI-isproblem-aticdueto1ongdurationofdataacquisition(theor-derofminute)andphysicalmotionartifactscausedbyrespiratorymotionandgastrointestinalperistalsisandsoon.WithdeveIopmentofthehardwareandsoftwareoftheMRIsystem,theuseofGREtech-niqueshasbecome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患者的肝脾体积测量在评估肝硬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8年8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肝硬化的HBV感染患者(110例),选择同期诊治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42例)。分别行螺旋CT扫描,测量其肝脏各叶及脾脏体积,计算各叶所占全肝比例及肝脾比值,与肝穿刺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肝左外叶体积、尾叶体积及体积比值在对照组中最小,随着肝纤维化进展逐渐增大,其中肝硬化组肝左外叶体积最大(均P<0.05)。肝右叶、肝方叶及总肝体积随肝纤维化进展,在S2期最大,随后呈下降趋势,肝硬化组体积最小(均P<0.05)。脾脏体积随肝纤维化进展,呈持续增加趋势,以肝硬化亚组体积最大;肝脾比值随肝纤维化进展,呈持续下降趋势,以肝硬化组最小(均P<0.05)。左外叶/总肝、尾叶/总肝比值与肝纤维化呈高度正相关(均P<0.05);总肝/脾脏比值与左外叶/总肝、肝纤维化呈高度负相关(均P<0.05)。 结论 螺旋CT测量肝及脾的体积是评估乙肝后肝硬化程度的一个无创的可靠手段,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肝脾体积与之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肝左外叶、尾叶、脾脏体积与纤维化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