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4例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性39例,女性45例;年龄65~96岁,平均69.2岁。致伤原因:摔伤65例,高处坠落伤9例,道路交通伤及其他意外伤10例。其中,PFNA内固定治疗33例(PFNA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51例(关节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住院时间、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术中X线暴露次数、住院时间方面,前者明显多于后者(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3个月内Harris评分明显优于PFNA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术式选择上应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及骨折类型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9月于中国贵航集团三O二医院骨科治疗的13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0例,女性63例;年龄60~78岁,平均67.5岁;摔伤96例,道路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他伤8例。依据术后髋关节功能将患者分为优、良、可、差四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6~29个月,平均随访13.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58~93分,平均82.7分,其中髋关节功能优46例、良64例、可16例、差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分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机、骨质疏松、复位质量为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2.357,95%CI:3.553~87.286,P=0.013)、骨折分型(OR=12.206,95%CI:1.528~36.654,P=0.029)、ASA分级(OR=9.675,95%CI:1.412~32.344,P=0.035)、手术时机(OR=18.542,95%CI:3.206~78.348,P=0.022)、复位质量(OR=19.685,95%CI:3.347~85.376,P=0.016)为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影响因素较多,年龄、骨折分型、ASA分级、手术时机、复位质量为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HR)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6月汾阳市人民医院收治老年IF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60~80岁,平均71.2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46例,摔伤2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R组和PFNA组,每组50例。HR组给予HR术治疗,PFNA组给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负重锻炼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优良率。结果 PFNA组下床、住院、负重锻炼时间明显高于HR组,PFNA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髋内翻、骨不愈等严重并发症;HR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组和PFNA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HR术有利于老年IFF患者早期活动和髋关节功能恢复,PFNA内固定术有利于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两种术式均具有良好的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HH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老年骨科收治的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男性43例,女性41例;年龄68~89岁,平均73.4岁;道路交通伤63例,高处坠落伤4例,机器挤压伤9例,重物压砸伤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HHA组和PFNA组,各42例。HHA组行侧卧位改良Watson-Jones入路,置入水泥型半髋关节假体;PFNA组按照PFNA手术标准流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建立HHA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对两组患者效益值、风险值及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PFNA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当天引流量分别为(78.30±12.14)min、(113.14±15.13)mL、(31.25±8.97)mL,与HHA组[(112.39±13.95)min、(285.21±18.19)mL、(98.25±9.03)mL]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HHA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横向复位器的设计原理及其在股骨转子下骨折闭合复位中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6~72岁,平均54.2岁;摔伤10例,道路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设计骨牵引复位器并申请专利(ZL201621147799.8),利用对顶牵引机制进行闭合复位且维持复位,加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或髓内钉固定.随访12~14个月,平均13.2个月.记录术中复位时间、透视次数、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结果 患者术中复位时间(13.5±3.10)min,复位透视次数(9.2±4.5)次,切口长度(6.1±1.0)cm,骨折愈合时间(13.9±2.8)周;患者术后12个月Harris功能评分(87.7±7.0)分,均未发生髋内翻、骨不连、内固定失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横向复位器在股骨转子下骨折微创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股骨近端长段粉碎性骨折采用第三代Gamma钉治疗的效果及对尖顶距的影响。方法安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81例青年股骨近端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3例患者通过第三代Gamma钉治疗(研究组),38例患者予以动力髋螺钉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3~41岁,平均31. 25岁;骨折原因:道路交通伤21例,高处坠落伤11例,摔伤9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2~41岁,平均31. 22岁;骨折原因:道路交通伤19例,高处坠落伤10例,摔伤6例,其他3例。对比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尖顶距。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 65%,低于对照组的21.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尖顶距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第三代Gamma钉治疗青年股骨近端长段粉碎性骨折并发症少,可促进骨折愈合,且髋关节功能预后及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黄凯  陈安富 《空军医学杂志》2016,(4):261-263,26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 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DHS内固定治疗32例(DHS组),PFNA内固定36例(PFNA组),患者术后均完成1年随访,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隐性失血量,监测髋关节功能变化,比较2组预后。结果 1DHS组总有效率为93.75%,与PFNA组的94.4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FN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P<0.05);3PFNA组术后1、2~3、4~5 d隐性失血量均少于DHS组(P<0.05);4术后,2组Harris评分均上升,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3、6、12个月后评分上升幅度均高于DHS组(P<0.05);5术后3、6、12个月PFNA组日常生活活动力表(activies of daihy living,ADL)评分均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整体效果好,患者隐性失血量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及人工髋关节置换(半髋及全髋)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010年~2013年间分别予PFNA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12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7例,女性69例;年龄65~92岁,平均74.5岁。对比分析该两种手术方法创伤大小、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方面优缺点。结果 PFNA治疗组患者切口小、深部组织损伤小、手术出血少,但有防旋刀片切割股骨颈情况出现;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术后下床时间早,但有人工关节脱位、感染出现;两组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并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年PFNA组优于髋关节置换组。