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脑卒中所致言语障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观察122例脑卒中所致失语症患者,男67例,女55例,年龄47-72岁,平均62.5岁。所有患者均作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语言中枢65例(占54.9%),位于非语言中枢57例(占45.1%),后者包括左额叶内侧、左颞顶枕结合区、峡部岛叶等“非语言皮质区”和小脑、左基底节、内囊、外囊等皮质下深部结构,分析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和性质的关系。结论:“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导致各种类型失语。  相似文献   

2.
周铁宝  张昕红  赵福全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30-830,832
目的:探讨蒙古族皮质下双语失语症的特点。方法:用脑CT或MR I扫描的高精确定位对病前已掌握两种语言的蒙古族皮质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定位,然后参考北京医院王新德修改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进行言语测定,1月后进行复评。结果:双语失语症只见于部分皮质下脑血管病例,占52.12%;双语失语多为不完全性中度语言障碍,病灶主要位于尾状核头部、壳核、内囊前肢、放射冠区及基底节周围白质部分。结论:皮质下双语失语症的特点与国内汉语皮质下失语症基本一致,恢复表现为几种形式。皮质下双语失语症发生与病灶部位,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约有 9.3%的脑卒中患者有失语症( 1) 。常影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其心理因素在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2 ) 。本文分析了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心理变化 ,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1 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失语患者 4 7例 ,临床诊断脑梗死 31例 ,脑出血 1 6例 ,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 ;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不等 ,年龄 4 3~ 82岁 ,病前均无智力障碍 ,言语正常 ,病后无意识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 2 4例和一般护理组 2 3例 ,两组间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及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心理分…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 5 1 %有吞咽障碍 ,主要是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延髓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由于病人在脑卒中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进食障碍 ,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自 1 999年 1 0月 - 2 0 0 2年 1 0月 ,我们针对 5 2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32例、女 2 0例 ,年龄4 2 - 86岁。经 CT证实脑出血 1 6例 ,脑梗塞 36例。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 38例 ,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延髓麻痹 1 4例。 4 6例于入院 4 8小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底节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经CT扫描证实为单侧基底节区病变患者60例,在发病2周,1月及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进行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基底节性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偏外侧,偏前部及偏上部.病变偏外侧者脑电地形图异常率高,且此类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而尾状核受损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韵障碍.结论基底节性失语有其临床特点,导致失语的机制多与基底节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皮层语言区(血流量减少、代谢低下)有关,但尾状核似可作为言语的皮层下整合中枢,在部分患者的失语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2002年2月2005年2月入院的1198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失语症初步筛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并进行CT、MRI检查。结果119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5例患者Broca区受累,4例患者Wernicke区受累,却没有引起失语症候群。在325例入选病例中,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结果为Broca失语83例,Wernicke失语48例,完全性失语58例,传导性失语1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36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7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9例,命名性失语52例。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的240例,非语言中枢受累85例;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结果:0级84例,1级79例,2级77例,3级63例,4级22例,其中失语严重程度为0级、1级的患者多为经典的语言中枢受累。结论多数失语症的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引起失语,病变部位位于语言中枢的失语症患者失语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7.
对30例皮层下失语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语言障碍常与偏侧体征同时存在,失语形式类似于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或混合性失语,预后多满意。病变部位多见于左侧的基底节、内囊或丘脑,病灶面积普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理专项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失语病人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研究对象为72例本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6)、对照组(n=36),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专项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图命名能力、失语症检查量表。结果实验组视图命名能力、失语症检查量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项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失语病人的作用显著,失语症检查量表评分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失语症类型与经典语言中枢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101例急性脑卒中失语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类、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并行CT、MRI检查.结果 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者56例(55.4%),位于非经典语言中枢者45例(44.6%).失语严重程度为0和1级患者中,病灶累及经典语言中枢占73.1%,显著高于严重程度为2~5级患者的26.5%(P=0.00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失语症类型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所见的病变部位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经典语言中枢以外的更多部位都可能参与失语症的形成,经典语言中枢受累者的失语程度多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邓根娥 《华夏医学》2000,13(5):585-586
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实际生活能力 ,是人们一直普遍关注的问题。1997年至今 ,我科采用深圳天猷脑反射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制造的 SW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脑卒中瘫痪患者 ,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39例瘫痪患者 ,男 2 4例 ,女 15例 ,年龄 35~ 80岁(平均 5 7岁 )。发病时间最短 1d,最长 2年。本组病例中脑出血11例 ,其中基底节 8例 ,内囊 2例 ,丘脑 1例 ;脑梗塞 2 8例 ,其中基底节 19例 ,额叶 3例 ,颞叶 3例 ,内囊 2例 ,枕叶 1例 ,对照组 32例 ,其中脑梗塞 2 0例 ,脑出血 12例。以上病例均经头颅 CT或 MRI…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致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艳萍  汤维波  李宏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41-941
急性脑卒中患者约 5 1%有吞咽障碍 ,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影响进食 ,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 ;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危及生命。因此 ,提高对真 (假 )性球麻痹的护理水平 ,协助病人康复是非常必要的。本人自 1996 - 0 2~ 1999- 0 1对 4 6例真 (假 )性球麻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4 6例 ,其中 ,男 2 6例、女 2 0例 ,年龄 5 0~ 78岁。经CT证实脑出血 18例 ,脑梗死 2 8例。基底节及内囊…  相似文献   

