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BS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细菌性BS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0例局部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标本开展PCT、CRP、NLR检测,比较不同组别间血清PCT、CRP、NLR差异;并采集观察组患者血液标本开展病原菌培养,依据病原菌种类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比较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NLR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BSI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PCT[(1.95±0.23)ng/mL]、CRP[(38.92±4.28)mg/L]、NLR[(12.84±2.04)]高于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BSI有38例,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BSI有14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BSI患者PCT[(3.12±0.42)ng/mL]、CRP[(46.85±4.49)mg/L]、NLR水平[(14.23±2.82)]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CT、CRP、NLR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BS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0.739、0.713、0.91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PCT、CRP及NLR在细菌性BSI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能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便于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李晓艳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04-150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S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8例ASO患者为ASO组,56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分析ASO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组对象及ASO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MRI联合血清CRP、PCT对ASO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ASO的检出率为96.59%,其中83例患者发病2 d内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软组织界限模糊,T2WI呈略高信号;80例患者发病3 d内可见骨髓异常信号影,T1WI信号稍缩减,T2WI信号稍提升,STIR上更明确,随病程延长,信号变化越显著;85例患者发病6~14 d内可见明显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表现为骨膜、软组织、肌肉间隙均有不同程度脓肿,长T1呈低信号,长T2呈高信号.ASO组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MRI检出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PCT、MRI及三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5、0.967、0.983、0.989,联合诊断价值更高.结论:MRI可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I联合血清CRP、PCT水平可提高对ASO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37-140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成人急性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肺炎及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均进行血清CRP及PCT检测。以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为对照组,以患者的检测结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又以刚入院时该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为观察1组,以接受1周治疗后该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为观察2组,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CRP、PCT水平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为0.00%,观察组患者的联合检测阳性率(97.50%)显著高于CRP单独检测阳性率(85.00%)及PCT单独检测阳性率(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成人急性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中,CRP及PCT两项指标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分别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3):397-4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10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系统分层抽签方式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其中48例合并腹水感染患者(合并感染组),48例为单纯肝硬化腹水患者(非感染组),另外选择48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PCT、CRP、IL-8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相关性,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测定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PCT、CRP、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非感染组血清PCT、CRP、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感染组则明显高于非感染及对照组(P<0.05)。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者血清PCT、CRP、IL-8、IL-10与AST、ALT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PCT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诊断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其次为CRP(0.723)、IL-10(0.685),IL-8(0.606)最差。PCT+CRP+IL-8+IL-10联合检测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的灵敏度(97.2%)及诊断符合率(92.3%)均显著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PCT+CRP+IL-8、PCT+CRP+IL-10联合检测(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血清PCT、CRP、IL-8和IL-10均出现异常升高,其可辅助诊断患者感染与否及肝损伤程度,尤其是四项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同时可弥补单项指标测定诊断符合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胰腺炎(SP)患者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商丘市中心医院完成CBP治疗的96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获得28 d随访结果,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病死情况并作为预后观察指标;询问并记录一般资料及入院时血清IL-6、PCT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PCT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96例SP患者中,20例全因死亡,病死率为20.83%;病死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治疗前病死组血清IL-6、PCT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L-6、PCT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SP患者CBP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764、0.884,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IL-6、PCT水平预测SP患者CBP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濮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癌症组,选择同期98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98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CEA、CA153和CRP水平,统计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癌症组的血清CEA、CA153和CRP水平均高于良性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组的血清CA153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组的血清CEA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53及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664、0.78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EA、CA153和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0.908、0.927,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和CRP水平,可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丙二醛(MDA)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疑似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90例,先后进行CT、MRI检查与血清学检查,观察患者影像学联合血清诊断特点以及价值。结果CT检测结果与MRI检测肾上腺疾病类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皮质增生Mn-SOD水平高于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MDA水平低于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P<0.05);肾上腺皮质腺瘤Mn-SOD水平低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MDA水平高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0.05);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Mn-SOD、MDA诊断肾上腺皮质增生与皮质腺瘤ROC曲线下AUC=0.981高于单独CT扫描AUC=0.849,MRI检查AUC=0.763,MDA诊断AUC=0.907,Mn-SOD诊断AUC=0.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Mn-SOD、MDA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ROC曲线下AUC=0.900高于单独CT扫描AUC=0.815,MRI检查AUC=0.711,MDA诊断AUC=0.676,MnSOD诊断AUC=0.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Mn-SOD、MDA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效能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46例)和非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31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入院后第1d、3d、5d、7d血清CRP、PCT水平,比较CRP、PCT及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第1d、3d、5d、7d的血清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在入院后第1d、3d、5d、7d的PCT水平呈上升趋势,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的血清CRP、PCT水平在入院后第1d、3d、5d、7d始终高于非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血清CRP、PCT并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特异性为0.773、敏感性为0.817,AUC为0.873,明显高于血清CRP、PCT两项单独检测.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和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存在密切关联性,通过联合检测血清CRP、PCT水平能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重症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3~2016年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83例(重症感染组)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95例(非感染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重症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的浓度和阳性率,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重症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的浓度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PCT和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感染的准确率为92.8%,明显高于其中任意一向单独检测的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在重症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前白蛋白(Proalbumin,PA水平在实体癌患者合并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疑似感染并进行了微生物培养、PCT、CRP、PA等各临床指标检测的实体癌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感染组77例,非感染组173例,分别比较两组血清中PCT、CRP、PA的水平差异;探讨PCT、CRP、PA水平与感染组临床病例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在感染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比较感染组内(革兰阴性菌感染、革兰阳性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 PCT、CRP、PA水平的差异。