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的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B1~B3型14例,C1~C2型4例。C型骨折先固定后环,前环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4.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及复位丢失。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10例,良7例,中1例,优良率94.4%。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有效、微创,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及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及脏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9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2-3椎弓根螺钉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12-3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复位良好。无动脉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1例术前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恢复至E级。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可获得骨折即时复位,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VAS量表评分、NRS量表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与切口感染、创伤性截瘫、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NRS评分以及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AS评分与NRS评分以及CRP、IL-6及TNF-α水平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4.4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言,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更快,且术后疼痛程度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 年4月至2020 年1 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 例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6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 =15.304、18.129, P均< 0.001),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t = 24.223、20.827,P均<0.001); 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5.509、16.888?19.759, P 均<0.001);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2% (χ2 =4.181,P =0.041)。结论 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明显提高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复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后路组(48例)和开放入路组(42例),后路组患者行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入路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疼痛程度、脊柱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入路组(t=22.793,P<0.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入路组(t=2.472、13.288,P=0.015、P<0.001);术后第1天,后路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t=2.273、5.735、3.265,P=0.025、P<0.001、P=0.002);术后1周,后路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t=7.116,P<0.001);术后6个月,后路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t=11.320,P<0.001);后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开放入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3%(χ2=8.488,P=0.004)。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更轻,更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骨盆、髋臼骨折占所有骨折的3%~8%,常伴有膀胱、直肠和重要神经、血管等损伤,致死率、致残率高达18%.其治疗先后经历了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三个发展阶段.近年来,以微创为代表的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式在临床上普遍开展.骨盆前环是骨盆重要的张力弓.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骨盆前环骨折约占3/4.笔者对用于骨盆前环骨折的几...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21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爆裂骨折属不稳定骨折 ,需早期对损伤节段进行复位与固定 ,解除骨折块对神经组织的压迫 ,保护脊髓免受再损伤[1 ,2 ] 。由于爆裂骨折常常造成伤椎前中后三柱的破坏 ,因此 ,选用同时具备三维六自由度矫正力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更符合脊柱脊髓的生物力学。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 2 1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该类损伤的治疗方式和致伤机制。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 ,男 17例 ,女 4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6 .4岁。骨折部位L3 10例 ,L49例 ,L52例。致伤原因 :交通伤 1…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 总结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行不稳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再将狭窄节段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并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其中,切口浅部感染2例,经换药痊愈;术后1周出现切口内血肿1例,经止血和引流后治愈;再关门1例,但无症状加重.无螺钉穿破椎弓根;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和移位.颈椎生理弧度较术前明显纠正,较术毕无明显变化.按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患者由术前的4~15分提高到9~17分,其中13例恢复率≥80%,6例50%≤恢复率<80%,2例5%≤恢复率<50%,平均恢复率为75%.结论 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并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定节段,既能避免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时脊髓再损伤的风险,又能恢复颈椎的生理弧度,为脊髓向后飘移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1999—2007年收治7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5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单一节段骨折66例,其中L1骨折28例,L2骨折13例,L3骨折10例,L4骨折4例,L5骨折2例,T11骨折2例,T12骨折7例;双节段骨折3例,其中T12~L1、L1-L2和L2-L3骨折各1例;三节段骨折1例,为T12~L2。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6例,C级14例,D级7例,E级17例。术前椎体前缘高平均32%,后凸角平均25°,术前、术后均行X线检查。内固定方式:钛板系统(DRFS)65例,钛棒系统5例(PRSS1例,USS1例,CD3例)。结果术后随访0.5~5年,平均2.3年,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恢复至95%,后凸角矫正至前凸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6例,B级18例,C级19例,D级5例,E级22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螺钉内固定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使骨折块复位,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DRFS钢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适合伤椎内固定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三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并以同期19例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类似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带支具起床时间、透视次数、后凸畸形矫正率等。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住院时间、带支具起床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无明显增加;两组术前术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恢复。结论在严格手术适应证前提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中上胸椎骨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中上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1年3月起收治的17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中上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部位:T31例,T42例,T52例,T64例,T76例,T82例。其中压缩性骨折9例,骨折脱位5例,爆裂型骨折3例。本组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其中江苏武进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固定11例,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固定6例。结果本组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38个月,平均21.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0%恢复至术后91%,螺钉位置不良4枚,术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随访时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中上胸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一定风险,但只要熟悉其解剖特点,正确选择螺钉直径及进针点、角度和深度,胸椎椎弓根螺钉可安全地置入椎弓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法。方法  1998~ 2 0 0 2年采用AF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92例 ,并通过术后X线平片测量椎体高度及复位情况 ,定期随访。结果  (1)术前有不完全神经损伤者 6 2例 ,有 91.9% (5 7/6 2 )恢复Frankel分级 1级以上 ,完全神经损伤者无明显恢复 ;(2 )Cobb’s角由术前 2 4 .5°(12~ 4 5°)矫正到术后平均 2 .4°(0~ 7°) ,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 4 3% (2 2 %~ 6 5 % )和6 5 % (31%~ 75 % )恢复到术后的 93% (90 %~ 10 0 % )与 97% (94 %~ 10 0 % ) ;(3)断钉及针道松动 2例 ,伤口渗液 1例。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 ,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弯曲 ,但也存在矫正角度丢失、断钉及针道松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3年11月至2000年8月间,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8~78岁,平均40.6岁;胸椎骨折或并脱位28例,其中T_21例、T_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固定。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无神经血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38个月(平均24个月),12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JOA评分优良率82.2%。结论个性化置钉,能保证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可为患者提供牢固、稳定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在8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中,75例获得随访,其中52例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3例则采用了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2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恢复伤椎的高度,避免后凸畸形的复发,同时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而且内固定失败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10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方式,记录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分析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与疼痛评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