结论 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优于髋关节置换,但患者适应证选择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22例,女43例;年龄67~97岁,平均78.5岁.均在伤后1周内施行手术.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9.6±7.5)min,术中出血量(150.5±40.2)ml,骨折愈合时间(9.1±2.2)周.3例早期出现大腿近端疼痛,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余患者皆获满意疗效.参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得分为(88.5±6.3)分.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66例股骨骨质疏松性转子间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分别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1例和PFNA内固定3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平均患肢完全负重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60±16)min,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500ml,平均患肢完全负重时间6d。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平均住院费用(38846±5329.6)元。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79±13)min,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514ml,平均患肢完全负重时间32d。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88.6%,平均住院费用(36126±6316.6)元。手术时间、平均负重时间、Harris评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两种方式均能很好地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但人工股骨头在术后髋部疼痛缓解、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排除非手术治疗患者4例,选取54例,分别采用DHS(DHS组,n=20)以及PFNA(PFNA组,n=34)治疗并随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比较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等数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要优于DHS组,而手术切口长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髋功能评分:DHS组优良率为85%,PFNA组优良率为91.2%。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创伤小及愈合时间短的优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对骨质疏松的高龄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和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刚  陈海云  李君  陈平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062-1064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选择FHR或DHS内固定,其中采用FHR治疗21例,DHS治疗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结果随访6~20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HR组在术后下地时间、Harris评分方面与DH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允许术后早期负重、功能恢复满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月采用加长PFNA或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依据采用的髓内钉不同分为重建组(50例)和加长PFNA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加长型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均高于重建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型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均优于重建钉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股骨重建髓内钉,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术中创伤较大、出血量及透视次数较多,但固定牢靠,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向倒置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外侧壁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采用反向LISS和PFNA治疗的36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PFNA组20例,反向LISS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日,术前、术后及术后10个月随访颈干角角度、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0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1个月。全部患者均骨折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切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颈干角、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个月后,两组患者颈干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向LISS及PFNA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都比较理想,均为较好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10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鲑鱼降钙素联合PFNA治疗,对照组实施碳酸钙联D3片联合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及骨密度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平均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8.18±10.06)分、(91.47±8.20)分]高于对照组[(75.27±9.24)分、(83.24±10.31)分],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1.86±0.28、-1.41±0.20)明显高于对照组(-2.54±0.13、-2.5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股骨颈、Word三角、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0.92±0.06)g/cm2、(0.87±0.04)g/cm2、(0.88±0.02)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80±0.05)g/cm2、(0.66±0.03)g/cm2、(0.67±0.05)g/cm2]。结论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加快骨质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90例。PFNA组行防旋股骨髓内钉内固定,DHS组行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Harris功能评分、行走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开始负重站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0.29±11.28)min、(166.56±25.24)mL、(11.45±3.57)d、(84.23±9.98)d均少于DHS组(97.12±14.56)min、(225.67±31.78)mL、(15.98±4.65)d、(93.35±10.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78%低于DHS组1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PFNA组Harris评分、行走能力评分分别为(78.94±6.11)分、(8.01±1.53)分均高于DHS组(72.03±5.82)分、(7.23±1.82)分,P<0.05。PFNA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日常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1.27±6.59)分、(79.89±7.03)分、(81.23±7.24)分、(84.31±7.44)分,均高于DHS组(78.54±6.44)分、(74.81±7.12)分、(77.11±7.19)分、(78.45±7.32)分(P<0.05)。结论与DHS术相比,PFNA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旋刀片式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九六○医院淄博院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2组患者均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采取常规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骨密度及骨愈合状况,同时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沉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为-2.15±0.13、73.91%及-1.96±0.10、93.48%,均优于对照组的-2.30±0.16、54.35%及-2.11±0.14、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骨密度均有显著改善,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