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PHILOS钢板和髓内钉治疗Neer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HILOS钢板和髓内钉治疗Neer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2012年9月—2016年10月余姚市中医医院共手术治疗Neer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70例。其中37例采用PHILOS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4.5个月(6~30个月),33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7~2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例数及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50.2±9.8)min、(150.0±20.4)m L]方面均较PHILOS钢板组[(70.9±10.5)min、(300.0±30.6)m L]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例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ILOS钢板和髓内钉组在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例数方面无差异,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后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3.
4.
在全身骨折中,肱骨干骨折约占3%,在长骨骨折中居第4位。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临床上多采取肱骨交锁钉治疗。与近端锁钉相比,远端锁钉的置入通常都比较困难,要花费很多时间。可膨胀髓内钉无需远端锁钉,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04年5月-2006年4月,笔者采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Multi Loc髓内钉、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髓内钉组(n=49,给予闭合复位Multi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钢板组(n=50,给予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至术后24h的血红蛋白变化和术后24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Δ颈干角、前屈上举角度、外旋和外展角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5. 48±32. 60) mL,手术时间为(113. 15±26. 09) min,术前至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量为(20. 38±7. 12) g/L,术后24h的VAS评分为(2. 48±0. 46)分,均少于钢板组[(289. 52±50. 32) mL、(158. 59±23. 71) min、(12. 45±4. 83) g/L和(3. 14±0. 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髓内钉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1. 05±2. 61)周,短于钢板组的(15. 70±3. 21)周,髓内钉组患者的Δ颈干角为(3. 30±0. 97)°,小于钢板组的(4. 41±1. 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前屈上举、外旋和外展角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156. 04±14. 12)°vs.(160. 63±17. 76)°、(34. 75±8. 24)°vs.(32. 12±7. 05)°、(111. 37±18. 70)°vs.(113. 44±14. 21)°、(73. 02±16. 15)分vs.(69. 20±15. 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00%vs. 8. 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HILOS钢板和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Muhiloc髓内钉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防止术后颈干角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112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05年3月~2012年6月进行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的112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患者,分析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2.7±2.4)个月。Constant-Mruley评分为51~97分,平均为80.2分,其中优56例,良37,中13例,差6例,优良率为83.04%。结论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良好,尤为使用于Neer分型三部分或四部分骨折患者,患者可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且可保证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PFN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3例,其中PFN组188例,PFNA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平均随访22.8个月.两组骨折均获得愈合.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N组优良率为89.9%,PFNA组优良率为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PFN组防旋钉退出2例,1例发生髋螺钉切割,继而发生髋内翻畸形.PFNA组未发生类似并发症.结论 两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PFNA较PFN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FNA-Ⅱ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Ⅱ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PFNA-Ⅱ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可以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PFNA可以有效保护骨折处的生物环境,体现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观点,值得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愈高,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被认为是老年危险性骨折之一。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折端髓内钉系统。笔者自2001年至2005年采用股骨折端髓内钉系统(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于兴胜  荣辉  毛兆虎  祁健 《人民军医》2021,64(12):1250-1252
目的:对比观察可膨胀髓内钉(EIMN)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90例,按照固定方法分为EIMN组和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情况.结果:EIMN组手术时长...  相似文献   

11.
苏令金 《西南军医》2011,13(6):1049-1050
目的观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Gamma钉和PFN治疗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52~79岁,平均65.6岁。AO分型:31-A1型2例,31-A2型5例,31-A3型2例。6例选用Gamma钉内固钉,3例选用PFN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防,随防时间5个月~2年。骨折愈合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系统):96~78分,平均89分。结论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病人条件允许情况下以手术内固定为首选,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髓内钉联合小钢板与阻挡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骨折愈合与下肢力线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江北人民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3例。A组采取髓内钉联合小钢板治疗,B组采取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耗材费用、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的下肢力线(侧方移位、前后移位、冠状面成角、矢状面成角)、骨折恢复情况(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骨性愈合时间)、术后1年的患肢优良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耗材费用及住院时间均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侧方移位、前后移位、冠状面成角、矢状面成角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1年的患肢优良率分别为92.45%(49/53)、86.79%...  相似文献   

13.
1 目的探讨根据肱骨近端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案,包括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吸收钉固定等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采用PFNA和PFLCP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70例的病例资料,PFNA内固定治疗40例,PFLCP内固定治疗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Parker-Palmer评分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9个月,平均8.9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种方法的Parker-Palm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Parker-Palme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的术中透视时间明显短于PFLCP组。结论 PFNA和PFLCP均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经髓内固定的PFN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本组病例54例,男性26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0.5岁(51~78岁)。骨折分型参照Evans-Jenson分型,Ⅰ、Ⅱ型14例,Ⅲ型15例,Ⅳ型17例,Ⅴ型8例。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6~22个月),骨折愈合率100%。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功能优良率为86.7%,9例输血200~400m l。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早期活动、损伤小、出血少、不输血等优点,对Evans-Jenson分型不稳定型Ⅲ、Ⅳ、Ⅴ型骨折较为适宜,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及术后康复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5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法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收治的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依据Neer分型及骨折移位的严重程度进行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1例,术后患肩早期外展支架固定及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2.6个月,患肢功能按尚天裕等肩关节功能评估标准,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5%(29/31)和93.3%(14/15)。结论:肱骨上端骨折仅有较小的移位,一般用非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外展支架固定及规范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降低了此低骨折凝肩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固定及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采用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ur nail A,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23例病例资料,Seinsheiner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Ⅳ型5例,Ⅴ型2例。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满意后,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0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根据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7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内固定坚强稳定、术后能辅以髋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方大标  张寅权 《人民军医》2007,50(7):440-441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自Neer提出根据骨折块多少及错位情况进行分类以来,业内学者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明显增多,治疗手段也趋于多样化。现就近年来国内外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与Gamma钉疗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2003年8月~2008年2月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髓内钉组),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与Gamma钉治疗的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Gamma钉组)进行比较,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 结果:髓内钉组患者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功能恢复满意,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小于Gamma钉组,髋关节功能评定总优良率高于Gamma钉组. 结论: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