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异位妊娠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均接受CT检查,检查后1~3d行异位妊娠手术治疗,观察80例患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异位妊娠CT影像表现:输卵管妊娠CT表现为盆腔附件区混杂密度肿块,部分妊娠囊内呈高密度团块状钙化,经增强扫描厚壁环形强化,边缘包膜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部分可见血管中断,肿块与正常卵巢结构的分界尚清晰或粘连、边界不清;卵巢妊娠CT表现为宫腔内附件区厚壁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肌壁不连续,增强扫描后肿块不均匀强化,附件区存在与卵巢分界不清的混合回声团块;切口妊娠CT表现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处呈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可见血管显影较前明显强化。CT诊断价值: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术前CT诊断明确者54例,未能定性有9例,误诊有17例,诊断符合率为67.50%;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CT检出输卵管妊娠患者50例,非输卵管妊娠患者30例,对CT诊断输卵管妊娠进行ROC曲线绘制和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72.46%、100.00%、100.00%、36.67%和76.25%。结论盆腔异位妊娠具备一定CT征象,可为育龄期女性筛选盆腔异位妊娠和指导手术治疗有一定诊断和应用价值,特别是诊断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效能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腹腔淋巴管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综合分析101例成人腹腔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我院11例,国内文献报道90例. 结果 男性∶女性为1.2∶1,年龄18~77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4例(占53.3%),以腹胀不适或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38例(占37.4%),4例表现为急腹症(占4%).术前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检查,部分病例行腹部B超及CT增强及MRI检查,2例行肠镜检查,1例行保留灌肠的CT平扫.术前所有病例均未能确诊,93例临床诊断正确,误诊8例,误诊率为7.9%.除1例行穿刺活检外,其余100例均手术治疗.术后除1例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外,其余均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腹腔淋巴管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综合进行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多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女性盆腔良性包块CT、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对比,提高影像诊断的定性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完整影像资料的盆腔包块病例,其中CT检查18例,MRI检查22例,均为平扫+增强.结果 40例患者手术病理共检出盆腔包块50个病灶,CT及MRI共检出46个病灶,检出率92%(46/50),检出的46个病灶定位均准确,定性准确36个,准确率78.3%(36/46),误诊10个,漏诊4个.结论 CT与MRI在盆腔良性包块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定位准确性,而在定性方面,具有特征性或典型表现的包块诊断容易,而对于非典型表现的包块,定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才能提高定性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盆腔异位妊娠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盆腔异位妊娠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病例62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或CT增强检查,56例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6例发生在卵巢,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43例,实性肿块19例,合并盆腔积血41例,其中25例另行CT增强检查,CT表现内部结节样强化19例,轻度不规则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2例,肿块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21例。结论盆腔异位妊娠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可于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等疾病鉴别,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与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方法:对18例患者均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CT明确诊断6例,显示阳性征象;另12例CT显示正常的病例MRI显示异常信号.结论:CT表现正常者,MRI有30%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CT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精确性较差,阳性发现只有20%~50%.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在库欣病定性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 例经口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后病理证实为库欣病患者,术前行<'18> FDG PET/CT躯干和脑显像,同期行鞍区核磁共振成像 (MRI)和奥曲肽全身显像,6例行岩下窦静脉取血 (IPSS).结果 12 例PET/CT 躯干显像均未见异常,脑显像对垂体病变诊断的阳性率为91.6%(11/12),MRI对垂体病变诊断的阳性率为66.7%(8/12),6例IPSS 中5例定位为垂体,定侧准确率为50%(3/6).结论 <'18>FDG PET/CT躯干显像可协助除外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而脑显像对库欣病定位的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尤其对MRI检查阴性和IPSS无法定位患者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宇 《重庆医学》2013,(23):2776-277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共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与手术病理检查等结果比较,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 128例患者中126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8.4%;2例误诊病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黄体破裂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根据孕囊超声图像分为:孕囊完整型40例(31.2%),流产或孕囊破裂型88例(68.8%)。总体超声影像特征为子宫增大71例(55.5%),内膜增厚66例(51.6%),宫腔积液13例(10.2%),盆腔积液91例(71.1%)。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123例(96.1%),宫角妊娠2例(1.6%),宫颈妊娠1例(0.78%),卵巢妊娠2例(1.6%);除误诊2例外,其余超声诊断分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吻合良好。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9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并与临床对照.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及MRI平扫,11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39例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宫角8例;子宫瘢痕妊娠28例.MRI的定位诊断正确率94.9%,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2.1%,均高于同期超声诊断.根据临床病史及结果分为:妊娠型(22例)及流产型(17例).妊娠型:囊中囊征9例,完整胎儿孕囊13例.流产型:不规则蜂窝征7例,环征6例,包块征4例.11例行Gd-DTPA增强,其中呈明显强化4例,斑片、条索状强化5例,边缘少许强化1例,无强化1例.本组伴蜕膜组织22例,卵巢囊肿8例,盆腔积液6例,子宫腺肌症3例,子宫肌瘤2例,盆腔及腹壁瘢痕区子宫内膜异位1例,右肾及输尿管轻度积水1例.结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MRI表现具有特征.MRI能清晰显示妊娠囊位置及植入情况,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5例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宫角妊娠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9.74%(35/39),其中有2例患者误诊为间质部妊娠。间质部妊娠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是88.89%(32/36),其中有3例患者误诊为宫角妊娠。