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和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单发病灶9例,1例为多发病灶,肿瘤常位于脑深部或邻近脑膜,额叶2例,胼胝体2例,脑膜邻近2例,枕叶1例,中线区1例,幕下1例,多发1例。MRI平扫Tl 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占位效应轻,多数轻中度水肿,一例为重度水肿。7例见典型的脐凹征、棘征、分叶征、握拳征、半月征、开环征等。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其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总结其MRI表现特点。结果6例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位于额部3例,颞部1例,枕部1例,鞍区1例,肿瘤呈实性,4例MRI表现T1WI为等信号,2例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等信号,其中4例T2WI中有更高信号的液化坏死区,5例对周边脑实质推压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均明显强化,4例中心坏死区未强化。1例造成相邻颅骨的内板和板障受侵,呈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具有脑膜尾征。结论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有其特征性MRI表现,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周细胞瘤7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7例中,6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左侧脑室三角部;肿瘤多呈分叶状;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5例见明显囊变、坏死区;4例可见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内及周边可见较多的血管;5例窄基底与硬膜相连,1例宽基底与硬膜相连,2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脑膜瘤的MRI表现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脑膜瘤,观察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缘、信号特点、邻近脊髓及硬脊膜情况及增强后表现。结果:肿瘤位于颈段6例,胸段7例,位于髓外硬膜下12例,硬膜外1例,肿瘤均边缘滑楚,平扫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Gd—DTPA增强后肿瘤脊髓面可见强化带,硬脊膜增厚可表现为“硬膜尾征”,瘤体具一定的强化特征。结论:椎管内脑膜瘤表现与颅内脑膜瘤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肿瘤多位于髓外硬膜下间隙,多见于脊髓背侧或外侧,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最后诊断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年龄18~76岁,平均(51.8±14.0)岁。病灶多数较大,呈分叶状。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内部密度欠均匀,瘤内或瘤周见低密度囊变区。9例可见小斑点、斑块状钙化,增强后病灶多数呈明显欠均匀强化,6例可见邻近颅骨受侵。MRI平扫12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稍低混杂信号15例,病灶内或瘤周见大小不等囊变灶12例;DWI呈稍高/低信号15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4例;瘤内见流空血管影15例。7例伴轻度瘤周水肿,5例为中度,另外5例为重度。13例可见脑膜尾征,其中7例表现为粗短脑膜尾征。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大多在CT与MRI上具有一定的表现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可提高该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SFT )/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影像学特征及病理资料特点,以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21年1月我院7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SFT/ HPC的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包含WHOⅡ级3例(42.8%),WHOⅠ级3例(42.8%),WHO Ⅲ级病例1例(14.3%)。WHOⅠ级的Ki-67表达水平低于WHOⅡ、Ⅲ级。其中6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CT平扫均呈等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信号,T2WI多表现为均匀稍低信号,增强后多明显均匀强化,可合并出血、囊变;WHO Ⅲ级病灶出现邻近骨质破坏。结论 发生于脊柱椎管内的SFT/HPC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与椎管内其他常见的肿瘤性病变有一定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的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HP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9例HPC中,位于颅内6例,筛窦1例,肺2例。6例颅内HPC中,2例为复发病灶。6例均边界清晰,5例呈分叶状,1例呈类圆形。4例信号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明显坏死囊变区。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6例均呈明显强化。5例瘤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5例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例以宽基底相连。6例均未见"脑膜尾征",邻近骨质均未见明显破坏征象。1例筛窦病灶形态不规则,分叶不明显,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受累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肺部病灶,均表现为肺内单发病灶,边界清晰,未见分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未见明显浸润征象及远处转移。结论原发于颅内、鼻腔鼻窦及肺部少见部位的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表现有助于提高在少见部位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9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内,1例位于髓外硬膜内。MRI上,4例(44.4%)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团块,5例(55.6%)呈分叶状团块。T1WI上,5例(55.6%)呈与脑白质等信号的稍短T1信号,3例(33.3%)呈与脑灰质等信号的等T1信号,1例与灰质对比呈稍长T1信号。T2WI上,8例(88.9%)呈与脑灰质等信号的T2信号,1例呈稍长T2信号;6例(66.7%)伴囊变;8例(88.9%)与脑膜或脊膜相连,5例(55.6%)以宽基底相连,3例(33.3%)以窄基底相连;5例(55.6%)伴流空血管影;增强后9例均有不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4例(44.4%)有典型脑膜尾征;7例(77.8%)颅内病灶伴轻度水肿,2例伴骨质破坏。9例患者最终均通过病理确诊。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MR表现及治疗预后等情况。方法 2012年8月—2016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经病理证实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瘤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枢神经系统SFT患者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22~57岁,中位年龄37.1岁。位于颅内5例,椎管内4例。MR表现T1WI呈均匀等信号6例,等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例,稍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例,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例;T2WI信号表现多样;其中4例瘤体边缘见T1、T2低信号环;MR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均匀6例,强化不均匀3例;脑(脊)膜尾征6例,流空血管信号2例,瘤体内见斑点状T1WI低信号、T2 WI高信号1例,强化程度较瘤体实性部分更明显。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8例,术后复发6例,1例未手术。结论中枢神经系统STF少见,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后容易复发,建议随访行MR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及文献复习.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好发于颈、腰段,胸段及骶段次之,多位于髓外硬膜下.呈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灶,易囊变,边界清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则T2WI呈更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清晰的花边样或环形强化是其特点.结论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再加以对比剂的应用,多可以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可成为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确定病灶境界、大小、信号均匀度和强化程度等,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肿瘤直径7~17 cm,小于10 cm 2例,大于10 cm 4例,平均12.5 cm。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其内见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为高信号,且不均匀强化。结论 SFT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影像表现,T2WI多表现为略高信号中夹杂片状低信号区,良性肿瘤T1WI信号相对均匀,境界清楚,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境界不清,信号常不均匀,且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2.
