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进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癫痫灶定位,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癫痫控制的意义。方法头MRI扫描未见有结构性病变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99例,均为复杂部分发作,其中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7例,术前24h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专业评估系统详细全面评估,进行癫痫灶定位,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联合运用前颞叶切除,额极切除,功能区软膜下多处横切术或(和)低功率热灼术,切除癫痫灶或阻断痫性放电传播的途径。结果术后按照Engel疗效判断标准:EngelⅠ级40例,EngelⅡ级46例,EngelⅢ级8例,EngelⅣ级5例。结论对不伴有结构性病变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V-EEG结合临床表现,专业评估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定位癫痫灶,术中皮层电极监测指导下联合不同癫痫手术方式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颖  郭成生  李桂英  王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363-3365
目的分析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皮层脑电图(EcoG)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治价值。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行VEEG和MRI检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监测EcoG。术后随访,利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根据Engel分级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4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128例可经VEEG明确诊断,癫痫阳性检出率为87.6%。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试验组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Engel分级,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6,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轻度中枢性面瘫、对侧肢体轻度偏瘫、记忆障碍、精神障碍和运动性失语等,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73 vs.17/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结论头皮VEEG联合EcoG定位病灶是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可提高手术切除致痫灶精确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视频脑电图监测 (VEEG)、颅内脑电图(Intracranial EEG)以及MRI结果,探讨18脱氧葡萄糖(FDG)PET及MRI对致痫灶进行定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65(男44,女21)例,平均年龄(30.1±18.5)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4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所有患者均术后1 mo复查MRI,定期电话随访,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 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 58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皮层为低代谢表现,3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皮层为高代谢表现,4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② FDG 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 ③ 42例手术患者中,属于Engels疗效分级Ⅰ级的30例手术切除部位定为准确的致痫灶,颅内EEG, FDG PET, VEEG与 MRI定侧定位准确性分别为96.7%, 90.0%, 76.7%, 53.3%,经χ2检验,颅内EEG, PET与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④ MRI阳性患者比MRI阴性患者的手术效果好;单侧颞叶低代谢手术效果好;颞叶癫痫手术效果优于颞叶外癫痫;PET示局灶性脑组织代谢减低者,手术效果优于伴有其他部位皮层代谢改变者. 结论:发作间期FDG 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 MRI及FDG PET相结合可帮助临床医生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1例外伤后顽固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5岁,术前采用MRI、视频脑电图(VEEG)、脑磁图(M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联合定位致痫灶,术中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采用多种术式联合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术前致痫灶定位与术中皮层脑电图定位的一致率为100%;经随访6个月至3.5年,满意13例;显著改善7例;良好1例.结论 电生理检查准确定位致痫灶后,恰当的外科手术是治疗外伤性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鹰  罗二平  申广浩  谢康宁  吴小明 《医学争鸣》2007,28(12):1142-1143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视频脑电图(VEEG),颅内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探讨仪器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75(男52,女23)例,年龄(30.6±18.3)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5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70例在发作间期脑PET异常表现,5例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结论:发作间期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MRI及PET相结合可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方法对66例颞叶癫痫患者采用术前综合评估,采用扩大额颞“问号”手术切口,皮层脑电监测引导下实施手术,对术前评估方法,术中脑电监测的意义和手术方法选择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术后随访(13±6)个月,Engel s效果分级:53例(80.3%)Ⅰ级,7例(10.6%)Ⅱ级,6例(9.1%)Ⅲ级、Ⅳ级。3例出现硬膜外血肿,12例出现短期并发症,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对设计切除方式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ET-CT、MRI、EEG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诊断,评估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及定位定侧准确率,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价值的优劣。