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诊断率较高,但临床仍会存在误诊现象,应进一步加强认识,掌握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异位妊娠的超声特点,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加有价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细胞瘤(IMT)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MT的CT、MRI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CT、MRI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CT、MRI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 8例IMT患者7例行CT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CT、MRI检查。1例只行MRI检查。CT平扫病灶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密度,平扫密度不均匀5例,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者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平扫密度均匀2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3例。MRI扫描表现1例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1例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病理上表现为病灶中间及边缘为纤维母细胞增生,间质胶原化、毛细血管增生与粘液变性,伴多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IMT的CT、MRI征象与病理表现相符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IMT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明确病灶范围以及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有重要的价值,对术前诊断、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显著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8年8月的294例宫外孕病例,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分析,并获得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的294例宫外孕患者,诊断符合278例,确诊率为94.6%;误诊16例,误诊率为5.4%.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MRI及超声表现,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CT及MRI检查。结果 44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阴道超声检出34例,准确率77.27%,其中单纯孕囊型检出19例,不均质包块型检出15例,误诊10例,4例误诊为宫颈妊娠,6例误诊为宫内妊娠;MRI检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43例,准确率为97.73%,检出单纯孕囊型27例,漏诊1例,15例不均质包块型均检出。MRI单纯囊性检出率及整体诊断符合率均高于阴道超声诊断(P0.05)。结论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超声,可将MRI作为阴道超声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邢菊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83-84,86,F0003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超声图像的图像特点及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病例,然后再经手术病理进一步证实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在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诊断为异位妊娠的83例病例中,其中78例经手术证实异位妊娠,联合超声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4.0%,单纯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69例,诊断符合率为83.1%.其中5例误诊,误诊率为6.0%.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与单纯腹部超声比较,二者的诊断符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位妊娠图像特点:第一阶段单纯盆腔积液型5例,第二阶段孕囊型20例,第三阶段混合包块型58例.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分阶段分析超声图像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诊断宫外孕的特征性依据,提高宫外孕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4例疑似早期宫外孕的患者抽血进行血HCG测定,同时进行二维经阴经腹彩超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分布,测量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结果本组64例中,经阴经腹检查发现附件区包块,诊断宫外孕47例,术后证实44例,误诊3例(6.38%),诊断符合率93.62%;联合诊断宫外孕49例,误诊1例(2.08%),诊断符合率97.92%。结论经阴及经腹CDFI结合,能准确、迅速地取得宫外孕(EP)的证据;结合血HCG进行生化学的诊断,是早期诊断EP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病(extra-abdominal desmoid-type fibromatoses)的CT与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搜集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病共24例,24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20例行MRI检查,增强15例;10例行CT检查,增强2例,其中6例同时行CT、MRI检查。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MRI信号及强化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14例位于四肢,4例位于胸壁,颈部2例、臀部2例、蝶窦1例,脊柱旁1例。最小径1.9cm,最大径11.2cm,呈椭圆形6例,不规则分叶状18例,边缘清晰5例、模糊19例,14例(58.3%)包绕血管神经,16例(66.7%)有骨膜粘连,3例侵犯骨质(12.5%)。CT显示,10例病灶均呈稍低密度,密度均匀,瘤内未见明显钙化、坏死,2例增强检查呈中等强化。MRI显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于肌肉低于脂肪信号,增强扫描均呈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并随着各期相渐进性强化。其中13例(65%)可见条索状或小斑片状T1W及T2WI低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结论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中间型软组织肿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因此对其术前明确诊断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42例异位妊娠误诊病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9.3%。其中,将异位妊娠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共28例(6.2%);将其它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共14例(3.1%)。36例经剖腹手术后才确诊;6例非手术治疗,经两次以上住院才确诊。并对误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佳 《当代医学》2022,28(2):56-59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经术后切除物病理检查确诊为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术后切除物病理检查显示,24例患者中,病灶位...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结果:69%的患者是以进行性智力减退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32%没有外伤史,男性占89%,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手术。46%病人曾误诊为老年性痴呆。97%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差异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经脑脊液常规检查确诊的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以41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病例为基础,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方面的影像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CT影像诊断中确定为病毒性脑炎者32例,误诊为其它疾病有4例,因影像显示无异常漏诊者5例,阳性检测率为78.0%。在MRI检查后,41例患者中正确诊断出病毒性脑炎者38例,1例误诊,2例漏诊,阳性检测率为92.7%。结论 CT和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均有典型的影像判断特征,并且能提供病灶位置、形态等特征参数,但MRI扫描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更加准确,误诊和漏诊率更低、阳性检测率更高,诊断符合率明显要高于CT扫描,因此MRI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6年1月经手术证实为肺隔离症的16例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前诊断或拟诊为肺隔离症者6例(占37.5%),其余10例术前被误诊、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CT、MRI,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