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再植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后原位再植的效果及骨瓣的体外保存方法。方法:将临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离体骨瓣体外保存,3月后行自体颅骨原位再植成形术。结果:21例患者中19例效果良好,2例半年后复查见内骨瓣吸收明显,局部凹陷。结论: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后原位再植方法可行,成形效果理想,优于各种替代材料修补颅骨缺损,骨瓣体外无菌保存后仍能保留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大面积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从2001年开始,笔者对54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患者,在术后6-8周行颅骨修补术,45例同时行脑脊液分流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03至2022-03于医院治疗的脑外伤恢复期合并颅骨缺损患者98例,根据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研究组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4.48%)(P<0.05);研究组术后NIHSS评分(11.20±2.65)低于对照组(15.41±2.62),MMSE评分(27.02±1.77)高于对照组(20.33±2.46)),BI评分(84.08±6.28)高于对照组(71.61±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KPS、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带蒂颞深筋膜瓣在颅脑损伤后颅骨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6年 7月起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颞肌下减压术时 ,采用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张力性硬脑膜缺损 ,至2 0 0 1年 8月有 12 4例患者再次行颅骨修补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9例 ,女 3 5例 ;年龄 15~ 69岁 ,平均 47.3岁。 (2 )手术方法 :在行颞肌下减压术时均采用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张力性硬脑膜缺损。减压骨窗部位为双侧额颞部 ,颅骨缺损面积最小 5.0 × 5.0 ,最大 10 × 12 。颅骨修补手术时间 :脑外伤术后切口愈合 3~ 10个月 ,平均 4个月。修补材料选用钛网片。手术按原开颅切口入路 ,分离颅骨缺…  相似文献   

5.
骨瓣开颅术中,常因再咬除部分颅骨扩大骨窗而形成部分颅骨缺损。近年来,作者采用骨水泥将颅骨瓣扩大修复后再回植,实行颅骨成形术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2~65岁,平均42岁;颅骨缺损原因:颅脑外伤开颅...  相似文献   

6.
颅骨缺损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常见的后遗症,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需行开颅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为促进患者康复,一般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或数月内行颅骨修补。然而,如修补术后继发感染、或者采用钛网修补出现钛网外露等情况,即宣告该类手术失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额外的家庭经济负担。本文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术后感染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两种自体颅骨瓣保存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1997年将手术后自体颅骨瓣用75%酒精浸泡及深低温两种方法保存后,行颅骨成形术40例,经随访比较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1)75%酒精浸泡组:共22例,年龄16~45岁,均行颅脑外伤手术。去骨瓣后清除骨瓣表面软组织,放入不锈钢饭盒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同时行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积水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早期同时行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积水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在伤后38~ 80 d,术后并发分流管腹腔端阻塞2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1个月症状明显改善36例(80%);脑室不同程度缩小34例(76%).出院时GOS评定:良好8例,中残19例,重残13例,长期昏迷5例,其中恢复较好(良好/中残)27例(60%),较术前有明显提高(x2 =23.47,P<0.01). 结论 早期、同时行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积水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缺损不同修补时间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72例,按照行颅骨修补的不同时间分为超早期(4~6周)、早期(7~8周)、常规期(≥3个月)3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超早期组皮瓣下积血、积液的发生率(25%、31.25%),均高于早期组(3.84%、3.84%)及常规组(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超早期、早期组术后精神症状改善较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早期与早期组之间术后精神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选择早期颅骨修补可以显著降低超早期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时间颅骨修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将86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盐酸肾上腺素(epinephrine hydrochloride)分为2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积血、积液、发生感染的概率等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HBO)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6例,GCS评分≤8分,经专科会诊有HBO治疗指征,并排除禁忌证.其中234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HBO治疗,入院或颅脑手术2周内首次行HBO者为早期HBO组,共126例.入院或颅脑手术2周后首次行HBO者为晚期HBO组,共108例.另外,因各种原因未行HBO者92例作为对照组;3组病例在性别、年龄、GCS评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例随访时间均为入院或手术始至以后8周.结果 早期HBO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与晚期HB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P<0.01),晚期HBO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P<0.05).早期HBO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晚期HB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P<0.01).早期HBO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与晚期HB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9,P<0.01).结论 早期HBO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常见的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16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83例。观察组给予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对照组给予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用VA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鼻塞的主观感觉,并观察术后鼻甲黏膜修复情况及鼻腔干燥、出血、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鼻塞VAS评分为8.25±0.76,对照组为8.22±0.81,术后6个月观察组为2.45±0.88,对照组为2.69±0.97。