方法 对4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进行MRI、EEG、PET-CT 3种无创伤性检查,结合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对比,观察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的阳性检出率及定位定侧准确率。结果 PET-CT显像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较对侧减低,阳性率为87.5%。35例患者中准确定位30例,准确定位率为85.7%。EEG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中32例EEG异常,阳性率为80.0%。其中20例患者较准确定位,准确定位率为62.5%。MRI检查结果:MRI检查异常14例,阳性检出率为35.0%。除1例脑萎缩病例不能定位外,其余病灶均能较准确定位,准确定位率为92.8%。1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ECoG示,17例与PET-CT术前定位大致范围一致,定位阳性符合率为89.4%;11例与MRI术前定位相符,阳性符合率为57.8%;10例与EEG定位相符,阳性符合率为52.6%。PETCT和EEG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MRI(均P<0.05);MRI病灶准确定位率明显高于PET-CT、EEG(均P<0.05)。3种检查定侧定位准确率依次为MRI、PET-CT及EEG。结论 PET-CT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对于MRI、EEG具有很大的优势。MRI对致痫灶的定位准确率较高,PET-CT次之,3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脑磁图、视频脑电图在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V-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术前定位癫(癎)致(癎)灶的准确性.方法 癫(癎)手术患者73例,术前均采用MEG、V-EEG行致(癎)灶定位,其中52例加行V-EEG+蝶骨电极记录,19例加行PET致(癎)灶定位,48例加行SPECT定位.结果 通过与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结果的比较,73例癫(癎)患者中术前MEG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66例,准确率90.41%;V-EEG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44例,准确率60.27%;52例癫(癎)行V-EEG+蝶骨电极描记,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34例,准确率为65.39%;19例行PET检查,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10例,准确率为52.63%;48例行SPECT检查,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23例,准确率为47.92%.MEG分别与V-EEG、V-EEG+蝶骨电极、PET、SPE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海马硬化所致颞叶癫(癎)患者,术前MEG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8例,准确率57.14%,V-EEG+蝶骨电极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12例,准确率85.71%,V-EEG+蝶骨电极与M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G可提高术前致(癎)灶定位的准确率;对于颞叶内侧深部癫(癎)而言,术前定位以V-EEG+蝶骨电极记录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MRI-DTI)定位诊断MRI阴性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MRI阴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以术中切除致痫灶后症状减弱或转阴为"金标准",分析VEEG、MRI-DTI及二者联合定位诊断准确性区别,比较MRI-DTI检出单侧受累患者兴趣区域与对侧区域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差异。结果 VEEG联合MRI-DTI定位诊断MRI阴性癫痫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VEEG与单纯MRI-DTI检查(均P0.05)。MRI-DTI下单侧受累患者兴趣区域ADC、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侧区域(均P0.05)。结论 VEEG联合MRI-DTI应用于MRI阴性癫痫能提高定位诊断效能,有利于尽早准确定位癫痫病灶,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与术中头皮与皮层脑电监测不同脑叶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29例将进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进行1-2周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捕捉其临床发作与发作前有定位价值的脑电活动,根据头皮脑电监测结果与MRI异常提示放置颅内电极(皮层与深部电极),然后再捕捉至少3次临床发作与其脑异常放电后进行手术。结果 29例患者中,头皮脑电能够定位额叶致痫灶的概率为84.2%,Kappa值为-0.02,可靠性较低;而头皮脑电能够真正定位颞叶致痫灶的概率为93.3%,其Kappa值为0.5,可靠性高。其中3例顶-枕叶癫痫,头皮脑电异常放电区域与皮层电极大致相符。术后经过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Engel’s癫痫术后结果分类,10例颞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80%),Ⅱ级者2例(20%);16例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50%),Ⅱ级者5例(31.2%),Ⅲ级者3例(18.8%);3例顶-枕叶致痫灶癫痫患者术后均为Ⅰ级。结论在颞叶致痫灶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头皮视频脑电监测来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较额叶致痫灶患者高,枕叶癫痫尤其合并影像学异常者,头皮脑电监测定位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对非惊厥发作癫痫的诊断价值及对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的意义。方法:对22例难治性非惊厥发作性癫痫患者行VEEG监测,22例行头MRI检查,17例行发作间期PET—CT检查,8例行脑磁图(MEG)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致痫灶术前定位评估后11例行手术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结果验证VEEG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2例VEEG监测时间24~48h,共监测到83次非惊厥发作,其中5例(22.72%)监测到既往未曾发现的发作类型。每例均记录到临床发作和相应的发作期脑电异常(2~20次),18例(69次)提示局灶起源(额叶起源6例,颞叶起源7例,额颞叶起源5例),其中12例(54次,占78.26%)发作起始区与症状产生区一致。VEEG定位的致痫灶区与头MRI有结构异常者符合率为100%,与PET—CT符合率为82-35%,与MEG符合率为100%,与11例手术治疗患者的ECoG监测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VEEG可提高癫痫患者非惊厥类发作的捡出率,有助于癫痫的分类,比较准确地定位致痫灶,是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必不可少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癫痫致痫灶的综合定位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定位方法和术式选择。