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方法:观察34例子宫肌瘤患者(共45个肌瘤),在HIFU治疗术前和术后1个月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45个肌瘤术前平均体积为50.81cm,(1.09—534.35cm^3),治疗后体积平均缩小率为28.12%(t=3.006,P〈0.01);HIFU术后T1WI上肌瘤信号值平均增加了34.07(t=-5.283,P〈0.01),T2WI上肌瘤信号值平均增加了4.65(t=-0.658,P〉0.05)。增强项上无强化的部分在T2WI上表现为肌瘤周边的低信号晕,T1WI上表现为周边高信号,中心的信号强度稍低。结论:MRI可用于评价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后的体积和血供改变,借此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超声诊断仪的监控下,应用EFP-BY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对5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8例声像图可见瘤体内部回声增强,55例肿块缩小或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高、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已生育患者30例,在二维超声定位及实时监控下应用HIFU进行治疗。于HIFU治疗前1周、治疗2次、1、3及6个月后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肌瘤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变化及超声造影图像改变。结果 HIFU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30个子宫肌瘤体积逐渐缩小,所有瘤体内部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均消失。超声造影显示26个腺肌瘤内造影剂持续无灌注,4个瘤体内部呈网格状及星点状少许灌注。结论超声造影是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简称 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及对疗效的评价.方法 利用 HIFU在人体内部的可聚焦特性,用瞬间高温致肌瘤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和凝固性坏死,坏死的肌瘤细胞逐渐被周围组织吞噬、吸收,达到其"纯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结果 我院对68例子宫肌壁间和浆膜下的肌瘤进行了HIFU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68例),治愈率为34%(23例)、疗效显著率53%(36例).3例患者治疗后因肌瘤内坏死出血、液化,致瘤体增大,其中1例术后行子宫切除.术后显示肿瘤组织已液化、坏死.结论 HIFU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是一种有效的"纯无创"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后效果,探讨超声造影评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13个肌瘤(最大径1.9~7.8 cm),随机分为实验组(n=52)及对照组(n=46)。实验组采用超声造影观察HIFU消融前后肌瘤情况,以肿瘤内仍有强化区域判断为残留病灶再次消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彩超观察,以肿瘤内低回声区域仍有彩色血流信号区域判断残留病灶再次消融。于治疗后第6个月复查,比较两组的消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HIFU治疗后多数肌瘤体积均可见缩小,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的显著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更准确地评价治疗前后肌瘤的范围及血流灌注情况,比常规彩超能更及时反映消融效果,引导残余病灶再次消融,可为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早期评估提供一种无创简便且更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世阔  李彦芳 《吉林医学》2010,(34):6226-6228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HIFU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三维立体断层扫描照射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症状和体征的改变。通过B超检查对比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子宫肌瘤大小、内部回声情况,通过彩色超声测定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肌瘤区域血流改变情况。结果:35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33例HIFU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1.4%、88.6%、94.2%、1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子宫肌瘤体均径有明显缩小;治疗后,超声结果示瘤体回声不同程度呈中等偏强回声,瘤体明显缩小,边界模糊,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血管稀疏细小,可见片状液化区域。结论:HIFU能够安全有效无创地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JC-1 HIFU治疗系统对选定的23例患者进行治疗性研究.结果23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9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为78.88±22.39%(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上一种有效的、安全性高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87个肌瘤)子宫肌瘤患者,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超声精确定位和实时监控下对靶肌瘤进行消融治疗。治疗1个月内以增强MRI观察靶肌瘤的消融率;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以平扫MRI评价靶肌瘤的缩小率,并随访患者月经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内靶肌瘤消融率为(83.2±13.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靶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靶肌瘤缩小率分别为(56.04±23.65)%和(70.00±21.2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患者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血液血红蛋白(Hb)升高。治疗中及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镇静镇痛下高强度聚焦超声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无创性局部治疗肿瘤的治疗技术,可将体外多束低能量超声波聚集到体内的病变组织(靶点)。由于聚焦点的高能量聚集,使靶点局部组织内的温度瞬间达到65~100℃,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使靶点处的组织瞬间凝固坏死,靶点以外的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性坏死组织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1]。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5%~25%[2]。而 HIFU 是一种无创性能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要求保留子宫或生育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2003年6月~2013年5月我院在护士的配合下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3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7—12月在我院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DCE-MRI)在高强度聚焦子宫肌瘤消融术(HIFU)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53例接受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3d行DCE-MRI检查,记录治疗前DCE-MRI检查所获相关参数[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超声造影在治疗前后的应用.方法:应用HIFU对51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声像图的变化,比较治疗后病灶大小、回声、内部血流、临床症状等不同的改变,对其中42例治疗前、后分别行ARFI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比.