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6排螺旋CT靶重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696-169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靶重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肺部常规16排螺旋CT扫描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3.0cm)患者同时行靶重建扫描,所得图像分别就肺内结节的形态、内部结构、支气管征、空泡征等进行逐一判定,并分别做出定性诊断。结果:靶重建扫描比普通CT扫描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结论:靶重建扫描技术应为孤立性肺结节CT扫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肺孤立性结节是指直径≤4cm的类圆形病灶,没有阻塞性肺不张、肺炎、卫星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其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难点课题。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其大小、边缘、轮廓及内部结构,仍有25%~39%的恶性结节被误为良性结节。近年来,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孤立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取得重大进展,与普通CT对比,螺旋CT对结节灶动态增强扫描有明显的优越性。本研究总结了经病理证实的78例肺孤立性结节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肺穿刺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35例均常规5mm层厚、1.5mm螺距扫描,其中17例行增强扫描,并采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1.5mm薄层重建。结果本组35例病例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主要表现密度不均、深分叶、边缘细短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而良性病灶大部分密度均匀、无或浅分叶、粗长毛刺、胸膜凹陷征、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12-115+169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肺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诊断肺原位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间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确诊为肺原位腺癌的78例患者术前胸部CT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肺原位腺癌经CT后处理重建后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影像表现为不均磨玻璃结节样病灶72例,不均实性结节6例。病灶分布:右上尖段2例、右上后段14例、右上前段9例、右中外侧段9例、右中内侧段2例、右下背段3例、右下前基底段3例、右下外基底段3例、右下后基底段3例、左上尖后段10例、左上前段8例、左上舌段4例、左下背段3例、左下前基底段1例、左下外基底段3例、左下后基底段1例。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比普通胸部CT平扫在对肺小结节的细微结构观察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尤其是在边缘毛刺征、周围花瓣征、空泡征、胸膜凹馅征和周围不规则等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更清晰地了解肺小结节的细微影像改变,并为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及手术决策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管集束征在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血管集束征在小肺癌CT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间本院45例3 cm内的孤立性肺结节行螺旋CT扫描,观察肺结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出现率为72.4%(21/29),在良性病灶的出现率为18.6%(3/16).良恶性病灶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9.87,P<0.005).结论:肺血管集束征在小肺癌CT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三维技术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特征及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采用VR、MPR、MIP方法重建图像,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45例SPN患者,其中良性结节组16例,均为结核结节;恶性结节组29例,肺腺癌12例,肺鳞癌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小细胞癌1例,转移癌2例。VR成像在显示病灶边界、内部结构和胸膜凹陷征图像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MIP在显像病灶边界和周边血管方面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轴位成像对SPN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0.0%,三维重建技术成像对SPN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97.7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良性结节与周围型肺癌HRCT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常见肺良、恶性孤立结节HRCT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直径≤ 3.0cm肺孤立良性结节 39例、周围型肺癌 31例的HRCT征象 (包括边缘、内部及周围征象 )并与病理对照研究 ;全部行常规螺旋CT扫描 ,病灶同时行HRCT扫描(层厚 1 .5~ 2 0mm ,骨算法重建 ) ;其中良性结节有结核球 1 5例 ,炎性假瘤 1 2例 ,错构瘤 1 0例 ,其他 2例。 [结果 ]形态规则、边缘光滑、粗长毛刺及卫星病灶在良、恶性结节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浅分叶、胸膜凹陷、血管集束、空洞及钙化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深分叶、短细毛刺、棘状突起、空泡征及支气管气象多见于肺癌。虽然一些征象可同时出现在肺良、恶性结节 ,但其HRCT征象特点及病理基础不同。 [结论 ]HRCT能最大程度反映肺孤立性良、恶性结节边缘、内部和周围特征 ,在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孤立性肺结节患者36例,均经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孤立性肺结节经多排螺旋CT扫描及靶扫描征象显示清楚。本组良性结节26例,恶性结节10例,经术后病理及临床证实,诊断准确率100%。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增强后CT扫描结节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良性结节多表现为粗长毛刺、浅分叶、钙化,增强后CT扫描结节表现为周边强化。结论:孤立性肺结节在多排螺旋CT上可以表现多样,较准确的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螺旋CT靶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结合Fisher判别分析在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鄱阳县人民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包括常规胸部扫描、螺旋CT靶扫描。将获得的图像上传至后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之后依据扫描类型分为传统轴位(常规扫描)、三维重建(靶扫描+三维重建图像)2组,分析2组间CT征象检出情况。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组CT征象差异。结果 三维重建组分叶征等征象检出率高于传统轴位组,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0例SPN患者中16例为良性结节、44例为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占比依次为炎性假瘤(37.50%)、错构瘤(25.00%)、结核球(18.75%)、霉菌球(12.50%)及腺瘤(6.25%);恶性结节中占比依次为微浸润性腺癌(38.64%)、原位癌(29.55%)、腺癌(15.91%)、腺鳞癌(6.82%)、类癌(4.55%)、小细胞癌(2.27%)、大细胞癌(2.27%)。恶性结节组分叶征等征象检出率高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F...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59例孤立性肺结节,平扫后对结节区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分析肺内结节的形态学改变、血供特点及CT值变化.结果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清晰地显示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改变;动态增强扫描良恶性结节强化形式及CT值变化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评价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在X线胸片与CT上的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4cm肺内孤立性结节30例,全部病例先摄X线胸片再做CT扫描,对〈2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肺血管集中征,而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都以良性病变为多见。结论: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例常规X线胸片与CT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SPN)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孤立性肺结节病例93例,其中选择结节直径≤3cm的40例入组,所有入选的40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20例,通过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多曲面重组(Curedplanarreforma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等重建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与相邻血管束、支气管、胸膜之间关系的显示图像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供特点、与周围支气管、胸膜的差异性。