刘勇  罗丽 《重庆医学》2012,41(21):2155-2156,2159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变发生在腰椎18例,胸椎2例,胸腰段1例,腰骶段3例。21例为相邻2个椎体破坏并累及椎间盘,3例为单节椎体破坏未累及椎间盘。骨质破坏、增生硬化、骨髓水肿并存,椎体破坏塌陷程度轻,椎间隙变窄程度轻,脊柱曲度多正常。T1WI椎体破坏及受累椎间盘分界欠清并为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STIR为高信号;骨质增生硬化为低信号(各序列);骨髓水肿为高信号(STIR)。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椎旁脓肿9例,硬膜囊及蛛网膜下腔受压18例,脊髓受压7例。结论化脓性脊柱炎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易自生  刘一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7):2638-2639,2642
目的探讨T2-FLAIR序列在显示颅内脑膜瘤“脑膜尾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脑膜瘤T2-FLAIR与T1W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尾征”情况。结果T2-FLAIR序列与T1WI增强扫描均显示29例存在“脑膜尾往”,“脑膜尾征”在T2-FLAIR与T1W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邻近肿瘤的脑膜增厚,呈单尾、双尾或三尾;在T2-FLAIR序列为略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为明显高信号。结论T2-FLAIR序列在显示脑膜瘤“脏膜尾征”有重要价值,对亍怀疑脑膜瘤而不行增强扫描患者其应作为常规扫描序列,以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腹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孤立性纤维瘤(SFT)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腹部孤立性纤维瘤病例的CT和MRI表现以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杲:CT显示肿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因肿瘤富于血管通常早期呈明显均质性强化。MR扫描显示肿瘤实质在T1WI、T2WI多呈低信号,但肿瘤因黏液样变性或出血在T2WI呈高信号。病理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有多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CD34阳性。结论:SFT是一种间叶源性、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瘤,影像学上因病理学上肿瘤细胞分布以及有无黏液样变性而呈现不同的改变及强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多模态MRI与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PCNSL的MRI特征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朵15倒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14例,T细胞性1例。单发9例,多发6例;共检出24个病灶。病灶好发于幕上(22个),主要分布于深部脑白质等近中线部位,幕下少见。MRI平扫病灶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多呈等或稍高信号。瘤周水肿轻度9个,中度7个,重度6个,位于侧脑室和脑膜各1个病灶周围无水肿。增强扫描24个病灶实质成分均呈团块状、结节状或环形均匀明显强化,其中4个病灶袭变坏死区无强化,1O个病灶出现“缺口征”,7个病灶出现“尖角征”,3个痛灶累及骈胝体出现“蝶翼征”,具有特征性。15例行扩散加权戍像(DwI)多呈高或稍高信号。8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为病灶实质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中度降低、肌酸(Cr)峰轻度降低,胆碱(Ch0)峰显著升高,并可见高耸的脂质(LiP)峰,具有特征性。结论PCNSL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DwI、MRs等多模态功能成像手段,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准确性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原定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瘸(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特征及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的PCNSL的MRI特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0例为单发,5例多发。肿瘤多呈类圆形、浅分叶状或无固定的形态:MRI平扫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低、等或稍高信号:1例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呈团块状、结节状、片絮状或无固定的形状,边缘不规整:1例呈环形强化,内部囊变坏死区无强化。5例可见“缺口征”、“脐凹征”,1例见“尖角征”.结论颅内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多发脑结核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多发脑结核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临床治疗并确诊的多发脑结核瘤的MRI表现。MRI采用SE T1WI、FSE T1WI、FLAIR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未成熟结节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水肿明显,结节性强化。成熟结核结节呈典型的“环靶征”,病灶周围水肿较轻,环形强化。T2WI和增强扫描显示更佳。结论 多发脑结核瘤MRI的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着重比较二者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增强和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 39例T2W1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 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迫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其中1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花环状明显强化。结论 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痛灶检出还是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首选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