方法综合运用神经影像学、脑电图和SPECT等方法,对2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致痫灶定位VEEG与ECoG一致者19例,占82.6%;MRI与ECoG一致者16例,占69.7%;SPECT与ECoG一致者5例,达100%。采用癫痫灶切除、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低功率皮层热灼等多种术式联合治疗,经0.5~2.3年的随访,满意8例,显著改善7例,良好5例,效差3例,总有效率为87.0%。结论对于顽固性癫痫,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准确定位致痫灶,多种术式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odeling,DLM)系统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对82例拟行癫痫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DLM和MRI检查,部分病人行SPECT/PET检查;79例手术病人的皮层或深部脑电图定位与术前D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LM检查与术中定位结果基本一致,且特异性好。结论 DLM是一种新型无创性痫灶定位方法,因其特异性定位优于影像学方法,在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脑显像皮质代谢改变与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关系,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72例癫痫患者(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4岁)术前行^18F-FDG PET脑显像并与同期磁共振(MRI)、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进行比较,全部进行了疗效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0例术后复查了^18F-FDG PET脑显像。结果:72例患者术前PET显像均有皮质代谢改变,1例表现发作期高代谢,71例表现发作间期低代谢。^18F-FDG代谢改变检出率高于MRI,其定位定侧准确性高于VEEG,但多发低代谢灶不一定全是致痫灶。术后FDG显像有助于判断低代谢灶性质。皮质低代谢灶合并同侧丘脑和/或对侧小脑代谢减低,术前术后显像对比表明系功能性变. 前FDG PET图像分型与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相关。结论:手术前后FDG PET图像对比有助于评价代谢改变与癫痫灶的关系,代谢改变图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癫痫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5例癫痫患者,术前分别行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edio-EEG,VEEG)、CT或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监测,与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EEG、VEEG、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检出癫痫的阳性率为90.4%,高于EEG的37.4%(P<0.05)、VEEG的82.6%(P>0.05)、CT的48.8%(P<0.05)和MRI的54.2%(P<0.05)。与术中ECoG结果比较,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对癫痫灶定侧率为91.3%,定位率为71.2%。结论术前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与ECo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术前综合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 (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脑显像皮质代谢改变与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关系 ,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治疗的 72例癫痫患者 (男 49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2 4岁 )术前行18F FDGPET脑显像并与同期磁共振 (MRI)、视频脑电图 (VEEG)结果进行比较 ,全部进行了疗效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 ) ,其中 2 0例术后复查了18F FDGPET脑显像。结果  72例患者术前PET显像均有皮质代谢改变 ,1例表现发作期高代谢 ,71例表现发作间期低代谢。18F FDG代谢改变检出率高于MRI,其定位定侧准确性高于VEEG ,但多发低代谢灶不一定全是致痫灶。术后FDG显像有助于判断低代谢灶性质。皮质低代谢灶合并同侧丘脑和 /或对侧小脑代谢减低 ,术前术后显像对比表明系功能性变化。术前FDGPET图像分型与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相关。结论 手术前后FDGPET图像对比有助于评价代谢改变与癫痫灶的关系 ,代谢改变图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在癫痫外科中的作用.方法 52例均行常规脑电图(REEG)和V-EEG检查,其中有15例在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后行了手术治疗,术中均行了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并将V-EEG与REEG和ECoG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2例V-EEG监测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1例,中度异常脑电图44例,重度异常脑电图7例.除1例外,其它在监测中均发现有痫样放电,痫样放电的阳性率为98.1%(51/52),18例(34.6%)在监测中至少观察到1次临床发作.V-EEG监测痫样放电的阳性率与REEG(40.4%)之间经统计学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V-EEG与ECoG的定侧符合率为100%,定位符合率为80%.结论 V-EEG监测在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定位致痫灶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明显优于REEG,且与术中ECoG有很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癫痫病人异常灌注灶的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显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对100例癫痫病人治疗前后两次发作间期SPECT、长程EEG和CT/MRI检查。监测抗痫药及血浓度,控制平均24个月,加入中药脑心清治疗12个月。结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62例,局灶性癫痫等38例。CT/MRI异常42例(42%)。SPECT异常81例(81%),异常灶153个,修复后正常增加18例(24.2%),总灶数减少61个(39.8%,P<0.05)。异常灶变化67%:长程EEG异常89例(89%),正常增加29例(29%,P<0.05)。痫样放电81例(90.0%),治疗减少40例(49.4%,P>0.05)。结论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长期控制的癫痫异常灌注灶初步显示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