结果良、恶性孤立性结节的血供特点与周围支气管、胸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供较丰富为主表现的恶性占85%,良性仅占15%;支气管中断或里杯口状为主表现的恶性占75%,良性未见该征象;胸膜凹陷征为主表现,恶性占80%,良性占15%。结论联合64MSCT的多种重建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部孤立室徽小结节(直径≤1cm)的CT片象,研究微小肺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直径≤1cm的7例肺癌和17例良性结节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小肺癌出现较多的CT征象有分叶征,短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血管供应征及周围血管增粗征,有6例同时出现上述三个以上基本征象,而良性结节只有2例出现,良性结节表现最多的征象是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结论:微小肺癌已具有肺癌的基本CT征像,薄层CT扫描有助于微小结节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18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磨玻璃结节的螺旋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118例患者中,113例螺旋CT诊断和病理结果相符,准确率为95.76%(113/118)。其中良性符合率为97.92%(47/48),恶性符合率为94.29%(66/70);随着肺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越来越高,病灶越来越不规则,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空泡征增多,边缘不清楚增多,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结节CT征象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恶性组病灶明显大于良性组,且随着恶性程度越来越高,肺部磨玻璃结节病灶呈明显增大趋势;炎症、AAH与AIS实性成分均为0,IAC实性成分明显大于MIA。结论:螺旋CT对于肺磨玻璃结节的定性诊断率较高,同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磨玻璃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对于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样结节的CT表现及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分析良、恶性结节患者的MSCT表现与其相关性。结果良、恶性结节病灶多均多为规则形态,分别占71.42%,66.66%,良性结节大小为≤1cm占80.35%,恶性结节为66.66%,性结节无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出现,恶性病变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各出现2例4.76%,P>0.05;良性结节73.21%为单纯性磨玻璃结节,边缘与光滑为主(占75.00%),有1例患者出现"毛刺征"(1.78%),恶性结节患者以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为主(占71.42%),边缘表现为不光滑(47.61%),47.61%患者出现"毛刺征"(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膜玻璃结节边缘情况、密度情况、是否有"毛刺征"与其良、恶性病变密切相关(P<0.05),结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CT表现与其良、恶性存在相关性,仔细辨别肺部磨玻璃结节是否有"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病灶边缘情况、内部密度等MSCT征象,对其良、恶性鉴别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进行确诊为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根据扫描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X线平片)和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结节的检出数量以及形态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均检出结节数93枚,观察组对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黏连征形态学检出数多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中,对照组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6.42±5.47)mm,观察组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13.19±7.86)mm,两组患者测量结节直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0)。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对肺结节的诊断中,对肺结节检出数量以及形态特征表现方面较胸部X线平片更具优势,且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者受照剂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CT定量分析对肺部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双源CT对患者进行平行扫描及增强扫描,根据CT影像数据观察分析患者肺部结节病灶检出情况(敏感度、特异度)、结节影像学特征、病灶强化情况及肺部结节谱曲线斜率(K)、病灶钙含量(Ca)、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Eff-Z)值变化。结果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敏感度为96.88%,特异度为97.37%,准确率97.13%;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肺部结节圆形及类圆形、形态不规则、磨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央可见空腔和细胞坏死,肺细胞癌影像图边界清晰,伴分叶征,腺癌影像图表现为分叶状或圆形的孤立结节,且边缘呈毛刺状;结节病灶矢状位CT平扫图显示,右肺上尖叶存在小块清晰均匀阴影,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肺部病灶轻、中度强化;恶性结节组K、NIC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结节组Ca、Eff-Z值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CT定量分析对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进一步鉴别肺内小病灶,对肺部结节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良、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胸部X线平片和CT表现,提高良、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方法: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60例均行胸部正、侧、斜位片检查,53例行CT(30例CT增强扫描,10例CT靶扫描),2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恶性肺结节(52例)表现为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结节密度不均匀,有空泡征或(和)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中征,模糊绒毛影,CT增强有明显强化。良性(8例)表现为边缘光滑而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结节中可见钙化,CT增强无或轻度强化。结论: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X线平片。对X线平片诊断出的恶性或疑似恶性病例应行CT,可提高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高分辨率C T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5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64排螺旋C T诊断结果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于直径为≤1 cm、1 cm~2 cm及2 cm~3 cm的结节64排螺旋C T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01%,97.35%及100%;特异性分别为50.25%,70.45%及80%。其中≤1cm的结节恶性率为35.1%,1 cm~2 cm结节恶性率为52.3%,2 cm~3 cm结节恶性率为76.5%。孤立性肺小结节的C T诊断及治疗因其大小及性质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 cm的孤立性肺小结节C T不能明确为良性时应行胸腔镜手术切除,2 cm~3 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可先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灶性质,恶性结节则行胸腔镜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部恶性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CT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肺部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CT资料,根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组5l例,良性组17例。观察并对比分析其cT征象,研究恶性结节的CT特征。结果圆或椭圆形(82.35%)、界面清楚(100.00%)、空泡征(60.78%)、血管集束征(27.45%)、胸膜凹陷征(72.55%)、边缘分叶或部分光滑(94.12%和9.80%),在恶性结节的cT征象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窝征(7.84%)及边缘毛刺征(21.57%)在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病灶形状、界面清晰度、内部结构、邻近结构和边缘形态等cT征象,有助于恶性结节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为指导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