两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并发鼻腔干燥6例,鼻出血5例,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治疗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21~42岁;平均(32.15±7.22)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减压术,n=37)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n=38),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观察组治疗良好率为2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植物生存、重中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GOS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OS为(12.16±2.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治疗疗效,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仿真开颅手术在显示大脑浅静脉及其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仿真开颅手术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成像技术(3D CE-MRV)前瞻性地检查49例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并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种技术对大脑浅静脉显示数量的差异;评价仿真开颅手术重组图像显示脑膜瘤-大脑浅静脉关系的能力;对影响仿真开颅手术重组效果的脑膜强化与否、肿瘤大小和位置等因素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仿真开颅手术和3D CE-MRV显示脑膜瘤周围大脑浅静脉分别为(4.4±1.9)和(5.1±2.7)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1,P<0.05).仿真开颅手术能清楚显示脑膜瘤与大脑浅静脉关系,总平均得分为(2.5±0.7)分.有脑膜强化(12例)和无明显脑膜强化(37例)患者的主观评分分别为(1.5±0.5)、(2.8±0.3)分,无脑膜强化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有脑膜强化(Z=-3.093,P<0.05);小脑膜瘤组(31例)和大脑膜瘤组(18例)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7±0.5)、(2.2±0.9)分,小脑膜瘤组明显优于大脑膜瘤组(Z=-2.057,P<0.05);窦镰组(39例)和凸面组(10例)主观评分分别为(2.6±0.6)、(2.2±0.9)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04,P>0.05).结论 仿真开颅手术仅显示大脑浅静脉(SCVs),避免了大脑深静脉和头皮静脉的重叠,对大脑浅静脉评价更加准确;仿真开颅手术能较好地显示脑膜瘤与大脑浅静脉的关系,为脑膜瘤术前选择颅骨开窗位置、术中定位以及保护大脑浅静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1例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肠外营养(PN),观察组患者增加早期肠内营养(EE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7d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浓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中CD4~+、CD4~+/CD8~+和免疫球蛋白(lg M)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创伤性肠破裂患者修补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双RigidLoop悬吊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修复与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8例,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20~65岁,平均38.9岁.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9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45例;年龄24~63岁,平均41.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37例,道路交通伤37例;骨折部位:T1123例、T1222例、L127例、L227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48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3,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和B组(n=46,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功能改善、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81.6±5.3)min vs.(102.8±4.8)min]、住院时间[(8.1±1.4)d vs.(11.1±1.9)d]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52.8±4.1)mL vs.(66.6±3.1)mL]少于A组(P<0.05);B组术后1、3、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3.6±0.4)分vs.(4.6±0.4)分,(2.4±0.4)分vs.(3.5±0.4)分,(0.9±0.2)分vs.(1.8±0.2)分,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A组[(25.1±3.3)分vs.(33.2±3.9)分,(16.9±2.4)分vs.(23.7±3.7)分,(9.2±1.1)分vs.(15.8±2.2)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A、B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0.87%,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minimal invasive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INFIX)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东莞市企石医院收治的48例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INFIX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效果、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早期切口感染、血管损伤、股神经损伤、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638,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4.239,P=0.000),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Z=-0.606、-0.141,P=0.545、0.888);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64,P=0.037),切口感染及血管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均=2.087,P均=0.149)。结论INFIX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能够达到与钢板内固定同等的固定及复位效果,且操作更简便,对骨折部位血运破坏更小,但应熟练掌握解剖结构、手术操作技巧以减少股外侧皮神经及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白质摄入量对头颈肿瘤患者根治性放化疗期间黏膜损伤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2例头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根据剔除标准,最终干预组纳入患者32例[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51.67±12.9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1例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伤后72h内手术组(早期手术组)及72h后手术组(延期手术组)两组,收集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52例,平均住院(13.6±3.4)d;延期手术组59例,平均住院日(20.3±4.3)d;早期手术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肺炎3例(5.8%),延期手术组术后并发肺炎8例(13.6%),早期手术组肺炎发生率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两组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行组内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当ISS评分≥25分时早期手术组术后恢复优于延期手术组(P〈0.05)。各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合并胸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且严重损伤(ISS≥25分)患者早期手术干预可能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