结果 PCT、CRP在感染组的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A水平则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感染组中抗感染治疗前后PCT、CRP水平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PCT、CRP、PA水平与感染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无相关性(P>0. 05);感染组内真菌感染者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CT、CRP、PA单独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683,0. 664,0. 627,其中CRP的灵敏度(80. 61%)最高,PA的特异度(80. 92%)最高,而联合检测的AUC(0. 787)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PCT、CRP、PA水平对于实体癌患者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疗效监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itonin,PCT)检测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10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9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8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PCT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检测,对比不同肺炎类型、不同疾病程度研究对象的血清PCT、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和血清CRP水平及阳性率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阳性率与血清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细菌性肺炎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评估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52例ACOS急性加重患者作为ACOS组,选取同期治疗的86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评价ACOS组PC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ACOS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对ACOS急性加重患者细菌感染进行诊断, PCT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5%、83.33%,均高于CRP诊断(83.33%、60.00%),PCT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检测。结论PCT检查能够及时准确判断ACOS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判断细菌感染的程度提供依据,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规范化治疗ACOS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PCT及CRP水平,分析它们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入院5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轻症患者及44例重症患者,另选择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PCT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统计分析血清PCT、CR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血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3组血清PCT及CRP水平随疾病程度恶化显著升高,PCT及CRP水平呈正相关(r=0.422,P=0.026).;PCT及CRP水平与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r=0.387,P=0.034),与淀粉酶及脂肪酶无相关性;CT及CRP与胰腺炎Ranson评分、24 hAPACHE II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12,0.314,0.289。结论血液 PCT、CRP检测有着简便快捷,灵敏特异,安全可靠的特点,为ABP鉴别诊断、控制感染及重症炎症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itonin,PCT)检测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住院的老年肺炎患者314例,包括细菌性肺炎患者121例、病毒性肺炎患者97例和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另有1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将121例细菌性肺炎患者按病情轻重程度分组,统计各组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检测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血清PCT和CRP水平细菌性肺炎组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病情越重血清PCT和CRP水平也越高。以0.5μg/L和10 mg/L为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和CRP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分别为90.9%和86.8%,两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90.4%和77.5%,血清PCT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血清CRP (P<0.01)。 结论 血清PCT水平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并可作为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一项评估指标。血清PCT检测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上明显高于血清CR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IL-6和CRP诊断及预测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连续监测4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0例无菌性坏死性胰腺炎和18例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IL-6和CRP浓度,比较各组血清水平的差异,评价其诊断和预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否合并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组血清PCT、IL-6和CRP平均水平都显著高于无菌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和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0.54μg/L为PCT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否合并感染的临界值,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76,诊断灵敏度为100%,诊断特异性为91.7%;以5.00μg/L为IL-6诊断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灵敏度为90.0%,诊断特异性为48.3%;以14.3mg/L为CRP诊断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37,诊断灵敏度为88.9%,诊断特异性为75.0%。结论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PCT浓度较高,监测血清PCT水平可有效的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否并发感染,对判断病情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文韬  林棱  陈凝 《中外医疗》2016,(29):36-38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29例,分为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组71例,单纯心力衰竭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组PCT及CRP明显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单纯心力衰竭组PCT及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PCT及CRP与合并感染均成正相关。 PCT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71 ng/mL,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89.5%;CRP的最佳诊断界值为38.3 mg/L,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69.2%。结论联合检测PCT及CRP可为急性心衰合并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62例,重症4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程度螺旋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水平,分析螺旋CT参数、血清各指标水平与常规诊断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相关性及对AP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并分析AP患者螺旋CT参数与血清各指标水平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sFlt-1、B7-H3高于对照组(P<0.05);(2)AP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与PCT、CRP水平呈负相关性,sFlt-1、B7-H3与PCT、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3)重症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轻症患者,sFlt-1、B7-H3水平高于轻症患者(P<0.05);(4)BF、BV、MTT、鸢尾素、sFlt-1、B7-H3联合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0.899)>BV(0.814)>BF(0.806)>MTT(0.771)>血清sFlt-1(0.727)>血清B7-H3(0.709)>血清鸢尾素(0.680),敏感度为85.00%,特异性为88.71%;(5)AP患者螺旋CT参数BF、BV与血清B7-H3、sFlt-1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血清鸢尾素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螺旋CT灌注参数BF、BV、血清鸢尾素、sFlt-1、B7-H3在AP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并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联合螺旋CT灌注参数、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有望成为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0-13+封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诊断未足月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71例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于分娩前24 h检测所有产妇外周血PCT、CRP、WBC及NEU水平,分析4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血清PCT、CRP、WBC及NEU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血清CRP、WBC、NEU均高于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和灵敏度,诊断价值更高。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A的发生与PCT、CRP及WBC明显呈正相关(r=0.381、0.393、0.418,P0.05),而与NEU水平不相关(r=0.096,P0.05)。结论 PCT、CRP及WBC对SCA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NEU对疾病的诊断效能较低,4项炎症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23-25,29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io Ilin,PCT)、白细胞总数(leukocyte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呼吸科诊治的AECOPD患者36例,其中感染组20例,非感染组16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CRP、PCT、WBC、Neu%及ESR水平,分析其与AECOPD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AECOPD患者治疗前CRP、PCT、WBC、Neu%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CRP、PCT、WB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eu%和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RP、PCT、WBC、Neu%及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PCT、WBC、Neu%及ESR联合检测是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有效指标,同时也为AECOPD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