结果:185例治疗后肌瘤内部回声明显增强,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消失,瘤体缩小程度大于30%,临床症状完全改善,227例治疗后肌瘤内部回声部分增强,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减弱,瘤体缩小程度小于30%,临床症状有改善,103例治疗后肌瘤内部回声无增强,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无减少,瘤体增大,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后1月超声造影即发现造影剂充盈缺损,术后6月ARFI发现肌瘤横向剪切波速度值(Vs)有明显变化.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确、安全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临床治疗方法,超声造影可早期评价疗效并干预治疗,ARFI可评价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05-108,封3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术前应用超声造影CEUS与核磁共振MRI检查对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49例直肠癌患者在直肠癌术前CEUS与MRI检查情况,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对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的诊断效果差异。结果 MRI检查T1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T2~T4(P0.05);CEUS与MRI对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95%和79.87%,CEUS显著高于MRI(P0.05)。两种检查对于T4分期的各项诊断效能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CEUS对于T1、T2和T3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T3期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MRI(P0.05)。结论 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1分期的诊断效能较低;CEUS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尤其是T1~T3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MRI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本院妇产科诊治的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30例为观察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超声随访观察确诊。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 d内完成超声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多普勒技术测量病变内阻力指数(RI)。比较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超声学特征,包括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回声特征、包膜及内部血流特征等。结果:子宫肌瘤位于宫底3例,宫体27例,中下段10例;单发21例,多发9例;呈类圆形,1-2 h后复查超声形态无变化;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假包膜;呈均匀性低回声,其中5例伴有强回声光点;对邻近结构呈压迫改变,内可见点状血流,其RI为(0.55±0.04)。子宫局限性收缩均位于宫体,中下段16例;单发26例,多发4例;呈类圆形,1-2 h后复查超声形态明显变化或消失;边界不清,周围无假包膜;呈等或略低回声,胎盘边缘呈唇样改变;内无血流信号,其RI为(0.82±0.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鉴别诊断中,超声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评估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011年FIGO新的子宫肌瘤分类标准对子宫肌瘤分类,测量子宫肌瘤大小及数目,按照临床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症标准,筛选符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例,计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子宫肉瘤和32例变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MRI检查,比较两组成像特点,分析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并观察不同子宫肉瘤间的差异。结果术前MRI检查显示子宫肉瘤确诊率100.0%,变性子宫肌瘤者确诊率9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肉瘤组ADC值(0.84±0.08)10~(-3)mm~2/s,TTP值(43.85±5.13)s,MCER(241.63±43.65),明显低于变性子宫肉瘤组(1.42±0.15)10~(-3)mm~2/s,TTP值(54.26±4.53)s,MCER(143.14±16.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肉瘤组21例TIC呈Ⅰ型,2例Ⅱ型,1例I型;变形子宫肌瘤中,26例TIC呈Ⅰ型,6例呈Ⅱ型,无Ⅲ型T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肉瘤及变性子宫肌瘤者MRI图像均可呈现T2WI高信号,但子宫肉瘤者ADC值、TTP及MCER值均明显低于变性子宫肌瘤者,MRI可有效鉴别子宫肉瘤与变形子宫肌瘤,临床可结合不同MRI序列值进行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UF)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4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用PVA微粒栓塞,随访12-24个月,复查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除2例仅完成单侧操作外,其余均治疗成功,完整随访复查术后瘤块缩小30%-70%。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副反应主要为术后下腹部疼痛(12/4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为非手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CT及超声3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胰岛素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72例,术前均行MRI、CT及腹部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成像结果。结果经MRI、CT、超声依次检测有58例、46例、44例病灶,检出率依次为8 0.5%、63.9%、61.1%,胰岛素瘤分布、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出率最高,差异显著(P0.05);MRI平扫抑脂序列T1WI、T2WI及DWI上呈现明显异常信号,且动态增强期均明显强化,CT显示32例为后动脉期,均高于门静脉期,12例显示为增强后动脉期及门静脉轻度强化;超声显示边界清楚,可见瘤体与血管部位。结论MRI、CT及超声进行胰岛素瘤诊断中,三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检测率最高,但价格昂贵,CT与超声检测率相近,但超声易受胃肠气体干扰,影响结果,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总结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及其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50例实施全程化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化的临床护理配合对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有确切价值,可降低围手术期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综合优势确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增强MRI诊断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oocarcinoma,EHCC)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经手术确诊的78例EHCC患者病例资料,均行CEUS和增强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检查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动脉期增强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EUS显示门脉期、延迟期低增强的几率分别为91.03%、100.0%高于增强MRI的10.26%、8.97%(P0.05);CEUS达到峰值时不均匀增强几率和检查准确率与增强MR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EUS、增强MRI诊断EHCC均有特征性表现,且CEUS可作为增强MRI诊断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提高检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