12.
郑春红  杨传东  何淑范 《吉林医学》2012,33(16):3489-3490
<正>为观察综合性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疗效,对我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性语言康复训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42~86岁,平均64岁。病程半个月~6个月,均为右利手。失语类型分别为运动性失语38例,感觉性失语22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脑卒中的外科治疗目的是减压和清除血肿。微创手术及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我院自 2 0 0 0 - 0 9~ 2 0 0 2 - 0 4共收治出血性脑卒中病人 86例 ,采用钻孔抽吸引流术 ,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 4 7例 ,女 39例。年龄 39~ 79岁。 5 3例高血压病史 2~ 1 5年。1 2 临床表现症状分级为Ⅱ~Ⅳ级 ,GCS评分为 6~ 1 3分。其中 ,偏瘫 6 2例 ,失语 37例 ,昏迷 1 8例 ,脑疝 7例。1 3 辅助检查病人均在发病后行头颅CT扫描 ,确诊为基底节区、内囊、脑叶及小脑出血。出血量 2 0~ 70mL。出血位于…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性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理和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年龄好发于50~70岁,临床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部分患者表现为头晕、轻微头痛、短暂性肢体麻木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CT/MRI显示病灶直径在0.3~1.5cm;93.10%为腔隙性梗死,6.90%为非腔隙性皮质或皮质下梗死型和分水岭梗死;87.93%分布于内囊、基底节、放射冠区,5.17%分布在丘脑、脑干。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41.38%,糖尿病、高脂血症34.48%,冠心病、心房颤动为5.17%。无症状性脑梗死确诊依赖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应予以积极治疗,避免症状性脑卒中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基底节性失语患者的CT图象标准化及脑电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基底节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经CT扫描证实为单侧基底节区病变患者60例,在发病2周,1月及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进行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 基底节性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偏外侧,偏前部及偏上部,病变偏外侧者脑电地形图异常率高,且此类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而尾状核受损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韵障碍。结论 基底节性失语有其临床特点,导致失语的机制多与基底节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皮层语言区(血流量减少,代谢低下)有关,但尾状核似可作为言语的皮层下整合中枢,在部分患者的失语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是一类帕金森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震颤等以及皮质功能障碍,如异己肢、失用、皮质感觉障碍、肌阵挛、以及失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1病例介绍1.1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的住院患者,依据我国CBD的诊断标准,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诊断为皮质基底节变性综合征6例。  相似文献   

17.
李浩涛 《中外医疗》2014,(32):73-74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并对98例患者发生梗死后失语症进行失语症分级和CT、MRI等影像学检查,采用BDAE(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级,采用WAB(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类。结果通过采用BDAE和WAB,98例患者中,complete(完全性)失语25例;Broca(表达性)失语20例;Wernicke(感觉性)失语14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2例;Transcortical moror(经皮质运动性)失语9例;anomic(命名性)失语9例;Transcortical sensory(经皮质感觉性)失语8例;condution(传导性)失语1例;病变部位:58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40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非语言中枢;按BDAE分级评定标准:27例0级,29例1级,15例2级,16例3级,11例4级。0级和1级患者的病变部位多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结论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失语类型并不完全符合经典语言中枢,失语较严重的往往位于语言中枢,非语言中枢也引起失语。  相似文献   

18.
皮层下梗塞引起失语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优势半球皮层语言中枢发生梗塞引起不同性质的失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CT显示的梗塞灶位于远离皮层的脑深部 ,皮层无梗塞灶 ,但患者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现将收集的 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4例 ,女 17例。年龄 5 0~ 72岁。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语。不能运用语言 1例。听不懂语言 2例。对语言理解力差 8例。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 10例。 2 1例梗塞灶均位于皮层下。梗塞灶位于优势半球侧基底节 19例 ,内囊 2例 ,丘脑 3例。单发梗塞 18例 ,多发梗塞 3例。梗塞层面 1~ 2层 ,梗塞面积直径 0 8~ 3cm。失语在病…  相似文献   

19.
本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经CTffi实的丘脑卒中者48例。现将其失语、记忆等神经心理学检查结财B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48例中丘脑出血29例,丘脑梗塞19例;左侧病变35例,右侧病变13例;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4.5岁文化程度在小学至大学间。既往皆无胞器质性病变史,本组病人均为右利手。失语症检查均在发病磁周内和意识清晰状态下进行。检查方法按北医大一院失语症检查法。2结果48例丘脑卒中者29例出现言语障碍,其结果见表。29例失语者均有自发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减少,找词困难及语言的扩展能力差,听理解在字词层级基本…  相似文献   

20.
1992年9月~1994年2月我院收治基底神经节内囊梗塞患者38例,经CT证实为基底节区梗塞32例,内囊区梗塞6例。临床表现均有轻微的语言障碍,说话含糊不清,发音不准确,但不偏离原来的音位,不影响对语义的理解,复述相对好。38例中分别伴有不同程度锥体束征、头晕、面部麻木、舌发麻或运动不灵活、口角流涎等症状。头部CT检查病灶均位于皮层下,均为单发病灶。经治疗1~4个月内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本文重点对基底节内囊区梗塞与失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