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出血动脉,然后超选择插管至该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出血动脉。于麦氏点局麻下经皮穿刺置入“猪尾巴”引流管引流腹腔积血,无污染、无溶血的积血可以回输。术后3、6个月分别作B超、CT、^99mTc检查监测脾脏形态、密度、血供情况,测定血小板及血中:IgM、IgG、G3水平。结果 本组35例创伤性脾破裂,经PSE后止血效果确切,脾脏形态、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有选择性地对创伤性脾破裂行PSE,其止血可靠、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0例肝炎肝硬化并脾亢行PSE术患者,采集外周血分析PSE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结果 ①脾亢后机体CD3+、CD4+、CD8+、NK及B细胞均低于正常值下限,但CD4+/CD8+值位于正常值范围内。②PSE术后1、3、6和12个月CD3+、CD4+、CD8+、B及NK淋巴细胞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但CD4+/CD8+值仍位于正常值范围内。③PSE术后1、3、6和12个月IgA、IgM、IgG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脾亢后机体免疫功能是处于平衡状态;PSE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脾动脉结扎伴脾修补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2年King和Schumacker首次证实婴儿脾切除术与暴发性败血症的关联后,逐步深入的脾免疫功能研究已确认脾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尽可能地施行保脾性手术成为当今处理脾损伤的主旋律。笔者自1988年1月~1996年12月,应用脾动脉结扎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20例肝癌患者分为2组,即单纯TACE组(10例)和TACE联合PSE组(1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两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CD4、CD8及CD4/CD8水平无差异性(P>0.05).术后1个月TACE联合PSE组CD4(39.99±5.01)%、CD4/CD8(1.90±0.40),高于单纯TACE组CD4(30.32±5.05)%、CD4/CD8(1.08±0.21),P<0.01.而TACE联合PSE组CD8(21.73±4.68)%低于单纯TACE组(28.14±3.62)% (P <0.05).结论 TACE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TACE联合PSE较单纯TACE能更好地改善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促进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平衡的恢复,也为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脾功能过度增强而不适当地隔离和破坏血液成分引起的一组症状。临床表现为脾大或脾不增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症状缓解。由于外科脾切除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期间因脾功能亢进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60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并统计其血小板数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血小板数较术前均显著上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治疗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5例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病人施行了部分性脾栓塞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14~68岁,平均43岁,其中3例为肝炎后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平均年龄61岁,均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伴呕血、黑便病史。另2例为女性少年,平均年龄15岁,临床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经内科治疗有反复来 相似文献
10.
11.
12.
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方式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部分性脾动脉栓塞46例和脾切除33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血象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肝硬化继发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P<0.001),但两组患者中脾切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改善明显优于脾动脉栓塞组,而白细胞计数的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脾动脉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脾切除组(P<0.001)。结论对于腹水较多、门脉高压明显、脾脏巨大的患者不宜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行脾切除术较好;对于肝脏功能较差、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高龄和伴肝癌的脾功能亢进患者宜行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Behnaz Khazai Matthew J. Homsi Cecile Diane Moliva Anendaga Eric Reiner Todd J. Everett Francis T. Flaherty Michael D. Hollander 《Radiology Case Reports》2022,17(7):2304
Babesiosis incid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increasing with an 11% rise between 2018 and 2019 based on the latest CDC annual summary, reaching its highest ever reported incidence. This primarily tick-borne disease is particularly prevalent in New England. Despite predominantly nonspecific and at times subtle symptoms,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do occur. One such complication is splenic rupture which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more common in younger and otherwise healthy individuals. This is a report on a successfu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a 65-year-old male from upstate New York who, unlike most prior studies, showed splenic rupture after he was discharged with negative parasitemia and general improvement following several days of targeted antibiotic therapy. Increased incidence and various presentations of Babesiosis call for an attempt to promote clinical awareness for radiologists among other specialties.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1例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肠外营养(PN),观察组患者增加早期肠内营养(EE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7d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浓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中CD4~+、CD4~+/CD8~+和免疫球蛋白(lg M)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创伤性肠破裂患者修补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和经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34例经超声、CT和腹腔穿刺证实为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病人。采用Seldinger技术 ,将 5FCobra 2导管经右侧股动脉插至脾动脉 ,行DSA检查 ,对出血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进行评估 ,然后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 ,经导管注入 2mm× 2mm× 2mm或 2mm× 2mm× 10mm大小的明胶海绵颗粒 (条 ) ,栓塞破损血管。于右下腹麦氏点处 ,经皮穿刺置入 8F“猪尾”多侧孔引流管 ,引流腹腔积血。确认无污染、无溶血者 ,行积血回输。于PSE后 7、14d对全部病例作血常规和脾脏超声检查。并在术后 7(7例 )、14 (7例 )、30 (7例 )、6 0 (7例 )和 90 (6例 )d行脾脏CT扫描。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止血成功 ,技术成功率和止血有效率均为 10 0 %。 17例行腹腔积血自体回输 ,平均回输血量 (6 6 0± 190 )ml(4 0 0~ 16 0 0ml)。PSE后 3~ 7d拔除引流管 ,平均住院日 (7± 2 .3)d(4~ 14d)。CT随访显示 :术后 7d脾脏体积增大 ,PSE区密度减低 ,与被栓塞动脉的供血范围一致 ,腹腔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 14d显示梗死区密度进一步减低 ,与周围脾组织境界清楚。 30d脾体积缩小 ,外形不规则 ,呈波浪状。 6 0~90d ,脾外形进一步缩小 ,轮廓呈分叶状 ,脾实质密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